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勢危急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30      字數:3154
  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勢危急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便到了淳祐十一年(1251),果如之前所說,元人又開始南下侵宋。不過這次元人換了策略,不走荊襄也不走兩淮,而是走大理國(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部分地區)。

  大理國羸弱形式急轉直下,餘玠壓力陡增,不得不五日內向宋廷連發十道八百裏加急請求增援。由於最靠近餘玠又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就是石斌的手下,所以餘玠不僅發文至臨安而且還派人直接來鼎州求援。

  收到求援信的石斌心中非常矛盾,並未立刻表態,而是將那送信的驛卒安排去休息,他則命許風將王三、賈玲、賽西施、趙剛夫妻都叫來商議此事。

  王三與賈玲向來心細,一見滿臉嚴肅的石斌手中捏著一封信便知道有大事;賽西施稍稍遲鈍了些,但看著書房之中來的不光是嫡係還有李玉溪立刻明白了個大概;也就趙剛與李玉溪一直沒弄清楚什麽事,還以為是隴南情報站送來的情報。

  “你們先看看這封信,看完之後咱們再說事。”石斌走到賈玲身旁將信遞給了王三。

  幾個人很快便都明白了信裏的內容,也知道石斌為什麽將他們都叫來了,這麽大的事情的確得好好商議,出不得絲毫紕漏。

  “諸位,們對此事有何看法?我還沒想好,想聽聽你們幾個怎麽說。”

  “大哥,小弟以為餘大人一心為國,還是要救的。何況唇亡齒寒,不去救援實為不智。而且···”王三有些忐忑的說道。

  “胡說!”王三話還沒說完就被賈玲粗暴的打斷,隻聽她怒喝道:“王三,你這是什麽話?他餘玠想憑一封信就要我們去支援,這也太可笑了吧!之前我們親自去請他幫忙奪了元人的八萬石糧草他可沒理會。如今他有了麻煩就想要我們去幫忙,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就是。”賽西施、李玉溪和趙剛都連連附和。王三則隻是閉口不言,並不反駁他們畢竟眾怒難犯。

  見狀,石斌知道了個大概,他的態度就是王三和賈玲二人態度的結合。他既想支援餘玠保住四川的穩定,但又不想讓餘玠這麽舒服的過來這一道坎,所以他也是閉口不言。

  “嫂子,小妹覺得你的話是對的,不過王三兄弟的話也有道理,畢竟四川若是丟了接著遭殃的可就是咱們荊湖了。處在風口浪尖的就是大哥和你父親,大哥好不容易才成了荊湖南路的安撫使兼轉運使,若是因為戰爭毀了咱們的荊湖路這可是得不償失啊。”李玉溪低聲的勸誡道。

  之前賈玲隻是幾句氣話,說完就有些後悔,如今李玉溪出來勸慰,她這個還算有大局觀的刁蠻小姐自然就不再顯得那麽油鹽不進,不過為了維護住麵子,仍舊冷冷的說道:“既然玉溪妹妹認為我和王三說的都有道理,那你的意思是找個折中的法子?”

  “恐怕隻能如此。”

  “折中的法子?”趙剛此時皺著眉頭開口道,“應對這封信的辦法無非就是支援和不支援,哪裏還有什麽折中的法子?”

  有些無奈的笑看著趙剛,王三說道:“當然有····而且還不止一種。”

  趙剛雖然有些憨但是還是好學的,一聽不僅有辦法還不止一種,他立刻催促王三快說出來。

  “第一種很簡單,咱們來個‘拖’字訣,答應餘玠去支援但是找各種理由拖著,比如糧草輜重不足、軍餉不足士兵鬧餉等,但是還是在朝廷其它軍隊支援他之前到他那裏。”

  “那第二種呢?”趙剛馬上問道。

  “第二種就是‘談’字訣,答應餘玠去支援但是咱們和他談條件,直到朝廷下文或者和咱們談妥條件再支援他。”王三笑眯眯的答道。

  “那還有沒有第三種呢?”趙剛邊問邊狡猾的指著王三笑道。

  “當然有第三種,不過這也是最後一種就是按規矩來,既不拖也不談,那鄭清之不是答應咱們可以自由調動三千以下的軍隊嗎?咱們一邊奏請宋廷發兵,另一邊隻發三個營的火器兵去支援餘玠,在朝廷旨意到之前絕對不再調動一兵一卒。”

  王三的這三個辦法讓石斌幾個無一不喜笑顏開,都非常讚同,因為這樣就不會給人落下任何口實。

  不過石斌不是很讚同第二個辦法,認為那樣太市儈,第一和第三個辦法最好,既穩妥又讓那餘玠吃了憋還不會損了名聲。

  算是定下了個計策,石斌便將王三幾人藏在了書房密室之中,轉而要許風將之前送信的那個驛卒叫了過來

  那驛卒明顯仍舊疲憊不堪估計這一路奔波身子骨都快散架,由此可見是個非常有責任感的人,石斌也不急著問,而是示意要他再休息休息並賞了他二兩銀子。

  應該是感激石斌的賞賜,那驛卒強打精神說起話來,“石大人,請不必擔心小人,小人經常如此奔波身體扛得住。軍情緊急還是先說軍情吧。”

  “好吧。本官已經看了餘大人的書信。他在信中說元人已經攻入了大理國,如今他們的國土已經淪陷近半,是這樣的嗎?”

