第三百三十四章 恩威並施區別對待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0      字數:3354
  第三百三十四章

  恩威並施區別對待

  石斌本想吃完就走,但是感覺有些事情似乎沒有辦完,於是並沒有當晚就離開贛縣縣城,何況夜行也並不安全,急著離開也是對莫似之的不尊重。

  在莫似之給自己安排的客房之中想著他白天說的一切,石斌感覺自己的確要好好的想想如何處理與荊南以及四川的士族之間的關係。之前是一個不和就派手下去收拾,雖然目的都達成了但手段有些粗魯,這的確不是好的治國之道。

  如今賽子龍已經去了鄂州任職,身邊能出謀劃策的也就許風一人,看了看麵前的一套茶具,石斌感覺自己就是那個裝滿茶水的茶壺,許風幾個就是茶杯。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會這麽想,但感覺這些大大小小的茶杯就是他的那些兄弟們。

  如今自己身旁隻有一個茶杯,而且還是個小茶杯,石斌陡然感覺身子負擔重了很多,開始考慮要不要倒些茶水出來了。

  思考了一會之後,石斌決定待會再倒出茶水,因為剛剛才用開水泡了碧螺春,太早倒出茶來茶就不好喝了,多少得醞釀一番。

  石斌並不是完全認同莫似之的說法,之前表示接受隻是一種禮貌而已。最不認同的就是要盡可能的拉攏那些兩麵派。在石斌看來,將兩麵派誅滅三族或許太過殘酷,但是隻要通元就應該殺了主導並且抄家。

  但是石斌又總感覺他的想法有不完善的地方,畢竟這種方式肯定簡單粗暴了,和之前不聽話就被收拾並沒有兩樣。一旦通元就要殺死和抄家那得掉多少腦袋?石斌想到此處感到不寒而栗。所以方法必須要柔和點,需要像對李曾伯他們一樣恩威並施。但恩從何來,威向哪去?石斌找不到答案,因為即將麵對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大群人。

  由於無法說服自己接受莫似之說的拉攏兩麵派這個提議,石斌在之後的思考之中再無所得。因為他對兩麵派的仇恨不會比對大宋的叛徒弱。既然一直沒有進展石斌隻好將門外的許風叫了進來,問道:“許風,你說白天莫似之說的那些話對嗎?”

  忽然聽到石斌的這話許風非常意外,因為他分明記得石斌在白天的時候是很讚同莫似之的意見的。沒有料到現在居然問起了莫似之話的對錯來。

  “大人,請問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不認可莫大人的話了嗎?”

  “不是,我還是認可他的話,但是不是完全讚同而已。”石斌笑道。

  “原來是不完全讚同,這個很正常。那請問大人您不讚同莫大人說的哪一個部分?我記得他也就說了三類人而已。”許風說道。

  “是的,就那三類人。支持我的,兩麵派,和死心塌地投靠元人的。我不是很讚同莫大人說的要我盡力拉攏那些兩麵派,雖然我知道這是正確的但是還是感覺不能接受。”石斌有些無奈的笑道。

  “大人,卑職以為莫大人說得很對並沒有錯,不過的確很難讓人接受,因為兩麵派是最讓人討厭的一群人。不過大人,忠心為國和死心塌地叛國的都不是最多的,那些兩麵派他們才是最多的。”

  許風的話石斌早就想到了但從許風嘴裏說出來石斌感覺他自己似乎除了接受莫似之的提議別無辦法。

  “那些兩麵派一邊強占土地讓百姓流離失所一邊還暗通元人非常可惡,正是因為他們才讓黎民百姓無法安穩生活,若不是為了地盤的穩定我早將他們全屠了。如今你和莫似之卻要我拉攏他們····”石斌咬牙切齒的說道。

  了解了石斌心中所想許風立刻說道:“大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著為國為民。還有一些其它的想法,比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死道友不死貧道’等等。大人,卑職雖然不是兩麵派但是心中卻沒有大宋朝廷隻打算跟著大人抗元,宋廷的存亡與我無關。”

  本想糾正許風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錯誤理解,因為這裏的‘為己’是修身的意思,不是為自己謀利的意思。但他的話從一個側麵顯示出來普通人並沒有多少國家概念,最多有的隻是跟隨領頭人保護族群的概念。

  至於那些兩麵派估計連保護族群的概念都沒有,隻有保證自己錦衣玉食的想法了。恰恰這幫家夥的勢力又是最大的,所以不論願不願意都必須拉攏。

  “好吧,言之有理。但是總不能全部拉攏吧,若是這樣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大人當然不能全部拉攏,您需要盡力拉攏那些雖然自私但還有些良心的,不激怒那些雖然自私卻不會對您構成威脅的,鏟除那些隨時可能從通元變成投元對您有威脅的兩麵派。”許風邊想邊說。

