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漁業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3457
  第五十五章漁業

  有了充足的糧草石斌非常高興,在這亂世能讓五千戶家庭吃飽飯實在是有一種成就感,也算是積了德。

  看到軍營中的士卒漸漸的從一副病病殃殃營養不良的模樣轉變成這擁有健壯體魄和高昂士氣的虎狼之師,使他對自己的軍隊戰鬥力更有信心,相信將元兵趕出中原甚至讓其重新俯首稱臣也隻是時間問題。

  天天在軍營和府邸中呆著有種關禁閉的感覺,於是挑了個萬裏無雲、天氣爽朗的日子去主街逛逛。

  在街上遊蕩,這是他最喜歡幹的事情,對於他來說其實也就是走在路上吹風,壓根就沒什麽詩情畫意,若是有個美女路過倒是還能吸引眼球。

  可惜這路上吸引他眼球的是街上凋零破敗的景象,到處是衣不蔽體的百姓,這哪裏還像個城市更像難民營。

  四處都是靠在牆邊垂頭喪氣的人,毫無生氣。如果此時有人拿出報酬,表示需要人幫忙,相信立刻會出現幾十人去爭奪這個工作,哪怕報酬隻是一個饅頭,這不是本性勤勞而是饑餓驅使。

  走得累了就在一個茶棚那坐了下來,看到這些他才發現原來那五千戶也不過是區區之眾而已。

  還沒感歎完就聽到旁邊有幾個人在聊天,那痞子模樣的壯漢說道:“知道嗎?劉財主家找了個會持家的兒媳婦,真是有福啊!不知道那劉扒皮上輩子積了什麽德,怎麽好事都被他給撞上。”

  另一個尖嘴猴腮的瘦高個則問:“說清楚點,不就是個兒媳婦嗎?這時候會持家有什麽用?”

  衝著那尖嘴猴腮的家夥冷哼一聲,不屑的說道:“所以說你永遠都是吃剩飯的。那兒媳婦居然能把肉切得能透視,你說是不是厲害?雖然他們家平時也會有點油水,不過如果家裏來了貴人肯定要用牲畜肉食招待,魚類和蛋類可不行。而肉食本就不多,刀工如此精湛難道不會持家?”

  聽完那壯漢的話語,瘦高個也不禁點點頭,伸出大拇指表示佩服。估計是聽到“肉”這個字,肚子還發出了抗議叫了一聲。

  “隻不過我還是不認為刀功好會切肉就算會持家,要知道現在這些東西可難保住,還不如扔些魚苗到塘裏養著更實在,不必費太多心思照顧,還不用擔心跑掉。”那瘦高個說道。

  二人雖然還各執己見的爭執,但不久,就邊聊邊逛著離開了。

  石斌聽到了他們的談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那日管糧官的話“咱們這夥食不比富貴人家,基本沒啥油水,全都靠米粒撐著肚子,又都是些成年壯漢,每人一天至少是一斤半米。”

  他不禁思索起那瘦高個的話來,牲畜的確很不好飼養,生長周期長產肉也不多,說不定還得病死了,不過試試養魚似乎可以。

  用這種方式提高士兵的夥食,簡單又容易,更有利於使軍隊同心,反正潭州到處是小池塘。

  打定主意,石斌便飛奔回了軍營,將王三和李超、劉霄兩個水匪招了過來商量此事。

  “三位賢弟,剛剛我上街聽到幾個無賴的聊天,想到一個能提高士兵夥食的辦法,就是不知是否可行。”石斌笑著說道。

  “大哥請說,我相信您的辦法都有根據稍稍努力都該可行。”王三回

  答道。李超和劉霄也一齊點頭稱是。

  “其實也簡單,我想在潭州大力推廣漁業。我觀察咱們這到處都是池塘和山丘,這些池塘不就是養魚的好地方嗎?不過為兄這個外行卻不知如何養魚,隻好請三位賢弟前來商議。”

  知道了石斌的想法李超第一個說道:“大哥想法甚好,不過的確還需謀劃一番,因為各種魚類生存環境不一樣,一個不小心就白忙一場。”

  劉霄和王三也點頭讚同,石斌更是笑著說道:“所以我這山民才專門將王三你這智囊和李超、劉霄你倆水匪請來啊,哈哈!既然李超你都知道一些門道就快說出來給我們聽。”

  “大哥,其實這也不是門道,不過幾個小訣竅而已。可以總結為八個字‘水、種、餌、混、密、輪、防、管’。”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一聽李超的言語,幾人便明白李超肯定是個非常有經驗的內湖漁民,更是急不可耐的示意他快點說清楚。

  原來“水”:即池塘的環境條件和水質條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汙染,進排水分開且方便。

  “這些大家都知道,水就是魚的空氣,當然要空氣新鮮,那怎麽才能保證水質好呢?”石斌立刻問道。

  李超這老漁民則表示,養魚就要先養水。首先放魚苗前要將池塘裏的藍藻清理幹淨,因為藍藻會嚴重影響魚類的生長繁殖。其次則是將水葫蘆、水花生等有利魚類生長繁殖的水生植物進池塘。

