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育兒經2
作者:馨心如玉      更新:2020-12-15 17:38      字數:4271
  “從小就和寶寶玩遊戲,可以幫助寶寶養成願意與人分享的好習慣,而且寶寶也能在遊戲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哎呀,這做父母也挺不容易的,為了陪孩子玩遊戲,父母還得先學會了好教給寶寶呀。”

  “對呀,這是必須的呀,必須得父母首先會了才能教給孩子呀!爸媽要經常用肢體語言與寶寶對話,豐富寶寶的語言智能,在寶寶還不能用真正的語言來表示物體時,學會做各種肢體語言,才能讓寶寶善於與外界交往,也能懂得別人的意思,每當寶寶做到一個肢體語言時,都要給予讚美,這樣寶寶聽到的詞匯就會越來越多,更樂於與人交往。”

  “看來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還真是一點都不假呀。”

  “對呀,這是實實在在的話呢,因為寶寶剛一出生,就首先接觸的是父母,所以父母的所作所為也都會原模原樣的學過來。這時候,寶寶可以用自己的手指來進行很多不同的探索,適當的玩一些手指遊戲,可以鍛煉寶寶手指的獨立動作,也可以鍛煉寶寶手眼的協調性,以及寶寶的視覺判斷能力。”

  “媽,你說我們小嗦啦,也已經健健康康的買進11個月了,再過一個月就一歲了,想想還真是過得挺快的,好像昨天才剛剛出生,今天就已經能扶著牆滿屋子的跑了,麵對抱起來已經有些吃力的寶寶,我甚至會希望寶寶長慢點,這樣我就可以得抱抱你了!”

  “哎呀,這活你終於知道感慨了呀,所以現在才發現,陪伴小嗦啦,是多麽快樂的一件事情呀。”

  “糖糖,現在知道也不晚,小嗦啦還小呢,現在還不會走路呢,你可以慢慢的耐心的陪陪小嗦啦,等小嗦啦,會走路了,會跑了,你想抱人家都不讓抱了,所以你就趁現在的時間,多抽時間好好的陪陪小嗦啦。”

  “對呀,我也很不想錯過了,想學那的每一次成長,所以,媽,你繼續給我說一說,等寶寶十一個月以後該要怎樣陪伴,怎樣開發他的腦部訓練。”

  “嗯,等寶寶從第十個月起,寶寶的理解能力就有了飛速的進步,到了第十個月的時候,爸爸媽媽對寶寶說的話,寶寶幾乎全都能聽懂,不少寶寶還能熟練地稱呼爸爸媽媽,甚至能稱呼第三個親人,並且能區分一,二,三。偶爾還會能為數字排序呢,對聲音的高低也很敏感,會自己有意識的弄出不同的聲音,並對此樂此不疲,本月,爸爸媽媽應該創造機會,幫助寶寶認圖認字,多給寶寶講小故事,讓寶寶聽懂每句話,促進語言甚至各個方麵的智能發育。”

  “嗯,對,現在小嗦啦,偶爾還會叫爸爸媽媽呢。”

  “糖糖,你可以利用吹喇叭訓練寶寶學會用氣,進一步促進寶寶發聲。”

  “喇叭?”

  “對呀,就是喇叭,這時媽媽要和寶寶麵對麵坐著,讓寶寶注意到媽媽的動作,對著寶寶輕輕的把小喇叭吹響,再把小喇叭交給寶寶,讓寶寶正確的含住喇叭嘴,媽媽同時對著寶寶做吹的動作,寶寶也會跟媽媽學著吹。”

  “嗯,這遊戲簡單。”

  “寶寶,現在對吸東西很是輕而易舉,但是對於向外吹氣卻不算很在行,父母給寶寶喇叭,寶寶首先做到的是吸,如果媽媽對寶寶做吹的動作,寶寶也會試著亂吹,呼呼的吹,對語言的發聲非常重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寶寶就會控製自己的用氣,這樣就能很好的訓練寶寶的發聲了。還有就是引導寶寶發生促進語言技能的增長。像現在這麽大的時候,寶寶最喜歡模仿別人說話的時候,所以媽媽應該抓住這一時期多進行語言教育,父母此時要對寶寶多說話,要用正規語言,盡量不要使用兒語,內容於寶寶生活密切相關的短語,如周圍的人,食物,玩偶的名稱和日常生活動作的用語。在寶寶能發出不同音節和語調的時候,父母要重視寶寶的發音練習,在寶寶發聲時,不但要給予正確的回應,而且還要創造機會,讓寶寶有發聲的強烈**,念兒歌的遊戲不僅可以讓寶寶熟悉兒歌,而且還能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聽懂是寶寶說話的基礎,在寶寶的理解和表達之間,通常會有一個間隔,通過和父母的玩遊戲,寶寶會先理解各種圖片的含義,然後才能學會說出來,不過寶寶要學習新圖,要經常練習才行,否則很容易忘記。”

