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鄭清之(上)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8      字數:3610
  第一百三十章

  鄭清之(上)

  離開了九江,石斌一行人再不進驛站休息,直接就在官道邊啃燒餅睡帳篷。終於在離開九江後的第八天到了臨安城外。

  雖然南方城池不如北方高大,但臨安到底是都城,城牆麵上無半點凹陷,城門朱漆也是嶄新,眼前的士卒更是衣冠楚楚,精神抖擻,絕無半點萎靡不振之感。

  沒多少時間感慨這臨安城的美麗,首先要做的是去找到鄭清之的府邸,想好如何進去拜見他。

  進了城門一提鄭宰輔,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一問便知道了府邸的位置。

  先在鄭府附近找了間客棧住下,石斌帶著賈玲和王三在許風等人的護衛下前去鄭府外轉了幾圈。

  那府門高大,氣勢恢宏,據說是理宗賞賜,石斌開始還不信鄭清之能有所傳那麽寵,如今卻不得不信了。

  賈似道雖然也是寵臣權臣,但明顯不如他,難怪這次賈似道幾乎不做任何反抗選擇蟄伏,雖然他也並未失去什麽,卻輸了氣勢。

  送拜帖?這個辦法還沒細想,卻看見那鄭府門衛直接將一位緋色官服配銀魚袋的官員給擋在門外。

  無論那官員如何請求如何給好處,那門衛仍舊未放他進去,最後那官員隻好泄氣的走了。

  石斌站得雖然有些遠,卻聽到那門衛說道:“區區緋服也想見我家老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這句話著實狠狠的打擊了石斌一把。因為宋代神宗之後規定: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緋,九品以上服綠。凡緋紫服色者都加佩魚袋,服紫配金魚袋,服緋配銀魚袋。

  石斌不禁暗道:剛剛那官員至少就是一六品之上的官員,他尚且被一個小門衛擋在門外,何況自己?

  看來這拜帖一法是肯定行不通了,石斌隻得帶眾人回了客棧。

  這回客棧的路上,突然碰到了臨安知府的馬車,正猶豫是否能去混個臉熟,突然從路旁衝出一農夫出來喊冤。那臨安知府明顯是個屍位素餐之徒,隻讓家奴將其趕開又繼續前行了。

  此時石斌自然沒有為民請命的閑心,不過見此一幕,他卻想是否可以學那農夫也來個攔下鄭清之的車架?

  他石斌再小也是一方縣令,是個官員,如此辦法求見鄭清之定然不快,但應不會直接將他逐走。

  臨安主街也就那麽幾條,故而要找到鄭清之從朝堂回府邸的路線非常容易,唯一困難的是需要讓鄭清之盡量減少對他如此莽撞的惡感。

  回到客棧之後幾人便就這個問題商議起來。

  “大哥,依我之見,像那農夫一般闖出是絕對不行,太過失禮。即使鄭宰輔肯見麵,他也必以您不穩重為由絕不讓您擔任潭州通判。”王三很肯定的說。

  的確,即使他石斌不是賈似道的女婿隻是一個普通的官員,如此的見麵方式是肯定會讓這個注重禮儀的文臣厭惡,一旦厭惡,其餘便不必再談。…¥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門進不去,路上見麵不可莽撞,實在是讓人為難。

  石斌甚至還想如同見孟珙一般,射幾支箭到鄭府之中,求得一麵。當然知道這不可能,此時若是說出不過是徒添一笑,便閉口不言。

  忽然窗外傳來一人騎馬呼喊他人的聲音,由遠及近,雖然急促但卻不讓人感到突兀和不快。

  三人六目對視,立刻明白了相互之間的想法。但其中細節未必一致,故還是說出來探討一番。

  “你說我和石斌再演一場英雄救美怎麽樣?王三,你就委屈委屈當個匪徒。。。。”賈玲狡猾的笑道。

  看著這聰慧的嫂子,王三也不直接否定,隻笑著說道:“嫂子,我也有一法,也許不必如此。畢竟如此演戲容易讓人看出破綻,即使當時不看出破綻,之後也會為鄭清之所知,如此飲鴆止渴實為不智。”

  演戲不真的確容易被抓住把柄,鄭清之又是她父親的對頭,難保到時候不用這個短處攻擊她父親,所以賈玲雖然有些不快但卻承認了自己思慮不周,並示意王三說出他的辦法。

  “大哥,其實我們不必那麽麻煩。剛剛那人不就是騎馬呼喊嗎?我和大哥就來個騎馬鬥嘴···”王三詭異的笑道。

  騎馬吵架?鄭清之這老頭子最注重禮儀,即使不突兀闖過去,但都鬥嘴了他還會對石斌有好印象?

  這個辦法,石斌第一個就否定,表示更支持賈玲的辦法。

  王三也不感到失望,依舊笑著說道:“大哥,我說的鬥嘴不是瞎吵,這訣竅是在內容上。”

  內容上?王三從來多智,他如此笑著說不定這辦法還真可行。

  “你是說,咱們雖然鬥嘴但卻說鄭清之的好話,讓他無法開口就訓斥咱們無禮?”石斌試著詢問道。

  賈玲這一聽算是明白了,原來是唱雙簧,讓石斌扮紅臉,一個勁的說鄭清之的好話,至於王三則扮白臉,一個勁的詆毀鄭清之。

  有人說自己的好話,即使知道是演戲當事人也不好生氣也就無法訓斥。

  石斌與賈玲想通了這些,立刻指著王三笑了起來。。。。。。

  臨安街道寬敞,可並排行駛六輛大馬車,但仍然人如潮湧,擁擠得隻有中間兩條馬車專用道還算通暢,但正好走不了太快,這讓原本害怕鄭清之聽不到二人鬥嘴的石斌和王三放了心。

  按石斌的理解古代官員還是很可憐的,隻要真做事的就沒有星期天這一說法。鄭清之估計就更可憐,說不定大清早就得上朝,應該到了巳時才能去辦公的地方。照他這麽一想,鄭清之這一上午不就是和理宗在聊天,壓根幹不了什麽事?

