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槍械(三)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3176
  第四十三章槍械(三)

  看到生產出的突火槍質量大大提高,殺傷力不可同日而語,石斌立刻開始構思具體可行的作戰形式。

  如果能夠形成虎蹲炮中遠距離大麵積威懾、突火槍中距離攻擊、木柄震天雷近距離防禦的交叉火力,元兵就無從下手。

  若是再配上一定數量的馬匹和馬車,增加軍隊的機動性,那石斌的軍隊就能完全從被動防禦轉為主動進攻。

  雖說肯定還無法做到全殲元人,但至少可以做到機動對抗。

  王三雖然也有如此想法,但他卻有一點擔心,說道:“大哥,這突火槍射速太慢,而且有效殺傷距離不過一百米,而虎蹲炮的有效殺傷也不過近三百米這二者似乎沒多少區別啊?”

  看到王三的疑慮石斌很高興,說道:“謝謝賢弟如此為我考慮,隻是有些東西你還沒考慮到。”

  就是學富五車的人也有不懂的,何況他一個隻讀了幾年私塾,對火器戰鬥完全門外漢的家夥?王三聽後立刻謙虛的請教起來。

  原來元軍多為騎兵,以騎兵的作戰方式其實就是像從遠處對著一個停在前方的目標衝鋒,而那目標不需要任何動力就可以給衝過來的騎兵巨大的創傷。

  因為騎兵自身的衝擊力就已經帶給了那目標,所以這種新式突火槍對騎兵的有效殺傷距離已經到了兩百五十米甚至更遠一些。

  而虎蹲炮氣密性太差,更像散彈槍,雖然對騎兵衝鋒的有效殺傷距離能達到五百餘米。但它卻又一個很大的缺點:曲射型火炮,導致中距離的防禦空白,如此一來這種突火槍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這種道理是石斌從車窗拋物中獲得的,王三當然不懂什麽叫車窗拋物,但是石斌卻必須告訴他。於是他準備犧牲幾匹劣馬來解釋。

  將三匹老馬安置在離射手六百步左右的地方,並在它們的尾部掛上一串炮竹。一切準備好後,便同時點燃馬尾的炮竹和突火槍上的火藥。馬受驚後立刻狂奔,雖然速度不如好馬那麽快,但也形成很大的衝擊力。

  跑了不到兩百五十步馬便發出痛嘯,有效殺傷果然達到了虎蹲炮的最遠射距。跑到離士兵大概一百二十步時三匹馬全部倒地。

  走近看到幾匹倒地哀嚎老馬身上的觸目驚心的傷口。因為虎蹲炮和突火槍子彈不同,但兩者都深深的的嵌入了老馬的皮肉之中,可見突火槍的攻擊力也很強。

  石斌幾人心有不忍,隻好立刻殺了它們。

  事實勝於雄辯,看到如此利器眾人無不欣喜若狂,全力支持製造新式突火槍。剛剛離開軍營操場,石斌便問道:“強兵賢弟,我們兵器坊是怎麽生產火器的?”

  “大哥,也就是在鐵匠鋪裏的那種生產方式,沒什麽變動。一個鐵匠專門打造一個杆新式突火槍,手下還有三到五個學徒做咱們的備用人才。”

  “是不是每一個匠人都知道咱們所有兵器的生產流程?”石斌心懷忐忑的問道。

  謝強兵點頭稱是。

  “咱們這大宋國賊太多,弟兄們我相信,但我怕底下的人背叛。咱們幹脆將生產程序分開,各自隻生產一個部分,至於總體機密就由你掌握,我這留一份備用。”石斌立刻嚴肅的強調道。

  明白石斌這是為了提高保密等級,謝強兵自然十分同意。不過他還是有點擔心,問道:“這樣的話,每個人都不是熟練的匠人了,會不會影響生產率?”

  石斌就是從流水線生產的時代過來的,自然明白這種生產的方式比傳統匠人生產方式先進得多,自然非常肯定的說絕對會提高生產效率。

  害怕謝強兵因為懷疑而不堅決執行,便又耐著性子提醒他,過程簡單就容易上手,徒弟也容易出師,保密也容易。

  見大哥解釋的也有道理,而且又如此肯定謝強兵也不再疑惑和詢問,畢竟他這大哥就沒出過什麽大錯。

  這突火槍發射卻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就是射速太慢。而且是前裝彈藥,不光要帶槍還得帶一根鐵通條將那彈丸捅進槍管裏去。

  讓石斌看得實在有點哭笑不得,這不像準備打槍,倒像在捅什麽東西。何況如此用力很容易損傷膛線,導致突火槍威力大幅下降。

  於是他問謝強兵這後裝槍是否研究出來,謝強兵回答已經造出來一杆樣品。但是有一個瓶頸沒有攻克,即後裝槍的氣密性不如前裝槍,射速雖然提升射距卻下降了。

  原來也是氣密性不足,石斌這個槍械愛好者恰好明白其中的道理,笑著說道:“咱們的子彈是不是都很粗糙而且沒有彈性?”

