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千斛
作者:當場隻手      更新:2020-05-21 10:48      字數:2367
  自古方山一條路。

  方山南麓遠比北側險峻,唯一的一條大路,便是楚武王修建的這條馳道。

  關於這條古道的修建,有著太多的傳說故事,五丁開山,劈山救母……自遠古一直流傳到現在。

  暮色降臨,夜晚冒險下山是無法辦到的事情。古馳道雖然寬闊,很多地方卻已被草木掩蓋,一側便是懸崖,人還好說,馬車根本沒有通過的可能性。

  所以林師決定就在古烽燧紮營,等到天明再行下山。

  夏瑾看著來路,雖有些許不安,可是既然林師已經做了決定,他便隻是聽從。

  這是他多年以來的習慣。

  林師早已位列三公,卻不去陪都享清福,而是留在北方與大夥兒一起南征北戰苦苦支撐危局,十數年來嘔心瀝血,不到五十的人,看上去已然是垂垂老者。

  更何況林師智計百出,算無遺策,不知多少次把大夥兒帶出險地。對於這位長者,夏瑾向來是極為信任。

  這一夜,夏瑾甲不離身站在古烽燧上,整夜沒敢合眼。

  一夜平安無事,並沒有燕賊跟上來。

  曙光再臨,夏瑾鬆了一口氣。百餘人拱衛著馬車沿著古道緩緩下山,向著山下那一馬平川而去。

  他並不清楚,就在方山北側的古馳道上,此刻又多了幾十具燕賊的屍體,屍體上有著一個個兒臂粗的血洞。

  若是他看到了,定能認出這些傷口正是順陽兵慣用的竹槍密集攢刺造成的。

  ……

  順陽城隻是一座小城。

  小城方方正正,黃土夯成,北麵不遠便是丹水,每麵城牆長約裏許,周圍圍著一條寬二丈深八尺的小小城河。

  這樣的小城,在三百裏順陽川著實不起眼,甚至比不上一些大的塢堡。

  至少附近蘇家和謝家的塢堡,都比順陽城要大上不少。

  北邊的貴客到了,自然是駐紮在順陽城裏。順陽太守蘇良看著眼前的貴人,神情恭順,目光明亮。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楚國肇始之地,國朝龍興之所,太祖陵寢所在,竟至於衰敗如此!”

  “三千人的錢糧,都無法供應了麽?”

  “五百順陽兵!區區五百順陽兵,竟也是征召不了麽?”

  夏瑾坐在下首,看著正朝順陽太守發脾氣的林師,心道這十餘年來,何曾見過老師有這般失態的時候。

  便是在最危急的時候,老師也是如雲淡風輕般的瀟灑。這一次,老師的心卻是有些亂了。

  進入順陽川後,看到的光景與在高處遠眺迥然不同。號稱三百裏不斷青的順陽川,這般膏腴之地,竟然是有著大片荒廢的農田。不少遠離塢堡的村落已經荒廢,成了鳥雀的樂園,斷壁殘垣間,甚至有著兵火的痕跡。

  “恩師……自京師淪陷以來,人心動蕩,盜匪橫行,便是這順陽川亦是如此。此地民風彪悍,自古如此,一旦亂世來臨,便是豪傑並起。那些毀掉的村寨,便是毀於盜匪之手。”

  蘇良神色沉靜,輕聲解釋著。

  他是寒門子弟出身,能夠踏入仕途,靠的就是林師為大中正時給他的評語,“亮拔不群“四個字,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算是林師的門生,這一聲恩師叫得情真意切,極為自然。

  蘇良一聲恩師叫出來,林師的臉色緩了緩,重新坐了回去。

  這次取道方山南下,一來是因為兩淮一線燕賊勢大,通過不易,二來便是想來順陽川招攬些人馬。若能有幾百順陽兵,到了建康便有了底氣,不必看那些隻會清談論玄的鼠輩臉色。

  本以為是極容易之事,沒想到竟然會有波折,順陽城和太守府都是空架子,蘇良手裏除了幾個老吏之外,竟是沒有一兵一卒。

  “丹水兩岸大大小小的塢堡,不少已然被盜匪盤踞。北方來的流民走投無路,不少人隻能是依附盜匪,成為他們的部曲。白日裏看著都是良善百姓,夜裏便成了匪類,呼嘯來去打家劫舍。”

  “也有那些世家大族,為了自保亦是擴建塢堡,收納南下流民,麾下部曲少則數百,多則數千。這些年靠著他們,盜匪的勢頭才被壓製下來。”

  “整個順陽川中,在籍民戶已經不多,多少全憑世家大族一張嘴。學生能在此維持,還是有些世家大族感念國朝恩德,給朝廷留了一些臉麵。南渡之後,朝廷未曾給過我一分一文俸祿,全靠幾家大族支應錢糧,學生才能在此地維持下去……”

  “……”

  聽完蘇良的解釋,夏瑾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三百裏順陽川,看來早已糜爛,不複舊日光景。

  林師揉了揉眉心,有些痛苦的歎了口氣。

  “如之奈何?”

  “恩師,若是需要人手,可以修書一封,學生派人送到太祖陵寢……”

  “你說那些守陵的沙民?萬萬不可!”

  夏瑾看了蘇良一眼,沒有說話,心道林師這個學生真是糊塗。帶那些守陵的蠻子到建康,誰敢保不是下一個五部燕賊?五部燕賊內附之初,可也是忠心得很。

  “恩師,眼下之計,隻能請恩師亮明身份了。順陽川能戰之兵,如今俱在世家塢堡高牆之內。至於錢糧,也得向蘇家謝家張口才行。以恩師之名,隻需傳召一聲,蘇家謝家肯定就會前來拜見。”

  “如此說來,這兩家倒是頗知忠義二字了。”林師神色微和,緩緩說道。

  蘇良肅容道:“順陽川中,便是盜匪亦知忠義二字,不會慢待王師。若非如此……”

  蘇良沒有說下去,夏瑾卻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

  百餘人的疲憊之師,護送幾輛滿載細軟的馬車,若非是有青州兵戰旗飄揚,這點兒人馬進入盜匪橫生的順陽川,完全就是羊入虎口。

  “傳召倒不必了,既然順陽之民心存忠義,老夫倒不好托大。蘇家和謝家……老夫就和爾等親自走一趟吧。”

  蘇良臉色一喜,卻是瞬間斂去,肅容道:“先去蘇家!我聞蘇家有存糧三千斛,正好供應恩師路上所需。”

  ……

  蘇家塢堡,距離順陽城不過十餘裏,站在順陽城上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休整了三日之後,百餘人輕騎快馬沿著丹水向上遊行去。人馬都已洗刷幹淨,盔明甲亮威風凜凜,至於那些怎麽也洗刷不掉的血跡,不但無損於威嚴,反而是憑添了幾分鐵血的氣息。

  一路行去,越靠近蘇家塢堡,道旁田地荒廢的越來越少。有流民裝束的農夫在田間地頭,見到大軍也不回避,神色竟是頗為坦然。

  不多時便到了蘇家塢堡之外,塢堡門戶大開,吊橋放下,一麵大旗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