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進攻前插曲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8      字數:3480
  第七十章進攻前插曲

  這大小姐從來就是鬼精鬼精,從來不會將事情一下就全部抖出來,於是說了一半又停了嘴,仿佛還想讓石斌等人求她一番。

  石斌等人正是一副餓狼模樣,如今賈玲就是一塊肥肉,不由讓這大小姐瘮得慌。

  他們當然不會對她怎麽樣,但這氛圍卻讓人很不舒服,賈玲最後便幹脆將北麵的情況和回來的暗號全部說了出來。

  原來淳祐一年,公元1241年11月,窩闊台去世,乃馬真皇後便召相國耶律楚材商議立汗之事,欲立自己兒子貴由為汗,但此時貴由卻在西征途中不能返回。而且窩闊台在位期間,不喜歡長子貴由,欲立三子窩出為汗,然窩出於1236年蒙古侵宋時戰死,窩闊台又欲立窩出的長子失烈門為繼承人。

  但沒來得及立詔,窩闊台卻突然病死於行獵之中。窩闊台死後,乃馬真皇後立刻稱製攝政。

  在位五年間,為了給兒子大創繼承汗位的條件,濫行賞賜宗室和大臣,以取得他們的擁護。因為按照成吉思汗生前規定,大汗的繼承人必須經過忽裏勒台(即諸王及貴族參加的大會)推舉決定。

  由於與會諸王百官均早已被皇後籠絡,故大會一致推舉貴由為大汗。貴由假意以體弱多病為由再三推讓,而諸王、大臣則再三勸進。經過一番推來讓去,貴由方表示同意繼承汗位,並提出了一個條件:如推其為汗,以後汗位必須讓其子孫世代相傳。與會者立誓道:“隻要你的家族中還留一個哪怕是裹在油脂和草中的人,我們都不會把汗位再給別人。”

  在此期間,東道諸王之一的鐵木哥斡赤斤也領兵趕到和林,欲奪汗位,耶律楚材又稱病不朝,如此一來,北邊完全亂成一鍋粥,元人無暇南顧。

  所以孟珙才敢派出各路大軍北上打元人的草穀。何況中原之地元人並無多少根基,隻要謹慎前進、有序撤退,就不怕被圍殲。

  有了這個情報,石斌等人更是鬥誌昂揚,弄了半天北邊竟成了這個態勢,內鬥得如此厲害,稍有眼光和血性的將領絕對會狂嘯:如此形式豈有不攻之理,如此美食豈有不嚐之理?

  於是石斌立刻改變作戰計劃,不去十堰,直插南陽,再去鄭州,尋求更大的戰機。

  說出了這個想法,眾人都一致讚同,賈玲也笑著說:“這才對,不然隻是殺幾個守將、燒幾石糧草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皮外傷,遠遠未傷其筋骨。元人悍勇之士數不勝數,其糧草之豐亦不可小覷。”

  正當石斌雄心勃勃的準備上船宣布時,一個新加入的士兵卻出來敗了興他的興。“統領,您帶俺們北上抗元,俺們感到萬分榮耀。隻是俺有幾個小問題實在是不解,心中非常恐慌。”

  恐慌?石斌倒是非常意外,的確是會有些恐慌,不過要恐慌也該之前在操場裏,這時候都準備開船北上卻來恐慌,豈不是擾亂軍心?

  聞言之後,石斌怒不可遏,喝道:“早在操場之內怎不說恐慌?如今已經拔營北上卻來說恐慌,你是何居心?想亂我軍心嗎?來人!給我將他拿下,斬首示眾!”

  那小卒此時發言確實不妥,不過王三卻感覺其中必有原因,如此就殺了恐怕更加不妥,於是他出言阻止道:“統領,此人言語確實欠妥,但

  觀其亦非唐突之人,恐怕我等確有思慮不周之處。”

  賬下智多星開口,石斌豈能不顧他的臉麵,執意而為?於是怒氣衝衝的說:“若不是王指揮求情,定當場讓你血濺五步!”歇了一會兒,平了平怒氣,繼續說道:“說吧,看看是什麽讓你在出發前感到惶恐?”

  雖然知道自己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卻沒讓那士兵丟了魂,認真的說道:“大人,我等隻知此次奔襲北方必須輕車簡從,卻實在無法理解為何給我們配備這‘藤甲’?哪怕覺得重型步人甲不適合山地作戰,也該配備一套全身皮甲啊!”

  明白了這士兵為什麽敢冒死發言,原來是不知道藤甲的作用。聽了這些話後,石斌不禁大笑了起來,說道:“看來你是不知道自己穿的是何種寶貝啊。現在我就穿這藤甲,你用手中的刀來砍吧!”

  聽了這話,那士兵立時下跪,磕頭不已哭著說道:“統領,小人知錯了,要殺您就殺吧,別這麽做,小人不想今後在大宋再無立錐之地。”

  轉念一想,的確,這封建王朝等級觀念深重,當官的殺了平民百姓也就賠幾頭牛羊了事,若是平民百姓傷了官員那他們必然就會家破人亡。隻想通了這一環,石斌說道:“是本官孟浪了,好吧你就將我這套藤甲套到那矮樹墩上,自己用刀砍、用矛刺、用箭射,看看結果如何。如何一個人的攻擊不能說服你們,就許你五個人一齊攻擊。若是結果令你們不不滿意,本統領立刻給你們換回皮甲!”