  “好,我明白了。回了成都之後我就會按你的提議去辦,看看四川和荊南到底有多少值得我拉攏的士族。”石斌深深的歎了口氣道。

  知道石斌心中肯定有心結,許風當然不願石斌如此情況於是鼓起勇氣說道:“大人,小人還有一事想請大人聽我一言。”

  “嗯,說吧。”石斌說道,“你的話雖然是味苦藥但是還是能治病。”

  “多謝大人如此肯定我,不過此言恐有不敬還請大人恕罪。”許風有些忐忑的說道。

  許風很少這樣說話,石斌立刻知道他所要說的肯定不是什麽好話,多半還會衝撞自己,為了安他的心讓他把想說的都說出來,於是笑道:“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許風放心的說。”

  “是,大人。”許風聽後明顯還是非常躊躇,但最終還是說了出來,“大人,請問您還記得自己和北邊走私的事情嗎?”

  一聽到這話石斌臉色很就陰沉了下來,他感到尷尬了,之前他走私其實就是通元,雖然目的是為了弄到好馬組建騎兵但已經有通元的行為,這個無法抵賴。

  見狀許風立刻又說道:“大人當然不是通元,是為了我們大宋,不過那些兩麵派裏不少人通元其實不過是想要點黃白之物而已,並非真的要賣國。趙氏商會裏的那些高官就是最好的例子。”

  “你的意思是如果僅僅走私隻要沒有賣國行為的就不必計較可以拉攏?”石斌皺著眉頭問道。

  “卑職是這個意思,何況這種人是無論怎麽殺也殺不完的。”許風非常擔心的答道。

  想了很久,石斌隻能表示讚同許風所言,並示意他出去自己要休息了。躺在床上石斌細細的回味許風和莫似之的話並決定第二天再請教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何分辨那些兩麵派的好壞。

  石斌的睡眠非常好,睜開眼睛就已經是日上三竿,為了不讓莫似之感覺自己其實是個空有虛名的庸官石斌飛快的洗

  漱完畢穿好衣服就去見莫似之了。

  而據許風所說莫似之卯時一刻便起床開始辦公,如今應該在書房之中等石斌並未去縣衙。

  一見石斌進門莫似之立刻起身施禮,石斌雖然麵上有些尷尬但裝作不知很自然的回了禮。

  由於石斌是個急性子感覺這次離開成都時間已經很長必須盡快回去,所以剛一坐下便直奔主題,笑道:“莫大人的說法我思考了一宿,決定按照你說的去辦,這的確是最好的辦法。”

  “多謝大人能真正采納卑職的所言,卑職萬分榮幸。”

  “不必如此客套,從善如流是應該的。不過本官有一點還想請教一二。”石斌很鄭重的說道。

  “大人請說,卑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本官該如何判斷出哪些兩麵派值得拉攏呢?這個問題似乎比較現實,也比較麻煩。”

  “大人果然是勤政愛民的好官,時刻掛心政務,您所想的問題卑職已經在昨夜幫大人想出了應對之策。”

  “好,那莫大人說說看。”

  “這種區別對待是要標準的,大人官聲好是因為體恤黎民百姓,大人判斷哪些士族值得拉攏也可以根據這個來。”

  “名聲好的確重要,名聲好不一定就不叛國。名聲不好也不一定就不愛國。”石斌懷疑的說道。

  “大人所慮極是。所以這名聲隻能是一個方麵,但是卑職認為有好名聲的人即使是兩麵派,但心地多半不會惡毒,想投靠元人也是有其不得已的理由,若是大人示好,他們應該不會一條道走到黑。”

  這一點石斌讚同,想要好名聲光是喊幾句口號是不夠的,多少點做些利國利民的實事,所以的確值得爭取。

  “那那些名聲不太好的呢?畢竟大多數的士族都會吞並土地,發放高利貸,甚至強占民女,做不少壞事。”石斌問道。

  “大人,這些名聲不好的就不能按名聲來分辨,而是要看他們對您給多少支持了。”莫似之非常肯定的說道,“給大人的支持越多越說明他們越是心向大人,也就表示他們還是不想成為您的敵人。即使是兩邊都押寶大人也沒必要仇視他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話是如此····”石斌躊躇的說道。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人既然不想偏安一隅當然要能容忍這些家夥,下官記得之前大人在荊湖北路抗元時候李曾伯大人就是因為大人的大度而投靠你。”莫似之微微笑道。

  “莫大人言之有理,本官就按你說的從名聲和給我的支持來判斷如何處理那些兩麵派。”

  “多謝大人信任。卑職還想再進一言。”

  “莫大人請說。”

  “大人若是真的拉攏了那些士族還請不要隨意處置,即使犯大錯手段請柔和些。這些名門望族雖然多半不再是官身但是在地方上影響卻不小。也許支持大人不得力但是搞起破壞來卻厲害得很。”莫似之非常鄭重的說道。

  莫似之的話給石斌提了個醒,讓他記得搞建設困難但搞破壞卻容易很多,而破壞王就是這些士族。所以即使怒不可遏不能大開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