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投賈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3661
  第三十二章投賈

  石斌隻知賈似道乃宋末權相、大奸臣。其他的一無所知。

  王三則告訴他,賈似道,字師憲,號悅生。南宋權臣,抗金名將,京湖製置使賈涉之子。端平元年(1234)以父蔭為嘉興司倉、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進士,後為理宗看重。淳佑元年(1241)任湖廣總領;淳祐三年(1243)加戶部侍郎;淳祐五年(1245)以寶章閣直學士為沿江製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撫使,再調京湖製置使,兼江陵知府。

  以宋廷的規矩,封疆大吏若非有皇帝詔書是不能輕易離開管轄的之地,而襄樊之地正在激戰,賈似道定然不會輕易離開。由此可知,賈似道如今這湖廣總領就應該在鄂州城內。有賈玲這敲門磚要入賈府相信還不是很難,想聯他抗元隻怕不易。

  雖說這並不是個通元的賣國賊,但卻是個貪生怕死的主和派,所以如果想要他參加抗元就得有足夠的利益誘惑並且還不帶什麽風險,否則他定然是閃爍其詞,絕對不會給予任何支持。

  想起王三那條“聯賈”之策石斌就是一股不快,如同吃了一太膩的肥肉,有一股要吐的感覺。

  不過如果不聯合賈、孟二人,宋廷肯定和談,又會是簽訂不平等條約,繳納歲幣。如此令人寒心的舉動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宋朝進一步衰弱,國人對宋廷更加失望,軍隊更加沒有戰鬥力。

  襄樊之地如此一來肯定危如累卵,一旦丟失造成了江陵、鄂州不穩,元軍即可長驅直入,再不用談抗元了。

  所以不快歸不快,惡心歸惡心,還真的隻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抗元。

  賈似道是理宗朝聖眷最濃的大臣,能將這結黨營私的奸佞拉過來撐撐宋廷也不失為一法。須知寵臣一語可抵諍臣千言,何況“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謀劃好的第二日,太陽剛出來,石斌二人出了軍營就往鄂州而去。一路上二人憂心忡忡,隻怕那賈似道油鹽不進,隻想著避而不戰,偏安江南。

  剛到城門口王三突然一拍額頭叫道:“大哥,賈總領那府邸和孟都統一樣,就是一般官員都難入何況你我這不入流的?”

  這話的確讓石斌感到為難,剛剛還擔心能不能說服賈似道抗元,如今卻連如何進賈府都成了問題,真屋漏偏逢連夜雨。

  “對啊,咱們好像是薛亮被帶著立下戰功之後才敢有以後的莽撞。雖然咱們救了賈玲但這賈似道咱們並不知其性情,他本就惡事做盡,定然疑神疑鬼,若是想借機殺我們滅口,那咱們豈不冤枉?”石斌立刻醒過神來。

  所以二人還是決定不莽撞,按規矩來。接著二人商議如何進門,是賄賂門童遞話給賈玲,請她幫忙,還是回荊州去求張孟珙的拜貼,畢竟石斌二人這樣的小人物賈似道是見都不會見的。後來一細想這豪門大族的女眷還是少接觸的好,免得惹禍上身,所以又折回孟府求貼去了。

  石斌邊走邊想著如何入賈府如何說動孟、賈二人聯手抗元,根本就沒留意腳下的路。這一失神立馬就摔了個七葷八素。

  古時候哪怕是大城裏的主道都是坑坑窪窪,不過是沒那麽多泥土。此時坐在地上石斌還真有點憨相,不過他似乎並沒有因為摔跤而感到痛苦,反而很輕鬆笑了起來。

  “大哥,你怎麽一副這模樣?摔個跤不喊

  疼就算了,怎麽還笑起來了?”王三疑問道。

  “賢弟,我昨日出門就後悔沒有告訴孟都統我們想調任的事。弄得我一晚沒睡好,就是今天早上又為了如何進賈府而發愁。這一去孟府求拜貼這兩個事情不都解決了?”石斌笑著解釋道。

  王三聽後也是領會其中的奧妙,非常高興。由於已經多次進入孟府,那門童也收了他們不少好處,見二人一來立刻就去通報。

  到書房見了孟珙求到拜貼後,石斌就來個竹筒倒豆子,說等這次成功辦完聯合孟、賈二位大人和其他主戰派群諫的事情,希望孟都統放他下去征丁辦團練以抗元。

  久在官場,孟珙哪裏不懂石斌二人的想法,就是不想受太多束縛,仗著山高皇帝遠可以率性而為。

  但見他兄弟二人皆為全力抗元的忠義之士,也正在幫他為抗元大計而奔波,算是自己欠了他們的情。此時也別無他法隻好同意這個小小的請求。

  本以為這種調任的事情多少會費一番周折,畢竟這也是和上官“談條件”是非常無禮的舉動,卻沒想到孟都統如此豁達,立刻就答應。石斌二人求了孟珙的拜帖之後也不想惹他煩心,立刻告罪退出。

  “賢弟,孟都統是不會結黨營私的,可賈總領則是出了名的結黨營私。隻怕過了這次聯合咱們可就和他在一條船上,孟都統就算不是咱們的對頭恐怕也難同行了。”石斌很失望的說。

  孟珙畢竟是個值得尊重的英雄,而那賈似道是個出了名的佞臣,要棄賢良而從奸佞這坎不是那麽容易過。

  “大哥,我不否認自己有私心,的確想裂土封侯,甚至自立。但是這宋廷倘若如此下去可就是被外族征服。到如此地步還分什麽忠佞,肯維護我中華的就是忠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咱們暫投賈道門下,借之立足再圖發展。”王三以不可置疑的口氣說道。