  既然他上午幹不了什麽事,石斌便認為上午去攔下他的車架比較合適,於是便選在了宋朝皇宮到樞密院的路上。

  宋理宗如今正在“端平更化”,故而還算勤政,入宮的車輛絡繹不絕。好在理宗寵幸的大臣並不很多,要找到鄭清之的車架非常容易。當日去等了不到半個時辰便見到了。

  一個文臣的車架會有很多講究,尤其速度不會很快,故而就非常適合石斌與王三演戲。

  二人都知道這次隻是探路,弄清楚鄭清之來往的路線、時間、護衛數量,並不是要立刻求見。於是二人還弄起了“演習”,遠遠的跟在鄭清之的車架之後,有一句沒一句的討論著北邊元人的動向,以及朝廷該怎麽辦···

  鄭清之雖然不會有心思去留意這些市井小民對國家大事的討論,但多少應該能記住他們二人的聲音,這也算是給他們幾日後的求見埋下伏筆,不會讓鄭清之感到太突兀。

  如此來來回回的觀察了五天,算是徹底摸清楚了鄭清之的工作習慣,在第六天上午二人到了離樞密院還有三裏地的地方停下等著。

  又是巳時,鄭清之這個工作狂又出了皇宮,向樞密院而來。一見他的車架,二人也立刻上馬,演起了戲。

  “賢弟,你說呂文德呂大人怎麽樣?”石斌大聲問道。

  王三非常激動而且肯定的說道:“當然是堪比嶽飛嶽鵬舉的抗元勇將,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

  鄙視的看了看王三,石斌譏笑道:“抗元勇將?中流砥柱?兄弟,我看你是被他表象蒙蔽了!他吃空餉、喝兵血,虛報戰功,就是殺了幾個元狗也是過大於功,絕對的奸臣!”

  “好,就算呂文德是有這些劣行,那以前的潭州統領,現在的湘潭縣令石斌總是精忠報國的好將領吧!”王三妥協的說道。

  “他?哈哈哈,哈哈哈,他是大奸臣賈似道的女婿,與他沆瀣一氣,根本就是蛇鼠一窩,他還是好將領?我看你是得了失心瘋!”石斌爆笑道。

  “我看你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怎麽可以如此以偏概全?若沒有他們拚死捍衛,咱們早淪為元人的奴隸了!”王三氣憤的說道。

  “我看你才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真正的頂梁柱不是呂文德,更不是石斌,而是鄭清之鄭宰輔!沒有他,大宋官場不會如此清明,更不會有錢糧來抗元,甚至元人不打咱們自己就先垮了!”石斌義憤填膺的說道。

  馬速比車速總是要快那麽一點,隨著二人的爭吵,二人離鄭清之的車架也越來越近,鄭清之也肯定已經將他們的言語聽了個一清二楚。

  不過到底是人老成精,不論二人在附近如何大聲爭吵,車內的人就是不做反應,既不出來訓斥也不出來讚同,隻當這爭吵是耳旁風。

  自信滿滿的石斌見居然是這個效果,不由得焦急起來,三裏地並不遠,徒步走那麽一刻鍾就到了,有馬車就更快,故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

  若是這次被鄭清之識破,下次再想見他就更難,想得那通判之位就幾乎毫無希望了。

  忽然之間石斌口中輕輕的說了一聲:“賢弟對不起了····”隨即就是一拳將王三揍到了地上,讓他摔了個夠嗆,並開始罵起了人。

  王三也是非常聰明,知道石斌這是要來個苦肉計,故而他不光還了手,而且以一個受到欺負的人的狀態‘正常’的還手和罵人。並且出手更狠,將石斌揍得是鼻青臉腫,倒地半天爬不起來。

  驚擾了高官的車架是大罪,此時鄭清之就是不想管也得管,於是停了馬車走下車來詢問。

  “你二人是何人,為何在此惡語相向、拳腳相加?”鄭清之很嚴肅的訓斥道。

  見鄭清之過來問話,石斌非常高興,這次也算是出了急智,雖說有些下乘但卻有了用。

  “見過鄭宰輔,卑職是湘潭縣令石斌,這位是營指揮王三。”石斌答道。

  如同看著兩個小醜一般的看著眼前二人,他眉頭一皺,一言不發轉身便離開。這讓石斌又急了,好不容易將鄭清之誆下了車,他卻仍舊如此拒人於千裏之外。

  既然好好說話不行,幹脆來個破釜沉舟,石斌站在一旁大聲說道:“人言鄭宰輔宰相肚裏能撐船,卻沒想到也不過是鼠肚雞腸之人,理宗皇帝真是無識人之明···”

  話還沒說完便被鄭清之的護衛給喝止,訓斥石斌太過無禮。石斌當然無懼一個護衛的言語,繼續指責鄭清之的小氣和昏庸。

  人非聖賢,鄭清之久處上位,哪裏被人如此斥責過?終於忍無可忍開口還擊。

  石斌也不辯解,翻來覆去隻說一句:肯讓他進府議事才是真君子,否則就不過是欺世盜名之輩。

  被一個下屬逼到了這一步,鄭清之實在顏麵無光,但若不答應石斌的要求,來往行人則更會認為他鄭清之不過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小人。

  最終隻得與石斌議定:次日下午在府中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