  自己大人這秉性旗下的老兵都清楚,絕對是一言九鼎。於是他們就鼓動那些還有疑惑的新加入的士兵去攻擊,也好讓他們安心。至於自己就已經是完全信任自家領袖,毫不懷疑了。

  那名最先出來的士兵開始隻用自己的一把單刀猛的砍了下去,卻見沒留下任何痕跡,不過好的皮甲也基本可以做到,所以並不能說服他。

  接著借了一把樸刀,伸了伸筋骨,又是全力一擊卻還是沒有任何痕跡。他不禁有些喪氣,便退開讓給另一個弓箭兵來試。

  那弓箭兵能開兩石弓,是真正的強弓手。他也是全力一擊,卻見那藤甲隻不過是晃了晃仍是未傷分毫,他也隻好退到一邊。

  突然,一個脾氣暴躁的健壯軍漢衝出陣來,叫罵之前二人全是廢物,如此一個簍子都弄不壞太丟自己這些新兵的臉。

  也許隻是嘴上無德,心中卻知這藤甲的厲害,那漢子專門走到了離鎧甲五步的距離,擺出持槍衝鋒的姿勢。狠命一捅,結果卻也讓眾人大跌眼鏡,長槍折斷藤甲依然未損分毫。

  見那些新兵都未成功,石斌旗下的老兵不由得露出了嘲笑的臉色。

  常言道“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就沒有人願意服輸。石統領不是說還可以五個人一起攻擊嗎?那些新兵決定最後來個五槍齊刺,如果還不能破那藤甲就再不在此事上糾纏。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藤甲仍舊未損。知道了給他們配備的是如此好的鎧甲眾人都低頭認錯。

  石斌則大大的表揚了那個提出質疑的士兵,表示記下三十軍棍的懲罰,但賞銀二兩,來個賞罰分明,允許他將功抵過,並叮囑他以後提問要挑對時候。

  賈玲看後也是大吃一驚,這麽一套東西拆散放著即使被發現,就是常年征戰沙場的老兵都不會認得,根本猜不出是什麽,隻會以為是一些鬥笠和沒編完的藤條筐而已

  。

  但從今天的防護效果來看,難怪石斌會把它當寶貝。隨即想了想自己身上的內甲和棉甲,頓時感覺土得要死,立刻就想要石斌幫她換過來,但石斌則以不聽話就送她回城相要挾,沒了底牌的賈玲便不得不低頭。

  終於自己也出了一回彩,讓賈玲和王三幾個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眼光,石斌是非常高興。

  “統領,既然此鎧甲如此強悍,為何不大量裝備,您卻隻向南邊購買五百套?”王三疑惑不已的問。

  早知道他們會有此一問,石斌也是有點無奈的解釋。藤甲能夠刀槍不入,主要原因是製作工藝上麵。一套藤製鎧甲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首先砍來青藤編製好藤甲後,再用桐油浸泡。用桐油浸泡的目的是讓藤甲更具韌性。浸泡48小時後,將藤甲拿出晾幹,至少要晾兩個月,然後再用柚油浸泡,如此反複5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這樣的藤甲才能穿著上戰場,成本實在太高。

  而藤甲還不能保暖,所以石斌還讓士兵穿了一身厚厚的棉衣,看上去就是一群雇工。

  一聽是用桐油浸泡了這個聰慧的女人立刻明白了石斌為什麽不肯讓她穿藤甲了。

  男人燒傷可以叫悍將可以增加鐵血感,女人燒傷可就慘了。。。。。。賈玲立刻溫柔的看了看石斌,表示非常感激他的愛護。

  得意洋洋的石斌正打算宣布正式登船時,賈玲卻將他叫住提醒,他麾下的新兵似乎還有些疑問。仔細一看,的確如此,他們的眼睛是不是看向那幾十門虎蹲炮。

  在他的潛意識裏這不就是一門迫擊炮的雛形嗎?有什麽好疑惑的。怕因為管壁太薄而炸膛,還是怕重量太大而抬不動?還是怕什麽別的?

  “看樣子,你們這些新加入的士兵還有疑惑。現在,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給我將全部的問題都提出來,如果你們上了船還問,那別怪我不講情麵把你們扔到漢江裏去喂魚!”

  躊躇了一段時間,那個拿了二兩銀子的士兵又站了出來,支支吾吾的說:“大人,小人已經完全相信您給我們的裝備了。隻是我還有幾個兄弟擔心您的虎蹲炮。。。。。。”

  知道肯定是擔心這炮,卻不知道為什麽,石斌隻好耐心的問道:“你的話我相信。你的那些兄弟我也不怪罪,這炮的質量肯定沒問題。重量也不過36斤,肯定方便攜帶,不必擔心因此而耽誤撤退。”

  仿佛知道石斌無法猜到自己的兄弟為什麽還是擔心,那小卒笑著解釋:“大人,他們主要是不知道您讓我們每人帶五十枚鉛子,二十斤火藥,相對咱們這二十五門虎蹲炮來說,這點彈藥似乎不夠。。。。。”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咱們這虎蹲炮不光可以用鉛子,是可以就地取材啊。哈,哈,哈,哈!”石斌笑著回答道。

  也不打算再解釋,安又排士兵做了一次射擊表演,操作過程讓人驚詫萬分。原來那老兵就是在地上抓了幾把小石子放進了炮口,再夯實炮筒後就發射了。射擊結果也是讓人非常意外,三百步外的樹上全是深嵌其中的石子。

  有了這麽一個結果,營中將士再無任何懷疑,全都信心十足的跟著石斌上了船,加入了北上襲元的戰略大縱深作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