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金嬤嬤
作者:爾等      更新:2020-05-23 21:05      字數:3227
  李皇後不妨德妃一派動作這樣迅速,一麵安撫蕭揚歡,一麵給崔嬤嬤使眼色將消息遞給誠王,重點是那些從蕭揚歡嘴裏說出來的有汙點的臣子。

  崔嬤嬤悄然離開,李皇後這才對蕭揚歡說了法會的事情,但是她並未提及法會的場次和糧食隻是道,“你素來有孝心,這是好事情,但是你年紀小,處事難免不周到,下次想要做什麽,拿不定主意,先來稟了皇祖母!”

  蕭揚歡恭順應下,想了想這次鄭嬤嬤出力極大,若是叫鄭嬤嬤對上精明的李皇後,生出旁枝來,倒是防不勝防。

  於是蕭揚歡道,“皇祖母賞給兒臣的鄭嬤嬤原是極力阻止的,但兒臣一意孤行。待兒臣回去,便給嬤嬤賠禮。”

  李皇後笑了笑,“你是主子,她是下人,主子從來沒有錯,有錯的都是下人!”

  蕭揚歡順勢應下,李皇後問了些日常上的瑣事,便將她送回了承歡宮。

  到了承歡宮,就見正殿前的廊下坐著倆孩子,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正是來尋蕭揚歡說話的寧冬弈和蕭扶歡。隻是這倆孩子沒說多會兒,蕭扶歡便摸著眼淚要走。

  寧冬弈一臉嫌棄,“你怎麽又哭了!”

  蕭揚歡踏上大殿前的台階,看了看穀秋。

  穀秋會意,將蕭扶歡抱進正殿去,哄勸了。殿外隻留下心怯的寧冬弈,畢竟將人家妹妹弄哭了,還被抓個正著。

  “二公子上我這兒來就是為了逗哭阿芙麽?”蕭揚歡見他低垂著頭,也不吭聲。

  才七歲上下的孩子,那裏知道女兒家嬌貴,何況還是皇室的女兒!寧冬榮不滿嘟囔道,“是阿芙老哭!”

  “公主,我們縣主是好脾氣的人,是二公子說鬼故事嚇唬我們縣主!”一直伺候在側的簇榆憤憤不平道。

  金嬤嬤蹙眉低斥,“主子們說話,小丫頭不要插嘴!”

  簇榆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說話。被揭了地的寧冬弈一臉憤憤,“是她不經嚇!”

  蕭揚歡沒好氣道,“寧二公子,若是再有一次,你就不要妄想踏進我承歡宮的大門了!”

  那可不行!寧冬弈在宮裏就和蕭揚歡姐妹二人相熟,且蕭揚歡雖然位份尊貴,但她從不頤指氣使,仗著身份瞧不起人,反而溫和大方。若是不能進承歡宮,那他豈不是要在宮裏憋悶死!

  “你別,我知道錯了,以後不嚇唬阿芙了!”寧冬弈連忙道,又許下諸多承諾,才見蕭揚歡臉色帶了一些笑容。

  “雖然你不守承諾,但我已經吩咐人給吉安侯夫人準備法事,所需銀錢麽,就從你的月銀裏扣!”

  蕭揚歡話音落地,寧冬弈就傻眼了,他哥雖然照顧他,留給他的銀錢不少,可是也不多啊。誰知道他什麽時候回來!辦一場法事的銀錢不少,他在宮裏吃喝不慣,每日花銷不小,還扣他月銀,那他不得喝西北風去!

  “你不能扣我月銀!”

  “是你不信守承諾,還是你不想給亡母辦法事?”

  寧冬弈被懟的瞠目結舌,還啞口無言。

  可是他哪裏知道,蕭揚歡從來都不是軟善之輩,這樣當著麵兒欺負她的人,沒得全身而退的道理,即便是小孩子也不成。

  在場的宮人都默契的低了頭,但是嘴角彎了彎。寧冬弈調皮頑劣,見人都捉弄,他們也遭了好幾次殃。偏生他出身好,模樣俊,兄長又在為昌隆帝辦事,伺候他的人都是禦前的,不好得罪他!

  好不容易見他吃癟,眾人都自覺出了一口惡氣。

  也不管他如何在外喧囂,蕭揚歡徑自進了內殿,看還在抽抽噎噎的蕭扶歡,歎了一口氣。這個孩子性子有些軟弱,有些嬌怯。

  “阿姐。”慶寧縣主軟軟的叫了一聲蕭揚歡,斷斷續續的告了寧冬弈一樁。

  穀秋擰了帕子給蕭扶歡擦了臉,“縣主莫怕,你瞧二公子被公主收拾了!”

  蕭揚歡才抬頭就對上小姑娘崇拜的目光,無聲笑了。罷了,軟弱也好,良善也罷,終究有她在,總能護著她一生平安喜樂!

  叫人拿了從清淨寺帶回來的佛珠等物件,分發到各處各院,又許了蕭扶歡在這兒用午膳,才得空進書房。

  不想才坐下,疊翠進來道,“公主,金嬤嬤求見!”

