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劫糧(一)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3131
  第四十六章劫糧(一)

  趙剛是個急性子,一聽能北上殺敵,立刻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隻喊出戰。

  但是李超則強調石斌的命令為“以劫取元兵輜重為主”,也就是是說盡量少於元兵產生消耗戰。

  趙剛雖然粗糙,但也很聰明,理解到這隻是一種遊擊性質的作戰,立刻就沒了興致,在他的概念裏,橫刀立馬,如颶風一般擊潰敵軍才是作戰。

  這種方式在他看來很猥瑣,不夠“大丈夫”。

  李超則冷靜得多,連忙勸道:“趙兄稍安勿躁,你想想那幫馬匪有幾個是打消耗戰?還不都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再說,咱們這人馬還沒練好,那幫匪徒亦尚未馴服,怎可如此馬虎?”

  “不就是劫糧嗎?元兵能有多少兵馬,最多不過兩營人馬。那幫匪徒敢出什麽幺蛾子,我宰了他拔了他山寨,讓他們全部去見閻王!”趙剛大聲說道。

  李超歎了口氣,哭笑不得的看著趙剛,這次卻半天沒出聲。隻是低頭喝著茶,仿佛沒聽到趙剛的話。

  從沒見過這一套的趙剛尷尬了,被人晾在那的感覺很不好,而且還是生死兄弟。

  “兄弟,難道我說錯了?元兵總不可能為了區區幾百石糧米派重兵護送吧。咱們還等什麽軍令,讓大哥稟報,我們先出發不就好了?”見他還不做聲,趙剛惱了:“李超,快說話,再這樣我可揍人了。”

  李超聽後“哼”了一聲,仍然低頭喝茶,但是卻開口說話了:“趙兄,兵馬是隻有這麽多。但是,擅自出兵是死罪,就是大哥也不能。所以他還得上奏朝廷,孟珙都統製下令才可以。”

  這次輪到趙剛沉默了,知道如果是自己鎮守湘潭又要闖大禍,不由得譴責自己太莽撞,除了廝殺就不知道用腦子。

  如同一個做錯事的小孩子,垂頭喪氣的坐在一旁,不說話,也不喝茶,隻用手輕輕的敲著桌麵。

  李超知道這些立刻安慰道:“小弟知道趙兄是為了大哥,還請趙兄思慮周全。大哥已經升得很快了。”

  “升得快不好嗎?元兵就要打過來了,越快咱就越不怕啊。”趙剛疑惑的問道。

  “趙兄,咱大宋落到如此地步不是元人造成的,是內鬥。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所以還是低調發展的好,至少表麵上得讓別人抓不到把柄。”

  明白了道理,趙剛立刻冷靜了。

  行事太過張揚的確不好,何況現在不是一個人的利益,而是一群人的利益,一旦出錯便要讓很多人受牽連,那他趙剛就成這個利益集團裏的罪人。

  便不再叫囂著馬上出擊劫糧,轉而和李超商量起招兵細節和怎麽利用那些匪徒作戰。

  在趙剛看來,自己手下的一營陸軍,李超手下的一營水軍,再加上那幫匪徒,應該足夠劫糧。

  兵力的確夠了,但李超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麽。趙剛則沒那麽多耐心,隻是勸李超和

  自己快點去長沙與石斌商議具體事項。

  事情有輕重緩急,李超認為趙剛將各處匪徒整編成一營人馬的想法不錯,畢竟這樣有了點組織就更容易接受指揮,聽從命令。

  還沒想清楚,李超的思維就被城內放炮竹的聲音給打斷了。

  本就不高興的趙剛聽到這麽大一聲炮響,將自己還震住了,牛脾氣立馬上來,準備出去揍那個不開眼在城內亂放炮竹的家夥。

  但李超卻沒因為這聲炮響而不高興,他按住了趙剛的肩膀,沉吟道:“趙兄,你說如果咱們用這些火器去劫糧,會不會不合適?”

  不合適?趙剛認為用火器才最合適,可以最快的結束戰鬥,和最大的減少傷亡。

  李超也不說話,隻是指了指剛剛外麵放炮竹的方向。

  這麽一個小小的炮竹就能傳得那麽遠,虎蹲炮、木柄震天雷、石斌槍一通打那還得了?