  那驛卒為求盡快完成餘玠的軍令自然添油加醋的誇大元人的戰果,說他們的大軍過不了多久就會到成都了。

  “我要的是實話!”石斌在那驛卒說得正起勁時猛然一喝。

  堂堂荊湖南路轉運使兼安撫使發脾氣自然將那驛卒嚇得不輕,欺騙官員是重罪,他隻好老老實實的將戰況說了出來。

  原來元人這次取道雲貴高原,從麗江直插至南宋側後把餘玠打了個措手不及,在這驛卒來之前元人大軍已至宜賓城下。宜賓城內的守軍和糧草雖然可以支撐至少半年,但餘玠給這驛卒的軍令是必須在兩個月之內從石斌這帶回至少三千精兵。

  “也就是說在你來之前宜賓隻是被圍並未失陷,而且即使被困半年隻要不出大問題也不會丟咯?”石斌詭異的笑道。

  “是···是,不過元人畢竟勢大,萬一

  守城將領扛不住事情就壞了。大人肯定知道元人殘暴動輒屠城,攝於元人鐵血,若是您不早日出兵支援恐怕隻要三個月宜賓成就沒了。”

  這些話石斌自然不信,在他看來餘玠如今是四川安撫製置使、四川總領兼夔州路轉運使,手下十餘萬兵馬,怎麽會一定要他手下這三千精銳?多半是弄去當炮灰的。

  明白石斌肯定不信自己的話,那驛卒狠狠的一咬牙說道:“石大人有所不知,我家大人如今身體欠安,早已無法率軍出擊,隻能在蓉城內指揮大軍抵抗元人,實在是情況緊急。”

  不久前和餘玠談截取元人糧草時石斌記得他身體還硬朗,怎麽才這麽一點時間就無法率軍出擊了?這個消息讓他非常意外。

  “那你告訴我如今你們餘大人身體情況到底如何,我才好考慮其他,畢竟調兵是大事。”

  “餘大人是內疾,謝方叔在皇帝麵前誣告我家大人,說他獨攬大權沒有君臣之禮。我家大人從同僚那得知理宗對他多有猜忌,他便憤懣成疾了。”那驛卒咬牙切齒帶著哭腔的說道,“如今大人雖然還能理事,卻早就是用藥續命了。”

  石斌萬萬沒有料到餘玠身體居然差到這樣的地步,之前和王三商議的那幾條對策在他看來都沒用了,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發兵去四川支援餘玠。不過好在他也當了十來年的官,並未立刻表態,隻是安撫那驛卒說會盡快發兵,具體事宜他還要考慮。

  驛卒下去之後,王三等人自然出了密室。聽到這些消息的他們都心情沉重,賈玲這愛憎分明的人更是一改之前的態度表示要立刻發兵救援。

  這次卻輪到王三遲疑了,他沉吟道:“餘大人有大帥之才,他就是臥床不起都能指揮至少五萬兵馬,與元人對峙一段時間是可以的,所以情況並沒有嫂子你想的那麽嚴重。”

  眾人聽後都覺得王三的話在理,當年餘玠臨危受命,硬是將淪陷了十之八九的四川從元人手中奪了回來,所以這‘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本事他肯定有。讓石斌感到不爽的是明知情況危急卻讓一個重病之人獨擋暴徒他心中有些羞愧和不忍。

  “那你們覺得怎麽辦?這拖和談就算了。咱們是按規矩來求個穩妥還是信那鄭清之的承諾即刻率三千兵精銳支援餘玠?”石斌問道。

  話音剛落,趙剛便衝出來嚷著要立刻發兵,至於糧草輜重就向沿路州縣征調,畢竟幾石糧草是小事,丟了城池可就是大事了。

  “趙剛的話有道理,卻不太周全。糧草咱們可以沿途征調但輜重卻得自己帶著,尤其是槍支彈藥,沒了彈藥咱們的槍炮可就沒用了,而且還得是源源不斷的運過去。”賽西施補充道。

  看著書房之中的幾個人,石斌明白了他們的態度,都是想盡快發兵支援餘玠,這與他的想法相同了,於是立刻下令:調集三千精銳火器兵,彈藥庫存則調取一半,三日後出發。

  接著又寫了一封手書交給了那驛卒讓他即刻帶回四川交給餘玠。那驛卒見石斌的手書立刻跪地叩謝接著就轉身飛奔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