  蕭揚歡一愣,金嬤嬤是禦前出來的人,她待她幾位客氣周到,金嬤嬤也非常謹慎低調,從不逾越自己的本分。在蕭扶歡搬回了慶寧殿後,李良娣不放心,安插自己的人伺候,金嬤嬤也沒有拒絕,反而令兩方人和平相處,可見能力手段。

  隻是,蕭揚歡不清楚,金嬤嬤為何見她?

  “宣她進來!”有什麽話,盤算什麽,總是要說出來的。

  不一會兒,金嬤嬤腳步輕快的走進書房,十分規矩的福了福身子,“公主,奴婢有些事情,想稟告公主!”

  蕭揚歡頷首,疊翠悄然退出書房。

  請金嬤嬤坐下,她才緩緩開口道,“奴婢想請公主將奴婢侄女收在身邊,奴婢侄女會些樂器,在京城小有名聲,且立了女戶。”

  “不知道嬤嬤收在身邊的意思是哪種收?”蕭揚歡眯了眯眼睛,總覺著金嬤嬤說的這個侄女沒有那麽簡單。

  金嬤嬤頓了頓道,“聽聞公主在找樂師學箜篌,奴婢的侄女頗善此道。”金嬤嬤見蕭揚歡不上鉤,於是換了一種說罰。

  “宮中樂師不少,何況本宮也不是非要學個精通,不過是閑暇撥弄一二。”蕭揚歡笑道,“你是禦前出來的嬤嬤,來的時候福全公公便道,你是個謹慎知禮的人,不然本宮也不肯將你留在縣主身邊伺候。”

  蕭揚歡話裏的意思,金嬤嬤自然聽得明白,她又道,“奴婢侄女出身清白,自幼習各種樂器,如今在京城裏以教授世家姑娘們技藝為生。奴婢與侄女分離十多年,聽聞公主在尋樂師,這才毛遂自薦······”

  蕭揚歡抬手止住了金嬤嬤的話,“若是你想借本宮的手,庇佑你的侄女,也不是不可。母妃在京城有一處宅子,你可讓她去別院住著。隻是那些人,不敢明著上門要人。”

  金嬤嬤臉上神色一凝,原本以為這年紀小小的蕭揚歡便是聰明也隻有幾歲。可是細細相處下來,才知道這位汝安公主說話做事當真是滴水不漏。話裏話外的意思,若是自己再提出過分的要求,便是不謹慎不知禮,想要換了差事,也不是難事!

  時至今日,方知道自己可真是小巧了她!

  可是事到如今,侄女求到自己這裏,方知道事情有多嚴重,哪裏是小小一處別院就能庇佑的!

  金嬤嬤的神色莫測,侄女是兄長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血,若是連侄女都不能保住,那麽她將來有何臉麵去見父母兄長。最終,金嬤嬤跪在了蕭揚歡麵前,將事情原委盡數道來。

  金嬤嬤不姓金,姓韓,祖上是兗州人士。五王之亂的時候,金嬤嬤祖上跟著其中一位王爺進了京城,然後就在京城紮下根。

  隻是不想,五王之亂後,金嬤嬤一家遭了難,家產被抄,好在一家人保全了下來。但是家中都是讀書人,不善經營,沒了法子,金嬤嬤就被母親買給了一戶人家,頂替他家的女兒進宮為宮女。

  這事蕭揚歡是知道的,這樣的事情從前朝到如今一直有人這樣做。雖然宮裏禁止,但是有些有錢的人家,免於家中嬌女遭罪,還是會買了窮人家的女兒頂替自己女兒,然後送進宮伺候人。

  金嬤嬤便是這樣進了內廷,但是韓家是讀書人家,她自幼被教習讀書識字,得了嬤嬤賞識,分配到前庭伺候。最後因為年紀大了,求了恩典留在宮裏做教養嬤嬤,然後調到昌隆帝身邊做管事嬤嬤。直到現在因為不惹事生非的性子,得了主子青眼,調到了承歡宮做了慶寧縣主的教養嬤嬤。

  原本金嬤嬤也是十分歡喜這樣的差事,畢竟宗室貴女的教養嬤嬤身份不差,比一般低位份的娘娘還得臉。而且,還有一個好處,若是不犯下大錯,一般都是由主子養老送終。

  直到,前兩日,侄女托人遞了口信給她,求她救她一救!

  其實韓姑娘惹得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就是行走內宅的時候,正好撞見了一樁內宅醜事,還被人發現了。那戶人家有些權勢,她一個女戶,無人幫襯,自然艱難。

  但對於蕭揚歡這樣一國公主而言,卻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抬手間就能解決。

  但是蕭揚歡深知五王之亂的餘孽還在,且韓家又是因五王的緣故進京。故而蕭揚歡並沒有將人接到身邊,光明正大的幫襯,隻是問了那戶人家是誰。

  金嬤嬤道,“是錢禦史家,他家的小妾和長子有些不清不楚!”

  倒是熟人了!

  蕭揚歡淺笑道,“嬤嬤向我尋求庇佑,原該應下。隻是我年紀小,能力弱,能做的事情也不多。雖然瞧著皇祖父和皇祖母關懷備至,隻是嬤嬤們背後隻怕將這宮裏的一舉一動都報了上去。處處被人注意著,本宮這心裏委實不得安穩,心裏慎得慌,隻怕辦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