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上(三)
作者:湖樵散人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2642
  第十一章北上(三)

  又走了兩日終於過了襄陽,進入了河南南陽。南陽位於河南西南、豫鄂陝三省交界。古時山北水南謂之陽,山南水北謂之陰。而南陽北有秦嶺、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三麵環山,南為漢水上遊、淮河源頭,故而稱為南陽。中間則形成3萬平方公裏的盆地。

  石斌一入南陽盆地果然感受到一股不同的氣息。還記得古人曾描述“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穀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石斌不禁暗歎,這薛亮還真是老特務,找這麽個四通八達的地方做切入點。

  王三和趙剛幾人則明顯沒有這麽多的相關知識,隻是在一個勁的感歎這南陽盆地真是風景秀美,要是能把元人趕回草原就在這裏安家。

  而薛亮則一進南陽地麵就立刻嚴肅起來,每過五裏左右就要王三用聽甕放在地上聽一次。看看哪個方向行人更少又容易行走就奔哪去。

  宋時官道也就那麽幾條,自然要選容易走的。而用聽甕至少能提前判斷來人的數量、大致的速度以及是步行還是用的哪一類代步工具。從而可以及時避開,以免弄個措手不及。

  如果裏南陽城隻有二三十裏這麽做是非常正常而且也應該,但是還差這麽遠就變得如此小心翼翼就有點不正常。

  “火長,這離南陽城還有五六十裏您這也太謹小慎微了吧?”趙剛沒多少心計所以立刻非常不解的問道。

  石斌幾人雖然並未開口卻也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樣,非常希望薛亮給個解釋,不過他除瞪了趙剛一眼以外就不再裏人,一副置若罔聞的模樣。

  經過一片明顯沒有人氣的荒蕪之地時,陰風陣陣,讓人感到毛骨悚然。薛亮卻在這停了下來,讓王三又拿著聽甕將東南西北聽了個仔細,接著便喊道“易俊,看你的了。”

  “大人。小人在,小人明白。”易俊說完,從車中拿出斧子、鐵錐、鏟和鎬各一把就悶頭過去了那。

  一看這東西石斌立刻明白了。好嘛,這原來是個盜墓賊,難怪這麽難開口。

  王三幾人見我一副吃驚不小的樣子,不禁問道:“大哥,不就是幾個鐵器,何必如此驚訝?”

  很明顯他們見識不足,根本不知道這些東

  西用在一起可以幹嘛。石斌耐著性子解釋道:“那鏟和鎬那是挖土用的。而此處如此陰森那山包如此後麵肯定是個墓地,其中估計有些這次生意要用的東西。”

  聽到石斌這些話後,薛亮忽的一下轉過頭來,眼中帶著驚訝和一絲不快。一見他的臉色立刻知道自己多嘴了,向薛亮躬身表示歉意。畢竟胡亂猜測擾亂軍心可是大罪,更重要的是這涉及泄露機密,如果真要追究是能判個斬立決的。

  明顯薛亮沒有追究的意思,他隨後又笑著說道:“沒想到石兄弟居然能見微知著,猜出這些,真是人才。”

  和這些人精滾了一兩年多少也有了點道行,至少不會再傻瓜一樣說‘謝謝誇獎’此類的蠢話。所以又道歉:“火長,剛剛是屬下多嘴,不該亂嚼舌根泄露軍機。隻求能讓屬下將功折罪完成這次‘生意’。”一邊說著一邊流汗,沒多久又是汗流浹背。這可讓石斌暗中開罵了,跟著這老特務還真得時刻小心,踏錯一步就是萬劫不複。

  “嗬嗬,不必如此緊張,這次你的確錯了,但我也沒那麽嚴厲,以後注意就好。該是你的還是你的,放心。”

  看了看薛亮的臉色,算是稍微放了心,雖然知道他就是個變臉的,臉色是說變就變當不得真,但多少比橫眉怒目給人的感覺好那麽一點點。何況自己嚇自己也沒用,隻能選擇薛亮言而有信不害他。

