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末世卷-聖山
作者:痊心      更新:2020-05-23 02:39      字數:3424
  在雪林裏經過幾天的跋涉,一行人終於到達了貢布的村莊。

  現在整個村落裏已經完全被白雪覆蓋,村子裏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

  “都轉移到聖峰去了!”貢布在村子裏查看了以後,站在廣場柱子上的一塊木牌前說道。

  雪季到來後在這一帶定居的阿蘇族人沒有按照政府的要求移居到就近的避難所,而是都移居到了位於村寨後方大山裏的一個溶洞中。

  在村裏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在貢布的帶領下順著山路去往部落的聚集地。

  昆布和族裏另一名青年盤坐在崗哨避風處,縮在火盆前取暖。

  大撒巴昨天特別交待,時間差不多了,族裏的其它撒巴都已經陸續趕回,貢布撒巴應該這幾天就要到了,已經五年多沒見到貢布了,想到這昆布抬起頭往外頭瞧了瞧,心裏一陣焦急。

  五年前,預言的前兆出現,族裏的幾位老撒巴被同時派往不同的地方完成幾項任務。一年後,氣候就開始出現了變化,各村寨陸續收到了政府部門關於撤離準備的通知。但族裏大部份人都聽從族長和大撒巴的安排,決定按照前人的遺訓撤入聖地。就在上周,災變的天象終於出現,全族各村各寨立刻動員了起來,陸續往聖地裏轉移。截至昨天,除了距離較遠的幾個村寨還沒到達,其它大部的族人已經都轉移到了這裏。

  就在昆布準備收回目光的時候,山崗下的樹林裏出現了幾個身影。他警覺的站了起來,隻見遠遠的有幾個人帶著一隻體型巨大的動物向這邊走來。

  又有人到了,看樣子隊伍裏應該還有一個控獸師。昆布心裏這樣想到,叫上了身邊的另一個青年準備上去迎接。

  遠遠的大家就看到了山峰項上的崗哨。片刻後就看到兩個身穿獸皮襖,背著弓箭長刀的壯小夥從崗哨上奔跑下來。

  待來人跑到近前,隻見其中一個青年嘴裏大聲呼喊著張開雙臂撲向貢布,一把擁抱住老人,滿臉歡喜的大聲說到“貢布老爹,你可回來了!”

  貢布用力在青年的雙肩上拍了拍,仔細的端詳了一下年輕人,大聲說道“原來是昆布啊!長這麽高了!”

  寒暄了幾句,昆布拉著貢布老爹的手說道“其它幾個撒巴都回來了,大撒巴說就等你回來了!貢布老爹,我這就帶你們去見村長和大撒巴吧!”

  昆布讓另一個青年回去崗哨吹響號角,引領著幾人沿山路往山坡頂部走去。

  到了山頂,貢布抬起手指著前方對大家說道“那裏便是黎山山脈的最高峰,我們阿蘇族的聖地!”。

  眾人抬眼看去,隻見茫茫雪林之間,一座巨大的山峰好似一把白色巨矛直插雲霄,山脊頂部形成的山梁上,一條道路正蜿蜿蜒蜒的通向山峰中部。

  貢布敬仰的望著遠處的山峰“遠古時候我們阿蘇族的祖先便來到了這裏定居,據說在這裏先輩們收到了神的信息,是先輩和神靈溝通交流的所在。平時可是不允許人上來的,隻有到了危難時刻族人才能到這裏躲避災難、尋求神的指引!”說完雙手合十,

  恭敬的伏下身子對著聖山拜了拜。

  眾人繼續前行,山脊上的巨石間用人工鑿刻出了一條石道。石道上的積雪結了冰,行走不易。但沿途風光壯麗,幾個新來的客人嘴裏不時發出驚歎和讚美的聲音。

  一邊小心前行一邊欣賞沿途的景色,半小時後便走過山脊來到聖山的山腰處。這裏的守衛聽到號角已經知道有人到達,正準備迎接,在看清是貢布老爹回來後,都興奮異常,補上來噓寒問暖,幾年前貢布離開時他們都還是半大的孩子。

  一個年輕人已經提前跑了回去,給村長送消息。一行人又隨著昆布沿著峭壁旁的山路繼續前行。

  在一道巨大的岩牆前,穿過下方人工開鑿出來的隧道,眼前豁然出現了一塊包裹在山體中的空地前,這裏三麵是陡峭山壁一麵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在盡頭處山崖的交接處是一個人工修築過的岩洞入口,村長正帶領著族裏的長輩在岩洞前迎接他們。

  和耀、小喬發現,在洞口一旁的空地上插了十多座兩三米高的白色石柱,每個石柱上都雕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貢布解釋說這些是符文石陣,阿蘇族人信仰白色的石頭,在這些白色石頭上刻上符紋組成的法陣可以用來趨災辟邪。

  在村長熱情的歡迎下,貢布一行進入到岩洞內,這是一個五六千平米的巨大空間,四周用岩石和樹木搭建了十多幢小屋,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村寨。

