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受憋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8      字數:3376
  第八十三章受憋(求推薦求收藏)

  眾人一路上不得已都縮在那狹窄的隔水倉之中,連呼氣的空氣都讓人感到渾濁不堪,讓人非常的不爽。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眾人都被警告要在這裏乖乖的呆著,就連賈玲都不能隨意出倉。

  若有人實在憋不住想出倉透透氣,也得先敲正確了隔板暗號,倉外人員確定水路安全之後才能放出去。否則就是在隔水倉內窒息而亡也不會被放出。

  這樣的規定雖然有些無情但卻是必須的,不能因為某一個人而毀了一船人。

  在這隔水倉之中很無聊,石斌開始胡思亂想,此時他有些後悔帶這些勇士北上襲擾元人後方。

  宋廷的懦弱是他萬萬沒有料到的,一但贏了就求和,難道他趙匡胤家是賣“和平鴿”的?

  不過宋廷的這些舉動讓他更加堅定了要藩鎮割據的信念,絕不能被這麽個廢物朝廷牽著走。

  花了十幾天的時間,石斌一行人終於回到了荊州軍營,這種劫後餘生的喜悅是無以言表的,整個軍營之中都充滿著喜慶的氣氛。、

  沒有北上的士卒看著石斌和他手下的那些精兵強將,個個都露出羨慕至極和不可思議的眼神。

  在他們的概念之中,“打草穀”就是劫掠一通,在城外耀武揚威就好,哪裏還有進城殺世子、破縣城的?

  關鍵是這麽猖狂的攪了一通,北上五百人居然還回來了三百餘人,這是最讓營中士兵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

  一些已經掛起白帆,領了撫恤金的軍屬在那些士兵回家後的幾天又很尷尬的收起白帆,退回了撫恤金。

  但對石斌當然是千恩萬謝,幾兩銀子和一個丈夫或者兒子比起來就太輕了。

  處理好了荊州軍營雜七雜八的事情之後,石斌和賈玲這日相視一笑,緊緊的握著對方的手,如同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踏上了回鄂州見賈似道的路。

  二人都不知道見到賈似道該怎麽樣,所以希望時間過得慢點,不過願望總是難實現的,在夫妻二人在發愣時,他們已經進了鄂州。

  在門口等著的是二壯,他這個平時不苟言笑的呆子,今日一見石斌夫妻二人立時跑過去提醒道:“小姐,姑爺你們真是。。。。哎,反正你們得小心,自你們走後小琴幾乎天天挨打挨罵。”

  賈玲雖然調皮卻不是冷酷無情,回頭看了看仍舊害怕的小琴,她低聲向小琴道了歉,並表示她們永遠是最好的姐妹,不是什麽主仆。

  小琴是個很知足的女孩,聽到賈玲的道歉,他流著淚表示以後就是丟了性命也不背叛賈玲。

  進門之後,二人躊躇了,是直接就這麽去見賈似道,還是避過這兩天的風頭再去跟賈似道認錯?

  這次石斌也狡猾了許多,說道:“夫人,既然二壯看見我們進門了他必然會去報告父親,隻要咱們安全了,父親也就放了心,至於咱們是什麽時候去我不認為很重要了,他放心最重要。何況咱們立刻就去說不定會惹怒他,他年紀大了不該生氣,咱們應該為他著想。。。”

  “讓賈似道放心就好”,“要為賈似道身體著想”,石斌居然將避而不見說得那麽冠冕堂皇讓賈玲差點笑了出來,

  不過也正合她意,於是她也附和道:“是的,咱們既然很難膝前盡孝,那就盡量讓父親他老人家少生氣,過兩日再去也好。”

  於是二人又從旁門溜出去,在城外賈家的莊園裏玩了兩日。

  估摸著按常理賈似道脾氣估計會好些,反正“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三日他們回了城。

  回了賈府,石斌夫妻了自然少不了挨一頓臭罵,這倆人當然不會觸黴頭,一個勁的認錯,表示再不讓賈似道擔心,一定乖乖的聽話。

  可罵了兩天還沒到賈玲卻又跑到賈似道那撒起了嬌。

  自己養大的女兒賈似道哪能不知道她心中所想?

  但賈玲卻不顧賈似道的暗示,仍舊為石斌要糧草輜重,雖然一再拒絕,但最終還是受不了賈玲的軟磨硬泡,表示可以全部支持糧草輜重,不過軍餉隻能負責十個營,剩下五個營就得石斌自己去籌措。

  當然不會白白的給支持,賈似道的條件就是:賈玲不能再離開鄂州或潭州。

  為了表示謝意,石斌表示肯定會牢牢的看好賈玲,不再讓她亂跑;為了表示歉意,則分了一半功勞給賈似道。

  很堅定的說他不過是一衝鋒打仗的匹夫,運籌帷幄都是孟都統和賈總領的功勞。

  見石斌這麽懂事賈似道也表示雖然這次軍都指揮沒得升,但武將散官上準備給他升為致果校尉(正七品)。

  賈玲聽後也是一通爆發,表示殺了世子、收複忻州居然才給了正七品,那些吞功勞也太不要臉。。。。。。。

  賈似道就站在對麵,那就是吞了功勞的其中一個,被女兒這麽無所顧忌的罵可算是顏麵無存。

  雖然也開口勸阻,卻被這河東獅訓斥‘怎麽可以如此任人捏圓搓扁當個軟柿子’。如此一來,石斌也是弄個了左右為難,隻好緘口不語。

  最後為了平息女兒怒氣,賈似道表示可以全部負責石斌的所以軍需和軍餉,但是官職不可再升。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石斌當然知道,還是見好就收比較明智。談妥了這些條件,出了賈府後,石斌卻發現賈玲得意的笑了起來。