  “嗯,我就說嘛,我們家小嗦啦記憶力咋那麽差呢,我給他說了卡片上的圖片是什麽,等過一會,他又忘記了,原來不是我們小嗦啦記憶力差,而是沒有找對方法呀。”

  “對呀,這個你得好好注意一下,因為你一直都很缺乏耐心。接下來,我來教你怎樣培養邏輯思維智能,首先媽媽把寶寶的東西如玩具,衣服等和自己的東西放在一起,讓寶寶認出哪個是自己的,哪個是媽媽的,把寶寶的玩具與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放在一起,讓寶寶認出自己的。”

  “嗯,這個應該簡單,小嗦啦,肯定看一眼他都會找出來,因為自己的玩具嘛,經常玩,所以就比較熟悉一些。”

  “嗬嗬,那不一定,等你讓小嗦啦試過了,你就知道了。”

  “對啊,糖糖,就因為自己經常玩,所以玩膩了,看到別人的小朋友,他肯定會去拿別人的新鮮玩具呢,所以,這一項我覺得你應該像糖媽說的那樣,試過了才知道答案。”

  “嗯,好吧,那你繼續說。”

  “這時候,可以跟寶寶玩一玩玩具去哪了,這可以有效的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呢。”

  “媽媽現給寶寶找幾個玩具,讓寶寶看著,然後將玩具分別藏在不同的地方,可以把玩具藏在枕頭下麵,盒子裏,矮凳子下麵,然後鼓勵寶寶去找,有些寶寶很細心,從一處找到一個玩具後,就不會再在這一處繼續找了,而是換個地方繼續找,媽媽還可以說出玩具的名字,讓寶寶去找指定的玩具。像這種找東西的遊戲,寶寶一般都是很喜歡玩的,這遊戲雖然簡單,可是可以促進寶寶去思考和回憶,不見得物體去哪了,通過把消逝的物體找回來,可以讓寶寶認識到事物的永恒性,寶寶也會從中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所以找東西的遊戲是對寶寶腦部訓練很好的一項遊戲呢。”

  “嗯嗯”

  “也可以讓寶寶試著理解物與物之間的關係,初步嚐試使用工具。媽媽與寶寶一起玩皮球,然後故意把皮球放到寶寶能看到,但拿不到的地方,讓寶寶找來長棍,或者是讓寶寶搬一個小凳子,讓寶寶能夠把球拿過來,如果寶寶不知道怎麽做,這時候媽媽就可以上場了,媽媽給親自給寶寶做示範,然後寶寶就會模仿你的動作來夠到球。”

  “可是在凳子上是不是有點危險呀?”

  “哎呀,你的腦袋就不知道轉一下嗎,寶寶的旁邊不是還有你在保護著他呢嗎,怎麽會讓他有危險呢,再說了,如果你覺得長一點的棍子對寶寶有危害的話,你可以讓寶寶拿一個小棍去取球呀,這個遊戲也不在乎寶寶能夠把球準確的給你拿過來,而是要訓練寶寶隻要有小棍取球的這個動作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多次都不能取到的話,媽媽要幫寶寶取過來,千萬不能讓寶寶失去耐心。”

  “在這裏時期,隨著寶寶運動能力的增強,他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他的聽覺,視覺以及語言能力都在促進大腦的發展,通過和寶寶玩遊戲,寶寶應該對使用簡單的工具會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父母要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助寶寶開發智力。在寶寶一歲前,應該讓寶寶自己學會脫衣服,然後再學會自己穿衣服,在教寶寶脫衣服的時候,可以先教寶寶摘帽子,再脫襪子,再脫衣服,如果衣服上麵帶有扣子或者拉鏈的話,父母應該在寶寶脫衣服前幫寶寶拉開拉鏈,或者解開扣子,因為寶寶人畢竟還小,還不能自己解扣子,或者拉拉鏈,不過對於鞋上的粘扣,寶寶一般能自己打開,父母應鼓勵寶寶自己事情自己動手做,為寶寶以後的自理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礎。”

