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史書抄,手記給
作者:朝聞可馨      更新:2020-05-20 22:23      字數:2651
  還不知道安明瑜已經下山了的黎皓月,此時此刻,正在族學王夫子跟前,埋頭認真地抄寫著安明瑜心心念念的史書。

  即將年關,族學其實幾日前就已放了假,但若是就此放假,黎皓月隻能年後才能繼續抄史書了。一想到安明瑜每次都很期盼地問他史書抄完了沒,卻總得到還沒有的回答時,她眼神中那種難掩的失落,黎皓月就央了夫子,允許他這幾日還來族學,把它抄完。畢竟,他已經抄到最後一卷接近尾聲的部分了,也就需要幾天的時間而已。

  因為看重黎皓月這個孩子,族學裏的王夫子並沒有拒絕他。而王夫子之所以不肯將這部厚重的史書借給黎皓月回家抄,是因為自天宇皇朝滅亡之後,這部經由天宇皇朝開國祖帝下旨命人編寫的講述了炎煌大陸萬年曆史的《炎煌史記》,已經是絕版了,甚至完整版都很少見了。

  再有王夫子很欣賞黎皓月這個孩子,就想借著他抄書的時候,時不時給他講解一下史書裏的內容,自是沒有同意讓他帶回家抄,而是每天讓他在自己跟前進行抄寫。

  事實上,若是黎皓月直接先抄天宇皇朝的那部分,安明瑜也許早就可以知道當年發生的事情了。但為了不顯得太過突兀,安明瑜未曾直接提出想要知道的是天宇皇朝尚武女帝時期之後的內容,再者,她聽聞黎皓月講述過這位族學王夫子的身份後,秉著愛護黎皓月的念頭,就想讓他借此機會從頭到尾地好好抄寫一下,聆聽一下王夫子的私下教導。

  族學王夫子,是當年黎常壽從外遊曆回來,跟著他一同回來的。二人在外結識相交,按黎常壽的話來說,他隻是不小心救了一下文弱的書生王夫子,因為惦念著黎氏一族的崛起,正好王夫子也沒去處,就邀請他一起回了大黎村,做了黎氏一族族學的夫子。

  黎常壽常常得意地在黎皓月麵前說過無數次王夫子的出身,為的是叮囑他好好跟著王夫子讀書,要知道王夫子祖上可是出過帝師的人,估計這也是他自認為能讓族人崛起、光宗耀祖的依仗。

  帝師,教導皇嗣,乃文師的最高等級,可見王夫子的家族曾經也輝煌榮耀過,隻是不知何因,如今隻剩他孤身一人了。

  黎皓月認為,這也就是王夫子能擁有《炎煌史記》完整版的緣故。事實上,他並不知道,這本《炎煌史記》曾經是帝京紫微城裏唯一的原稿,這也是王夫子為何看重這本書不肯外借的原因。

  終於抄完了最後一頁,黎皓月像每一次那樣小心翼翼,將書的最後一頁輕輕地翻了過去,徹底闔上了書,放下了手中的筆。

  書已抄完,今日就可以將所有抄完的內容裝訂好,帶回去,待阿瑜知道這個消息時,一定會很高興,想到這個,黎皓月欣喜之餘,卻又有種疑惑,王夫子說這是《炎煌史記》的完整版,講述了炎煌大陸上萬年來的所有曆史,可是,為什麽這本史書給他的感覺卻是缺了很多內容呢?

  黎皓月低頭看了一眼他所抄的內容,末尾上寫著:皇朝曆宣德三十九年臘月二十六日,康平太女皇甫明瑜薨,享年二十七歲,諡號泰安。

  這之後發生的事情呢?為什麽沒有記載皇朝滅亡,大陸上國建國滅的種種事件呢?

  黎皓月帶有疑問地抬頭看向坐在一旁讀書品茶的王夫子,隻見他白發長須,並不出眾的容貌布滿了歲月的痕跡,通體透著一股書生氣,氣質儒雅。

  感覺到黎皓月的視線,王夫子放下了手中的書,朝他望過來,仿佛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問道:“有疑問?”

