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電影節二三事(九)
作者:老貓三千問      更新:2020-06-28 19:34      字數:2369
  彭毅誠一邊說,一邊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英雄遲暮,美人易老,永遠是最令人感傷的事情,但這就是自然法則。

  “華國一代知名導演逐步走下神壇,也意味著一支新生力量崛起---跨界導演。徐征、趙威、郭小四、韓函等跨界導演,都成為了電影圈的“吸金王”。據統計,近十年的票房十強榜單中,有7部電影是跨界導演執導的。

  跨界導演的到來,為相對單調的華國影壇輸入了一股新鮮血液。但由於專業性不足,跨界導演的作品多數褒貶不一,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雖然看起來進口片的聲勢更浩大一些,但其實國產片並沒有輸陣。據統計,2007-2016年躋身當年票房十強的100部電影中,51部電影是國產片,49部是進口片。

  具體來看,國產片的票房表現發揮時好時壞,在2009年、2013年和2015年,國產片的票房表現好於進口片,各有6-7部電影躋身當年的票房十強。在2007年,2011年和2012年,國產片總體的票房表現遜色於進口片,隻有3-4部電影躋身十強榜單。

  而國產片慘遭票房碾壓的時間卻更多,則是因為遭遇了好萊塢的“票房怪獸”。2007年上映的《變形金剛》、《哈利波特5》、《加勒比海盜3》,2011年的《變形金剛3》、《功夫熊貓2》、《哈利波特8》、《速度與激情5》、《加勒比海盜4》,2012年的《碟中諜4》、《複仇者聯盟》、《泰坦尼克號》,每部都是全球範圍的“票房收割機”,國產片很難與之匹敵。

  這樣看來,2017年上半年的國產電影集體低迷似乎有了答案。畢竟《速度與激情6》、《變形金剛5》、《加勒比海盜5》,都屬於近十年來最為吸金的係列電影。更何況,上半年國產片總體也不太爭氣。

  但這一切都隻是表象而已,過去的十年,是華國電影產業迅猛發展的十年。不僅成功躋身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也是世界擁有銀幕數最多的國家。華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可以說是有目共睹。

  然而,當我們回顧這十年的高票房電影時卻會發現,能在電影史上留存下來的,能夠經得起觀眾、曆史、藝術、美學檢驗的電影,依然少之又少。尤其是最近五年鮮有作品能夠叫座又叫好。

  究其原因,華國電影產業還存在著不少短板。

  首先,華國電影工業化僅僅處在起步摸索的階段,電影類型比較單一,同質化和跟風現象嚴重。想要補齊這些短板,提升國產電影的品質,並非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每一個影視從業者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另一方麵,逐利資本大量湧入影視圈,也是國內爛片叢生的重要原因。影視作品創作受製於對資本的追求,資本的盲目逐利使不少電影製作者隻得把電影當成一門生意,利用各種手段獲得了票房,卻失了質量。

  曆經十年的發展,華國能夠成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這當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票房大國不等於電影強國。如果影視製作者滿足於“票房大國”的美名,一味地追求票房,無視電影品質,最終隻能落入口碑票房雙輸的結局。

  身為票房大國,影院裏最受追捧的卻是其他國家的電影,還有比這更尷尬的事嗎?”

  “……”

  所有人都在靜靜地傾聽,隻有攝影機的細微聲響,記錄著每一幀的沉默與流連。

  彭毅誠從這邊走到了那邊,依舊身形筆挺,接著道:“我30歲後再去一些地方,總有人跟我說,誠老師,你給當下的年輕人一些忠告吧。我說我自己還沒弄明白,怎麽給別人忠告?

  不過在今天,我倒真想說說,我也是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才想到的。餃子,如果《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後口碑很差,你會不會覺得很委屈?我醞釀了七八年,經受那麽多困難,結果你們不買賬?”他指了指下麵。

  “呃……會!”

  餃子不自然地點點頭。

  “嗬,不用尷尬,這是正常心理。但我要說的是,做電影,千萬別沉浸在自己的嘔心瀝血中,更別指望觀眾為你的辛苦而吹捧。你的誠意都在作品裏麵,觀眾能感受到,那是你的本事,感受不到,說明你不夠努力。

  我們敬畏這個行業,克製自己的玻璃心,一定要記住,我們靠作品生存,而不是觀眾的體諒和包容。

  外力的扶持隻能帶來一時的外強中幹,隻有強大的電影作品,才能造就強大的電影產業。”

  彭毅誠看著下麵的一張張或青澀或沉穩的麵孔,與外麵吵吵嚷嚷、大牌雲集的活動相比,這裏就像兩個世界,簡單而純粹。

  187位嘉賓,187位新銳電影人,並沒有被群體掩蓋,個個特點鮮明。

  “也許某一天,你們會功成名就,會站在行業之巔,你們安於現狀,抑或誌得意滿。但不管怎樣,當你感到迷茫、困惑、不知前路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能記住今天,記住身為電影人最初的夢想和信念……”

  “啪!”

  全場的燈暗下,一片漆黑。

  隨後,放映室裏的放映機亮了,機器放射出來的光芒,緩緩匯聚成的一道光線,從彭毅誠的身後傳來。

  最終,這些光線在舞台後麵的大幕布上,構成了天堂電影院的片段。

  眾人望著台上,一道道目光與那個人交融,聽他在光影斑駁間講述:

  “在故鄉居住了一天又一天,你認為這裏就是世界的中心。你相信一切都永不會改變。然後你離開了,一年,兩年,當你回來時,一切都變了。那條線斷了,你所尋找的並不是這裏。你隻能再次離開很長時間……很多年……直到你能回來尋找你的人們,你出生的土地。

  希望所有電影人都能回到原點,無論何時何地何種處境,都不會改變的原點——電影就是我的人生。”

  ……

  經過近半個月的忙碌,30日,首屆金龍國際電影節閉幕儀式終於成功舉辦完成。

  本著所有閉幕都是成功的原則,大框無錯、細節拖拉、服務糟爛的金龍國際電影節自然也是圓滿的。散場後,主辦方又開了兩天的總結會,彭毅誠提出了很多改進意見。官方的態度愈發溫善,許是經曆了活動期間的親見親聞,默認了他的電影節電影評選和主要環節主辦人的地位。

  可以說,以後的金龍國際電影節都會牢牢打下彭毅誠的烙印,成為他在華國電影圈未來發展的一大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