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黎明之前(九)
作者:溫風      更新:2021-06-04 14:14      字數:3242
  入夜,林寧手不釋卷,就著燭光看書。李清過來看他這樣,以為看兵法呢,深覺佩服,過去一瞅才發現,是他自己的詩集……

  翻了個白眼,李清一邊卸去鎧甲,一邊說:“你多久不寫詩了,這是緬懷過去?”

  林寧隻覺慚愧,這上麵的不少“神作”是抄來的,年輕時爽了,現在每每看到就耳根發燒。他把詩集扔到案角,過去幫李清解開鎧甲背上的鎖扣,不時動手動腳,被李清踹了一腳才稍稍安分。

  “我讓你做的事怎麽樣了?”

  李清一聽,轉過來道:“已經得到消息,司馬懿剛剛抵達洛陽,正在奔走聯絡有牽扯的士族——話說這事真的交給一個毛頭小子?司馬懿可信?”

  林寧心說司馬懿可不是毛頭小子,絕對的老奸巨猾,至於可不可信嘛,就看你會不會用人。人都是有瑕疵的,司馬懿這種“鷹顧狼視”的老狗更是令所有君主忌憚。林寧卻有自己的想法,他是先把司馬懿帶著出征,從鄴城到烏林,再等一段時間讓司馬懿去洛陽,交給他一個任務:聯絡士族,越多越好,鼓動士族鬧事。

  為什麽這麽做?林寧沒告訴司馬懿,司馬懿也沒問,似乎早就有默契了。

  “有些人並不是因為可信才被我選中,是因為合適。”林寧說。

  “司馬懿合適?我總覺得他危險,讓我不舒服。”李清說。

  林寧一笑:“你別說,你直覺挺準的。”

  李清盯著男人看了半天,搖搖頭道:“你這人呀,心思太重,你已經在玩火了,小心燒到自己身上。”

  林寧不接這茬,換了一個話題:“武公來信了。”

  “終於來了。”李清卸完鎧甲,往前一伸手,“我看看。”

  “剛才我就看了,已經燒了。”林寧拉著她的手坐下,又讓許褚親自在外麵守著,不許任何人靠近。

  “神神秘秘的。”李清臉上笑,卻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任由他做好安排。

  林寧確認可以說了,這才開口:“根據我對內部的清查,以及布置的反間計,蔡瑁、張允和楚軍接上頭了,武公也寫了信回來說這件事,我敢肯定,這封信在送來之前被項莊看過。項莊要利用蔡瑁張允,也要除掉文聘,他就會利用和武公的熟悉做布置,用不了幾天,隻要武公的第二封信到了,就說明這事成了。”

  “這是連環計,一步算錯,被南軍利用,這數十萬大軍還有活路嗎?這方麵我傾向於穩紮穩打,不宜冒險。”李清說。

  “我沒有時間,以及——我有自信。”

  “所以,文聘和蔡瑁張允都得假死?”

  林寧狠狠點了點頭:“文聘得‘死’,蔡瑁張允也得‘死’!”

  李清

  馬上聽出了其中的不同:“文聘不用死,蔡瑁張允你要假戲真做?”

  “我說這麽繞你都聽得出來?”林寧驚了。

  李清笑了笑沒說話,幾年被窩鑽下來,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文聘文仲業,是我倚重的水師大將,肯定不能殺。蔡瑁張允,家族勢力龐大,這次計劃秘密進行,除了我和你、武公,其他人都不知道,所以殺掉蔡瑁張允,可以極大削弱荊州本土的世家勢力,也可以讓計劃更加完美,項莊就不會起疑心。”林寧說。

  好歹李清是見過大風大浪的,腦子轉得快:“一石二鳥——陰險!”

  林寧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不喝,端著看漂浮的茶葉:“我已經走鋼絲了,也不介意再多兩條,成了,我或許能打破一治一亂的循環,輸了,也落個轟轟烈烈。”

  “鋼絲?”

  “那都是細節,不必在意……”

  次日清晨,林寧摟著李清睡得正香,就被一陣嘈雜弄醒了,隱約可以聽到馬超焦躁地吼聲。他一個骨碌爬起來,手忙腳亂地穿上衣服,到了前帳坐定,讓許褚把馬超放進來。

  不止是馬超,麴義和樂進也來了,三人的表情如出一轍。林寧已經猜到一二,笑了笑道:“關羽集結兵馬了?”

  馬超道:“如大王所料,關羽本部大營和武昌城內都有異常動靜,不止是簡單的輜重輸送,還有大量兵員往返。”

  “和孤一樣,關羽也是明目張膽地進行動員。”林寧拍拍手,“既然如此,全都準備起來,這一戰務必徹底擊潰關羽本部,也要拿到關羽本人!”

  “諾!”