  不待黎皓月回答,王夫子再問道:“是不是想不通

  為何沒有康安太女之後所發生的曆史記載,對嗎?”

  “是的。”黎皓月恭敬地點了點頭。

  “因為《炎煌史記》自康安太女後所記載的內容,都與事實有出入,那時作為繼續往這部書裏添加內容的總纂修,我的先祖認為若是將與事實不符的內容寫入其中,並不符合皇朝開國祖帝的本意,自是沒有將它們歸入這本書內。”說著,王夫子就起了身。

  “事實上,這部書最後一頁的最後一段話裏所記載的內容就已非事實了。”王夫子站在黎皓月的身旁,伸手指了指他所抄寫的內容,解釋道,“這裏記載的是臘月二十六日,而流傳在世的野史裏,康安太女是薨於臘月二十一日的,人們傳言那時太女早已薨逝,隻是尚武女帝遲遲不肯昭告天下而已。但根據我先祖的手記,康安太女並非薨於這兩個日子裏的任何一個。至於她何時亡故,隻有當時在紫微城內的人們才能真正清楚。隻是出於某種原因,被秘而不宣了。”

  接著,他又轉過身,走向了他的書架旁一個看上去年歲已久,卻很精致的箱籠旁,打了開來,從中拿出一大摞書冊,再轉身交給了黎皓月。

  “這些是我先祖的親筆手記和康安太女薨逝後,我族一代一代的族長所撰寫的《炎煌史記》的手寫稿,以及我在外……”逃亡時,“遊曆時,所考證的曆史內容,各種野史記載。年關將至,這部分內容你可以拿回去在家抄,抄完後,再還給我。”

  “夫子,這怎麽可以,這麽珍貴的……”明顯看出王夫子對這些手記書稿的戀戀不舍,黎皓月深感不好意思,想要推卻,準備年後再來抄。

  “好好研讀,年後我可是要對你考校一番,哪些內容可以歸為正史,你可是要說出你的理由來。”王夫子打斷了他的話,示意他不要推卻,他相信,黎皓月會愛惜它們,按時歸還回來的,“我相信你會愛惜這些手記書稿的,之前的《炎煌史記》不可以借你,但這些可以。”

  《炎煌史記》是自開國祖帝以來,代代人的心血,所以他的太祖父在天宇皇朝滅亡之時,帶著家人匆忙避禍,還不忘從紫微城中將其帶了出來。而交給黎皓月的這些手記書稿,隻不過是他家族內部的東西,他族人自行記載的內容,以及他自己找來的野史記載。

  就算貴重點的先祖手記,也早就遺失了一部分,被他自己毀掉了另一部分,隻留下了這些無傷大雅的內容而已,何況是這些並不能確定是否是曆史真相的手稿,借出去又如何呢!

  想到這些,王夫子不由得暗自遺憾悲傷,他的先祖,在天宇皇朝尚武女帝時期,可是三朝元老。他的家族,是以清廉正直為名,有著五世三公的世家大族,然而如此顯赫的家族卻最終仍然逃不過曆史的步伐,湮滅於世,隻剩他一人苟延殘喘。

  先祖愛寫手記,記下他所經曆的一切事情是件好事,可也是件壞事。好事是因為能把真相留下,壞事卻也是因為把不該留下的真相留了下來。

  人都說知道的事情太多有時並不好,所以他們一族挺過了天宇皇朝的滅亡,卻沒有挺過天諭國皇族的追殺,慘遭滅門,隻因為先祖記載了他不應該記載的事情。

  王夫子陷入了回憶當中,但很快就回過神來,再次叮囑了黎皓月一番:“就這樣,你回去好好研讀,而且可不能因為過年,落下了功課。”

  最終,在王夫子的堅持下,黎皓月拿著抄好的《炎煌史記》和一摞子手記書稿,跟他道了別。

  在回家的路上,黎皓月心心念念道:這些東西,回去就可以念給阿瑜聽了,她一定會很高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