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一統華夏(十三)
作者:溫風      更新:2021-01-21 17:29      字數:3212
  古代英雄們做事向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劉邦逃命被逼急了把孩子老婆推下車,人家想爬上來這狗東西還拿腳踹、拿劍砍,而被評價有“高祖之風”的劉邦三孫子劉備也繼承了優良傳統,逃跑技能滿級,而且跑起來是絕對不會顧及老婆孩子的。被評價為“亂世之奸雄”的曹老板雖然沒記載,但被逼到那個份兒上,未必就不會這麽幹,反正這次大逃亡,曹操很明白把長子留在許昌的後果是什麽,但他還是這麽做了。

  自願留下鎮守的,還有陳留太守張邈、侍中張超、振威中郎將李通、騎都尉呂虔、豫州刺史滿寵等人。其他人還好說,張邈是曹操的老朋友了,曹操想讓他一起走,張邈斷然拒絕,兩人隻有灑淚而別。

  許昌有守軍五千,加招募的壯丁,達到兩萬,城中糧食足可支應一年。因為皇帝在許昌居住,曹操除了把許昌改名許都外,還大力擴建城防,舊城作為內城,向外圈地營建新城,嚴抓質量,這回終於派上用場了。

  林寧親自帶領五萬大軍兵臨城下,望見許昌城的高大輪廓,仔細觀察一番,心中感歎:如此堅城,如果不能從內部攻破,強攻有的苦戰了。

  河北軍四麵圍城,即日將營盤紮定。林寧帶上周倉和數十內衛騎士進入一箭之地,邀請曹昂出城一敘。

  曹昂對張邈點點頭道:“麻煩叔父代侄兒安排城防,侄兒下去聽聽他要說什麽。”

  張邈道:“公子不可被林寧言語蠱惑,丞相還沒有走遠,一旦許都失守,那就完了。”

  曹昂道:“侄兒心中有數。”

  數十騎飛馳出城,曹昂打頭,不愧是曹操的兒子,有膽識。林寧一邊讚許,一邊揮手,兩人溜著馬兒靠近,漸漸看清了對方的麵容。兩人這是第一次見麵,林寧垂垂老矣,曹昂卻是風華正茂,對比鮮明。

  今天的風格外猛烈,周倉舉著的大旗被勁風撕扯,呼呼作響。

  林寧道:“我與孟德有同門之誼,又是知己,論理,我該叫你一聲賢侄。”

  曹昂道:“叔父說的哪裏話?戰場歸戰場,倫理輩分亂不得。”

  林寧仔細打量對方:五官依稀可以看出曹操的影子,眉寬眼闊,剛毅沉烈,算不上奶油小生,是大開大闔類型的雄健男兒。

  兩人聊了一會兒家常,林寧話鋒一轉道:“孟德敗局已定,賢侄何不早降?”

  “家父命我守衛許都,父命不可違,有我在,你們進不了許都。”

  林寧指著身後威風凜凜、氣宇軒昂的五萬大軍,笑嗬嗬道:“我河北軍馬如此雄壯,賢侄擋得住幾時?”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子承父命,是必為也。雖千萬人吾往矣,昂讀聖賢書

  ,每有此例,未嚐不擊節讚歎、慨然流涕也,今日之事,正當其時。”

  林寧搖搖頭,這個曹子修確實恭順仁孝,但把長者的話當成聖旨,可能是讀書讀傻了。他記得正常軌跡的宛城之戰,曹昂為了讓老爹逃命,把自己的馬給曹操騎,自己步行,結果被追兵幹掉。從這個片段看,小曹確實是孝子,按理這麽孝順可以為父親獻出生命的人不會太壞——事實上曹昂不壞,就是迂,大道理都懂,卻沒有反抗父輩權威的勇氣。

  話不投機半句多,林寧琢磨著怎麽打下許昌,司馬懿建議留一部分兵馬圍城,追擊曹操要緊。徐庶則認為這樣太過冒險,現在河北軍兵力分散,林寧手上雖然有五萬大軍,再分一部分在深入敵境的情況下還是捉襟見肘。兩個意見不同,司馬懿也不顧忌資曆深淺,和徐庶當場爭論起來,林寧猶豫不能決。

  就在猶豫中,曹操已經快馬加鞭跑到了荊州邊界,劉表害怕曹軍狗急跳牆,讓劉備帶領趙雲、霍峻在南陽設防,不讓曹軍過境。曹操被逼得沒法,展現了過人膽色,親自動身到襄陽麵見劉表,曉以利害,還送了一批大禮。劉表深知林寧馬上席卷北方,他和曹操起衝突隻會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一時猶豫不定,受了曹操好處的蔡瑁、張允、蒯越勸他和曹操結盟,就算不讓曹軍逗留荊州,借道一下還是可以的。劉表知道他們手不幹淨,肯定沒少拿,這種事對世家來說不叫事,他又是靠世家才穩住了荊州,隻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曹操下去休息後,劉表進入後堂,留下一群人麵麵相覷。主簿蒯良本來閉目養神,忽然哼了一聲,在兄弟蒯越身上狠狠剜了一眼,跟著進了後堂,衛兵沒有攔他,蒯越過去就被恭恭敬敬但態度強硬地攔住,可見是劉表吩咐過的。

