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造劍
作者:趙氏虎子      更新:2020-05-22 13:36      字數:2117
  楊義雙手握著利劍,猛地往下一砍,隻聽見哐當一聲,胡賊的彎刀被一劍斬斷,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真是太神奇了。

  經曆了一年多的艱苦歲月,現在他們終於能自己製造兵器了,而且還絲毫不遜色胡賊的彎刀,這個時刻,屬於徐伯,屬於楊義,更屬於平盧軍,他們創造了記錄。

  第一次打造出來的兵器就能夠有這樣的效果,楊義十分滿意,至少與胡賊交鋒時,在武器方麵就能占到優勢。

  “張越,把上次從幽州帶回來的利劍拿出來。”很顯然,楊義並不滿足於此,燕王的幽州軍在帝國也以驍勇善戰而聞名,武器裝備自然也不會弱,楊義就是想看看剛剛打造的這把利劍究竟如何?

  張越有些不舍得抽出自己的佩劍,這也是人之常情,哪個士兵會不愛惜自己的兵器呢。

  楊義這次試驗方法改了下,他要張越拿著利劍和自己互砍,看最終的結果如何。

  兩人都握緊手裏的劍,然後向著對方猛的砍了下去,隻聽見叮當一聲,兩把劍都斷為兩節。

  眾人又是一陣驚訝之色,要知道能與幽州的兵器打成平手,那樣的成績也非常了不得了,他們都對徐伯的技藝十分讚賞和肯定。

  楊義注意到了徐伯的表情,似乎對自己的成績還不是很滿意,此時他好像在思考著,想找到其中的原因所在。

  今日首次開爐,鍛造的鋼劍很是成功,其他人也見證了這一成功的時刻,之後楊義便讓其他人都退了下去,隻留下了自己和徐伯。

  等到眾人退去之後,楊義撿起地上的斷劍,他仔細觀察這兩隻斷劍,它們的現象都是十分相像,在斷麵處都比較平整,楊義判斷這應該是鋼體硬度太強導致太過脆弱,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需要想辦法提高鋼的塑性和韌性。

  此時,他回想到了之前徐伯最後的那道淬火工藝,鋼劍淬火後其內部金相變得粗壯,這就提高鋼鐵的硬度,但如果想要提高鋼鐵的韌性,那就必須進行一道回火工藝,因為回火這恰好相反,能夠將粗壯的金相變得稍微細小,就賦予了鋼體足夠的韌性。

  當然楊義有前世的知識基礎,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徐伯則不同,這個時代並沒有什麽冶鐵鍛造的知識,所以他隻能靠經驗。

  “楊將軍,讓你失望了,老夫的技藝也不過如此啊!”

  “徐伯莫言自責,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咱們的武器裝備可以獨立進行生產製造了,這從無到有,對於我們來說,可是質的飛躍,徐伯你可是頭功。”

  楊義並沒有誇大,兵器自給對於他們來說的確是一大突破,如果沒有徐伯,姑且他還不知道這後山藏有鐵礦,而這煉鐵的工藝流程,操作手法也隻有徐伯才有經驗,他雖然有前世的知識,可那也隻是些碎片,有些東西也隻能錦上添花,何況他還是個門外漢。

  “徐伯,我有個想法你可以試試,說不定能有出奇的效果。”楊義提議道。

  “楊將軍,你快快說來聽聽。”

  楊義遂將自己鋼鐵淬火和回火的原理通俗易懂的跟徐伯說了一遍,徐伯做了幾十年的鐵匠師傅了,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麽獨特的見解,但是憑著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倒也感覺這或許是個辦法。

  徐伯是個實幹主義者,做事從不拖遝,說幹就幹,他立馬將剛才剩餘的剛才繼續加熱,然後進行鍛造,楊義則在一旁幫忙打下手,他也想看看自己的辦法到底能不能解決鋼鐵的脆性。

  花了半天功夫,利劍終於打造成形,現在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徐伯將淬火後的利劍立刻放進火爐裏加熱,然後保持一段時間,在取出來讓其緩慢冷卻。

  徐伯按照楊義的方法一步一步操作,沒有一點差錯,楊義也在一旁看著,除了回火的溫度無法測定之外,其它的都是可以記錄下來的,比如回火時間等等。

  楊義又取來一支幽州劍,這次是楊義和徐伯親自測試,徐伯拿著剛剛打造的那把鋼劍,兩人默契十足,同時揮劍砍下,又是當的一聲,讓人意外的是幽州劍斷為兩節,而剛剛打造的鋼劍卻沒有斷。

  楊義和徐伯兩人喜出望外,立馬檢查鋼劍有沒有裂痕,結果發現隻是碰撞處被砍鈍了一點,並沒有太大的損傷。

  “成功了!成功了!楊將軍…我們成功了。”徐伯發狂似的看著楊義。

  功夫不負有心人,鋼劍不僅達到了楊義的質量要求,甚至還超出了他的想象,這種水平應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那麽以後自己軍隊的武裝將是最為先進的,這也是打造一支精銳所需要的條件。

  “楊將軍,老夫多嘴,你是如何知道這種方法的?”

  徐伯問的自然是楊義所說的回火工藝,但是楊義總不能說自己是二十一世紀的人,穿越到了這個時空,所以他撒了個謊:“在我小時候,鄰居住著一個鐵匠,他每天的工作都是煉鐵,打鐵,很少看見他出門,出於好奇,我就偷偷去看了,恰好見到那個師傅將水冷後的鐵又放回火爐裏烤,當時不懂,今日看到這才想起來,本來隻是想讓你嚐試下,卻沒有想到能收到奇效。”

  徐伯哪裏知道是真是假,楊義這麽說,他也這麽就信了,隻是覺得那是個高人。

  煉鋼的工藝是需要極度保密的,特別是這項重大改進,能讓他們占據兵器優勢,特別是在這個冷兵器時代,刀劍的優勢顯得極為重要。

  楊義告訴徐伯,一定要將後麵淬火和回火兩道工藝與之前的分開,並且由不同的人進行操作,而這些人也要極其忠誠,不能將這項機密透漏出去。

  鍛造鋼劍的試驗成功了,接下來楊義並不想浪費時間,他讓徐伯立刻著手開始生產,雖然現在隻有五十人,即使每天能做出幾把,或者十來把鋼劍也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