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投桃報李’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0      字數:3483
  第二百九十章‘投桃報李’

  雖說沒讀幾頁書,但折子也就那樣,寫久了自然熟練,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兩份折子就都完工,隻等發出了。

  此時賈玲雖然不好再亂發脾氣,但心中仍舊憤憤不平,冷哼一聲道:“難不成咱們就這麽任鄭清之、丁大全和謝方叔那三個無恥之徒捏扁搓圓?就沒點反應?若真這樣,還當什麽安撫使、轉運使,不如回家種地痛快得多!”

  這話自然沒人愛聽,但卻是大實話,難不成就這麽受著?這次是皇帝有疑惑才沒讓三個老匹夫得逞。若是石斌再立新功趁此機會鄭清之三人再推一把,那就是理所當然的荊湖兩路總領,到時候就真是進退兩難了。

  “除了這樣能有什麽反應?難道抗旨不遵?”石斌有些沮喪的問道。

  被石斌這麽一問賈玲立刻閉了嘴,她知道暫時的確找不出好辦法應對。

  “要不是大哥你攔住,依著我的脾氣就和嫂子一起進京剁碎了那三個匹夫!”趙剛咬牙切齒的說道。

  “別總是打打殺殺,動動腦子!”石斌佯怒道。

  “要不就聯合幾個重臣說鄭清之他們居心叵測,要陷害國家棟梁。”賽西施說道。

  “西施,你這不是說笑話嗎?他們三個明麵上可是保我為荊湖南北兩路總領,之前我與他們都還有些嫌隙,如今他們‘不計前嫌’的‘唯才是舉’,我還反而說他們居心叵測,你叫世人如何看我?”石斌苦笑著說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麽辦?難不成還謝謝他?”王三這回自言自語的歎道。

  謝謝···謝謝···謝謝···石斌腦中反複的想著這兩個字。

  “好,咱們就謝謝他們三個!”猛的一拍桌子,石斌大聲說道,“咱們就來個投桃報李!”

  “投桃報李?”賈玲聽後噗嗤一笑,接著說道:“夫君,你的意思應該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吧,啊?”

  雖然有些尷尬用錯了詞,但是石斌還是很自豪,因為這個好辦法是他想出來的,周圍至少賽西施和趙剛還沒理解這計策妙在何處。

  “王三,你和他們倆說說我為什麽要感謝那三個匹夫吧,嗬嗬。”

  “嗯。”王三也是笑眯眯的說,“他們本就是想將大哥置於火上烤,大哥升官太快容易遭皇帝懷疑,所以大哥必須表現得謙遜感恩。若是將他們的這番‘好意’還視為‘惡意’,這樣就會讓皇帝和眾大臣認為大哥不知好歹。如此一來,就落人口實。那下次他們再參大哥皇帝就不會認為他們是公報私仇了、”

  “話是不錯,但王三咱們能不能不謝呢?看著大哥這麽感謝那幾個無恥匹夫,兄弟我實在是氣得有些受不了。”趙剛很不甘心的說道

  。

  “不謝那咱們就永遠處於被動,就真的任人宰割了。受不了也得受著,再說大哥還沒受不了你怎麽就受不了了?”王三有些嚴厲的說道。

  “好吧,那就謝謝他們。那你們倒是說說怎麽謝?”趙剛迫不得已讚同了。

  “簡單,大哥已經兩年沒回京述職了,加上此次又逢大捷,所以即使皇帝不召大哥回京述職,大哥也是可以自己去的。咱們就利用這次述職將咱們的謝意大大的表現出來!”王三很激動的說道。

  “的確,鬧得越大越好,最好是盡人皆知夫君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讓那鄭清之那幫子偷雞不成蝕把米!”賈玲狡黠的笑道。

  賈玲的話一說完,書房中的眾人無一不是高興得笑了起來。這個計策若是成了,石斌就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而鄭清之幾個就反而給他們自己砌了一堵牆,再也不好說石斌的壞話了。

  事情商議好了之後石斌休息了兩天便帶著賈玲去了臨安,賽西施自知不是很懂官場規矩,這次也就沒鬧,安心在家和小琴一起帶石雲鵬。

  一上路,石斌就問,“夫人認為要怎麽將那場麵鬧大,怎麽才能人盡皆知我與鄭清之、丁大全、謝方叔已經捐棄前嫌,並對他們感恩戴德呢?”

  “這倒是有些麻煩,必須讓別人都知道還要顯得不做作。君前奏對很容易,謙恭點就好;讓朝廷官員知道不難,朝堂之上一個折子就好;難的是讓天下都知道。即使不讓天下都知道最少也得讓臨安府都知道。”

  “的確,自請辭去荊湖南路安撫使的時候順帶感謝鄭清之他們三個就好。”接著石斌開始搖頭晃腦的自言自語起來,“問題是如何讓那些平民百姓都知道呢?”