  此時才算明白她又是借題發揮演了一場‘為夫討債’的好戲。雖說被人搶了功勞不爽,但至少有了足夠的軍需和軍餉,減輕了不少壓力也是值得高興。

  急性子的石斌就沒陪著賈玲去逛街,直奔軍需庫而去。走到離倉庫還有數十米的地方看見了張世傑,他是萬分高興。正打算打個招呼,可眼中看到的一切卻讓他不禁停了下來。

  隱隱約約聽到張世傑帶著些乞求的口氣向那都沒品的軍需官說著些什麽,張世傑那卑躬屈膝的樣子讓石斌非常不爽。

  正欲轉身離去,突然記得他自己也是來要軍需的,故而幹脆當什麽都沒看見走了過去。

  走近來,見那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頤指氣使的說道:“張指揮,我會在乎那點孝敬?實在是上頭的命令沒下來,物資也沒到位,你說我能給你嗎?你這不是要我觸犯軍規,不是害我啊?”

  估計這批軍需要得很急,張世傑又是一通哀求,並保證下次帶兩倍孝敬,可那軍需官還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不容半點商量。

  一個軍漢既沒有那麽多的心機又沒那麽好的耐性,終於無法忍受,憤怒的轉身離開。那軍需官投去個鄙視的目光

  ,就喝自己茶去了。

  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的石斌非常憤怒,當場就想揍那軍需官一通,罵那張世傑一頓。

  好在他還不是那種血上頭就不管事的家夥,稍稍過了一會又想了一通,最後認為還是冷靜點,沒必要為別人而得罪這軍需官,即使那是一個值得敬佩的英雄。

  到了軍需庫和那軍需官打起了交道,定睛一看,這是個新的軍需官他並不認識。下意識的感覺這次的事估計沒那麽容易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從口袋裏摸出五錢碎銀子遞給了那軍需官,希望盡快提走該給他的軍需物資,早點不見這紮人眼的家夥。

  錢收了可那軍需官卻沒開倉庫門的意思,仍舊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懶洋洋的說道:“石統領,估計您剛剛聽到我說的了,上麵的派送還沒下來,裏麵的是庫存,應急用的,不敢給您提走。這樣吧,錢我收了,隻要你的那份來了一定給您留下。”

  什麽?收了錢居然不辦事?這家夥是皮癢欠揍嗎?正準備賞他一嘴巴,卻又忍了下來。

  也就五錢銀子而已,不值得為此得罪一個小人。說不定那的確是應急用的庫存,到時候請賈似道發份打個招呼這事情也許比較好辦。

  想清楚後便說了一通客套話離開了。走了沒多遠便聽到那軍需官和軍需員的談話。那軍需員明顯比較憨厚,認為他的長官既然拿了錢就該辦事。

  而那軍需官則認為張世傑和石斌都是一介武夫,他自己雖然是個沒品的小吏但也是個秀才,比這武夫強。所以他得磨上那些武夫兩回,讓他們變乖巧,然後才收錢又辦事。

  此時的石斌算是弄了個明白,原來是故意使絆子,還想使幾回。

  此時的他可不想再忍,再忍他就不是石斌,不是殺人如麻的石統領了。一把抽出腰間的腰刀,怒氣衝衝的跑了過去,二話不說便將佩刀壓到了那軍需官的肩膀上。

  那家夥明顯是個欺善怕惡的主,一見石斌發了威立刻開始求饒。

  石斌此時卻不想冷靜,見了這麽個沒骨頭的家夥更是氣憤。就要一刀拍下去,將他拍個七葷八素時,那軍需官卻嚎了句:“小心我告訴你上司!”

  雖然愣了一下,此時卻越發加大了他的殺意,連砍兩刀,那軍需官的兩條胳膊便於身體分離了。疼得他在地上打滾,嘴中不住謾罵卻已毫無用處。

  石斌當然不怕這麽點小事,堂堂潭州統領砍傷個軍需官實在算不得什麽,來個批評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就好。

  可讓他真正怒不可遏的則是那自稱秀才出身的軍需官居然敢如此對待一個手下有數千精兵的潭州統領,由此可見宋朝武將地位之低。

  銀子加刀子雙管齊下,經過一番周折軍需物資最後當然拿到了,不過賈玲聽石斌說了這事非常意外,一時間有點驚慌失措。

  堂堂潭州統領的地位居然低成這個樣子,難道就不當武官了?一個武將出身的官員在大宋既想當文官又當武官是不可能的,掌了兵權又掌行政和財政權那就是大宋最忌諱的藩鎮。

  左思右想仍沒想出個辦法。打了這麽久居然發現當個武官居然這麽受歧視。看來以前如果不是有‘賈似道女婿’這個牌子掛著,估計自己早就被氣得七竅生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