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君臣議,生機存
作者:朝聞可馨      更新:2020-05-20 22:23      字數:3379
  紫微城,曾經皇甫皇族的宮城,那象征著權力與地位的宮殿,縱然經曆過皇朝的滅亡,戰火的侵襲,卻也沒能損傷它的一絲輝煌壯麗。

  如今,它的主人是天諭開國祖帝的第三子俞元叔。今年已經一百三十三歲的他已漸顯老態,縱然習武多年,但當年為天諭征戰多年,所受暗傷不少,再加上朝政繁忙,自是沒有多餘的時間專注修武,所以,他的身體完全不如他的皇弟紫陽王,也就是天師宮的紫陽山人。隻大八歲的他若與紫陽山人站在一起的話,看上去會像紫陽山人的父輩。

  他近些年來傷病總是頻繁複發,就漸漸把朝政轉到他的第七子,當朝太子的手中了,隻是若有重大的事情,就比如說,紫陽山人派人剛剛傳回來的消息,就需要他來做決策。而通常這種情況下,他一般都會把重臣宣召到他常住的養生殿暖心閣裏進行議事。

  然,此時此刻,往日在暖心閣內會爭相發表意見的重臣們都個個緊閉唇舌,默不作言,垂眼看向地下,沒有一個人對俞元叔的問話回應。

  “眾愛卿,這是關乎國運之大事,你們的意見如何?”俞元叔眯了眯眼睛,慢慢地再問了一遍。有一個即將成為天師宮掌宮弟弟的好處就是,同樣得到的預言內容,俞元叔得到的卻是完整版,甚至還有著更詳細的分析。

  紫陽山人信內著重強調了那顆帝星代表的肯定是他之前卜算的“舊主”,並且為女。她已臨世,預言已經開始成真了,但現在俞氏皇族還有機會,隻要把她扼殺在搖籃中,一切都會變得對俞氏皇族有利。但因無法算出對方何人,生於何時何地,隻能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凡是今年冬季出生的女嬰,務必殺之,至於男嬰,避免錯漏,也不可放過。

  “微臣以為,天師所言之事總是玄而又玄,信則有,不信則無,殺天下嬰孩,實屬……”作為朝廷百官為首三巨頭之一,雖然不想出這個頭,但無奈熟知皇上性格的司政大人發現他在問第二遍的時候先看了自己一眼,若不回答,肯定會惹怒皇上的,“罪孽太深。”

  “殺孽太重,有違天和,反而會遭反噬,禍害國運。”已經有了出頭鳥,現在說也沒關係了,再說,皇上剛才好像也看自己了,不說,不行啊!司禦大人旋即也張了口,跟司政大人的意思一樣。

  “將士殺人,為保家衛國,理所應當,但若殘殺無辜嬰孩,過分了!”司兵大人的語氣並不好,實在不喜歡紫陽王,都去修煉成了方外之人,還要回來幹涉朝政,每次回來神神叨叨,總弄得人心惶惶。再說了人丁興旺之家裏有哪個會沒幾個在今年冬天出生的嬰孩?明明是喜慶之事,現在卻來了這麽一出,真真可惡!

  “微臣也以為如此。”接下來,但凡在此的重臣沒有一個肯讚同的,隻除了站在一旁的太子和盤坐在那裏閉目不語的老者。

  能在這種場合,除皇帝之外被賜座的,自然不是一般人。他不是別人,他是當朝皇帝和紫陽王的親舅舅,也是當年隨開國祖帝闖天下,建立天諭國的文武雙勳之臣,更是為俞元叔登基稱帝出了大力,敢斬殺當年的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梟雄,他就是如今天諭國有著世襲不降爵鐵帽子的安國公。

  他是個聰明的人,並沒有仗著皇上外戚或擁立皇上繼位的身份對其指手畫腳,而是在皇上登基之後就借專心修武的名頭急流勇退了。再加上,當年為了擁立開國祖帝,征戰沙場時,他的五個兒子中戰死了四個,隻留下了一個建朝後才出生的幺子,也就是最不成器、以紈絝為名的世子安顯貴。

  至於孫輩的,不是當年死了的,就是比較平庸的,隻有兩個可以談得上不錯的,卻還有一個因為身份比較尷尬,又惹怒了世子夫人,等同於被發配到邊緣地區去了。

  無論如何,安家對俞家基業沒有任何負麵影響,哪怕安顯貴的嫡長女是太子繼妃。俞元叔對安國公的忠心以及太子的能力都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他是非常尊重這位舅舅的,如若遇到難題,還會宣安國公進宮商議。

  可以說,任何事隻要他開口,皇上是絕不會駁回的。而隻要他在,安國公府就是朝中除皇族外,最顯赫的門第,甚至比其他皇族更得帝心。

  太子的意見早已明朗,凡是影響俞家天下的因素都不可留,而安國公,俞元叔轉頭看向了他,問道:“那你的意思呢,也反對嗎?”

  “臣附議紫陽王的建議,寧可錯殺,也不可放過!”安國公睜開了雙眼,看向了皇帝,斬釘截鐵地道,再瞥了一眼其他人,斥責說,“一群婦人之仁!”

