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麒麟兒
作者:枕流1      更新:2020-06-07 21:06      字數:2194
  承平八年的冬天來得早,走得也早。

  第一場秋雨下的時候趕著趟子來了,玉液池第一塊冰碎的時候又趕著趟子走了。

  春水湯湯,春風蕩蕩。

  偌大的皇城裏到處都是屋簷落水的聲音,“嘀嗒嘀嗒”倒也清越。牆角裏正好鑽出幾簇細嫩的草葉子來,有了雪水的滋潤,長得越發茂盛。

  方景頤懷胎已近十月,每日在旖霞閣裏休養,養得她珠圓玉潤,腰身也豐滿起來,倒有了幾分杜蘅蕪的風姿。

  她無聊的數著屋簷上落水的滴數,“一百滴,一百零一滴,一百零二滴……”

  這碧瓦飛甍上不知堆積了多少冬日的殘雪,一出太陽就化成了一片湖泊,從屋簷上頗有氣勢的滾落。

  那聲音讓她想起了以前李婕妤的歌聲,也是這樣的清越自然,不落俗套。

  可惜淑妃灌了李婕妤一杯辣椒水,再好的嗓子也暗沉成了破鑼之聲。

  這半年裏李婕妤再沒出現在眾人麵前過,連帶著紅纓也消失不見。

  怪可惜的。

  日頭每天都燦燦的照著,那屋簷流水也依舊淌著,方景頤百無聊賴的過著一天又一天,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出去放風,卻不意她的孩子就是在這樣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天出生了。

  那天八百裏加急,從邊關傳來了平國公大捷的消息,哥哥方含光的信也終於遠遠的遞了回來。

  安然無恙,家人勿念。

  她攥著信封喜極而泣,一番大喜之下動了胎氣。

  那孩子也仿佛感受到了母親的喜悅,忙不迭的跑出來趕這次普天同慶。

  她掙紮了一夜,嘴裏的人參片咬成了碎塊,喝下了一大碗的湯麵,才把大陳的三皇子生出來。

  彼時陳元昭也接到了邊關大捷的喜報,尚來不及大喜一番,就聽到方景頤動了胎氣的消息。

  他匆匆趕來,站在旖霞閣的合歡樹下,看著一院子的宮女嬤嬤來來往往,屋內是方景頤尖著嗓子的叫聲。

  他不自覺攥緊了拳頭,在心裏默默禱告,惟願列祖列宗保佑方景頤母子平安。

  從黃昏站到深夜,風露披了一身,陳元昭依舊定定的站著,誰也勸不走他。

  聽到大陳三皇子那嘹亮的哭聲,他懸著的心悄然放下,稱這小子有福氣,是大陳的“麒麟兒”!

  於是這剛出生的孩子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陳行麟,寓意吾家麒麟兒是也。

  天下安定,麟兒誕生,這麽好的兆頭是大陳國泰民安的征兆。

  方景頤的位份也從三品貴嬪晉升到了九嬪之首的昭儀。

  在這個檔口,陳元昭想起了許久不見的二皇子,那孩子白胖可愛,靈活知禮,是蒨充儀教養的好,兼之平國公得勝歸來,不好薄待了功臣親眷,於是也厚賞了杜蘅蕪一番,但位份卻是絲毫未動。

  姚念諳陪著陳元昭在院子裏站了大半夜,她那一腔的真情實意讓陳元昭動容,他又想起了死去的蕭寶瑩。

  年少的蕭寶瑩就是這個樣子,質樸天真,滿腔熱情。

  年長的蕭寶瑩死了,年少的蕭寶瑩又活過來了。

  姚念諳稀裏糊塗的晉了貴嬪,誰問她她都不知道這是何緣由,於是她笑道:可能是沾了麟兒的福分吧。

  杜蘅蕪覺得這不大不小的賞賜不過是雞肋,方景頤卻覺得這次晉位有些張揚了,麟兒誕生的那天是邊關捷報的大日子,她們母子已經沾了足夠的福分,再有個張揚的位份,豈不更讓人眼熱。

  這其中的風險,她和麟兒都擔不起。

  越是位高權重,她越是小心翼翼,唯恐站到雲端一腳踩空,跌下凡塵。

  淑妃實在是個發人深省的例子。

  她一死,皇上消沉了好些日子,形容憔悴,連頭發都白了許多,往日那個英武的皇帝終於顯出了一點老態。

  方景頤從這裏看了出來:皇上對淑妃的情誼極為深厚,不是那麽薄的一星半點,恐怕比承平八年下的所有冬雪都要厚。

  皇上在雍和宮裏閉門不出,連大朝會都沒去,邊關戰事那麽火熱,他卻躲在紫宸殿裏哀悼反賊的女兒。

  在朝野非議之中,蕭寶瑩以皇貴妃之尊下葬。

  她活著不曾得到過的尊榮,死後終於得到了,可有誰能問問她九泉之下是否滿意?

  這樣的尊榮太諷刺了。

  人活著不值錢,死了就成了白月光。

  但不管怎麽說,淑妃和皇上深厚的愛是六宮誰都不曾有過的。

  可就是這麽深厚的愛意,皇上也毫不猶豫的舍棄了淑妃,讓她孤零零的死在了長秋宮裏。

  聽到淑妃的死,方景頤不覺得有什麽歡喜,反而有種兔死狐悲的感慨。

  她自認為沒有淑妃那樣的恩寵,再不謹言慎行,將來的下場比吊死冷宮還要可怕。

  她愈發的小心翼翼,陳元昭反而愈發的心疼、愈發的愛惜。

  蕭寶瑩若是知道這樣,他們之間何至於走到天人相隔這一步呢?

  他把對蕭寶瑩的一腔愧意都補償到了方景頤身上。

  方景頤七竅玲瓏心,自然察覺了這其中的變化,她心裏吃味,仍暗暗的忍耐著。

  為了麟兒,也為了自己。

  ………

  承平九年在邊關捷報和三皇子的啼哭中拉開了帷幕。

  這後宮裏的爭鬥卻並沒有因為淑妃的死而減少一分,沒了淑妃這隻咆哮山林的大老虎,反而人人都敢出來爭一爭寵、使一使手段了。

  皇後自從大宮女意蘭死了就萎靡不振,每日處理宮務都是強打起精神,更不用處理那些細枝末節、盤根錯節的心機了,她本來想把宮權分給婉妃一點,但婉妃近來也消沉下來。

  無他,婉妃的祖父葛閣老去世了,葛家後繼無人,斷了朝廷的跟腳,再無一出息子弟能夠襄助在深宮裏的婉妃。

  沒了淑妃阻礙,婉妃也本欲一飛衝天,但聽聞祖父噩耗她隻得每日茹素齋戒,誦讀佛經,做個皇上眼中的孝孫女。

  襄妃從不踏出平寧宮,段修容因為大皇子教養一事惹了皇後的嫌,這宮權兜兜轉轉的分到了杜蘅蕪的手裏。

  這正是要打瞌睡有人送來了枕頭,杜蘅蕪欣喜的接過了掌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