  謝強兵很意外石斌知道這些,立刻點頭卻不說話,隻等著他給出解決辦法。

  “咱們換一種子彈,讓子彈外部有彈性就好。”石斌繼續說道,說完便畫出了這子彈的外形寫出了生產步驟。

  原來這是石斌便剽竊了法國兵器大師米尼發明的米尼彈。不用圓形的鐵彈,而用錐形的鐵鉛合金彈。錐形彈頭的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這樣裝彈就很方便。

  米尼彈,錐形彈頭的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這樣裝彈就很方便。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一個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緊貼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泄,又可以使彈頭在膛線壓迫下高速旋轉。

  米尼彈解決了前裝線膛槍裝彈困難,滑膛槍射程精度太低的問題,使得步槍超過火炮,成為當時戰場上的決定性武器。

  但米尼彈有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它隻能用很軟的合金例如鉛製造,這樣彈頭才易於膨脹。彈頭軟,擊中目標後會馬上變形,停止作用很好,但穿透力太弱。

  不過能提高射擊精度就是最關鍵的,石斌暫時不想考慮增強殺傷力的問題。隻要有車窗拋物型的騎兵,他就不怕沒有穿透力。

  依照石斌所言認真製造,果然生產出了一款射距更遠,精度更高的槍支,謝強兵將其命名為“石斌槍”。

  這種火繩槍一出來就被手下弟兄誇得如同神器,但石斌卻覺得射速還是不夠,畢竟看著一根火繩這麽燒,隨身還得帶個火折子,實在是讓人憋屈。

  但他畢竟不是個理科生,連這米

  尼彈都是從部落戰爭中用的吹箭想起來的,再想弄出些其他的東西已經是不可能了。

  看著手中的這杆火繩槍,他多想這是款中正式,可惜這隻是個美夢。

  “我說統領大人,在發什麽呆呢?”耳邊傳來了賈玲那調皮的聲音。

  本來沒什麽想法真就是在發呆,但聽到她的話,石斌卻又來了點想法,說道:“我在想怎麽燒了你的小肚兜。”

  石斌很少這麽沒正經,如今卻有些流裏流氣,這讓賈玲有點不適應,看來是受憋了,賈玲肯定道。

  “說說看,你想想怎麽燒?我看你有多大能耐!”賈玲也接過話茬,賭氣的說道。

  沒想到賈玲還肯和自己說話,石斌也不知道怎麽說話了,畢竟沒經驗。隻好又規規矩矩的說起來:“沒什麽,就想火繩槍裏燒火繩的事情。”

  燒火繩?在賈玲看來還是很容易的。點燃後燒不了多久就能發射子彈了。但這個細心的女子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燒得太慢。

  畢竟她也騎過馬,知道一匹健壯的馬衝個幾百步壓根用不了多久,說不定火繩還沒燒完,騎兵就殺到軍陣裏了。

  “跟我來!”拉起石斌的手就拽著他走,弄得她和石斌幾乎都摔跤了。

  將石斌領到了打鐵鋪,本以為賈玲會有什麽創造性的想法,卻沒想到還是打鐵鋪,石斌非常失望。

  見居然這模樣,賈玲很氣憤的指了指那被打的鐵條上濺起的火花。

  “你就不能想想看用什麽可以敲出火來?”她賭氣的問道。

  敲出火?他隻知道鑽木取火,敲火?他就沒那意識。此時的石斌眼神非常迷茫,就不知道該往哪想。

  如同在看一個弱智一般,賈玲笑得前俯後仰,說道:“你這個山民在山上怎麽燒火?”

  經這麽已提醒,他的思維也不再局限在火折子上了,用打火石不就好了?

  想起了這個讓石斌高興異常,他便表示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有一個好妻子。

  但賈玲是個傳統而賢惠的女人,表示讓石斌說這辦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不許提到她。並“威脅”說如果敢提到她,就讓賈玲停止對石斌的糧餉支持。

  石斌隻好向大夥表示自己也做出一個重大的“發明”,不再是用點燃的方式燃燒藥槽內的火藥,而是在原處安裝一擊錘並在鉗口上夾一塊燧石。

  傳火孔邊設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成了燧發槍。

  另外,謝強兵再專門安排一些家庭婦女來兵器坊做工,將散裝的火藥全部用一個一個的小紙盒裝起來。

  一盒火藥就是一槍,如此又大大加快了射速,讓射速達到了一分鍾七到九發,是原來突火槍射速的十餘倍。

  石斌本想將這想法說出來,卻沒想到謝強兵已經想到,更是非常高興自己在鄭州救了這麽一個能幹的兄弟。

  見大哥如此高興,謝強兵更是非常愉快,暗下決心一定要幫石斌製造更好的武器,讓他征服蒙古,稱霸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