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秘辛
作者:女帝侯      更新:2020-09-29 21:41      字數:2549
  “你能將這兩枚玉環拿到我麵前,估計也知道了不少。”

  “推測而已,還需要一個人證罷了。”

  秦觀月語氣一變,“我隻有一個問題,當年的聶妃到底生了幾個孩子?”

  當今宣義帝母家聶氏,聶妃正是其母。

  鍾玉即使知道她大概已經知道不少,卻還是被她問的這一句給驚到了。

  “我想知道你是從何而知?”

  “總之不是宮越告訴我的。”

  秦觀月沒有再追問,鍾玉的這句反問就等於默認,她收起那玉環,朝他拱了拱手,“此事宣之於眾前,不會從我這裏傳到第二人耳中,先生請放心。”

  “知情者多已死去,如今也隻有我知曉了。”

  鍾玉卻絲毫不在乎她的承諾,反而冷硬的臉上帶上了一絲笑來,“你想找什麽書?”

  秦觀月有些意外,甚至還有些受寵若驚。

  畢竟鍾祭酒在她眼裏的地位一點也不低於寧昭那個皇帝,這位老人睿智聰慧,卻又沒有這個封建時代獨有的思想枷鎖,真心讓她欽佩。

  秦觀月對他的尊敬不亞於當年資助她們姐妹讀大學的那位老教授,故而她從來不敢在對方麵前放肆,對方對她的態度也是平平淡淡,算不上熱烈。

  可眼下對方的態度轉變的非常明顯,她便老實地交待了自己想找些神風皇朝時的史書古籍。

  “皇朝五百載,你想知道哪一代天子的史事?”

  “自然是第一位,還有……他的皇後。”

  鍾玉扭頭看向她,眉頭微揚,最後卻什麽也沒問,緩緩道,“他的確有一位皇後,也隻有那一個妻子,隻是在世人眼裏,他的皇後遠沒有那皇朝的那位天子的名聲大,但事實卻是,對於那個龐大巍峨的皇朝來說,那位皇後的地位遠比那位天子更高崇。”

  “比天子的地位更高崇?”

  秦觀月微怔,“我看遍欽天鑒所藏史書,隻知天子有過一個皇後,最後還為其而死,卻從未看見過對那位皇後的任何記載,祭酒是從何而知?”

  “皇朝建立之前,當時的滄瀾有七國並列,而你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在五百多年前有另一個名字——坤域。”

  秦觀月頷首,滄瀾有載的曆史她都看過,這點她自然知道,“而後坤域被皇朝吞並,當時的坤域帝被封坤域王,居於鍾山,隻是數百年過去,世殊時異,坤域王的後代也早已泯然於眾。”

  鍾玉抬起手指朝她點了點,意味深長地接了句,“坤域王被封於鍾山後,其後代中有一支以鍾山為姓,留在腳下這方土地,生活至今。”

  鍾?

  秦觀月錯愕地看著眼前的老人,“所以您就是——”

  鍾玉布滿皺紋的臉擠出了一個笑來,“是不是沒想到我這個糟老頭子還流著沒落皇室的血脈?”

  秦觀月確實很驚訝,她本來隻是想著這位祭酒愛好史書,宮越也說過國子監的史書甚至多過欽天鑒,倒是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

  古人安土重遷,且重傳承,鍾氏一脈很有可能知道更多秘辛。

  她問了句,“聽聞,天子的那位皇後便是出身坤域?”

  鍾玉一聽便緊緊盯著她,“此事你從何聽來。”

  “是大夏的那位龍女告訴我的。”她也沒有隱瞞。

  “龍女……”鍾老爺子摸著胡須,喃喃道,“那就對了,大夏乃是神風正統,又從李姓,自是知道的。”

  他也沒有奇怪龍女為何告訴秦觀月這種事,而是繼續道,“坤域皇室本是姓南,後封鍾山後,嫡係一脈便都改了鍾姓,而在鍾地尚有不少人為其生前立祠,死後建廟,如今尚有遺跡。隻不過,鍾地子民不稱其神風皇後,而稱帝侯。”

  生前立祠,死後建廟,曆來都是大功德者才能享有的待遇,連天子都不曾有這種待遇,為何那位帝侯能享有?

