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真逗
作者:被打的兔子      更新:2020-05-20 23:44      字數:2254
  炊煙嫋嫋,是她喜歡的萬家煙火。

  她乖覺地將飯菜做了兩份,正要讓阿娘給他們送過去,新桃姑娘就過來了,矜持笑道:“阿柳這是做了什麽好吃的,這樣香。”

  她其實不太喜歡化了濃妝的人進她的廚房,默默地把飯菜都罩上,這才回道:“都是農家粗陋的飯食罷了,姐姐來得倒好了,因白日世子說這湯他還要吃的,我又特意加了些其他的材料進去,味道應該更好了。姐姐可以遣人端過去。”

  新桃的笑容掛不住了,聽這意思,這湯是吃剩下的?要不怎麽說是一個月能拿二兩月錢的大丫頭呢,即便心裏有想法,絕對不會放到明麵上來說,隻道:“何必遣人來拿,我原本就是丫頭,我端過去罷。”

  柳夷光笑笑不說話,將食盒拿出來,將餐盤一一擺放了進去,一道湯五道菜,三葷三素。

  “晚膳之後,我會另做一些點心,還要麻煩姐姐遣人過來取。”

  “阿柳客氣了。”

  事實上,柳夷光一點兒也沒有客氣。反正,她不提供外賣服務。

  待她把自家的飯菜端上了桌,方媽媽提著兩個飯盒過來,往桌上一放,看了柳夷光一眼,冷哼了一聲走了。

  柳大娘氣得鼻子都歪了,插著腰狠狠地唾了一口:“世子院子裏的媽媽就了不起了?”又擔心方媽媽那個態度,以後柳兒去了要穿小鞋。

  小五今日一天都悶悶不樂,聽到柳大娘的話,心情更加沉重,柳夷光摸摸他的頭,將桌上的整隻烤雞扯了一隻雞腿給他。

  “小五是不是在擔心阿姐?”

  小五揚起頭,鼓著腮幫子:“世子身邊的人都不喜歡阿姐,他們是壞人!”

  額

  柳大娘瞪了他一眼,冷冷道:“你阿姐的性子本來就不討喜!”

  這說得就過分了吧?柳夷光咳嗽了一聲,對小五說道:“他們隻是跟阿姐不熟,以後混熟了,他們會喜歡阿姐的。”

  “我阿姐最好了,他們肯定能喜歡!”小五信誓旦旦地說。

  柳大娘又忍不住道:“全家就屬你最捧她的臭腳,行了,抱著你的雞腿兒去旁邊吃,你阿爹和哥哥們都還沒上桌呢。”

  柳夷光吐吐舌頭,心裏毫無波瀾,她壓根兒也沒有想過要討人喜歡。人際關係嘛都是靠利益維係,隻要世子需要她,不管她的個性多麽不討喜,他們自然會靠過來。至於朋友,那真是可遇不可求了。

  柳大娘自是極疼愛這個女兒的,說是心尖子也不為過,但也為她孤拐的性子頭疼不已。晚上睡覺,對著柳管家不住的歎氣。

  次日,柳夷光照常早早地就起了床,收拾了些平日裏做的小零食放到背簍裏。

  “又要往外跑?你也該多學學規矩了。”柳大娘拎著她的耳朵,把她往屋子裏拉。

  “是世子和周先生讓我帶他們去附近村子裏走走。”她揉揉自己的耳朵,不滿道:“我都這麽大了,您還動不動就拎我耳朵。”說完又顧影自憐:“我這舉世無雙美貌的耳朵啊喂,都被您拎成招風耳了。”

  “呸,還要臉不要。”柳大娘又好氣又好笑,幹脆不理她說的混賬話,擰眉道:“去村子裏做什麽?那裏……罷了,去去也好。”

  莊子裏農忙的時候也會有附近村子裏的村民來做活,柳大娘對他們還算熟悉。於是囑咐道:“陪世子他們去也就罷了,說話卻要謹慎。”

  “曉得的,我順便去林婆婆家送些東西。”

  “那你再到雞窩撿幾個雞蛋,再包兩斤栗子糕帶過去。”

  等她收拾好東西,又自覺去主院那邊的樹下畫圈圈了,身邊還有一頭漂亮的小毛驢。守在門口的護衛眼睛都忍不住往她和驢身上瞟,還偷偷地笑。

  他們今日倒是沒有讓她等太久,天邊還餘啟明星亮著。

  見她牽著毛驢,祁岩哈哈大笑:“你打算騎著毛驢出去?”

  “阿花長得挺好看的,脾氣也好。”柳夷光注意到他們身後的兩匹駿馬,毛色亮麗,身形健美。這樣一比,也就是奧拓與奧迪的差距吧。

  “這玩意兒能騎嗎?”祁岩好奇地湊過去看,這小畜生還沒人高呢。

  柳夷光摸摸阿花的頭,阿花跪下來,她橫坐了上去。“世子,周先生,我們腿短的先行,您二位務必緩緩跟上。”

  祁岩指著她大笑,周先生也露出一絲笑意。兩人帥氣地躍上馬背,一左一右跟著她。

  有清風相伴,她心情也甚好。坐在阿花身上輕輕哼著小調。

  明明昨個兒還冷著個小臉,今兒又這麽高興。祁岩好奇:“遇到什麽高興的事了?”

  柳夷光停止了腳步,疏朗笑著答道:“遇上了夏日晨起的清風。”她甚至能感覺自己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叫囂著舒爽。

  她這樣笑起來真好看!似清晨草葉子上掛著的露珠,陽光那麽斜斜地穿透過來,裏麵有一個繽紛的世界。

  “一絲兒涼風就能讓你歡喜,你可真逗。”

  夏蟲不可以語冰,柳夷光也不期望他能理解,像他這種夏日裏熱了有人打扇的人,自然不能理解她對風的渴求了,何況,這還是帶著青草氣息的涼風,既清新又健康,前世她想要呼吸這樣的空氣還得花錢渡假去。

  出了雙柳莊,過了一座小橋,到了林家灣。隻有一條蜿蜒的羊腸小道通入村裏。

  “進了村裏就不便騎馬了。”柳夷光下了驢,牽著小花在前麵帶路,他二人下了馬,隨意將馬綁在路邊的樹上。

  天亮了,村子活了。小孩子的嬉鬧聲,婦人們的怒罵聲讓這個村子有了生氣。路上若是碰上了人,人家喚一聲“柳娘子”,她也就靦腆地笑笑,若問起她身邊的兩位公子,她便回答:“是家裏來了客人,想見識一下這裏的風土人情。”

  這裏大多數人住的還是簡陋的茅屋,間或氣派一點的用石頭搭起來的房子。

  “這村裏可有外來的人?”周先生問道。

  “自然是有的,而且大多數都是外地來的,聽說十幾年前永樂鎮發了洪災,有一些人災民流落到這裏。”柳夷光說到這裏心裏有一絲溫柔:“也虧得當年這裏民風純善,好人多呢。”

  周先生點點頭:“當年陽城縣令張興德乃名士黎先生的弟子,想來民風純善離不了他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