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開礦(二)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8      字數:2348
  第一百一十一章開礦(二)

  過了兩天石斌又召集了眾人開起了專題會議——開采煤礦。

  采礦這個問題也就易俊這個挖人家祖墳的還算有點經驗,其他人估計壓根連土質好壞都分不清楚,所以坐在一旁就是老僧入定不發一言。

  “易俊兄弟,你常年與土地打交道,想必對礦產有些了解對吧。”石斌笑著問道。

  這話讓易俊感到心頭一暖,把自己這個挖祖墳的說得跟個采礦專家一樣高尚,他帶著點羞愧回答道:“大哥,小弟。。。小弟的確常年與土地打交道,還算有點經驗。探探地表的土質和不深的礦產還是可以的,若是還要往深處探知,估計小弟能力不夠。不過隻要大哥吩咐,小弟必然盡全力達成大哥的命令,因為小弟還是有些與土地打交道的朋友,他們的道行比小弟要深得多。”

  見易俊也很知道做人,眾人都非常滿意的對他笑了笑。

  “我不知道下麵問的犯不犯你們的忌諱,不過還是想知道知道,你們是怎麽知道地下有寶藏的呢?”石斌笑著問道。

  “大哥,我們這盜墓也是有點講究。也可規為望、聞、問、切四種。”易俊又有些慚愧的說道。

  盜墓賊和醫生一樣也有望聞問切?雖然非常驚訝,但也覺得不無道理,否則豈不是誰都可以盜墓,隻是這說法有些有趣而已。

  原來這“望”就是望風水。因為古人非常相信風水,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必然更加相信。所以風水好的地方就多有大戶人家的墓葬,自然就多有寶藏。

  “聞”就是嗅氣味。這是盜墓賊必須修煉的功夫,翻開表明土層之後用鼻子猛嗅土壤中的氣味便知道有無好墓。曆代墓葬的填充物都有不同,所散發的氣味會有不同。

  例如秦漢時期的墓葬常常灌有水銀,朱砂等防腐,唐宋墓葬外側習慣塗抹青膏泥,這些特殊物質都會發生一些氣味。故而一旦有這些特殊氣味那就多半會有好墓了。

  “問”則比較簡單,從地方的名字可以猜出來,從村中老人說的故事裏也可以猜出一二。

  “切”就是把脈。指發現古墓之後,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棺槨,這功夫不僅需要豐富的

  盜墓經驗,而且要有體察事物的敏銳感覺。

  擅長此道者往往根據地勢地脈的走向,如給人把脈一樣很快切準棺槨的位置,然後從斜坡處打洞,直達墓室中棺頭槨尾。

  由此可知,經驗豐富的盜墓賊其實也就是個采礦專家。

  易俊這麽一說,眾人無不震驚,對他都投去了佩服的眼光,照這麽說易俊這個盜墓賊還很有價值,非常的有用,畢竟一個人越有價值就越受人重視。

  石斌立刻下定決心將探知潭州礦產的任務全權由易俊負責,至於那些和煤窯老板談判的事情就由自己和王三負責。

  “大哥,咱們上次說以何種方式入股。我認為咱們可以給他們一些方便,比如用我們的牲畜和船隻幫他們運送,在湘潭境內隻象征性的征收稅款。你認為如何?”王三提議道。

  看來這家夥又來壞水,慫恿大哥以權謀私了,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其餘幾個也沒有什麽更好的主意,隻能接受。

  “大哥,其實事情不會那麽難辦,這些商人並不會有多少背景。以您的身份和實力,他們巴結還來不及怎麽會和您爭利?隻要咱們不過分,他們是不會說什麽的。”李超說得就更加直白,又把他那收取“安全保證金”的提議給說了出來。

  剛剛還在鄙視王三以權謀私,如今李超幹脆來個強取豪奪,毫不遮掩。隻能笑他真是匪性不改。

  思慮再三,石斌決定還是按照王三的意見和那些煤窯老板“商討”入股的事情,還是不收那些苛捐雜稅。畢竟自己的賢名來之不易,不能因為一點蠅頭小利而放棄。

  請柬第二天便發了出去,湘潭有名的煤窯老板都被請了過來,本以為這是縣令召集各處名流前來聚會,自己不過是個陪客,卻沒想到來的全是采煤的商人。

  這幫精明的商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算盤,準備應對待會的局麵。

  看著進入府邸的各個商人,有肥頭大耳好似肥豬,也有骨瘦如柴如同猴子,就沒有一個五官端正的家夥。

  “諸位,石某今天請各位來是有事相商,若影響了各位日程還請見諒。”石斌笑著說道。

  雖然石斌臉上的笑意非常誠摯,但是廳中諸人就沒有一個相信他的話。隻認為這是套路開場白,真正的好戲在後頭。

  雖然心中如此認為但是絕不會有誰不開眼將這說出來,也是很誠摯的回應,表示能來縣令家吃飯非常榮幸。

  討厭拐彎抹角的石斌說完這些客套話後直入主題,表示自己希望在湘潭入股煤礦開采。

  “入股”?這個名頭是商人耳朵裏都聽起繭的詞,說是入股其實就是收保護費。

  石斌的話音剛落這些商人立刻表態,表示可以讓一成利潤支持縣財政,而且肯定年年如此。

  還真被李超說對了,壓根沒難度,口一開立馬表示可以捐錢,這局麵可是出乎石斌的意料,讓他反應有些遲鈍。

  見石斌半晌沒有回應,眾人還以為石斌對一成利潤不滿,於是很痛苦的說可以每年捐自己收入的一成五給縣裏。

  “諸位誤會了,我的確是想入股,我出的是陸路和水路的運輸和運輸保障。”石斌笑道。

  唯恐那些文化不足的商戶聽不懂,他便仔細的解釋了“陸路和水路運輸和運輸保障”的意思。

  煤礦開采古已有之,而且多半不能自己完全消化,有不少會銷售到那些能源不足的地方。而在這亂世匪亂不止,光是請鏢師的費用就很高,而且還不能完全保證貨物安全。

  如今這抗元英雄願意給他們當腳夫兼鏢師,廳中諸人無一不喜上眉梢,都表示必須捐出兩成利潤給石斌。

  有這個結果石斌非常高興。安下他們的心後,接著石斌表示自己也想開采煤礦,於是請教起這些老於采礦的人開采煤礦的技巧。

  這些商人推舉出一名開礦元老做起了演講:

  第一,開采煤礦包括露天開采和礦井開采。

  第二,露天開采針對埋藏不深的煤礦,而礦井開采則針對埋藏很深的煤礦。

  第三,露天開采最為安全,礦井開采技術含量較高,不是很劃算。

  第四,潭州一帶的煤礦埋藏較淺多可以露天開采,所以如果石斌想自己當老板那就用露天開采的方式開采煤礦。並表示如果需要技術支持他們必定全力協助。

  這場宴會在和諧的氣氛之中圓滿結束了,雖然眾人失去了點利潤但是與縣令搞好關係又保障了貨物安全,可謂得過於失,都非常高興;石斌則不光得了資助還有技術支持,也是非常高興,算是來了個雙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