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白袍小將
作者:趙氏虎子      更新:2020-05-22 13:35      字數:2231
  刀劍的撞擊聲夾雜著戰馬的嘶鳴聲,雙方人員不斷的有人倒下,胡人依靠強大的衝擊力,再加上人數占優,很快占據了優勢。

  楊義正要下令騎兵進行衝擊,準備來個螳螂撲蟬黃雀在後,還未來得及下令,隻見一白影閃過,突入陣中,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寒光一閃,胡人應聲而倒,片刻便以刺殺數十人,仔細一看,那人座下白馬,披掛白袍,手中一支寒光閃閃的長槍左衝右突無人能敵。

  好一員猛將!楊義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連連稱讚,隨即一聲令下,他一馬當先,馬蹄如飛,刹那之間,便已經加入了戰陣之中,由於楊義騎兵的衝擊,胡人逐漸失去優勢,開始疲於防守。

  胡人首領見勢不妙,開始命令部下往那輛馬車進攻,顯而易見,那馬車上的人才是他們這次的目標。

  此時護衛馬車的人已經死傷慘重,哪裏還能組織力量進行抵抗,不多時,胡人便已經攻破到馬車前。

  馬車裏傳來兩個女子驚嚇聲,隻見胡人一左一右爬上馬車,一人將車簾掀起,正要揮刀刺殺。

  啊!兩聲慘叫,車上兩名胡人倒下地來,原來此時楊義和那白袍將已經殺到,兩人不約而同將手中長槍擲出,正好將二賊刺殺倒地。

  賊首見大勢已去,遂領殘兵向東北逃去,那袍將欲追窮寇,楊義高呼道“兄弟莫追了,東北我已經設下埋伏,窮賊定然無處可逃。”

  原來在此之前,楊義就已經下令手下帶一隊人馬往東北官道兩側設伏,自己則率領騎兵從前麵進攻,與車隊護衛前後夾擊之勢,胡賊勢敗隻得往東北逃走,這樣伏兵即可出擊全殲毫無防備的賊人。

  白袍兩聽聞楊義之言,止住戰馬,轉身看像楊義。

  那白袍將長的劍眉心目,麵貌俊朗,此時他一手勒馬,一手將長槍擲於身後,威風凜凜,英氣逼人,隻是清秀的麵龐稍微顯得有些稚嫩。

  看到這位少年,楊義暗自驚歎,這大概十七歲的模樣,居然單騎衝陣,無所畏懼,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多謝出手相助!”那少年抱拳對楊義一禮。

  楊義笑道“驅除胡賊,安民保國本是在下職責所在,兄弟無需多謝!”楊義雖是假借平盧軍之名拉起了部隊,可是到現在他已經將自己認定為平盧軍的一員,是個真真正正的軍人,那麽保家衛國,抵禦胡賊是他應該做的事。

  “此地多胡賊出沒,兄弟孤身一人,不知去何地?雖然武功過人,可是胡賊猶如狼群,成群結隊,人數眾多,恐怕不能力敵”

  那少年思索片刻,回答道“我是來找我楊家哥哥的”

  “楊家哥哥?”楊義身邊的韓震接過話道:“你楊家哥哥叫甚?”

  “我楊家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平盧軍將領楊義!”那少年昂首挺胸,說的理直氣壯,心中好似為有個這樣的哥哥感到無比自豪。

  “楊義”連楊義自己都有些驚訝,不過聽他這麽一說,楊義仔細瞧了瞧對麵這個少年,麵貌還真和自己有那麽三四分像,隻是自己年長些,身材稍顯高大挺拔,麵貌也更加堅毅成熟。

  可是自己明明是穿越過來的,怎麽回平白無故多了個弟弟呢?如果真是自己弟弟,難道他還能不認識自己?

  不管怎樣,剛才白袍小將衝去陣中,所向披靡,他可是親眼所見,這樣的人才,親自找上門來,他怎麽可能錯過。

  “這位就是....”韓震剛剛開口欲說話便被楊義打斷了。

  “哦,你哥哥楊義是平盧軍將領,我們也是平盧軍下一支部隊,隻是從未聽聞你那哥哥楊義是如何威武,如何大名鼎鼎?”楊義故意試探道

  哼!那小將悶哼一聲,顯然對楊義說的話十分生氣,他憤憤道:“你們都孤陋寡聞,我哥哥楊義是唐羅帝國的英雄,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率領平盧軍誓死抵抗胡賊,以戰養戰,雖然兵微將寡,但依然英明勇武,斬殺敵寇,保家衛民,那是何等的大英雄,豈是你們能比的。”

  楊義哪裏想到自己的率領平盧軍,殲滅胡賊的英勇事跡居然已經流傳到了帝國的其他地方,於是隻得與韓震相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那小將見二人不為所動,反而如此當麵譏笑,心裏更為惱怒,便撥馬調頭離去。

  “小兄弟這是去往何處?”韓震問道

  那少年頭也不回:“你們皆不識人,我要去尋我楊家哥哥。”

  韓震勒馬追上:“小兄弟莫要著急,我們這裏倒是有一位將軍叫楊義,隻是不知道,和你口中所說的是否為同一人。”

  那小將聽到韓震所說的話立即停了下來。

  此時,楊義也催馬上前,拱手道:“楊某不才,與你口中的英雄倒是同名同姓,方才未能告知實情,實在抱歉!”

  那小將用驚奇的目光盯著楊義,繞著他的馬兒走了幾圈,上下打量著楊義,隨後又與其他軍士打聽著什麽,然後才回到楊義麵前。

  “小弟楊又興,見過楊大哥!”那小將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道。

  楊義受寵若驚,趕忙下地將其扶起,兩人便開始寒暄起來。

  原來這楊又興乃冀州武邑人士,家中母親開了一家茶館,館中有一說書先生,常常說一些武人建功偉業,殺敵斬賊的英雄故事,楊又興耳濡目染,漸漸喜歡上了武藝。

  後來聽聞常山真定有一趙真人槍術威震天下,隻是那趙真人從未收過徒弟,楊又興性格堅韌,在門口足足等了三天三夜,後來那趙真人隻是將他留在身邊,並未答應收他為徒。

  楊又興一開始隻是劈材挑水,燒水煮飯,打掃衛生,無所不做,閑暇之餘,則自己在院子裏練習槍術。

  久而久之,他與趙真人關係也逐漸熟絡起來,趙真人看見他練習槍術,也開始對他進行點撥,而楊有興則是一口師傅長一口師傅短的叫,雖然趙真人嘴上未答應,但見楊又興天質聰穎,心性正直,他心裏甚是高興,乃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楊又興學有所成,趙真人便悄然離開了,隻留下一封書信,再三告誡他用畢生所學來匡扶天下社稷,救黎民於水火之中,切莫助紂為虐,為虎作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