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封禪(七)
作者:溫風      更新:2021-03-18 15:27      字數:3108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林寧覺得三個老婆夠了,一周一個陪兩天,還能富餘一天養精蓄銳。再來一個,不說另外三個的反應,他受得了嗎?又不是天賦異稟的嫪毐!林寧想起三十多歲征戰西北時左慈給他增的一甲子陽壽,除非是不受條件限製的,不然他這身體,也就“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命,甭說活到九十多當壽星了……

  但手下人不這樣想,有人一提,馬上就是鋪天蓋地的奏表,根本不是請求尚公主的,而是已經在做婚禮的規劃了。最靠譜的是戲誌才,之前一直鎮守並州,吃了不少苦,這次榮升軍機大臣,處於大漢帝國的核心決策圈,其實剛過三十歲,春風得意,鋒芒畢露。或許是在並州待久了,和胡人天天打交道,身體變得壯實,性情變得豪放,雖然落下了一些毛病,有華佗在,細心調養總不至於和原曆史一樣英年早逝。他對晉王尚公主的意見是:沒必要。

  為什麽沒必要?

  戲誌才說,晉王一統中原,距離一統天下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二,這說明晉王的實力也占有了天下的三分之二,實力最強,威名最大。然後,晉王從治理幽州開始,在民間的名聲就水漲船高,每攻克一城,從來是約束部下,與民秋毫無犯,所以天兵到處,往往是敵人手忙腳亂地抵抗,老百姓該幹啥還幹啥,不當一回事,為什麽?因為晉王的名聲擺在那裏,我軍打進去是不會傷害老百姓的,所以老百姓都信任晉王,支持晉王。最後,當今皇帝是晉王支持才能登上寶座的,皇帝陛下給了晉王最大的榮譽,王爵和加九錫,作為臣子已經是尊貴到了極點。換句話說,有實力,有名聲,有榮譽,晉王還有什麽需要的?實力和名聲是晉王自己積攢的,榮譽是皇帝給的,也就隻有榮譽能做文章。問題是,有必要嗎?除了爵位,晉王還是軍機總理,相當於丞相,還有諸如加九錫、劍履上殿之類的特權,完全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這時候再尚公主加個駙馬頭銜有什麽意義?

  何況這個公主還是漢獻帝時期隨便認的,和嚴格的皇家血統一毛錢關係沒有。

  戲誌才還有一層意思沒明說,但大家都是聰明人,不用說也是心照不宣的:封無可封,賞無可賞,晉王就是這種情況,這時候必須考慮“功高震主”的問題。一般臣子估計早嚇得寢食不安了,晉王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疆土,兵權牢牢握在手裏,情況又不一樣了,應該是皇帝陛下憂慮晉王哪天篡位才對……

  其實戲誌才是私下裏問過林寧意見的,他雖然認為尚公主沒必要,但林寧堅持多搞一個老婆的話,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林寧既然不想要,做手下的出來打圓場,就是戲誌才需要幹的,畢竟老大不能事事衝在最前麵,咬人的狗需要一條乃至多條,不方便幹的私密事也需要一個暗處的團體。像這種小事,隨便選個人都能幹,戲誌才站出來沒一點壓力。

  最後有人問:既然晉王不要,公主也到了嫁人的年齡,沒有皇室的血統,但有皇室的名分,總不能一直晾著吧?要不然晉王親自做媒,給公主指定一個青年才俊,就算做好事了。

  正好大都督府仆射龐德在身邊侍立,小夥子年紀輕輕,銳氣逼人。林寧指著龐德對下麵說:我看他行。

  大王都說行了,不行也得行,頓時一陣歌功頌德之聲,還有人為這段“佳緣”當場做了辭賦。林寧稱王之後,這是第二個後遺症:隻要自己說話,做出決定了,甭管對不對,下麵都說好,一個人說好帶動一群人。

  可以想象,皇帝受到的待遇比林寧隻高不低。怪不得明君少呢,天天被馬屁聲圍繞,再內向低調的人也得迷惑,從“我有那麽厲害嗎”發展到“原來我這麽厲害”,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能堅守本心,對自我認知不發生偏移,很明白自己幾斤幾兩的皇帝,曆史上太少了。林寧對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皇帝總結了一句話,叫“萬歲聲聽多了”。

  國家處在困難時期,動亂還沒有完全平定,林寧規定王公貴胄的婚禮一律從簡,不得奢華浪費。龐德的婚禮也是一樣,隻是公主規格的婚禮再怎麽簡略,也是非常華麗的。

  林寧親自到場祝賀,表達了對這段婚姻的美好祝福,令龐德頗為感動。漢獻帝認的女兒封號是安寧公主,今年十五歲,是有點小,龐德已經二十來歲了,但在古代男人大個五六歲乃至一兩輪都正常,隻要你身份壓得住——現代也差不多,有錢人八十娶十八的一大堆。