  劉表換過衣服,在榻上端坐,蒯良進來後他一指準備好的胡凳:“子柔,坐。”

  單騎入荊州對劉表來說是人生的轉折點,從此坐穩了一方諸侯的位子,其中蒯良出力甚多,給他指明了大方向,好比張良之於劉邦,諸葛亮之於劉備。所以兩人關係不似君臣,更像朋友,沒有無聊的客套,那都不需要。

  “子柔向來高屋建瓴,依你之見,寡人是否容納曹操?”

  蒯良撫著胡須,問:“敢問大王,諸方麵比曹操如何?”

  “不如也。”劉表有自知之明。

  “曹操,虎狼之徒,世之奸雄,讓他入境,無異於引狼入室。”

  蒯良的態度非常明確,劉表反倒沉吟不語,蒯良笑道:“良知大王心意,是怕曹孟德先禮後兵,軟的不行來硬的,屆時荊州燃起戰火,河北鐵騎趁虛而入,大王基業則毀於一旦。”

  “此正是寡人之憂慮,子柔為我解之。”

  “良再問大王一句:劉璋如何?”

  劉表不屑道:“後生無能,劉君郎四個兒子,偏偏是他繼承家業,遲早將偌大個益州拱手讓人。”

  蒯良心想你的兒子也不咋地,還好意思說別人?嘴上道:“大王英明,劉璋無能,若曹操借道入蜀,益州易主可以預見。”

  劉表用眼神詢問:說來說去,你到底嘛意思?

  “正是劉璋無能,又有張魯在北,一旦心懷恐懼,投降林寧亦不出人意料。大王試想,河北軍進駐益州,我荊州腹背受敵,可有安寧之日?”

  劉表明白了,敢情你個濃眉大眼的蒯子柔繞了半天,是勸我給曹操借道,讓他把益州收了。以林寧和曹操的恩怨,曹操得了益州,是絕不會投降的,這樣荊州和益州結盟,林寧終身都難以征服南方。然而曹操豈是謙謙君子?在益州站穩腳跟,焉能不圖謀荊楚?到時候是蜀楚結盟,還是自相攻伐,誰又能說得準?

  蒯良趁熱打鐵道:“大王素來與劉焉有隙,劉璋因父之事,對主公也很仇視,封蜀王後上表指摘主公大逆不道,實在可恨。大王愛民如子,不願擅動兵戈,加之川蜀天險,難以攻克,所以拖延至今。北方形勢突變,大王防備林寧還來不及,更不可能騰出手來攻蜀,為了大局著想,隻能給曹操一個方便,以後也好結盟自保。”

  劉表被說服了,點點頭道:“子柔言之有理,寡人這就……”

  “大王,諸葛亮求見。”衛兵跑進來打斷了他的話。

  劉備被趕到南陽了,襄陽隻有諸葛亮和簡雍、孫乾等人在,一聽曹操到了,諸葛亮就知道不好,馬上來見劉表。諸葛亮是蒯祺的小舅子,蒯祺是蒯良、蒯越的侄子,雙方是親戚關係,而且諸葛氏在荊州勢力很強,不比蔡氏、蒯氏差,不過不是本土勢力,為了避免被當地世家針對,諸葛氏相當低調,隻做事不爭權。

  總而言之,諸葛亮來了,劉表不好不見。

  蒯良老狐狸一隻,諸葛亮的來意不難猜,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大王,劉玄德非池中之物,心心念念自立門戶,多次請大王撥付兵馬攻蜀,顯然對益州有野心。諸葛孔明此來,分明是要勸大王拒絕曹操入境,然後舊事重提,不如——”

  劉表對劉備很是忌憚,既不願意外放任其做大,又想留在眼皮子底下白白養著,為了消解劉備勢力,領兵都是關羽張飛一路,劉備自己一路。蒯良出主意,反正都這樣了,劉璋的益州誰都想要,那就放曹操過去,然後把劉備也弄過去,到最後是一分為二,還是一死一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肯定會和荊州結盟,因為不結盟獨自麵對

  河北軍必死無疑。

  劉表接見諸葛亮,蒯良為了避嫌退出去了,臨走前和劉表眉來眼去,相視而笑。

  諸葛亮行禮後,立即道:“亮聞曹操敗退而至,欲借道荊州,大王意下如何?”

  劉表道:“寡人著實為難,思來想去,隻有借道了,加緊防備一些就好,不然曹操攻打邊郡,又是一場浩劫。”

  諸葛亮點點頭,笑道:“大王明鑒,合該如此。”

  劉表拈著胡須,跟著點頭,忽然僵住,目瞪口呆地看著諸葛亮,這……不按常理出牌啊!不是應該反對嗎?

  諸葛亮繼續笑著說:“亮有一個請求,望大王準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