  “啊,那照這麽說,我們小嗦啦,也該學會穿脫衣服了呀,可是我覺得他還那麽小,都不忍心讓他自己動手呢。”

  “嗬嗬,什麽年齡做什麽事,你現在不教給小嗦啦,等他長大了,自理能力肯定跟別人差一大截呢,等到那個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對呀,糖糖,糖媽說的沒錯,這一切都是為了小嗦啦,以後能夠自強自立,男子漢不就應該是這樣子的嗎,所以糖糖該放手時要放手。”

  “對呀,你看沫沫都懂這道理,你這當媽的,難道都不懂嗎。”

  “好吧,我一定會有所改正的,我也一定會讓我的小嗦啦,盡快的適應。”

  “嗯,這就對了孩子就像你手中的風箏線一樣,該緊時就緊,該鬆時就該鬆一鬆。”

  “嗯”

  “像小嗦啦這麽大,也可以引導他欣賞和品嚐食物了,欣賞和品嚐食物會加深寶寶對不同食物的認識,再讓寶寶品嚐食物的時候,父母要用話語把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到食物的名稱和味道上,這樣才能引起寶寶的注意,這個遊戲呢,在每次吃飯的時候就可以向寶寶介紹不同的食物,並讓寶寶慢慢的記住他們。在聽覺和記憶方麵也要經常性的開發和訓練,媽媽可以適當的給寶寶放一些節奏感較強的音樂,然後呢,抱著寶寶和著曲子搖動身體,鼓勵寶寶和著拍子,自己搖動動身軀,並重複一定的節奏,培養寶寶的聽覺隻從一方麵進行,是不夠的,為了磨練寶寶的聽覺,身體的運動也是十分重要的刺激,像小嗦啦這麽大的寶寶,對音樂的節奏感很敏感,並且也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因此,父母要多讓寶寶用肢體來配合聲音做動作,這既鍛煉寶寶的聽覺,又能提高寶寶的音樂智能和運動智能。”

  “在音樂不管是對小孩年輕人還是老人,都是有很大好處的,懂音樂的人心態都很好,特別是老年人,隻要他懂音樂就很難得老年癡呆症啊。”

  “看來我們也得在音樂方麵好好學習學習了。”

  “也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辨別不同的聲音,像口風琴,鋼琴,吉他,架子鼓都會彈出不同的聲音,可以給寶寶找三個,敲出不同聲音的瓶子,或者是在三個相同的瓶子裏裝上不同量的水,就會發出三種不同的聲音,剛開始媽媽示範著給寶寶敲出很有節奏感的不同聲音,然後再讓寶寶自己去敲打,並指導寶寶聽出不同的音調,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特別喜歡敲擊,特別是喜歡敲出聲音來,如果寶寶在敲打時發現被敲擊物所發出的聲音不同,他會非常好奇,並會努力記住敲哪個聲音高,哪個聲音低,並能聽吩咐去敲打。所以說這個時期的寶寶模仿能力特別強,可能會在做完這個遊戲之後,用小手去敲身邊任何能觸及的物品,這遊戲雖然好,可是,糖糖,你可記住了,在玩完這個遊戲之後,你必須得每時每刻陪在小嗦啦身邊,因為他有可能會去接觸電視,冰箱等帶電的家具,那你就得告訴小嗦啦,接觸這些家電是危險的,並且要加強寶寶的危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啊?那我不得每時每刻都跟在他身後呀,這也太麻煩了吧,小家夥現在都爬的都賊快了,那我不還得跑著跟在他後邊呀。”

  “為了孩子的安全,你就得讓寶寶無時無刻不離開你的視線,要讓他在你的視線範圍之內活動,這樣才能夠確保小嗦啦的安全。”

  “對呀,糖糖,為了我幹兒子的人身安全,你就失去你的自由,時時刻刻陪在他身邊吧,這樣既能培養你們母子兩的深厚感情呢,何樂而不為呢。”

  “好吧,為了能夠使我兒子,有個聰明的腦袋,我一定會竭盡全力配合他,使他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