  在這方麵,男人是共通的,甭管多大都喜歡十八歲的小姑娘,特別堅貞。

  到場的還有殷烈和劉德然——後者最近改名了,因為雙字名在王莽篡漢之後代表卑賤,劉德然征取父親的同意後改名劉修,字德然。而同樣雙字名的戲誌才,如今功成名就,卻沒有改名的意思,戲誌才寒門出身,父母雙亡,他說名字是父母留給他的念想,做到再高的位置也不會更改。

  現在劉修是工部尚書,殷烈則在神秘的錦衣衛部門擔任副職,都算得上位高權重了。而他們一個娶了虞姬,一個娶了蔡文姬,才是林寧比較關注的原因,蔡文姬也就罷了,他同情蔡文姬的遭遇,曆史已經改變,蔡文姬嫁給殷烈有了安定的生活,比什麽都強;虞姬,虞姬,林寧年輕時不止一次地為此輾轉反側,終究沒有勇氣跨越時代的鴻溝和世俗的壁壘,兩人分道揚鑣。

  想想蔡薇嫁給高順,黃舞蝶嫁給盧三,虞姬嫁給劉修。其中,蔡薇應該是最幸福的,丈夫是自己中意的,生活磨平棱角之後也沒什麽可失意的,有了孩子更是美滿,除了……除了呂布時不時騷擾一下,弄得高順和呂布的關係比較緊張,看來老婆太漂亮也有不好的一麵,紅顏禍水呀!黃舞蝶悲慘一點,盧三早早戰死,隻剩孤兒寡母,哥哥黃敘也在許昌犧牲,留下了一個遺腹子,不知道能否長大,這個時代的夭折率畢竟太恐怖了。黃忠一家子可能是平日裏沒給菩薩上香,要不怎麽兒子殉職、女婿戰死呢?

  林寧最關心的虞姬,嫁給劉修後是否幸福,從側麵可以看出來。呂玲綺不喜歡參加貴婦聚會,蘇漱茗和張淩煙兩個是參加的,虞姬也參加,據蘇張二人說,虞夫人麵色紅潤,沒什麽異樣,就是不喜歡說話,這屬於個人性格。自從垓下一敗,四百年彈指一揮間,物轉星移,人世變換,虞姬比以前沉靜多了,用一個詞可以形容:人淡如菊。

  過上這樣的生活,也不錯吧?林寧想。

  年齡越大,人的心境就愈發安然,林寧覺得很對。十年前他甚至動過為了虞姬對抗全天下的念頭,十年後回顧往事,嗬嗬,隻覺得曾經的自己很幼稚。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哪怕掌握最高權柄,也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味強求往往適得其反。

  快到知天命的年紀了,這把年紀,還去癡求什麽呢?

  林寧很平靜地和劉修聊了兩句,他和虞姬的破事兒不能說人盡皆知沸沸揚揚,至少一個圈子裏都有耳聞,當然,沒人傻到在老大麵前提這茬。別看林寧平時嘻嘻哈哈的,這麽大年紀了跟個老小孩似的,真的一生起氣來,“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做不到,“伏屍一人,流血五步”是完全沒問題的。

  劉修當年娶虞姬也不是沒有過猶豫,終究是沒擋住美色的誘惑,婚後林寧沒找麻煩,虞姬也一直盡著妻子的義務,這才把心放回肚子裏。或許是婚姻美滿,官場得意,一開始追隨林寧的劉修並不算成熟,婚後不知是不是開了竅,加倍學習,努力鑽研,擔任工部尚書正是因為他對土木建築有很大的建樹。他還推薦了一名天才般的機械專家馬鈞,對發明創造有一種獨特的靈性,劉修甚至想退位讓賢,讓馬鈞擔任工部尚書。

  林寧反對,馬鈞也反對。

  林寧認為人盡其才,劉修雖然在專業能力上不如馬鈞,但領導能力還是有的,不至於外行指揮內行。再說了,劉修是晉國元老,當工部尚書眾望所歸,馬鈞一個沒有從政經曆的人一躍龍門,並不是什麽好事。馬鈞就更實在了,他說他有口吃的毛病,口齒不清,交代事情都不利索,怎麽能做一部長官?隻要給個平台,能發揮自己的才華,能養家糊口,就心滿意足了。

  於是馬鈞被任命為工部侍郎,兼大匠省知事,職務和專業有關,領兩份工資,算是滿足了要求。

  因為一場熱鬧的婚禮,林寧心情不錯,益州分部的錦衣衛也在這時發了一份飛鴿傳書過來。

  益州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