  想得累了也就不想,幹脆將賈玲和許風幾個拉著坐下休息,吃起幹糧來,不久就睡著。

  但這白天休息多是淺睡,稍稍一點響動就會醒來,不一會就真被不遠處幾個爭執的婆娘給弄醒了。

  睡覺睡一半被弄醒是最痛苦的,此時的石斌腦袋疼得很,走過去給那幾個婆娘一人一個五指山。

  見是這麽一尊惡神,自然嚇得都沒了魂,幾人立刻跪下求饒,不住的推卸責任揭對方的短。

  石斌倒是越看越起勁,越看越覺得有意思。賈玲和許風在一旁不解其意,還以為出了什麽事情,立刻去和他說話。

  誰知石斌並不理睬,而是點著頭自言自語道:“長舌婦,長舌婦。不錯,不錯····”

  “大人是想用這些婦人來傳話?”許風試探的問道。

  “不錯,就是用這幫長舌婦。我要臨安城裏所有人都知道我拜謝過鄭清之、丁大全和謝方叔。”石斌笑道。

  把這些想清楚之後石斌便加快了進京的步伐,不出十日就到了

  臨安城。

  既然是回京述職石斌自然先要去吏部報到,再等著理宗宣他覲見。本以為要等個三四天才能見到這昏庸的皇帝,卻沒想到上午才在吏部報到,下午便接到覲見的旨意,倒是讓石斌非常意外。

  由大太監領著進了理宗的書房後,隻見那昏庸的皇帝正在認認真真的看著一本東西。本以為是他趙氏商會的賬目,走近一看,沒想到卻是這兩年宋元戰爭的用度賬本。這可讓石斌更加意外。

  “臣石斌,參見皇上!”石斌非常鄭重的行禮。

  “免禮,石斌,你來了?”理宗笑著說。

  “嗯。請問皇上想問臣什麽?臣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想必你已經知道鄭清之、丁大全和謝方叔三位愛卿保薦你為荊湖南北兩路總領而朕未準的事情了吧?”

  “臣已經從同僚那聽說了。”

  “愛卿沒有記恨朕吧?”理宗笑眯眯的問道。

  石斌則很‘惶恐’的答道:“臣哪裏敢記恨皇上,皇上這是為臣下好。古語有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臣自知德才不足,若是這麽快便被拔擢為荊湖兩路總領就太不合適,會讓皇上難做。”

  “那你對鄭愛卿他們三人的舉薦是怎麽看的?”

  終於到了正題,石斌暗道。這話當然要說得帶些技巧,絕不能否定鄭清之幾個又不能表現得那麽感激跟個聖人一樣。

  “鄭宰輔三人是賞識臣下才舉薦我為荊湖兩路的總領,我非常感謝他們瞧得起,不過恕臣下直言,他們這次做得有些不甚妥當。”

  “嗯,朕也如此認為,不過你能感謝他們朕很高興。這次你為國征戰又立新功,隻賞你一個荊湖北路安撫使朕感覺不夠但又不知道賞什麽,你想要什麽呢?”

  “臣請陛下賞臣辭去荊湖南路安撫使之職。”石斌很謙恭的說道。

  這話自理宗登基以來就沒聽過,什麽叫‘賞臣辭去荊湖南路安撫使之職’?去職從來就是懲罰,哪裏還成賞賜了?

  “石斌,你這是什麽意思?朕有些沒聽懂。”

  “就是請陛下革去臣荊湖南路安撫使之職,否則臣不能接受荊湖北路安撫使之職。”

  “為什麽?”

  “皇上,臣的嶽父賈似道如今是兩淮製置大使、淮東安撫使、揚州知州,又兼淮西安撫使。若臣又掌了荊湖兩路的軍權,就是天下人都說臣忠於皇上忠於大宋絕不會反叛臣自己都不信。”

  這麽一番奏對算是讓理宗放了心,雖然還還一再勸慰石斌‘不必如此小心’,但是石斌堅持辭去荊湖南路安撫使之職,最後還弄了個如果理宗不同意他就幹脆回家種田脅迫。

  自然不能讓石斌回家種田,於是理宗退一步,表

  示奪了石斌的荊湖南路轉運使之職而非安撫使,可以任選一路當安撫使、轉運使或者提點刑獄使當,作為補償給他個幾個保舉名額。

  一聽理宗的話,石斌欣喜若狂。他立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掛職為四川轉運使。保舉王三為荊湖南路提舉常平官,讓出鼎州和潭州知州,讓李超和劉霄當,保舉為易俊衡州知州,李二狗為道州知州,趙剛和謝強兵為升都指揮使分別任鼎州統領和潭州統領。

  雖然知道石斌這是在安排自己的嫡係鞏固地盤,但是他的勢力範圍並未擴大,所以理宗自然很高興的同意了。皇帝這關算是過了,接著就是朝堂之上。照著慣例石斌上了感恩折子,大書特書皇帝恩澤和感謝鄭清之幾人的賞識。並請皇帝也對他們三個忠心為國的重臣加官進爵,這讓整個大宋朝廷都非常的‘和諧’了。

  下朝之後石斌這個懶散的人二話不說就縮回了客棧睡懶覺。還沒睡多久,就被賈玲叫起了床,提醒他要進行‘長舌婦行動’的時候了。

  如今亂世生百姓生活艱難,婦女當家更是被錢壓得直不起腰來,所以給點碎銀子讓她們散播消息是最合適的。

  首先當然得實際去登門拜訪鄭清之、丁大全、謝方叔、吳潛和趙葵幾個重臣,然後再散播消息。吳潛和趙葵自然歡迎石斌這精幹之人到訪,鄭清之、丁大全和謝方叔雖然不喜歡,但來者是客,絕對是不能將石斌拒之於門外的,所以也‘歡迎’石斌的到訪。

  在有意的安排之下,不出石斌所料石斌到訪眾位大臣的事情很快就人盡皆知,讚揚之聲不絕於耳。

  不久石斌留在臨安的暗探便報告:鄭清之氣得砸了一個心愛的漢代花瓶,丁大全拿小妾出氣,謝方叔則找鄭清之大吵一架。

  這個結果讓石斌非常高興,挺有成就感,接著就上了回鼎州的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