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七)
作者:溫風      更新:2020-03-05 08:27      字數:3239
  在洛陽的最後一個夜晚,林寧擺了宴席,把項莊、曹操、劉備、孫堅、馬騰五人請到府上,一邊喝酒賞月,一邊暢談人生。

  空落落的後院,林寧舉杯敬所有人:“今日別過,不知何時再見,不知是敵是友,諸君,滿飲此杯!”

  酒過三巡,由曹操起了話頭:“九鼎分裂,當務之急,諸君以為最該收拾什麽?”

  林寧挪著酒杯,斜眼望向劉備,想必這位蜀先主對此有頗多感觸。不過,劉備的性格向來是藏拙,有什麽事不會衝在最前麵。在他之前,孫堅先開口了:“吾以為漢室分崩,首在朝廷無善戰之兵。若在董卓入京之時,京畿有重兵把守,董卓焉能作威作福,荼毒生靈?”

  馬騰擊節讚歎,表示同意。

  劉備麵容沒有變化,眼神古井無波,顯然對這個答案不認同。林寧又看向項莊,後者慨然道:“國家不幸,當有忠臣良將應運而出,中興漢室,此其時也。”胡扯,項氏恨不得漢朝立馬四分五裂,劉邦子孫死光死絕才好。

  曹操歎道:“項府君之言,甚合我意。”

  就剩林寧和劉備了,前者道:“不知劉濟北有何濟世之語?”

  “備身為劉氏子孫,以螢火之才,妄揣興漢之誌。竊以為,漢室外戚之禍、諸侯割據之患,在於人心喪亂。若要興複漢室,救千萬黎庶於水火,首先要收拾人心。而人心素向仁義,以仁義立身,則戰無不勝。”

  林寧笑道:“諸君誌存高遠,我不及也。”

  曹操道:“師弟威名滿天下,當有高論。”

  “武力、忠良以及人心,確實是中興炎漢的基礎,但還有一樣東西,諸君看到了,卻沒有重視。”林寧起身,端著酒杯在院子裏走了兩圈,舉頭望月,“百姓!隻有真正重視底層的百姓,才能結束這個禮崩樂壞、人心渙散的時代。漢室之所以四分五裂,看似在於外戚,在於諸侯割據,實則還是百姓。黃巾之亂前,大漢的流民就已經多到足以引發巨大的風暴,可朝廷沒有重視,乃至流民賣兒賣女,世家大族開始兼並土地、私蓄流民。明麵上朝廷有兩千萬戶,實際隻能更多,因為有太多流民被世族隱匿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朝廷就無力維持秩序。王莽篡漢之後,麵對的便是如此境況,如果他是通過南征北戰統一天下,人口大大減少,王莽就不用改革,或許開創一個盛世也說不定……”這種話大逆不道,但林寧不怕流傳出去,“但王莽是通過‘和平演變’當上皇帝的,前漢百姓對朝廷灰心失望,才讓王莽輕易改朝換代。結果王莽麵對的是一種必須改革才能存活下去的險惡局麵,眾所周知,他失敗了,身死國滅

  ,留下千古笑柄。”

  回轉桌前,林寧將酒杯一頓,苦笑道:“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成者王侯,敗者賊寇!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

  隨著林寧第一個退出關東軍,標明浩浩蕩蕩的討董之戰以虎頭蛇尾結束。而韓馥、馬騰、孫堅、劉備等人也都各自從洛陽撤兵,討董聯盟徹底瓦解。

  林寧心懷鬼胎地和韓馥合兵北上,途中冀州牧坐臥不安,如芒在背,躲得遠遠的。林寧也不去管,他找的是郭嘉,卻找了一圈沒找到,讓皇甫酈去問,得知冀州軍團行軍主簿郭嘉郭奉孝已經向韓馥辭行,去了潁川訪友。

  借口,又是借口。

  這下林寧腸子都悔青了,怎麽跑了一個趙雲,又跑了郭嘉?早該下手的,拖拖拉拉,結果沒逮著人,抽自己兩嘴巴子的心都有。

  其實郭嘉根本沒離開洛陽,等韓馥走後,他整理了一下行囊,準備遊曆四方。一開始投奔韓馥,他就做了暫時棲身的打算,現在天下大亂,冀州富庶,必然惹人垂涎,韓馥根本守不住偌大的冀州,他當然不會久留帳下。這次討伐董卓,郭嘉跟隨韓馥出征,有心見識見識名聞天下的袁本初。從虎牢關一直到洛陽,袁紹的所作所為讓他很失望,郭嘉算是看出來了,名氣大的未必多厲害,袁紹徒有虛名,不如另擇明主。

  隻是,天下間還有怎樣的明主能讓我郭奉孝為之傾心輔佐?他自負地想。

  “奉孝,故人到訪,竟吝於相見否?”一個聲音在院外響起。

  這個院子是韓馥給他挑的,冀州牧很欣賞這個朝氣蓬勃的青年,隻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郭嘉可不是為了小恩小惠就賣命的人,必須有真本事能鎮得住他才行。聽到動靜,郭嘉小步跑了出去,然後指著階下之人笑道:“荀彧,荀文若。”

  荀彧道:“與奉孝在洛陽再見,豈非天意?我正欲為奉孝薦一明主。”

  “文若快請前廳奉茶。”

  兩人坐定,茶汽氤氳中,荀彧看看郭嘉消瘦的臉,感歎道:“奉孝何故在韓文節帳下蹉跎歲月?”