  四麵八方的元兵豈不都會被驚動,那還劫什麽糧,純粹自殺性攻擊。想到這些趙剛立刻出了一聲冷汗。

  於是二人都認為兵器應該隻能用製式冷兵器,商議好後,便將文書是送至長沙請石斌定奪。

  而石斌也不敢擅自決定,立刻送至孟珙處。這不止是一個調請軍令的流程,畢竟其中有一個敏感的問題:招募協助匪徒劫糧。

  見石斌的文書孟珙又喜又憂,喜的是得了一員智勇雙全的猛將,憂的是如此大膽的猛將恐難馴服。不過這策略確實不錯,他立刻準了,不過還是加“慎重”二字。

  有了軍令在手,石斌立刻開始籌備和招匪。一旦訓練結束立刻開拔劫糧。

  看著一個個山頭的匪徒前來投奔,李超非常高興,很有成就感。但是剛開始整編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各個山頭相互排擠,誰也不服誰。

  原來就想將這些山頭匪徒全部打亂了攪成一鍋粥,方便他們同化那些綠林好漢。

  但沒有點智謀如何能立足於這險惡之地?所以李超這點小把戲立馬就被人識破,並很強勢的說:官軍可以整編他們,但他們絕不接受其他山頭人領導。

  這讓李超有些為難,這些匪徒相互攻擊早就有了間隙,這對李超他們來說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他可以利用這些間隙分化他們,更利於自己控製;缺點則是無法形成合力,這會極大影響戰鬥力。

  不過石斌的意見則是同意他們的條件,這樣更利於控製和剿滅他們,自己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於是幹脆將這一營匪兵就按照他們意思編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都。

  不到兩個月兵匪都練完了,至少基本的陣型可以掌握,小隊之間的協助進攻和撤退是沒有任何問題。

  隨後便將李超和趙剛招到長沙,與各位兄弟商量起出擊細節來。

  二人剛進大廳石斌滿臉喜色,廳中其他各兄弟也是一臉羨慕。他二人手下都有兩個營的人馬,而且還能去打草穀,殺元兵,那是何等的痛快。

  趙剛雖然魯莽卻也明白其中道理,立刻謙虛的點頭示意,並說他們肯定會比他和李超更厲

  害。眾人沒想到這莽夫居然如此會說話更是高興得很。

  “各位兄弟,不必羨慕他二人,不久那好事你們也會有,他們不過是先行一步而已。都坐下,開始討論如何進兵吧。”石斌笑著說道。

  “大哥,小弟認為咱們應該利用水師在洞庭湖附近建立一個中轉站,截留下來的物資首先囤積在那裏,並派精兵駐守。到了一定數量再一並運回長沙,如此一來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減少了風險。”王三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石斌讚同的點點頭。

  李超則沉聲說道:“如此好是好,但是所需錢糧和兵力不少,恐怕暫時難以支持。咱們地盤上的兵力本就不足,再抽調兵力去洞庭湖恐怕有心無力。”

  眾人聽到這話,立刻傾向於不建中轉站,有一批運一批。他們也不認為在大宋境內有誰敢劫他們的物資,也沒有誰能劫他們的物資。

  “各位似乎忘了一件事,咱們還有合作者。”劉霄自信笑著這說。

  “合作者?哪裏來合作者,不就是那些匪徒嗎?萬一他們把我們的糧草吞了呢?難道那些商戶敢摻和進來?”趙剛雖然無謀卻也能想到一些事情,立刻說道。

  “自然是那些商戶。”

  趙剛正準備責問劉霄為何如此不靠譜,石斌卻製止,示意讓劉霄繼續說下去。

  原來那些大商戶在運輸過程中也不是一船就到達目的地,半路也要補充供給,但是為了防匪徒都會有請鏢師,並且有自己的專門的中轉站,多半是幾家合建。既然是合作者暫租借應該可以,大不了到時候少要點保護費就是。

  至於防守問題就由幾家共同承擔,當然還是石斌的官軍擔任主力。官軍自己再雇傭些一營鏢師幫石斌去劫糧,但不上陣廝殺敲敲邊鼓湊個勢就好。

  趙剛還是擔心,不過其餘各人都深以為然,石斌也點頭稱是。見如此形式他便緘口不言了。

  石斌細細考慮下,如此一來湘潭留下一營陸軍鎮守;中轉站留一營水軍鎮守;北上劫糧的是一營水軍、一營匪徒和一營鏢師。

  湘潭有本就守軍再加自己一營陸軍可保無憂;元兵不習水戰,且尚未攻破襄陽大部隊無法南下,中轉站也能固守;唯一讓人感到擔心的是北上的官軍太少,且是不習陸戰的水軍。

  最後他一咬牙,暫時不管其他,再從長沙調撥一營人馬加入劫糧行列。

  將布局改為:一營陸軍鎮守湘潭;一營水師鎮守中轉站;一營水師、一營陸軍、一營匪徒和一營鏢師共四營人馬北上劫糧。

  王三點頭稱善說道:“大哥所言甚是,如此其實就是三營陸軍一營水師,非常合適。北上劫糧有一半是咱們自家人馬,不怕他們反水。”

  趙剛估計是對火器情有獨鍾,在準備散會時,說道:“不如咱們還是帶一營火器兵,當做咱們撤退的時候的掩護?”

  為了照顧趙剛的情緒,便決定還是帶半營的虎蹲炮和木柄震天雷同行,做撤退時的保障。

  商議好後,石斌便下了調令和軍令,命李超和趙剛回湘潭籌備北上劫糧的具體事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