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潭州統領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3253
  第三十三章潭州統領

  看到二人肯投入他的門下賈似道非常高興,在這亂世多幾個能征善戰的部下總是好的。何況二人起於微末也容易控製得多。而石斌兩兄弟看見有可能利用這個宋末權臣封侯拜相也是高興得很。

  也許是覺得二人官也太小,實在排不上號,賈似道就說:“二位現在身居何職?我記得石斌是指揮?好像還是剛升的吧。”

  石斌對此混混沌沌,而王三則頭腦清明,立刻喊道:“賈大人果然明察秋毫,我大哥刺殺達魯花赤,焚燒糧草也不過一個指揮,實在有點太低了。孟大人有恩於我們,可惜有點太循規蹈矩了。”

  賈似道靜靜的看了看王三,拿起茶壺慢慢的斟了一杯碧螺春,微微一笑:“王都頭,你的看法我很認同。孟大人是絕對忠於大宋的,隻是不太懂得擢升大才了。如此亂世,怎可還按以前的方式授官?依我之見,你兄弟二人還應該再擢升擢升。石斌我保薦為軍都指揮使,統領潭州,你王三就為軍都虞侯吧。至於其他有功人員你二人就列個名單上來,我一概批準。”

  一聽是軍都指揮,石斌非常高興,這可是實職,相當於後世的團長,可以統領五營人馬大概2500的部隊。一激動結果說漏了嘴,問道:“賈大人,請問這軍都指揮是幾品官?”

  此時在一旁的王三焦急的蹭了蹭石斌,說道:“大哥,你怎麽這麽急,這不是幾品是實職,而且壓根就沒品,對不上的。”

  本來還做著可以和縣令平起平坐的美夢,如今被王三的一句“沒品”給弄醒了。什麽?一個團長連品都沒有,這是哪門子團長?掌了如此大的軍權,居然能低到如此地步實在令人意外。

  見石斌這麽激動,賈似道感到可笑,王三則感到可憐,到底是山民出身,連宋代武官品級低到什麽程度都不知道。

  不過為了進一步拉攏石斌,以防他和王三兄弟二人陽奉陰違,賈似道決定還是再給點好處,於是笑著說道:“石指揮,不必如此激動,念在你立下如此大功,還在我與孟大人之間行走,本官就破一回例,授你一個保義郎吧。”

  這一聽到有個“郎”字倒是讓石斌非常高興,因為在他的記憶裏唐朝門下侍郎、中書侍郎,正第四品上階;朝議郎正第六品上階;承議郎正第六品下階。總之他記得帶郎字都還不錯。

  王三也是喜上眉梢,立刻推了推正在發呆的石斌,大聲說道:“多謝大人厚愛。”

  在石斌看來沒想到賈似道會如此大方,他果然是結黨營私得厲害。

  因為他知道大宋是有舉薦製度的,分自薦和保薦;自薦在這腐朽的宋廷是肯定行不通,一定得有“關係”,得上官保薦。但保薦卻讓保薦人要擔風險,一旦那被保薦人犯了大錯保薦人是要負連帶責任。

  不過聽到這話的他腦袋終於開光了,立刻深深的作揖謝了賈似道,說願為湖廣總領的馬前卒,供賈似道驅策,不過也委婉的表示了自己希望招兵抗元的意願。

  賈似道本就想招攬二人,算是自己在荊湖一帶軍中布下的一顆棋子。用於增加他在軍中的影響,自己在後方等著拿功勞就好,一見二人還這麽積極,更是萬分高興。

  “大人,我兄弟二人在這軍營之中很是抑鬱,天天操練卻不得殺敵太枯燥。而且元兵來勢凶猛就我們手下這點人馬實在太寒酸,做不得大用不能幫賈大人建功。”石斌半真半假的說道。

  賈似道聽後將茶抿了一口,低聲說道:“言之有理,可我這湖廣總領也就那麽點權利,保薦石斌至軍都指揮使已經是極限,無法再給你們更多的編製。”

  知道賈似道不過又是在裝,王三笑道:“大人忠於大宋自然不會破壞規矩,不過還是可以變通下的。卑職有一法還不差,請大人聽聽。”

  “哦?王指揮請說。”賈似道雖然貪得無厭卻還算開明,並不自以為是。

  “賈大人,卑職原本不過一守城門的小卒。故而知道大宋除了禁軍之外,還有廂軍、鄉兵。不如讓我兄弟二人下去招募廂軍、鄉兵訓練好了來保護大人?隻要大人撥點糧米軍械就好。”

  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宋代本就是募兵製。到宋末禁軍基本被擊潰,很多都是地方官員招兵勤王。賈似道也知道此二人是在壯大自己的實力,不過卻也符合自己的利益,便說:“如今國庫空虛,經濟崩潰。本官手裏也沒多少糧米軍械,最多供你二營人馬而已。雖然軍都指揮使可統領五營人馬,但人馬得你自己招募而且其餘三營的供給得你們自己籌措了。”

  石斌二人欣喜若狂,雖然隻有兩營人馬的供給,但是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原本以為官升一級,能掌一營人馬就很不錯了,沒想到還能掌五營人馬。有了這些權力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募兵占地盤了。

  賈似道既然是湖廣總領,統治區也就是現在的湖北湖南,不過向來湖廣總領在湖北的影響可大多了。正所謂“山高皇帝遠”,如果在他眼皮底下搞小動作就太不合適。

  於是石斌便說:“大人,您知道卑職的軍隊吧?”