  這麽個概念可顛覆了石斌的認知,池塘裏的魚不就是吃池塘裏的東西?還要把藍藻清除,移植水葫蘆、水花生?這些小魚可夠嬌貴的。

  接著李超又介紹了“種”的概念:即養殖的魚種,得規格齊全、質量優良和數量充足。

  這個方麵石斌是勉強能懂的,算是優勝劣汰。但他仍舊不懂把肉食性魚類和素食性魚類放一起是怎麽增加產量,雖說他從不認為李超會陰他,但是總感覺說不過去,如鯁在喉。

  一聽石斌這個問題,李超憋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大哥,這魚類沒有什麽素食性的,隻有雜食性和肉食性。您的意思我明白,其實就是溫順的魚不要和暴躁的魚混養,這是對的。還有一點就是大型魚類不可以和小型魚類混養。否則溫順的魚和小型的魚全都會滅了。”

  這麽一說,石斌完全明白,立刻表示就鼓勵養殖青、草、鰱、鱅四種魚類。

  “餌”:即餌料,要符合養殖品種的營養需求,要根據魚類不同的生長發展階段配製不同的餌料投喂。餌料還可以分為天然餌料和人工餌料。所謂天然餌料是指水體本身所生產的各種藻類和小蝦。人工配合餌料是指根據不同魚類所需而配製的。

  “混”:即合理的混養。照李超的說法,池塘通過混養魚類可充分利用水體和餌料以獲得較大的收益,混養要考慮各魚類之間的互利作用和相互競爭。

  這個概念倒是讓石斌想起了陰陽平衡。想起了美國陰陽不平衡的女校,陰陽平衡的普通學校。

  這當然隻是一個懵懵懂懂的概念,為了防止石斌又是如鯁在喉一般,這次李超聰明的主動解釋了。

  原來如青、草、魴、鯉等吃剩的殘餌和排泄的糞便,可以培養大量浮遊生物,使水質變肥。而鰱、鱅魚則以浮遊生物為食,控製水體中浮遊生物的數量,又改善了水質條件,可促進青、草

  、魴、鯉魚生長。而鯉、鯽、羅非魚等,不僅可充分利用池中的餌料,而且通過它們的覓食活動,翻動底泥和攪動水層,自然就營養均衡。

  “密”:即一定的養殖密度,隻有達到一定的密度,才能獲得高產高效,養殖的密度可根據自然環境、飼料資源、技術、管理水平、魚的規格等方麵來確定。

  “輪”:即輪捕輪放,在養殖過程中期,長成的魚類捕撈上來食用,既可減輕池塘壓力加速存塘魚的生長。

  “防”:即魚瘟的防治。

  “管”:即日常管理工作,這是養殖的最關鍵的。養魚是三分養、七分管。日常管理包括:水質管理、飼料肥料管理、病害管理、巡塘、捕獲等。

  聽李超滔滔不絕的講完這一通,石斌和王三非常高興,就連劉霄也是非常佩服。石斌更是仿佛看見了放到潭州百姓桌上的各種魚。

  而劉霄此時也開口說道:“大哥,咱們潭州養殖的主要是鯉魚、鰱魚、青魚、鱅魚、草魚和鯽魚。這些都很溫順,適應性也強,是最適合咱們的。”

  知道自己這個隻懂吃的外行不應幹涉這些專業人士的操作,於是說:“李賢弟和劉賢弟你二人就主管漁業,至於養多少、怎麽樣就你們自己決定,如果要支持就來找我,也可以請阿三幫你們出出主意。不必擔心失敗,剛開始肯定會有不順,咱們要做的就是兄弟同心。”

  石斌話一說完,李超、劉霄二人立刻喜出望外,畢竟如此放權可是絕對的信任。他們自然保證把魚產量提高,讓大家都有魚吃。二人倒是信心滿滿,畢竟以前就是水匪,吃魚都吃膩了,就是養幾天魚也應該不會有什麽大事。

  可惜二人還沒高興起來就被打回了統領府。

  看著二人滿身泥巴,石斌隻能耐著性子問這是怎麽回事。

  “大哥,那幫漁民不識好歹,認為我們幫他們去投放魚苗是在謀他們的財產。他們倒好,說了兩句不對勁就開始動起了手。若不是看您麵上,早就劈了他們。”李超怒氣衝衝的嚷道。

  “你是說你投幾尾魚苗他們都不肯?有這麽排外?”這事情比較棘手,不弄清遠緣由肯定辦不下去。

  “王三,你派人去附近調查,看看有沒有關於那魚塘的壞消息。”石斌本就是個急性子,如今糧食問題剛剛好點,肉食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總不能讓士兵天天吃豆腐,當和尚,所以他石斌立刻命令道。

  虧了王三是個機靈的,一去不是替李超和劉霄二人說好話,反而是罵他們是財主的狗奴才,不過是漁民沒見過。

  如此一來便取得了信任,沒有幾句話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原來附近的地主都養魚,不但貪得無厭、強取豪奪而且厚顏無恥。可以做到一個池塘裏有他一條魚,這個池塘就是他的,池塘是他的裏麵的魚也就是他的了。

  故而這些在池塘裏養魚的農戶定然不會讓李超和劉霄這麽兩個不知根底的人來放養魚苗。

  原來是辦事沒講究方法,好心辦了壞事。隻好又幹脆要王三帶著李超二人去和那些魚塘的所有者簽訂減稅契約。

  消息傳出之後,情況立刻變樣,統領府門前人山人海,唯恐簽不到那份減稅契約了。

  而府中那個統領則品著賈玲送賈似道那敲來的西湖龍井優哉遊哉的想起接下來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