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近科學
作者:牧幽居士      更新:2020-05-21 15:20      字數:2621
  “算了,老徐,先別說了,我兒子今天來公司實習,別讓他看見我們愁眉苦臉的樣子。”

  “嗯,那我先去和下麵的人討論一下下一期的主題做什麽。”

  徐寧點點頭,稍微收拾了一下心情,才推門走出去,現在節目麵臨停播的事情隻有老陸和他兩個人知道,剩下的人都是隨時想走就走的自由人,如果讓他們看出公司唯一的節目即將停播的端倪,可能連一分鍾都待不下去,直接就走了。

  推開的辦公室門外,陸鳴並沒有站在那裏。

  陸鳴在聽到老陸說了公司的情況之後,並沒有想要繼續開始今天的實習之路,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大學宿舍。

  兩世為人的陸鳴知道,天底下所有的父親應該都是一樣的,前世陸鳴的父親是個農民,上大學的時候老家鬧災,收成不好,但是陸鳴的父親依舊不聲不響的給陸鳴打生活費,但其實家裏已經要揭不開鍋了。

  而這一世的老陸也是如此,這一個月的相處,老陸偶爾會在飯桌上調侃近兩年電視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效益不如以前,但從來沒說具體的經營狀況,今天陸鳴才知道,原來老陸的公司已經在倒閉的邊緣徘徊了。

  老陸的世鑫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小公司,投資三百萬左右,人員加上設備的先期投資就已經花了不少家裏的積蓄,經營模式上有些像前世互聯網上的自媒體,屬於趕著花趕著賺、一直出節目才能有錢賺,節目停播就意味著一分錢賺不到。

  對於小公司而言,一個月沒進賬就可以直接宣布倒閉,死撐下去沒有好結果。

  雖然相處時間還不算長,但老陸對陸鳴的感情肯定都是真實的,如果讓陸鳴一下完全適應這個新的老爹還不太可能,但陸鳴向來信奉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而且既來之則安之,老陸的公司倒閉負債對陸鳴的計劃肯定是沒什麽好處的,陸鳴決定依靠自己前世的經驗幫一幫老陸!

  陸鳴打開自己的電腦,這一個月的時間陸鳴都是為了自己的電影路做準備,並沒有花時間了解自己父親的公司,更別提具體的節目內容了,既然公司出的節目收視率不高,那肯定是有原因的,陸鳴首先需要從專業的角度來找到收視率不高的原因。

  首先,世鑫傳媒所出品的這檔節目就叫做《科學》,是南河省綜合頻道的科教節目,每期節目的時長為25分鍾,首播時間為每周二和周四的晚上10:30,重播時間為每周三和周五的下午3:30。

  節目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板塊“科學與生活”,了解運用於生活中的科學技術;“聚焦科學”,聚焦發生在科學界的大事件;“科學與人物”,關注科學人物。其中最為主要的板塊就是科學與生活,占據在80的節目時長。

  敘述形式上,《科學》可以說是四平八穩,就是平直的有些像新聞節目的講述,一般開題會以某個新聞熱點作為切入點,請專家來解讀該門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後進行深度報道和未來展望。

  這些是目前陸鳴在網上所能找到的簡單資料,這些內容聽上去並沒有什麽毛病,但是多年從事電視行業,而且經曆過互聯網大時代下電視行業演變的陸鳴,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科學》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話題太高端,研究的不是某項科學技術的未來發展,就是某工業領域新技術的應用,最次也是農業生產中某病蟲害的治理,這些話題很明顯不能夠吸引絕大部分人。

  其次就是敘事的形式了,《科學》節目敘事形式可以說是非常正式,有一位字正腔圓的講述人作為旁白,讓人聽了感覺很像是在聽一場專業的科學匯報會,其中專業的名詞也很多,聽起來就高大上,一般的觀眾肯定是別想聽懂了。

  也就是想要吸引到觀眾,至少要補足這兩個缺點才行。

  陸鳴回想起前世,好像還真有這麽一檔節目符合這個要求。

  《走近科學》是前世在科教頻道非常火的一部科教節目,陸鳴作為電視行業的從業人員,肯定是對各種類型的電視節目都有所研究,自然不會少得了這個《走近科學》。

  《走近科學》在節目定位上就是“生活中的推理故事”,主推故事化敘述,用平民的視角來切入,在講述故事的時候講得玄之又玄,但最後幾分鍾,總能用科學知識來解讀,破除所有的懸疑和不科學。

  這個不就是普通大眾喜歡看的嗎?

  心裏想著,陸鳴拿過一個空白的筆記本,開始設計節目的製作流程。

  《走近科學》無非就是講故事,但怎樣講一個好的故事就比較困難了,在這點上,前世的經曆給陸鳴提供了不少經驗。

  首先是設置題目,從題目開始就要設置懸疑,不要傳統那種科學匯報的題目,而是要盡可能地突出懸疑,吸引讀者,也就是“標題當”。

  其次是通過細節來設置懸念,利用當事人的所見所聞或者實際物件來強化故事的可信度,加強懸念,這樣更容易震撼到觀眾。

  然後是在故事裏麵設置矛盾衝突,這個比較類似於小說的矛盾衝突,隻不過是用人物或者事件來設置衝突和懸念,兩名當事人究竟是誰說的對呢?究竟是誰在說謊?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後就是抽絲剝繭的過程,無論前麵多麽懸疑,最後肯定都是科學可以解釋的,否則就不是科教節目了,而且要在這個階段利用科學解讀達到戲劇化效果,這才是一則成功的故事。

  結合這四點,陸鳴奮筆疾書了六個多小時,甚至連中午飯都忘記了吃,終於將《走近科學》在這個世界的第一期節目製作大綱寫了個差不多。

  陸鳴看著周圍空無一物的宿舍,因為實習期已經開始,室友全都已經搬走了,奔向自己想要從事的行業,這倒是給了他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

  伸伸懶腰,骨頭發出清脆的“哢哧哢哧”聲音,連續工作幾個小時對於陸鳴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但是年歲大之後,連續工作兩個小時就腰酸背痛,而現在自己連續六個小時低頭,卻沒有太多感覺。

  還是年輕好啊

  抬頭看一眼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多,肚子發出“咕嚕咕嚕”的抗議聲,是時候回家吃飯了。

  一家三口圍坐在飯桌前,老陸的家庭是習慣早點兒吃晚飯,大概不到六點鍾就動筷子,前世那個三十歲還孑然一身的陸鳴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陸鳴的母親,也就是老陸的妻子,王逢春是一名全職主婦,典型的家庭婦女,說話愛嘮叨,尤其是對老陸,老陸總是嗯嗯啊啊的答應,也不知道聽沒聽進去。

  “對了,兒子,你今天怎麽沒去公司實習啊。”

  老陸趁著王逢春去盛菜的間隙,趕緊製造一些其他的話題。

  “嗯,我今天寫了一些東西。”

  還沒等老陸回答,陸鳴拿出本來準備晚飯過後再拿給老陸看的大綱,老陸想都沒想,至少眼前這個藍色的筆記本能幫自己合理規避一下王逢春的嘮叨。

  筆記本的第一頁上麵用大字寫著走近科學。

  “走近,《科學》?”

  “這是什麽,你的實習報告啊?”

  “不”

  “這是走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