  跟隨村長走進一間木屋,在火堆前坐定,倒出熱茶一番寒暄後,貢布決定先去見大撒巴。

  讓昆布先帶烏爾、和耀和小喬去休息,貢布背上那個一直隨身背負的大包袱後便和村長先離開了。

  三人帶著大威跟隨昆布來到岩洞深處,順著洞中人工開鑿的石階一路往下,身邊不時有背著弓箭和長刀的年青人經過。

  進入地底深處,空氣變的溫暖,略帶濕氣的氣息撲麵而來。在昆布的介紹下,幾人得知聖峰的溶洞直通地下幾千米處,深處的地下河流能帶來充足的氧氣和水源,這裏四季如春、冬暖夏涼,是選擇避難的最佳場所,阿蘇族分布在黎山一帶的村寨按照大撒巴的要求現在都聚集到了這裏。

  一路兜兜轉轉前行,大約走了二十多分鍾後,幾人來到一個溶洞大廳,頂部和四周燃燒著的火把將整個大廳照的燈火通明。左右兩邊各成階梯狀,最下層的一大塊空地足有兩個球場那麽大,在空地的一側,幾幢小石屋旁傳來陣陣火光和乒乒乓乓的打鐵聲。

  在兩邊岩壁階梯上,阿蘇族人開鑿洞穴修建了大大小小上千個居室,構建布局自然、和溶洞巧妙的融為一體。

  昆布說這裏是整個昆侖峰最大的幾個溶洞之一,像這樣大的溶洞還有七八個,這個大廳因通向深處的洞口處有一道天然形成的鍾乳石柱巨門,被稱為龍門,所以這個大廳也叫做龍門廳,這裏可以供人居住同時也是日常生產生活的場所。

  來到石階上層的一個石屋洞門前,昆布邀請他們進去。小屋內一共分左中右三間房屋。麵積不大,布置雖然簡陋但很幹淨,中間客廳樣子的大屋內設置了一個火煻,火煻鐵架上吊了一個燒水的茶壺,四周地下

  墊了些木板和用茅草編織的草墊,靠牆的地方有兩個木頭架子,上麵放了一些日常用品,除此之外就別無它物。

  小屋本就不大,幾人和大威進來使小屋顯的有些擁擠不堪。

  招呼大家在草墊上坐下後,昆布扒開碳火上的灰,加了些碳開始燒水煮茶。這時和耀幾人才發現,原來在屋頂還做了巧妙的排煙係統,幾人進到小屋後才一直沒感覺到氣悶。

  大威在小喬身後爬著,用腦袋在小喬腿上輕輕的蹭了蹭。一路走來,小喬發現這裏的人隻是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大威,但對大威並不如何懼怕,便開口向昆布詢問。

  昆布裝好茶葉,把陶罐放到火堆邊烤著,向小喬解釋到:在阿蘇族人裏有一些能和獸類交流的撒巴,被稱為控獸師,他們可以利用意識和自己飼養的寵物進行精神交流,指揮它們完成各種工作。然後羨慕的看著小喬身後的大威,撓了撓頭,嗬嗬的笑著說到“老虎我也是第一次見!”小喬恍然。

  昆布給眾人倒了茶水,讓幾人稍坐休息,說是去弄些吃的,便鑽出門洞離開了。

  小喬從背包裏取出肉來放在大威麵前,回到火煻邊坐下一邊喝茶一邊和大家聊天。

  茶水散發出一陣陣清香,幾人抬起陶製的茶杯品嚐了一口,有點像烏龍茶,味道醇厚入口綿滑。

  和耀肚子早餓了,便對小喬說道“妹妹,把你的肉弄點,我們烤些來吃吧?”

  “可是可以!就是不知道人家昆布大哥家的火堆能不能給你烤肉,你小心不要犯了忌諱!”小喬說完,從包裏拿出幾包零食丟給他們“先吃點吧!我這裏食物也快吃完了,不知道這裏有沒有東西給大威吃!”

  和耀撕開包裝,拿出餅幹一邊往嘴裏塞一邊說道“一會抽空我和烏爾出去一趟,這裏山裏野味肯定多,到時候打點回來給大威做口糧!”

  烏爾點了點頭,轉念問到“你們說,這裏這麽多人,都吃些啥?“

  “是啊,這洞裏也不能種莊家!“和耀一臉正經的說到。

  東拉西扯閑聊了一會,昆布帶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送來了食物。

  一鍋裝在石鍋內濃濃的火腿菌子湯、香草包裹著的烤魚、烤肉、一小筐烤餅,還有裝在一個小木盤裏的好象是油炸的蟲子。

  昆布從挎包裏拿出一個小陶罐,拿出小杯分別給三人各倒了一杯,一股清酒的香飄來。

  三人好奇的詢問昆布這裏食物來的來源,昆布撓撓頭說道,這些食物都是聖山裏自己出產的。這裏的地下池溏裏生長著一種奇異的矽藻,這種矽藻可以提供大量的澱粉,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另外洞裏還種植了一些菌類,又人工開辟出來了一些水溏圈養地下河水中帶來的魚類。土裏的竹鼠、竹蟲,都可以用來做為食物。剛才喝的茶也是用地下采集的一種苔蘚烤製發酵後做成的,隻要節儉一些,不破壞浪費,幾千人的食物來源是沒有問題的。

  趕了一早的路,三人肚子早餓了,一陣風卷殘雲,食物馬上被一掃而光。

  吃過飯,左右無事,昆布決定帶幾人出去走走,熟悉下環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