  賈似道靜靜的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卑職多招山民為卒,其生存環境惡劣,故好勇鬥狠不輸元人。而那元人多為騎兵,南方多水路不適合騎兵作戰。若能訓練一支這樣的強兵定然能所向披靡、痛擊元人,而大人肯定虎威更盛。”石斌大聲說道。

  “那依你之見應如何招兵?”賈似道緩緩的捋須言道。

  石斌答道:“那荊湖南路雖稱三苗之地民眾多未開化,卻正適合招募為卒。”

  “那就放你為潭州統製?王三為副統製,其餘官職安置你隻需報於我就好。”賈似道似乎也看出了石斌的小算盤,卻沒捅破,仍同意了。

  二人拜謝賈似道後出了賈府,石斌問道:“賢弟,你不覺得這事太順了嗎?聯孟抗元賈似道有功勞可以撈自然同意,但是為什麽還如此厚待我二人?”

  “大哥,我二人起於微末,自然多會感恩。如今孟大人雖為京湖安撫製置大使,不過我二人與之相差太遠難有交集。但是賈

  似道正當壯年又善鑽營,自然想我們全力幫他。說不定哪天就要他統兵出征,沒有一支可靠的兵馬怎行?何況哪有又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

  知道了這些石斌就和王三回荊州軍營準備南下潭州的事項。

  出了賈府,石斌又想起了那個保義郎的官名,很疑惑的問道:“賢弟,這保義郎到底是個什麽品級,你怎麽如此興奮?”

  “大哥,這賈似道咱們投對了,這武翼郎可是很不錯的。”

  說來說去還是沒說到點子上,這可把石斌給憋壞了。有點微怒道:“少給我說這些空話,至今我還不知道這麽個保義郎有什麽好的!”

  “大哥剛剛在府中是不是特別驚訝軍都指揮使居然無品級?先別急著氣憤,這保義郎是個50階正九品的階官,下麵我就跟您說道說道你就明白了。”

  他舉了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狄青和韓世忠升遷。

  狄青汾州西河人,19歲犯事配隸京師禁軍拱聖軍。精通騎射,於禦馬直選做散直(侍從軍士、無品階尉勇)。宋寶元初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詔選擇衛士戌邊,狄青以三班差使(下班祗應:武官53階、無品)、殿侍充鄜延路都巡檢司延州指使(無品階)。

  寶元二年11月,李元昊派遣大軍進犯保安軍,鄜延路鈐轄盧守勤急忙派遣巡檢指使狄青增援保安軍,狄青披頭散發,麵帶銅具,在西夏軍隊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元昊被迫撤軍。

  12月,賞保安軍守禦之功,遷盧守勤為武德郎(左騏驥使:武官36階、從七品);都巡檢司指使、散直西河狄青功最多,超四資擢官為保義郎(右班殿直:正九品、武官50階)。

  韓世忠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西夏騷擾邊境,韓世忠所部奉調派進行抵禦,韓世忠獨率敢死隊與夏人殊死戰鬥,敵人被迫稍稍後撤。戰鬥中將西夏監軍駙馬兀口移斬首,之後經略司上報韓世忠的戰功,童貫主管邊事,但他懷疑經略司的上報有所誇大,便隻給韓世忠加升一級。直到1121年,韓世忠隨王淵征方臘,才再次逮住機會。韓世忠涉險潛行溪穀突襲睦州清溪桐生擒方臘以出,卻被上司辛興宗領兵截住峒口,掠俘為己功。所幸西戎將領楊惟忠回京,說出其真實情況。宣撫司都統製王稟為人厚道,真相大白後,給無品階進義副尉韓世忠以功轉承節郎(三班奉職:從九品、武官51階)。

  把這倆故事一聽完,石斌算是明白為什麽自己隻弄了個芝麻綠豆大小的官王三都能如此的欣喜若狂。人家狄青拚死征戰也才弄了個保義郎,韓世忠殺了駙馬生擒方臘也不過一個承節郎。

  而自己不過弄兩次打黑槍就到了保義郎,的確是得了大大的好處。也難怪宜城那進士出身隻有功名並不官身的土財主都敢如此鄙視自己。回想一番,不禁感歎這宋朝的武官還真是難混,尤其沒想到文高武低居然到了這種程度,如此拚命還隻弄個被人鄙視的小官,實在讓他有點後悔投軍。

  但他連幾個繁體字都寫不好,科舉就算了,暫時也隻能在這軍隊中混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