  沒想到王三這麽一個隻讀了幾年私塾的屠夫之子,居然有如此見地。讓石斌這個後世的大學生不覺汗顏。宋廷危如累卵,百姓朝不保夕,再去舍本逐末是為不智,是最大的奸臣。

  此時,石斌想起了“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句名言。同理,能護我中華的就是忠臣,至於其他的細枝末節何必計較。

  二人商議一定,立刻奔向鄂州。第二日巳時四刻到了賈府。

  按照“潛規則”給了門童五錢銀子請他把名帖遞了進去。孟都統也是深得理宗信任和依仗,賈似道不敢太過怠慢,沒多久就讓家奴將持有孟珙拜帖的石斌二人領了進去。

  一路走來,層樓疊榭盡顯大氣,雕欄玉砌盡是奢華,就連廊間也是釘頭磷磷、畫棟飛甍。孟珙的大宅雖然也是大氣磅礴,卻沒有如此的碧瓦朱甍。

  王三不禁邊走邊歎,石斌更是氣衝牛鬥,滿臉怒色。在回廊之中被王三拍拍後背提醒,絕不可“喜怒形於色”,他不得不暫壓下怒火,靜心向前。

  不久就進了一個點著熏香的小廳中。那賈似道已經坐在了主位上,石斌、王三二人施禮後抬頭看了賈似道。發現他也沒像傳言那麽放浪形骸、毫無官形,表現得還挺彬彬有禮。

  果然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家夥,看來此人可以獲得奧斯卡、嘎納、威尼斯、柏林四大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石斌自言自語道。

  “二位就是刺殺鄭州達魯花赤、焚燒棗陽元軍糧草的英雄吧,果然都是氣宇不凡啊。還要多謝你們救了我家小女,這二十兩黃金還請二位收下。”賈似道笑道,隨即讓家

  奴將黃金送了上來。

  “賈大人謬讚了,不過草莽白丁而已,不敢當‘英雄’二字。救下大小姐是卑職應盡的責任,能麵見大人更是我兄弟二人的榮幸,豈敢稱功,更不敢收這黃金。”王三立刻答道。

  石斌站在一旁聽著王三那一通鬼話,不禁腹誹,這兩個家夥看來都可以拿最佳男演員獎了。這二十兩黃金不讓王三心裏發癢才怪。

  賈似道聽到這些,立刻哈哈大笑,“沒想到二位不但勇冠三軍還脂膏不潤,真是我大宋之福,若是能再多幾位你們這樣的人才,定可驅除韃虜複我泱泱中華。”

  石斌二人立刻謝謝賈似道的稱讚並同意賈似道的看法,立刻借此提到孟都統的憂慮,想請賈大人也助一臂之力抗元。

  賈似道本就是奸詐之人,哪裏會中這招。轉口便說宋廷財政緊張歲無餘錢,根本打不起仗;不打還好點,一旦開打定然血流成河,到時候必然家家戴孝,戶戶披素;而且元兵嗜殺,若是兵敗元兵屠城,更是害了千萬百姓,罪不容恕;再說,就算打贏了依舊是生靈塗炭沒有意義,還不如議和交交歲幣稱臣,還能惠及百姓。

  聽到這些石斌二人不由感歎賈似道的厚顏無恥,居然將貪生怕死說得那麽理直氣壯,似乎他才是救苦救難的菩薩。

  “賈大人,孟大人的意思不是要您統兵。您乃是國之棟梁,不能輕易涉險。是他與李庭芝李大人統兵,隻求您在湖廣、江淮一帶籌措糧草按時送到襄陽就好。如果勝了元兵您是首功,孟大人絕不與您爭功,若是輸了也沒您的過錯。”

  賈似道沉思良久,“如此好事,他們怎會讓於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啊。”

  知道賈似道已經心動,不過是想獲得更多利益,王三開口:“賈大人,您和孟大人都是國之忠臣,不過是救國策略不同而已。您就不必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的話來考驗我兄弟二人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籌措糧草的當然是首功,沒有糧草怎能打仗?孟大人和李大人都是明理之人,當然不會不知這等道理。”

  “你還是太嫩啊,道理誰都懂,可這利益一來就沒幾個人肯守規矩了,明白嗎?”賈似道笑著對王三說。

  “大人,我二人見識不足隻知殺敵,著實不知這些。不過今日卻被大人點醒,多謝了。”石斌答謝道。“不過卑職卻有一策可以保證您的首功。”

  聽得這句話,賈似道立刻來了興趣,打了個示意王三說的手勢。

  “若是敗了,自然與您這籌措糧草的主官沒有關係,應是孟都統承擔責任。若是勝了元兵,孟、李二位大人必然追擊。可是糧草在您的手中,孟大人若真想得全功就必然與您好好商議。這糧草可是命脈,若您不發糧草支持,即使他們想追擊敵寇也是有心無力。”

  “好好好,王三你果然足智多謀。來人,再拿十兩黃金贈與這二位英雄。”賈似道聽後立刻欣喜若狂,並問到:“二位救過我家小女也算有些交集,孟大人年事已高,也無法提攜你等,何不到我門下來?”

  石斌二人不過是慶幸賈似道終於鬆了口願意幫忙,算能給孟珙一個交代。卻沒想到他還會主動招攬二人,看來是王三的能說會道讓這奸佞起了招募之心。

  他們立刻裝成一副激動得受寵若驚的模樣叩謝賈似道,拜入了他門下,表示一定為賈似道牽馬墜蹬以表忠心。

  出了賈府,石斌總覺得自己膝蓋有問題,走路不痛快,王三也隻好一再用國家大義來安撫,用遠大目標來勸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