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六回 太清妙音渡禪心
作者:玄眉      更新:2020-05-23 23:27      字數:2198
  淩宵逸接過琴弦,熟練的將斷了的弦換下,調試好音準後,便憑自己超乎想象的記憶力將淩宵莤的《盡悲歡》之作放在腦海中稍微溫習了一遍,旋即奏出時,淩宵莤剛才還是氣滋滋的俏樣子頓時便煙消雲散了。

  一曲落幕,淩宵逸便將琴恭恭敬敬的遞還給師姐淩宵莤:“求師姐指點一下。”淩宵莤聽了這話,美頰頓時一紅:“你鸚鵡學舌的本領到是很快,我哪裏還敢指點你了?”一時卻對淩宵鳳說:“你帶誰上來的就送誰離開這裏。”語畢;美女左手於琴弦上輕輕一彈,手中的奚琴頓時飄然而起淩空平擺著,玄訣引導處,頓時幻化成一把巨形奚琴,淩宵莤輕移倩影飄上琴膜,便禦著這件法寶向碧宵宮飛去。

  淩宵鳳見師姐話說這份兒上,人也自去了,便向眾人吐吐舌頭:“師姐敗了興,我們也隻好各自散了啦。”然後看了一眼淩宵逸,便說:“小師弟;我帶你上來的,還是我送你下去吧。”說話間,拂袖而起,那張寶箏頓時幻化成一張巨大的箏身,淩宵逸言辭在先,謝過美女後,踏上美女的法寶,便飄然下了絕壁。

  回到師父的寢宮,一切又歸為平靜,想想剛才那一曲《盡悲歡》之調,放在心上回味一番,卻覺的音律雖好,但詞意為悼舜帝二妃之娥皇和女英之瀟湘二妃悲怨所作,讀之吟之到底詞意是華而不實有無病呻吟之嫌,心下想來也是了,師姐為空門中人,自然未經曆過悲歡離合之苦,心下思量腦海中卻不意已出了數言,一時細加雕琢,再悼瀟湘二妃對帝舜之情和悲傷之怨,便以師姐之律前兩句作開篇,便作一賦雲:

  悲情自古情遺恨,悲情自古斷腸聲。

  昨曉春夢驚難寐,今朝魂斷成離恨。

  花般笑顏姣美時,豈非已老已落殞。

  桃花渧血人渧淚,灑向江邊隨水殉。

  殉淚葬向江邊竹,點點斑斑遺傷痕。

  桃花啼血落盡時,斑竹淚痕帝難聞。

  一曲悲歡殤懷吟,幽怨華彩斷腸心。

  吟者不知殤者逝,殤心殤魂殤自今。

  一時取過伊人所用之琴,暏物思人豈一個苦笑能一笑覆之?好似;心在曲上已遊離,指尖跳弦淺吟時。一曲悲歡盡心碎,賦情殤歌到傷逝?

  一曲奚琴之吟,一聲悼念之恨,卻成就了別離情緒;何處尋的芳影駐,來把多情續前緣?隻是;人去倩影疏,傷心已成疾。

  溫暖的陽光折射進了這不平靜的禪房,淩宵逸一曲唱罷,卻心有釋懷的苦笑一聲:“自賦自唱甚無趣,拋開塵緣遊青雲!也罷;前塵往事已離我而去,我豈自溺自陷其中?有緣之時自有緣,無緣之時莫強求,我既然入了空門,當是吟經悟道,豈將兒女情長納於與心?”自言自語之後,走出師父的禪房,向著春暖花開玄雲嵐風處,盡情享受著這美妙的佳景。

  行走流雲間;巒峰如聚而巍峨的山峰皆隱沒在白雲之中,如嬌秀的少女,喜歡用白紗似的紗縵籠罩住自己絕世的容顏,嬌羞的不讓世態流俗偷窺!純潔而不世之塵而不染。奇峰玄壁巍巍然拔地而起,似巨靈神而翹首天外,振臂一呼,欲聚天地之力衝天而起笑傲天下。

  能真正理解“流雲”二字;是要觀摹其雲之妙的;柔柔的輕風拂麵而來,柔而溫潤,舒而浣性,雲波腳下蒸騰,白紗般輕柔卻萬頃展開,顯的飄渺無盡,如夢如幻。似溫柔的少女起舞與乾坤之中的縷帶衣袂,輕柔嫚姿柔情萬種。隨著妙曼的舞姿,波動著輕拂。灑脫的是飄逸自然。

  淩宵逸看著眼前的美景,心情頓時豁然開朗,一時想起師姐們剛唱合的師門神曲《問道》卻在腦海中越發對長門愛之十分,便笑吟一絕雲:

  天地任我遊年華,乾坤手中揮瀟灑。

  若問吾家在何處,流雲深處即是家。

  卻說淩宵逸一偈吟罷,背後卻傳來大師兄淩宵和的聲音:“逸師弟真好雅興呀,師兄不才,合之餘韻且指點看看。”語畢;隨即吟合一絕雲:

  玄雲輕舞醉年華,乾坤枕來任瀟灑。

  太清妙音靜禪心,雲展雲舒即是家。

  一絕吟罷;淩宵和卻笑問淩宵逸:“逸師弟可有言語指點?”

  淩宵逸聽了剛才大師兄這一禪偈,在聽大師兄這言語,卻笑道:“大師兄詩句出口,小弟真是自愧不如其才華呀,當初隻當長門六劍才華橫溢,現在見識了,真不愧是虛言了,小弟真是無地自容至致。此二絕隻一對比,前者生硬浮誇,而後者空靈飄逸,灑脫卻不離玄道禪語,若論指點,還是師兄指點小弟才是呢。”

  淩宵和卻笑道:“逸師弟的詩文也不錯呀。”轉而卻又脫口一絕雲:

  閑看流雲隨性情,自兀吾陶為樂事【見:注釋1】。

  雖言本是嵐天鶴,幽然怡趣皆時時。

  淩宵逸聽了大師兄此般趣吟,自然知道師兄的用意,一時卻笑道:“好一個‘自兀吾陶!’好一個‘嵐天鶴!’以後小弟就學大師兄之稟性,好好悟道參禪。”

  “‘逸師弟你慧根極深,自然知道師兄這一句‘太清妙音靜禪心’之意。”淩宵和語重心長的接著說:“其實逸師弟你已經做到了這一點,隻是你自己還未發覺而矣!”

  淩宵逸卻苦笑道:“小弟還沒到那種境界呢。”話由口出,一種莫明的悲哀卻悄然湧上心頭。

  淩宵和聽眼前這位小師弟把話說完,卻含笑著拍了拍淩宵逸的肩膀:“人生的門檻有太多太多,逸師弟你此番門檻隻是比別人略略高了一些而矣。但逸師弟你既來到長門,這長門便是這太清妙音,而逸師弟的諸般門檻就好比是這禪心,如果用太清妙音洗滌,諸般禪心萬宗歸一,一切煩腦負諸雲煙,逸師弟你豈不是早就成就了嵐天鶴?”

  淩宵逸聽師兄把話說完,卻笑了:“師兄一席話,勝悟十年道。小弟更能明白師兄一番用心,小弟其實已經越過這道門檻了。”此節內容完,回味之餘,下節將續寫此文。

  注釋1:自兀吾陶;自己認為自己做的事自己喜歡,不管別人怎麽看,能自我陶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