  “哈哈哈!說的對,婦人之仁!”俞元叔大笑道,很顯然,他的意思也是如此,安國公總能和他一條心,讓他甚感心悅。笑完後,他麵無表情地轉過頭來,眼神冰冷地一一掃過在場的諸位臣子,“事關國運,不可疏忽!眾卿先退下吧,具體怎麽做,我再和太子、安國公二人商議即可。”

  />

  見狀,知曉皇上已經有了定論,眾人隻得一一告退。哪怕是司禦大人也沒敢死諫,因為他們都知道,在有關俞氏皇族基業的事情上,如若膽敢違背了皇上的意思,就不用說皇上了,恐怕安國公都會第一個出手滅掉對方的。至於若是家族裏有那個期間出生嬰孩?自認倒黴吧!

  說是跟太子、安國公二人商議,實際上在眾人離去後,俞元叔並沒有讓太子參言,隻是讓他在旁邊聽著。而太子也不發言,從頭到尾一動不動,好似隱形人。九十來歲的人還得像個孩子般地不能插言二人的討論,太子並不在意。有一個長壽在位的皇帝爹,害他坐了幾十年的太子,他都忍了下來,何況眼前的這點小事呢!他之所以能成為太子,就是識時務,懂忍耐。讓他做事,他認真做事,不讓他做事,他修武,要知道,做皇帝的日子總會到的不是嗎?

  無從知曉太子心裏想的是什麽,俞元叔和安國公二人已經開始說起了話來。

  “北方三國竟然最先得到消息,看來他們在謫仙盟裏的人本事也不小啊!”

  “說不定是紫陽王特意先傳給他們消息的呢!”

  “也是,不過,舅舅你真的覺得這樣做可以?”

  “寧可全部錯殺,也不可放過一個!”

  “朕記得子淵那孩子家的老五是不是該出生了,會不會也是在這個日期內?”

  “臣謝過皇上,子淵的事情還勞您記著。”

  “哈哈,朕最喜歡子淵那孩子了,你又不是不知道。那麽優秀的孩子,偏偏在婚事上跟人拗著來。”

  “您知道他拗著來,還偏要讓臣答應他。”

  “沒什麽,他是朕從小看到大的孩子,這點小事又有什麽不可以隨他的心的!再說了,正好讓他幫朕做件事。所以,他家老五……”

  “上次來信,預產期應該就是在前些日子。”

  “那你還讓朕下這個旨?子淵那個孩子什麽都好,就是沾了他家媳婦的事……”俞元叔搖了搖頭,停頓了下來,像是在猶豫什麽。

  “但您在他心中更為重要。”

  “哈哈,那是!”俞元叔很開心,心中有所決定,“需要朕放過那個孩子麽?”僅一個,找人盯著就可以了,若有事,再殺也不遲,若沒事,就不用傷子淵的心了。

  “皇命不可違,滅國的災星,就算是我安氏子嗣,也絕不能留!您可別因為子淵的關係而手軟。”

  見安國公如此堅定,俞元叔點了點頭,折中了一下,說道:“這樣吧,紫陽發來的消息裏特意強調了,帝星所指為女,此次連男嬰也不肯放過,隻是為了怕有漏網之魚。若子淵媳婦這次生的孩子是男孩,朕可以特別赦免他,若是女嬰,則不留!”

  “臣,謝過皇上,臣會派子矜親自前往鑒定,若為女,絕不留!”

  俞元叔點了點頭,又說起了另外一件事:“紫陽說的另外一件事,你怎麽看?”

  “在炎煌大陸的史上,多少朝代更替,多少皇族被滅,但從來還沒有人會去動前人皇陵的,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所以……你覺得不應該做?”

  “不,要做,待我天諭成皇朝,天下之人又有何人膽敢對此非議!”

  “哈哈,好!好!舅舅你每次都能說到朕的心坎裏去,朕也認為紫陽說的對,皇甫一族本就氣數已盡,若再被毀去皇陵,哪怕有當年裴氏天師一族可能設的風水複生陣,也不能再讓皇甫一族起什麽氣候,而且若是真有漏網之魚,看著祖先陵墓被挖,又怎麽可能忍得住不露麵呢?”

  “不怕他們露麵,就怕他們不露麵!”

  於是,天諭國皇上下旨舉國屠殺嬰孩的同時,他還下了另外兩道聖旨,一道是隻給了安國公的暗旨,另一道則是讓天下震驚的旨意:皇甫皇陵位置不對,需要開墓遷墳!

  …………

  天下已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大事,對於遠在襄都,目前隻沉浸於家中添了新生命的歡樂中的那府人家來說完全不知,而那位引起這一切事情發生的根源她正在伸伸胳膊,伸伸腿,感受著她從未體驗過的健康感,毫不掩飾她愉快的心情。

  重生的感覺,真好!

  擁有健康,真棒!

  唯一的遺憾是,不知今夕是何年,所在何地。

  還有,母皇父後,皇弟皇妹他們,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