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對折實驗
作者:牧幽居士      更新:2020-05-21 15:20      字數:2290
  雖然現在老潘隻能勉強對折七次,還剩二十三次,但是這連一個手指頭都沒有的高度,再對折二十三次就能超過珠穆朗瑪峰?

  超過自家平房的房頂還差不多。

  但是老潘畢竟也不是什麽專業人士,也隻能憑借這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試驗,然後再通過心中的估算,來斷定這個流言的真假。

  至於這個流言到底是怎麽樣的,老潘還是很有興趣看一看的。

  要是這條流言確實是真的,那自己以後就可以和村裏人吹牛了。

  短暫的廣告過後,《走近科學》的特別節目《流言終結者》終於開始了。

  ...

  旁白:“當提起薄這個形容詞,人們最先會想到什麽?”

  “紙?”

  “自從紙這項偉大發明誕生於這個世界上,‘薄’就和紙緊緊連接在一起。”

  “紙張的薄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人們需要薄薄一層的紙張來傳遞文明。”

  “但是有人會想過紙張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的嗎?”

  “比如民間有著一個流言,那就是薄薄的一張紙經過三十次對折後,其厚度就能超過珠穆朗瑪峰。”

  “我們都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其雪蓋高度為8848m,而岩麵高度也有。”

  “而一張我們生活中常用的A4紙厚度僅為0.104mm。”

  “換算成單位m就是0.000104m。”

  “也就是說,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一張紙厚度的八千多萬倍。”

  “如此倍數的差距,能夠僅依靠紙張對折三十次就能抹平甚至超過嗎?”

  “今天的《流言終結者》,將為您揭曉答案。”

  ...

  片頭是一段普通科教片開頭的,旁白的聲音結合視頻資料,頓時讓老潘感覺沒有之前《走近科學》的味道了,要不是旁白的聲音能聽出來和之前《走近科學》的主持人是同一個聲音,老潘會以為自己撥錯頻道了。

  ...

  畫麵一轉,出現在一個類似於倉庫或者工作室的地方,周圍擺放著各種各樣老潘不認識的大型器具、機床等等。

  而畫麵中間站著兩個人,在這兩個人身上有著字幕介紹。

  一個叫做王博,專業影視特效師。

  另一個叫做王浩,民間手工達人、發明家。

  雖然兩個人名字很相似,但是兩個人長相簡直天差地別。

  王博留著一個寸頭,全身打理得幹幹淨淨,穿著黑色高領毛衫和藍色牛仔褲。

  而王浩的打扮看起來十分不修邊幅,頭發弄得像個長毛獸,藍色的吊帶褲鬆鬆垮垮的樣子。

  兩個人又分別對自己的身份又進行了一次詳細的介紹,隨著屏幕中間黃色大字一亮,實驗環節開始!

  “首先要證明一張紙對折三十次能不能超過珠穆朗瑪峰,還是先看看普通的一張紙最多能夠對折多少次吧。”

  “嗯,這個好像更好證明一些。”

  兩個人自話自說,好像是在很隨性地在做一項實驗而已。

  畫麵一切,王浩手中拿著幾張白紙從一個小黑屋走出來。

  “這些應該夠了吧。”

  “嗯,差不多。”

  王博從這些紙中抽出一張,然後介紹道:“這個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到的A4紙,看看這種紙最多能夠對折幾次。”

  鏡頭對準放在桌子上的A4紙,王博開始將紙張對折。

  “為了能讓A4盡量多折幾次,要把這些邊邊角角都對齊。”

  鏡頭加快,王博的對折速度看起來要快上不少,但是很快當屏幕下方顯示對折次數到達第七次的時候,王博停了下來。

  第七次的紙張和之前老潘折的“夾子”差不多,隻不過王博手中的“夾子”在邊角位置要更加規整一些,但並不妨礙這張紙已經很難再繼續對折了。

  “我折不下去了,你力氣大一點,看能不能繼續對折。”

  王博將手中的“夾子”交給王浩,王浩將紙張夾在雙手之間,使出吃奶的力氣,臉憋得通紅,然後拿出紙張。

  “這樣算成功嗎?”

  鏡頭拉近一看,之前對折到第七次的A4紙在王浩的手裏麵隻是彎曲了一個角度,這個角度雖然是一個銳角,但和真正的第八次對折完成的要求肯定是相差甚遠。

  “哈哈,你這當然不算了。”

  ...

  老潘心中既有些高興,也有些失望。

  高興是因為所謂的專業人士也和自己差不多,雖然自己用的紙張要更加不規整,而且手法也沒有那麽精確,但是得出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那自己不也和專業人士差不多嘛?

  失望是因為看來實驗也就到此為止了,一張紙連第八次都對折不了,還談什麽對折三十次。

  不過事情當然沒有老陸想得那麽簡單。

  ...

  “那怎麽辦啊?”

  王浩環視周圍,突然靈光一現,一拍手掌說道:“對啊,還有那個!”

  “液壓機!”

  鏡頭轉換到一台非常奇怪的機器上。

  “液壓機,是一種利用液體靜壓力以液體為工作介質,根據帕斯卡原理製成的用於傳遞能量來加工金屬、塑料、橡膠、木材、粉末等製品的機械。”

  旁白的介紹老潘沒聽懂,但是同步播放的視頻資料老潘看懂了。

  一個家用的鐵鍋,隨著液壓機的圓柱體裝置落下來,慢慢被壓縮成了一個鐵餅。

  還有一顆鐵球,在液壓機的圓柱體裝置下,竟然被壓成了一個象棋子一樣的東西。

  “這是一台200噸的液壓機,肯定夠用了。”

  王浩將之前第八次對折並未完成的紙張打開還原成了第七次對折之後的樣子,然後又彎曲成一個隻需要施加下壓力就能完成對折的角度。

  在鏡頭下,液壓機的圓柱體裝置慢慢靠近下麵的底座,而底座和圓柱體中間就是那個紙張。

  王浩的手及時撤出,紙張消失在了圓柱體和底座之間。

  等圓柱體又重新撤回去的時候,底座上是薄薄的一張紙。

  王浩拿出這張紙,這張紙比之前對著四次的紙張還要薄,很明顯,這第八次對折肯定是成功了。

  “成功了!一張A4紙其實能夠對折到第八次!”

  王浩又拿著這張紙在桌子邊敲了敲,然後評價道:“硬得像個硬紙板一樣,不過可以嚐試一下繼續對折第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