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爭取打草穀(二)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8      字數:3361
  第六十八章爭取打草穀(二)

  出了帥帳,王三和賈玲便圍了上來,賈玲一個勁的看著石斌,還一身上下的摸著,似乎生怕他受了刑法,打壞了或者身上少了什麽零件;王三就沒那麽多興趣,直接就是問孟珙是否同意了他們計劃。

  石斌當然點頭表示孟珙的態度,並說了記下五十軍棍這一懲罰的措施。

  雖然有五十軍棍的懲罰但與能殺敵立功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所以賈玲和王三都是一笑了之。隨即,他便將孟珙送的那一幅字攤開來給他二人看了起來。

  剛一看“留侯論”三個字,王三臉色立刻由大的喜悅變為大的恐慌,額頭汗如雨下,不過片刻便渾身濕透。

  見王三表現如此怪異,賈玲疑惑問之:“王兄弟為何如此惶恐?我夫君能建功立業乃是大喜之事,今日以我之見本該一醉方休,如此一來我卻也無此意了。”

  氣氛陡然間變得詭異,須知王三乃是聰穎之人,一見石斌手中之《留侯論》如何不知眾人的雕蟲小技早已被孟珙識破?

  石斌剛剛是闖了一道鬼門關卻沒被閻王爺給收了,真是萬幸。

  隻好耐著性子給石斌解釋起來,這《留侯論》乃是勸大哥石斌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即應學會‘韜光養晦’。

  “估計孟都統是愛才才未治罪,因為按其本意定然是還要將大哥曆練曆練。絕對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大哥上前線。而且必定已和賈大人商議妥當,所以一看便知那公文的真假,即使蓋了湖廣總領的大印也沒用。”

  此時的石斌也想起了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李康《運命論》中的一句名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鑒不遠,覆車繼軌。

  王三突然又問道:“大哥,孟都統向來治軍嚴謹,如此擅改軍令不該如此處理,剛剛您進去時孟都統有何異樣?”

  異樣?明顯的病入膏肓就是異樣。於是他便將孟珙那麵色蠟黃、雙目無神、氣若遊絲的樣子說了出來。

  知道了這些,王三算是徹底放心。

  孟珙明顯時日無多,無法再按他的想法曆練石斌,隻能同意他北上攻擊重點戰略目標。同時也說明他無追究之意,石斌等人隻要打好這一仗就行。

  幾人出了孟珙的帥帳,一路上聽到石斌對他狀況的描述無不黯然神傷。如此一個英雄竟就要離世,無一恨自己為什麽不是絕世名醫,或者認識一個名醫也好,可惜隻能空想一通。

  石斌更是想如果能將孟珙扯回二十一世紀動手術就好了。。。。。。。

  軍情可是萬分緊急由不得他們隻顧感歎而如此浪費時間。石斌徑直去前軍將領軍呂文德的帥帳中報道,並私下裏將孟珙的交代轉達給他,而其餘幾人則回到自己營中。

  看到眼前這位突然出現的潭州統領,呂文德也是非常意外,再聽到石斌轉達的命令呂文德更是吃驚,畢竟作戰計劃是早就預定好的,隻差擊鼓聚將具體分配任務了。

  如今卻起了這麽大的變化,讓他實在難以相信,

  但看石斌不像心中有鬼,便不深究。

  也的確知道他不是個靠裙帶關係爬上來的廢物,而是一員勇將。

  雖然這勇將戰鬥的方式有點讓人感到不夠光明,但剛剛他帶來的命令和他的作戰風格一致,所以這次突然的變化也說得通。

  他們經常在討論賈似道的時候也順帶提到他,並給他取了個綽號“暗槍統領”。何況戰爭早已不是擺開陣勢,武將單挑、士卒一擁而上的時代。所以,有這麽一個“暗槍統領”卻也不錯,南宋軍力早已不如元人,再不來點新奇的戰法是肯定打不過的。

  一聽石斌的具體打算,呂文德又笑了起來,果然還是那“暗槍統領”的一貫作風,又是要去敵後打黑槍。隻是此次的要求稍微多點,需要前軍全力攻擊而非佯攻,以方便他的隊伍在敵後周旋,達到從背後全力一擊而贏得襄陽守衛戰的目的。

  雖然很高興石斌能不畏強敵,但還是有點擔心,於是呂文德問道:“石統領,難道你就沒想過如果行動失敗,你們陷入重圍無法脫身怎麽辦?孟都統和賈大人都很看重你。戰死倒還痛快,若被俘虜可是生不如死,那幫元人可尚未開化。”

  料到呂文德等人肯定會有此一問,早有準備的石斌笑著答道:“回稟上將軍,卑職的作戰方式與大兵團作戰完全不同,乃是小部殲滅。遇到強敵立刻撤退,遇到防禦不足卻又有價值的敵軍目標則全力進攻。至於您擔心的被包圍的問題也不難解決,襄陽一帶不比北方平原,仍舊多為山地、丘陵,我部隻需撤入山去元人就隻能望洋興歎了。”

  有了石斌這一解釋呂文德算是豁然開朗,放心不少,石斌也很高興他能讚同自己的看法。如此一來,他必定會全力配合自己進攻元兵部隊。當元兵大部被調往襄陽一線與之纏鬥之時,自己便可從容的尋找戰略目標將其摧毀。

  不過呂文德畢竟也是沙場宿將,思慮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突然又問道:“你的想法不錯,不過退入山林雖然的確為上策,不過元兵一旦包圍此處,你等沒有輜重糧草如何能支持下去?”

