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劫糧(二)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3452
  有了軍令和充足的兵力一切就好辦了,石斌決定派易俊過來鎮守湘潭,為了完全控製潭州水路,新編的一營水師也留在湘潭繼續訓練。

  出擊之前要定好作戰計劃,如何進攻如何撤退。遊擊戰比陣地戰好打,隻是這種搶劫性質的作戰難點不在進攻而在如何保護好所得利益順利撤退。

  須知元兵糧草輜重尚在襄陽附近,即使劫糧成功也要走很長一段陸路才能到河邊走水路南下。而且並不是河邊就有碼頭,還得挑敵軍防禦薄弱容易接應的地方上船撤退。

  說不定在劫糧完成後還得找幾個離官道近又不易被發覺的地方藏匿所得軍糧。

  李超說對趙剛、易俊二人說道:“二位大哥,小弟認為上次咱們在棗陽痛擊了元兵,燒了他們大半糧草,估計這棗陽咱們是去不得了,那裏多半被他們守得如同鐵桶一般,若是再去恐怕會自投羅網。”

  易俊點頭說道:“對,棗陽肯定不能再去。不過那元兵也有數萬人馬,狡兔三窟,肯不會將糧草全部囤積在一處。若在一處風險太大,也太浪費。襄陽附近應該至少還有兩處屯糧營地。而且應該都離襄陽不遠,為了方便運輸也應該都在官道附近。”

  這些話句句在理,讓李超等人對易俊也是刮目相看。

  “那不得了,多派偵騎前去打探,得了消息及時回報就好。”趙剛興奮的說。

  知道趙剛是這脾氣,二人也不與他爭執,隻討論如何派兵,往何處派兵。

  李超認為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其中自然包括賈似道。何況石斌早就投靠了賈似道,賈玲又在潭州,不看僧麵看佛麵,賈似道肯定會幫忙。而趙剛一聽要找賈似道幫忙,他立刻臉色陰沉非常不快。

  這種大事可由不得趙剛的性子,李超也不打算解釋,這是他必須接受的。

  最後決定,先拜會賈似道,請他幫忙,下令將荊州城作為陸路中轉站,用於接應撤退的部隊和劫取的糧食。

  隨即向宜城、南漳、穀城、保康方向各派二十騎搜尋目標。找到目標後在細細規劃具體攻擊計劃。

  石斌認為一旦劫糧成功每次送十顆元兵人頭給他最合適,對賈似道來說這元兵人頭可比幾百石糧草有價值得多。籌糧隻需屬下去幹就行,而這元兵人頭卻難弄到手,但一旦得到就是青雲直上的梯子。

  趙剛聽到居然要送這麽多好處給賈似道,他立刻不滿了,剛要表示自己的不滿,卻被易俊的話給搶了先。

  因為一想到人頭,易俊此時卻困惑了,詢問道:“大哥說送元人的人頭,難道元人的人頭和我們不一樣嗎?難道不都是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個嘴巴?”

  李超聽易俊這麽一說也感覺其中有些他們不知道的秘密,也這麽問道。

  “你們不懂,咱們和元人的食物不同所以就造成了牙口不同,其實你們漢人和那些蒙古人的頭形都不一樣。否則不是隨便去殺一個人就可以殺良冒功了?”趙剛笑著說道。

  不過剛剛笑著說完,立刻又陰沉著臉說道:“那賈玲現在不就在大哥府上?她遲早是我等的嫂子,這嶽父幫女婿怎麽還要好處?”

  聽到這天真的話,李超、易俊二人不由得相視而笑,真是佩服他的純樸。

  易俊笑道:“趙哥,嶽父幫女婿當然不用好

  處,但是這事情並未定下來,隻是大家心裏默認而已。賈似道多半早就已經猜到那女兒的小算盤,所以才允許她隨大哥來潭州。但是如果事情還沒定咱們就如此不知道好歹,你說那賈似道會如何看我們?”

  李超則表示吃獨食是最讓人忌諱的,不能讓其他同僚感覺石斌這一幫人就是隻進步出的白眼狼。

  趙剛似乎被噎住,張口卻不出聲。

  “趙哥,這‘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做法可是不對的。就是親兄弟也得分點好處,再說那賈似道本就是貪婪之人,隻有如此才能將他和我們緊緊的綁在一起。何況他也不是一個人幹,多少得分點好處給屬下吧。”知道趙剛這頭強驢還是不服,李超又補充道。

  明白了這些道理後,趙剛尷尬的笑了笑。

  而這水上中轉站就是商會鄧會長那的,在洞庭湖的羅漢洲上。這鄧會長勢力最大,名聲也好,與他合作最安心。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他不眼紅那幫匪徒,讓湘潭城和諧發展。

  如此一來北上軍隊有了這兩個可靠的中轉站,隻要劫糧成功一旦過了宜城一線這劫糧就成功,隻等回城分利。

  不到半月軍械輜重全都到位,四五十艘中型船舶浩浩蕩蕩向荊州方向開去。

  在主艦上看到如此強大的船隊,李超他們非常高興。雖然不是正規軍艦但船上有這麽多的火炮卻也非常有戰鬥力。隻要上了船,元人就隻能望江興歎。

  到了荊州,賈似道似乎早就知道李超幾人會來,剛剛將拜帖抽出袖套,那門童一看是他們,並未進去通報立刻引其進府來。

  幾人在廊上走著,想到剛剛那門童的表現不禁對賈似道的老練十分拜服,雖然不齒於他的貪婪。

  須知沒有幾人能讓一個小小的門童都這麽懂事。

  賈似道知道石斌肯定會送來好處,他本以為不過百餘石糧米而已,卻沒想到居然是十顆元兵人頭。

  有了這些優厚的條件,賈似道立刻下令派出一營精兵協助李超攻擊和撤退。又多了一營官軍的協助讓李超的心裏更踏實,這就能保證即使行動失敗也肯定可以全身而退。

  如此“雙贏”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的,李超幾人剛準備離開,卻被賈似道叫住,他笑道:“李指揮,我認為咱們可以進行更深的合作,你說呢?”