  在關羽調動兵馬的時候,晉軍這裏隻是在本部進行警戒,分散出去的人馬依舊攻打四塚,一點沒有回援跡象。到了此時此刻,林寧的陽謀施展得淋漓盡致:隻有湘軍打到跟前了,他才會收回兵力,與此同時,沒有壓力的四塚也可以加入到關羽攻擊晉軍大營的行列,所以擺在敵我雙方麵前的,是時間。

  誰能搶得過時間,誰就能集結更多人馬,誰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整整三天的動員和協調,關羽在探明林寧確實在晉軍大營後,把準備工作做到了極致。當上萬湘軍開出去,對麵的晉營毫無動靜,就仿佛對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一無所知。

  趙雲和關平做了最後一次努力,想勸關羽回轉心意。奈何關羽認定這是活捉林寧的天賜良機,這樣的機會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所以必須抓住,任何勸誡對他而言都當耳旁風。實在沒有辦法,關平請求到後軍壓陣,關羽瞟了兒子一眼,淡淡道:“去吧。”

  關平和趙雲對個眼色,點點頭,打馬去了後軍。

  等湘軍出來了一段距

  離,晉營終於不再安靜,而是大開轅門,晉軍四千餘人也一隊隊踏出大營,在營前三裏處列陣等待。林寧親自坐鎮中軍,身邊內衛環護,猛將們各司其職。關羽聽到斥候傳回的消息也保持不住淡然,林寧不堅守大營也就罷了,還敢正麵列陣以四千人硬剛一萬大軍?莫非有伏兵?

  終究是疑心占了上風,關羽降緩行軍速度,大量派出斥候搜索附近,幾乎是以挖地三尺的姿態把能藏兵馬的地方翻了一個遍。

  毛都沒找到一根。

  既然沒有伏兵,就隻能解釋為林寧的迷之自信了。

  關羽眯眯眼,一揮手:“加速行軍——”

  雙方大營離得不遠,眨眼可到的距離,林寧這邊列陣完畢沒過十分鍾,湘軍的影子也出現了。林寧極具紳士風度,愣是等湘軍也結完陣了才派周倉出去,邀請關羽陣前說話。

  再怎麽恨,話還是要說的。畢竟林寧麵對的是後世崇拜了一千多年的關聖帝君,是忠義的化身,自宋朝正式神化關羽開始,其忠義形象深入人心,到清朝獨尊關羽,其地位徹底奠定。

  這是一個活著的傳奇,一個千古流傳的人物,這一戰如果贏了,他是不會放過關羽的。也就是說,不趁這時候身份對等的聊上一會兒,以後他就隻能到關羽的墳前拜祭了。沒錯,他不喜歡關羽,主要是他這人不喜歡狂傲,偏偏關羽在狂和傲方麵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及,

  但有的人你可以不喜歡他,卻必須尊重他。

  關羽也有所預感,聽了周倉的喊話,略一沉吟,便和趙雲策馬出陣。對麵林寧帶了許褚和馬超進入場中,很快近到咫尺。

  林寧打量著兩人,在年齡上,他比劉備還大一點,因為駐顏有術,倒不是顯得特別老。關羽今年四十歲左右,雙鬢已生華發,旁邊的趙雲依舊麵如白玉,但歲月無情,比關羽略小的他頭發裏也有一絲灰白。

  誰也擋不住時間的威力,不過,更擋不住戰爭的力量。戰爭不是個人的舞台,是必須集體配合才能獲得勝利的。

  這一點,林寧一向瞧不起關羽。

  戰爭除了內部的默契與配合,還有外部因為審時度勢的縱橫,正如蘇秦和張儀。關羽是成功的將軍,但不是合格的元。帥,尤其是當劉備對關羽委以重任,把整個荊州都交給他的時候,他就不能再把自己當將軍,必須承擔元。帥的職責。

  元。帥,就得懂政治,懂什麽是敵人,什麽是朋友,以及敵人什麽時候是敵人,朋友什麽時候是朋友。關羽很好的詮釋了什麽叫“你說的都對,但我就是要反著來”,也詮釋了“我看你不順眼,我就罵你,罵完了我還敢把後方兵力抽空到前線,把一個空虛的荊州露出

  來”,這就叫英雄式的大氣!——老百姓一般管這叫缺心眼。

  “君侯……”打量夠了,林寧開口,第一句就卡殼,因為他想到這個位麵的關羽沒封侯,地位也隻是一個雜號將軍,稱呼上“君侯”他還不夠格,所以他很快含糊過去,“一別數年,將軍英風震於江表,兩克武昌,折孤數員大將。”

  關羽眼睛不知道看著哪裏,視線挺高的,可能在看林寧的頭頂,這在姿態上表示輕蔑:“紀靈、龐德在某眼中,如那豎子、狂徒,某反掌之間,皆成刀下之鬼。”

  林寧冷冷道:“戰場無情,將軍也有成無頭鬼的時候!”

  “汝乃國賊,若能為國殺賊,關某就是死了,不亦快哉!無憾,無憾矣!”關羽立刻還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