  他不是個話癆,說完便幹脆靠著一棵槐樹休息了起來,仔細的想了想這個小隊中的每一個人:獵人、販私鹽的軍士、水匪、能說三種語言的混血兒、盜墓賊和一個老牌特工。

  這不就是一個特工隊了?看來的確是有些不同尋常的事情要自己去做了。

  不久那易俊就回來了,手中則多了個非常精致的銅盒子。他小心的將這盒子遞給了薛亮。

  打開一看,內中有半塊玉佩,看來這半塊玉佩是一種暗號。易俊看來就是被帶來用於取得藏在各處的東西。而進了南陽地界才把這東西取出來,這薛亮還真是謹慎。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還差個幾十裏薛亮就如此謹慎了。估計沒了這半塊玉佩這次的生意就已經做不成了。

  薛亮看到後就滿意的點點頭,易俊則仍舊是一言不發的跟在一旁走著。而王三、李超等人就開始明顯的眼中有了異色,對易俊很是不屑。

  石斌本就不讚成歧視,覺得那易俊也不是壞人,隻是謀生的行當令人不齒而已。而且身處險地必須同心協力、守望相助又怎能排外?看了看王三等人的不屑和薛亮的漠然,讓他有點著急。如果出了事情,王三幾人肯

  定是拉著他這個大哥隨薛亮一起跑。至於易俊,看樣子就隻是薛亮的工具。上天有好生之德,讓石斌更是打定主意要把他拉過來。也算是給易俊上一道保險,他自己積一份功德吧。

  “易兄弟,一路上你一個人不發一言是不是有什麽不快?”石斌關心的問道

  “沒什麽。石大哥一眼就看出了我這東西,怎麽還肯來與我交談?不怕那陰氣招來橫禍?”易俊冷冷的說道。

  石斌看著易俊的眼睛笑了笑,卻不說話。似乎很是無奈,隻把易俊當個不懂事的孩子。

  “石大哥這是何意?王三幾人至少還有點情緒,你怎麽是這副摸樣,是不是欺人太甚了?”易俊立刻衝著石斌大聲吼道。

  照石斌理解,易俊估計是常年因為幹這行當十分壓抑,導致有點神經質,一旦觸及這就立刻狂躁起來。

  “易兄弟,你誤會了。我是認為你先入為主得太厲害,入魔了。”石斌笑著說道。

  “入魔?小弟不懂。”易俊看著石斌這和善的微笑暴戾之漸漸消失,隻留下了些疑問。

  “賢弟無非認為這盜墓不光彩才不想與我等言語吧?大家現在都在一條船上,怎麽還能如此猜忌?此時進了元人的地界,是不可以不同心同德的。”石斌笑道。

  易俊歎了口氣,點頭認同了石斌的說法,不過仍舊非常沮喪,似乎對此很是無奈。

  “這亂世幾個人能安然處世?誰沒幹過點喪德之事?我也就是個山民,自然也幹過幾件無本買賣,原本還隻想蝸居山上一輩子,還是王三給拉下來的。阿三則是個販私鹽的逃兵;李超和劉霄二人也不是什麽漁民,是洞庭湖的水匪;也就趙剛好點家世還清白,但卻是蒙漢之後,可也是你們最不恥的‘雜種’。我可沒看見他們在一起有半點隔閡啊!何況,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吧?”石斌慢慢的笑著開解道。

  長期憋在心裏的壓抑當然不會那麽容易消除,不過至少可以暫時的削弱。畢竟人都希望有存在感,不喜歡孤獨寂寞,於是易俊就隨著石斌一起去和其他幾人交談了。石斌對王三幾人又是一通“開解”,幾人最終消除了隔閡。

  此事過後易俊滿臉感激的說道:“經此一事小弟所獲良多,終於知道以何種心態與人相處。多謝石大哥指點,讓小弟豁然開朗。”

  薛亮帶來這四人對薛亮所謂的“生意”仍然不清楚,隻是互相了解了身份後卻知道這“生意”恐怕不那麽簡單。隻不過這一路的表現的確也像個謹小慎微的老商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