  “是隻有鍾地的風俗,還是當時整個皇朝如此?”

  “整個皇朝皆是如此。”

  “……”

  秦觀月很震驚,整個皇朝如此,也就是說,當時的整個滄瀾都在為那位帝侯立生祠建廟,日夜祭拜,整整五百年。

  “天下祭拜,整整五百年……”

  她有些難以想象,“她到底做了什麽,值得如此?如此功高蓋主,即使是自己的妻子,那位天子也不會絲毫不介意吧?”

  “誰知道呢,我也是從家鄉的習俗傳說之中才知曉的。”

  “那史書呢?皇朝之前便有史官,應當有那位帝侯的記載才是。”

  “皇朝覆滅已久,所餘史書多被帶至大夏,大羲所剩無幾,國子監的藏書閣不過吉光片羽,你若是想看,便看吧。”

  秦觀月伸手接過他遞來的鑰匙,忽然問了句,“藏書閣可有皇朝時的地圖?”

  鍾玉一愣,隨即皺眉想了半天,“這個應該沒有,不過我記得鄭國公似乎收藏了不少皇朝時期的古物,你可以去問問看。”

  秦觀月謝了老爺子一句,臨起身時又似不經意地說了句,“祭酒可記得我形影不離的少年?”

  鍾玉不知她何意,“什麽少年?”

  “那是我師弟蕭聲,我方才與他一道進的宮,不過他沒跟我來這裏,而是替我向陛下送東西去了。”

  不等鍾老爺子繼續問,秦觀月便道,“是一份奏疏。”

  鍾玉眼睛一下有了神,“什麽奏疏?”

  “與四國通商的奏疏。”

  次日早朝,朝臣們三五成群地走進殿內,一邊相互問好,臉上都多多少少掛著點笑意。

  他們心情確實不錯,為何?當然是因為那個封了帝師的女人這段時間一直沒生事,甚至都沒露過麵啊。

  此事著實叫朝臣們心情舒暢,連年邁的霍大人都顯得臉色紅潤了些。

  結果他們前腳剛進大殿,後腳秦觀月就悠悠閑閑地進了大殿。

  一襲合身的雲紋玄袍,玉冠綰發,秀美柔和的女子眉眼在這個莊嚴肅穆的朝堂顯得格外醒目。

  眾大臣一見到她,臉都變了。

  鳳丞相倒還算鎮定,朝她拱了拱手。霍大人直接翻了個白眼,轉過身去全當沒看見。

  他當沒看見,別人可不能當沒看見,個個幹笑著問了好,秦觀月也都頷首應了。

  倒是太子十分高興地迎了上來,“身體好些了?”

  秦觀月點頭,她對外托辭生病,不少人都來送過禮探望,而太子或許出於某些原因,送的禮格外重。

  “好多了,多謝太子關心。”

  “到底是姑娘家,還是要少勞累些的,孤命人送去的那些藥材你可要記著吃,畢竟你可是我大羲的股肱之臣。”

  秦觀月瞥了他一眼,心裏猜測著上次謝珩那事之後,太子身邊的那個謀士估計又給太子進行了一番思想輔導,說話明顯聰明多了。

  寧辰邊誇著邊觀察著秦觀月的神色,見她沒什麽不對勁,才終於忍不住開口,“聽說前些天,有人在帝師府長跪——”

  他話未說完,身後的殿門便響起了腳步聲。

  秦觀月轉身看了眼,卻是已出宮建府的恪王帶著個年輕官員走了過來。

  那年輕官員也是熟人,正是數日不見的謝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