  郭嘉一笑,寬大的袖子向兩邊拋動,合掌撫於膝上:“文若此來,為誰做的說客?”

  “奉孝還是這麽耿直,也罷,我就直言了。”荀彧說,“我如今在典軍校尉曹操麾下,素知奉孝有經天緯地、神鬼莫測之才,不如隨我到曹公帳下,共襄大計。”

  庭院裏的冷風陣陣,已沒了初春的張狂,春暖花開,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郭嘉一語不發,目視院中許久,方道:“文若,我非自惜才幹,乃欲投明主,匡扶天下。近觀曹孟德所為,雖然英雄了得,終究龍遊淺灘,羽翼未成,而天下能成大事者,首推衛將

  軍林寧。林如靖威震異域,眾望所歸,其用兵也,不拘一格,百戰百勝,又有幽州為基業,經營多年,根本穩固,奪取天下,最是便利。”

  荀彧搖搖頭,說:“不然,奉孝僅窺一隅,未見全貌。”

  “願聞其詳。”

  “林寧確實是當世英雄,麾下文武,皆一時才智之士。然則,奉孝可曾研究過幽州的新政?”

  “管中窺豹,不曾深入。”

  “這就是了,奉孝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林寧在幽州所推新政,步步針對世族,包括豪門和寒門。天下讀書人皆出於世族,林寧所謀者,卻是開書院授百姓以學識,各郡縣官吏也多從書院畢業的人中選拔,故而世族無進言之階。”

  荀彧是豪門世族,郭嘉則是寒門世族,都是世族,區別是荀彧家族太大,為了荀氏家族的利益,荀彧也是身不由己。郭嘉不一樣,作為寒門出身的世族,利益牽扯很小,對林寧打壓世族提拔微末小民的看法也公正一些。

  “聖人曰:有教無類。”郭嘉慨然,“衛將軍是真的做到了。”

  “奉孝當真要投效林寧?”

  郭嘉又是一笑:“非也,我意到項府君麾下效力。”

  這下荀彧更驚訝了:“奉孝可有深意?”

  “項府君勇於開拓,交州雖不及幽州繁華,然項府君做事穩重,亦無文若所言輕視士人,正是郭嘉的明主。”

  “交州遠離中原,也是遠離戰亂,但戶口稀少,自守尚可,進取不足。何況以一隅抗全國,能割據一方,不能一統天下。”

  郭嘉奮然道:“項府君守土一方,有開拓之心,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就大業。”

  “奉孝這是決心已定了?”

  郭嘉不答,將茶杯一舉,荀彧苦笑著舉杯一飲而盡,便要起身告辭。

  “文若,我有一言,不知君聽也不聽?”

  直起膝蓋的荀彧又跪了回去,郭嘉道:“曹孟德誌向非小,有英雄之資,高祖之才,奈何人心變遷,現在的曹操是大漢忠臣,未必以後還是。荀家世食漢祿,文若心存漢室,如果曹操僥幸成就霸業,必生王莽之心,不知屆時文若如何自處?”

  荀彧笑了笑,起身告辭,走到台階前,回頭一指郭嘉,坦然道:“吾身為漢臣,死為漢魂。”

  郭嘉目送老友遠去,歎息低喃:“雖萬人吾往矣,文若,我不及君。”

  ……

  項莊也向袁紹告辭了,隻是一時留在洛陽沒走,他讓人到皇城的未央宮兩大藏書閣——石渠閣、天祿閣,以蔡侯紙抄錄典籍,準備帶回交州傳播教化。這個時代知識的傳承不比後世方便,很多典籍都是孤本,毀了就是真的毀了。

  這次林寧神行軍二百

  裏,逼得董卓倉皇西逃,剛剛放火就被撲滅,總算保住了無數的珍貴典籍。楚軍來到漢末這麽久,林寧百戰艱難,殺得邊塞胡羌膽戰心驚,但他從不以此為功德;收複洛陽,保護百姓、典籍,才是天大的功德。

  “有了這些寶貝,文和先生肯定高興。”項莊和季布喝茶時說。

  季布笑道:“不止是文和先生高興,交州士子定然也歡欣不已。”

  兩人說著話,親兵進來稟報:“冀州牧韓馥的行軍主簿郭嘉求見。”

  項莊愣了:“韓冀州不是已經走了嗎?他的行軍主簿竟然還在?”想了片刻,“請他進來吧。”

  郭嘉風度翩翩,款步而入,目視前方,交手行禮:“潁川郭嘉,參見項府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