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章還情
作者:爾等      更新:2020-05-23 21:05      字數:2134
  蕭揚歡略略頷首,“今日辛苦,叫他們用些粥,暖暖身子,休息半日,也算過過節。”

  坐在另一側的崔承徽聞聲抬頭含笑道,“公主禦下,頗為仁善。”

  “皇祖父教導,不敢或忘。今日所說之事,還請崔承徽在思量一二,雖然咱們承歡宮還在孝中,但禮數上不能失禮。”蕭揚歡喝了一口清茶,緩聲笑道。

  崔承徽含笑應下,起身語辭,揚歡起身福禮相送。崔承徽轉身間,身上的素色百褶裙隨她而動,裙擺上的蝴蝶翩翩,恍如活了。蕭揚歡不禁感慨,這個年紀的女子,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動輒間自有風情。

  待揚歡再次坐定後,朱公公才道,“賀家得了賞賜不久,賀家公子隨即便出了門,看樣子是去拜訪四皇子。禮部今早的了消息後,尚書大人吩咐底下的一位主事著手準備,看樣子最多在十五前,就會有旨意下來。”

  朱公公言罷,抬頭看了蕭揚歡一眼。

  “公公有什麽問便是!”蕭揚歡察覺到了朱公公眼中的不解,坦然道。

  “永昌候府式微不是一日兩日了,皇上無心賀家承繼爵位,心意昭昭,公主昨日為何還要替賀家美言。”朱公公垂首,摒氣凝神道,“公主是否有幫扶四皇子的意思?”

  為什麽,蕭揚歡也這樣問自己,大概是存了還情的年頭,前世那一箭,要了她的命,也全了她不被羞辱的境遇。由己及人,她料想賀清愉當下的境遇,與她一般無二。眾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眼神,刻薄而充滿惡意。

  “賀家滿門忠烈,如今雖隻得一息尚存,看似孤寡無靠。但侯夫人楊氏卻是楊淑妃的堂妹,素來要好。”蕭揚歡淡淡道。“看四皇叔的意思,也是有意交好的!至於幫扶一說,倒是不用,四皇叔和皇祖母一心籌謀,未必要我多事。”

  朱公公沉聲道,“賀家公子,性子魯直,才得了消息就急匆匆的出門去了,可見不是心機深沉之輩,永昌侯府來日坎坷!奴才看,四皇子待人客氣,原是親戚之故。”

  永昌侯府的來日如何,蕭揚歡再清楚不過!賀清愉進士出身,世襲罔替的侯爵,皇帝近臣,南楚京城裏數得上的門戶!

  然而這些朱公公是不知道,蕭揚歡也不用他知道。

  “公公,你覺得為什麽大長公主明明一道折子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何要拖到兒孫來完成呢?”蕭揚歡淺笑問道。

  朱公公一時語塞。

  “大長公主雖是太宗的女兒,但卻是由其長嫂孝智皇後撫養長大,與曾祖父感情甚篤。可偏生她不這樣做,是不在乎賀家用滿門換來的爵位麽?”蕭揚歡繼續問道。

  朱公公躬身回道,“自開國以來,南楚從無世襲罔替的爵位。賀家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家,大長公主這樣做,存了試探之意。”

  “試探?或許有之,但更重要的是,無論上折子的人是誰,這個爵位必須傳承下去,哪怕賀家後繼無人,朝廷必須給個說法!”蕭揚歡冷聲道,“若論揣摩心思,誰能比得過孝智皇後。皇祖父擔心有了賀家做樣子,但凡有些功勞的人家,都惦記著世襲罔替,處處掣肘。”

  “皇祖父是孝智皇後看著長大的,是她親手推上帝位,皇祖父心性如何,孝智皇後最是清楚明白,故而孝智皇後留下這樣的手段,意在保全賀家。”

  朱公公了然,“所以大長公主過世,公主府被收回,賀夫人帶著一雙兒女,避退江南。”

  京城中最不缺的便是新鮮事,這麽幾年過去,還有幾人記得,當年的賀家和大長公主。既然不記得賀家,那世襲罔替的永昌候便不會被提及。

  “如今賀家回京,公主看出其中機緣,故意示好。”朱公公道。

  蕭揚歡抿唇笑了笑,“楊淑妃是其姨母,四皇叔有意交好,卻不便開口,由我來最合適。方才公公說,賀清愉此人,心思魯直,我看未必。楊家和沈家調教出來的兒郎,怎麽是尋常貨色。”

  朱公公一愣,想起之前宮人遞消息時說的是賀家公子準備了好些禮品出門,可見不是衝著一人去了,不由苦笑道,“奴才倒是看走眼了!”

  而承歡宮中議論的賀清愉,這會兒正裹了大氅騎馬帶了不少行禮,挨家挨戶的送賀禮。剛從勇王府上出來,抬頭看了看天色。

  隨行伺候的小廝木塵見狀對自家公子道,“公子,這會兒快到午時了。”

  賀清愉點了點頭,隨口道,“眼下隻有沈先生府上沒送了吧!”

  木塵點頭,上前一步,悄聲在賀清愉耳邊說道,“沈先生客居徐家,冬日天寒,沈先生應當不會出門。今日臘八節,宮廷家宴定在晚上,四皇子應當會抽空看望沈先生。”

  幾十年前,沈家參與五王之亂被高宗降旨,所有沈家子弟,姻親都被罷官,三代內不許入仕。沈家上下,百十來口人,遷回江南老家,靠著祖產過日,幾代人不問世事,隻一心做文章教學子讀書。時日一久,沈家私塾出來的學子倒是出類拔萃。先帝在世時,曾在沈家受教,雖還是不許沈家子弟出仕,但允了沈家嫡女進宮為妃,雖然皇長女早夭,但也算恩寵。

  徐家大老爺在江南為官,與沈家沈清秉性相投,彼此交好,於是請了他做徐家大公子的授業恩師。

  四皇子十來歲上下,李家祭酒大人去世,四皇子性子頑劣,沒了嚴肅的外祖教導,皇後和太子隻怕他鬧翻了天去。而沈清進京吊唁,見他資質不錯,允了皇後所求,將四皇子帶回沈家授業三年。

  四皇子與徐家大公子同出一門,二人十分要好。沈清此番進京看望舊友,住在徐家,也是常理。

  一行人上馬,帶著禮物掉轉了方向,往武寧街上的徐家去。

  徐凝慧幫助徐家二夫人將節禮送往各家,在徐老夫人處才歇下,還沒說的上閑話,就見下人進來回話。

  “永昌侯府的賀大公子來訪,求見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