  “更深的”、“合作”,聽到這話的李超知道好事來了,立刻謙恭的示意賈似道說出來。

  “我記得好像支持了你們潭州石統領五營裝備,對吧?”

  “當然,賈大人幫扶之恩,我等沒齒不忘,不知道我們還有什麽可以效勞?如能盡力,我等絕不搪塞!”李超斬釘截鐵的說。

  “李指揮不必如此,其實就是我準備再支持你們石統領兩營裝備和糧餉。。。。。。。。。”話到一半賈似道卻閉口不言,隻是微笑的看著李超。

  知道這老油條想的是什麽,李超抱拳施禮,大聲笑道:“多謝,多謝賈大人。這點小事情何必如此客氣,要我們替您做事直接開口就是了。我可以代石統領做主,每次劫糧成功就送您二十顆元兵人頭!”

  賈似道這老油條當然不信“替他做事直接開口”這些空話,但是卻非常希望得到二十顆元兵人頭,所以區區兩營裝備和糧餉實在不算什麽。於是非常高興的接受了李超的承諾。

  有了這些資源,一切都好辦。回到城外營地,李超便派出偵騎去打探敵情,同時還派人手去城中收集元兵情報。

  不到五天便知道了元兵在新野、穀城和南漳各有一個大的屯糧營地。每隔五天便送八百石糧草到襄陽城外的元兵營地。

  具體線路雖然清楚,但是每次輸送都是從不同的糧庫,就是出發的時間都不同,所以也不是很容易伏擊。更可惡的是雖然元兵不過幾萬,卻有不少的漢奸幫忙。

  而且每次護糧隊的人馬也到了三個營,一營元兵兩營偽軍。

  李超和易俊聽到這事情也愁了起來,自己這邊雖然有了五營人馬卻比元兵也強不了多少,最怕被他們纏住不能快速撤退。

  這次輪到趙剛笑了起來:“二位兄弟又鑽到牛角尖裏去了。漢人既然有漢奸,元兵難道沒有元奸?要知道這些元兵在本族內的地位是很低的,其實就是那些貴族的奴隸。他們等級森嚴,基本一輩子不會有出頭之日。這有錢能使鬼推磨,咱們花點錢買通一兩個就好了。”

  二人看著趙剛愉快的笑了起來,趙剛這是蒙漢混血兒還真是不錯,對其中的彎彎繞如此清楚。看來這熟知地域文明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回去以後要提醒石斌多招募這方麵的人才。

  吃了這顆定心丸,幾人又商議起一旦劫糧成功如何撤退的事情來。

  李超認為如果在穀城附近劫糧則直接從漢江南下,從襄陽穿城而過至荊州,再囤到羅漢洲,最後就由水師定期送回長沙城。但有一個很大的不便,在襄陽之西很容易被元兵發現。

  若在南漳縣附近劫糧則從宜城運至荊州其後就一樣。缺點就是元兵屯糧地點離河流太遠,道路崎嶇難行,也難保證安全。

  隻有這新野還算不錯,雖然已經入了河南到元兵的勢力範圍,但境內白河可通漢江。

  新野為元兵雖為所控製,但劫糧成功後很容易到達河邊碼頭,隻是船隊太小勞而無功,船隊太大恐引人注目成了自投羅網。

  李超和趙剛正愁眉不展,易俊卻開口道:“兄弟我認識那的一些地頭蛇,他們控製著一些碼頭和船舶,雖然是歪瓜裂棗但是也有愛國誌士,說不定他們能幫上忙。當然,這銀錢還是得要些的,人家擔的風險可是非常大。”

  聽到這話幾人都笑了,卻也不得不感歎,到這亂世還真是兵匪一家了。

  “其實很簡單,咱們把這些船隻分別停在不同的幾個碼頭,對外人隻說是租借,請那幫地頭蛇幫忙掩蓋,讓別人誤以為我們是走私就好。而且在未行動前不合成一個艦隊。這新野離襄陽太遠隻能水運,所以咱們隻要分批進入白河流域。”

  這個策略的確非常好,於是幾人將文書遣人送至長沙石斌處備份。

  石斌則肯定了他們的作戰計劃,並表示出擊時間就由他們自己決定,一切可以便宜行事。

  有了這些東西,李超和趙剛幹勁十足,易俊則羨慕的看著二人,非常想自己也去,可惜不能。

  “易俊兄弟,放心,隻要咱們這次成功了,下次肯定帶你。說不定我和趙剛就得讓位,讓劉霄和你去了。”李超笑著安慰他。

  的確是這個道理,石斌從來不是一個偏心的人,有好處弟兄們都會有份。這讓易俊高興了許多,並祝願李超二人得勝凱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