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名入聖耳
作者:趙氏虎子      更新:2020-05-22 13:36      字數:2108
  楊義想要將目前士兵手上的劣質刀劍全部替換掉,甚至以後還要打造盔甲、箭頭、刀槍劍戟等等,用先進武器裝備將這支軍隊武裝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精銳之師。

  接下來幾日,楊義和徐伯又重新來到後山考察鐵礦山,徐伯估計這裏鐵礦儲量十分巨大,如果鍛造成武器,裝備數萬人的軍隊也不成問題,聽到這樣的消息,楊義樂開了花,沒想到無意之間得了這麽大一座鐵礦山,越努力的人越幸運,現在連上天都在幫助自己啊!

  此時,兵工坊的工作逐漸進入狀態,從開始一天製作五把鋼劍,到現在每日穩定完成三十把鋼劍,而且質量都是上佳的。

  這樣的成績楊義十分滿意,隻是現在兵工坊的人員還是太少,無法將日產量提升,所以按照目前的進度,他也要兩個多月才能將鋼劍配備給每名士兵,這樣的周期實在太長了,楊義等不及了,他必須想辦法找到更多的工人。

  長安,是唐羅帝國的都城,以往的朝代也有在長安定都,是一座具有曆史的古城。長安是唐羅帝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宗教中心。由於國家對外交流密切,許多宗教從西方傳入長安,唐朝統治者對外來文化兼容並包,所以當時唐朝同時存在著多種宗教,宗教活動極盛,如佛教、道教、摩尼教等。這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文人學士,還有來長安做生意的商人,傳播宗教的教徒,形形色色,匯聚著屬於這座都城獨特的文化。

  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皇城3部分構成,宮城位於廓城北部中央,有太極宮和大明宮,唐羅帝國皇帝李承遠居住在大明宮的長生殿,李承遠現在已是花甲之年,再加上他身體孱弱,又有疾病纏身,所以現在雖然天下在手,後宮佳麗三千,他也隻能躺在病床上坐吃等死。

  此時已經過了午時,李承遠已經睡了一覺,精神氣色都還不錯,這時一名太監走到床前說道:“聖上,外麵監察禦史郭學銘求見。”

  一般而言,監察禦史雖然品級低,但都有直麵皇上的機會,何況郭學銘還是皇帝的親信,想要見皇帝一麵,那還是很容易的。

  此時,郭學銘正在殿外等候著,他昨晚剛剛到長安,跟隨他一起來長安的還有高句麗使者一行,他已經讓鴻臚寺安排了,然後才進宮麵見聖上。

  “郭大人,請跟奴才進來吧!”

  “有勞曹公公帶路。”

  曹公公自從李上位就一直服侍在身邊了,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曹公公是皇帝跟前的人,就是宰相在他麵前也要敬他三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所以郭學銘雖是皇帝親信,對曹公公也是畢恭畢敬的。

  郭學銘跟著曹公公入了殿內,殿裏點著熏香,有股淡淡的香味。

  “郭大人,聖上就在裏麵。”

  郭學銘謝了曹公公,然後掀開珠簾,走了進去。

  “微臣參見陛下!”

  “咳咳咳!……”床上傳來一陣咳嗽聲:“郭愛卿,免禮!”

  郭學銘見李要起身,他趕忙上前去將他扶臥在床上,然後又遞給他一杯茶水漱了漱口,接著又喝了一碗藥,這才緩和過來。

  “陛下,您這身體…”

  李擺擺手,打斷了郭學銘的話,然後說道:“不礙事,朕的身體自己心裏有數,不必當心,說說吧,這才去幽州發現燕王有什麽異動嗎?”

  “陛下,微臣無能,沒有抓到燕王的把柄,倒是發現小王爺李淡在幽州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很。”

  “李淡!那小子能鬧出什麽事?”

  “陛下有所不知,這次隨微臣回京的還有一行人,他們是高句麗的使者,其中還有高句麗國的公主,這次是專程來拜見陛下的。”

  “高句麗使者朝見的事朕聽說了,但這和李淡有什麽幹係?”

  高句麗國使者昨晚由鴻臚寺接待,而今早鴻臚寺就將高句麗國出使唐羅帝國的奏章呈了上來,所以李自然已經知道了。

  “陛下,微臣在幽州聽說小王爺拘禁了高句麗公主,以及其他高句麗隨從。”

  “燕王在長安時,朕見過這小王爺李淡,從小就膽大妄為,後來隨燕王去了幽州,雖然朕身在長安,卻也曾聽到過他的惡劣行徑,以前小王爺頑劣無知,朕不在追究。可這次不同,他惡意拘禁高句麗使者,毀壞公主清譽,這極度破壞了兩國邦交,如若高句麗國公主追究起來,朕定饒不了他。”

  雖然李承遠疾病纏身,但是身上依然充斥著一股的威嚴,郭學銘明顯能夠感覺到,但是他知道陛下的心思,於是說道:“陛下,臣在幽州聽到消息時便立刻派人去查過,發現小王爺的確在撫寧縣拘禁了高句麗使者一行,但是後來燕王的幕僚趕到了撫寧縣,高句麗人就被莫名其妙的放了出來,仿佛他們之間達成了什麽協議,這一路上臣也有跟高句麗的大臣王使者旁敲側擊過,隻是王使者閉口不言此事,臣也沒能問到什麽,不過王使者卻對一人表示極度的讚許。”

  “哦,此人是什麽人?高句麗人為何對他如此褒獎?”李承遠仿佛忘了小王爺之事,瞬間將話題轉移到了另外一個人身上。

  “那人名叫楊義,營州人氏,聽說這次高句麗路過營州,差點被胡賊劫掠,幸好楊義出手相救,然後將他們安全護送到了撫寧縣,據臣所知,後來高句麗人被小王爺拘禁,也是這個楊義從中斡旋,這才讓小王爺吃了癟,燕王才派王莊到撫寧縣處理此事。”

  “楊義!...”李承遠口中念著這個名字:“這個楊義倒有幾分能耐,居然能讓燕王手下第一幕僚王莊出馬。”李承遠誇讚的言語之中,也透漏出他對楊義的好奇之心。

  郭學銘聽到聖上沒有再追問小王爺的事,也沒有追究自己幽州之行一無所獲,相反,他對自己提到的楊義極具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