  這當然是關心石斌和他的手下,並非有意刁難不上他出擊。於是石斌向呂文德投去了一道感激的眼神,呂文德也微笑的表示接受。

  “上將軍所慮甚是,不過屬下已有解決之法。屬下乃一獵人,常年生活於山林之中,自然知道如何在其中隱蔽和獲得糧食。當然,這支突擊部隊靠我一個人遠遠不夠,這次卑職部隊的成員要求非常嚴格,必須是常年生活在山林中的山民和獵戶。”

  呂文德的臉色由放心轉為了喜悅,似乎是發現個一個寶藏,石斌卻知道這是特種作戰,需要的就是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士兵,荊襄之地以山民、獵戶最佳。

  知道自己的頂頭上司現在非常高興,石斌立刻趁勢提起了要求,表示如果山地兵不夠就需要向呂文德“借”兵和相應的裝備。

  其實石斌手下符合要求的士卒已經有一個營,不過卻不能將好不容易打下的底子全拚光,所以他才向呂文德說要他支援山地兵。

  當然知道這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不過用幾百山民換取一場戰爭的勝利是絕對劃算的。

  想清楚以後,呂文德便下了一道軍令,讓護衛帶石斌去前軍

  營地,表示不論他看上什麽都給他,包括優秀的老兵。

  要知道,討要一些糧草輜重人家可以不計較,可這士兵卻不是說要就能要的,優秀的老兵是每個將領的寶貝,每支部隊的精華。

  石斌如此一來就是敲骨吸髓,生搶人家的寶貝,哪怕就是有呂文德的軍令都得費一番周折。

  果然,到了前軍第一軍營地去挑選,石斌就被人轟了出來。若不是石斌跑得快,加上他還是湖廣總領賈似道的女婿,那些將領不敢真的下手,否則他肯定要被揍得鼻青臉腫,半個月下不了床。

  沮喪的回到了自己的小營地,石斌非常不快。呂文德的護衛急忙跑來解釋了原因,王三和賈玲聞言卻未生氣。並未嚷著要報仇,要找回場子,卻一個勁的大笑起來,賈玲甚至還笑了岔氣。

  呂文德護衛不由得滿臉疑惑,更是有點鄙視賈玲和王三二人,這也算石大人的夫人和鐵哥們?咋感覺比個酒肉朋友還不如?至少那些家夥還會稍微說幾句漂亮話安慰安慰。。。。。。。。。

  笑了個痛快後,賈玲開口道:“我的大統領,本以為你從王三和薛指揮那學會了不少,沒想到還是有點不開竅。”接著又慢慢的以仿佛突然理解了一個問題的口吻說道:“嗯。。。。。不過也對,以前就是上司直接將命令下給你,並沒有讓你去其他部門討要東西,何況還是寶貝。”

  王三知道這麽笑自己大哥不是很合適,便很快就給他解釋起來,因為這種事情無論是對上司還是下級都是像做生意一樣要講條件的,不能靠權勢生搶。

  而石斌就是去生搶,而且還是搶人家的寶貝,所以才出這事。

  明白了這一層,石斌便請教起這兩個鬼精鬼精的家夥。賈玲表示既然自己是要他們的寶貝,那自己也得拿寶貝出來跟他們換,否則那些家夥是不會答應。就算是呂文德出麵肯定還有人不聽,或者敷衍,反正如果沒有共同利益別想人家和你一條心。

  這話就是老成之言,於是幾人商議起用什麽來換這些有戰鬥力的山地兵。

  說來說去,他們自己的寶貝就是這些新式火器:石斌槍,木柄震天雷、虎蹲炮。但是這些東西又有點見不得光,所以讓他們有點為難。這回輪到了石斌開竅,他突然一拍腦袋,笑道:“其實不難,很簡單的。”

  以為石斌腦子出毛病,都呆呆的看這他,原來石斌是想到了前世各個單位的“小金庫”,這就是欺上瞞下的經典例子。

  因為他認為呂文德如果用一批威力巨大的新式火器來換幾個老兵,相信那幫兵油子不光會同意,還會欣喜若狂,生怕呂文德換得少了。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他們也不敢去孟珙那打呂文德的小報告。

  將這道理一說,賈玲和王三連聲稱好,於是便去了呂文德的帥帳,表示願意用一杆石斌槍、五百發子彈加一箱木柄震天雷換三個山地老兵。另送二十杆石斌槍、五千發子彈當做給呂文德的好處費,條件就是請他出麵下令。

  又能撈這麽多新式火器,呂文德豈會不答應,立刻招來了旗下所有的將官下達了軍令並許下了好處。

  不出半個時辰三百名山地老兵便集合完畢,歸入了石斌的戰鬥序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