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的一年
作者:更俗      更新:2020-03-04 21:30      字數:3528
  .,

  收購塔布曼家族壓榨廠的工作,自然是楊德山、王建中兩人牽頭推進。

  王建中帶來的四名員工又都是專業管理及技術人員,曹沫作為普通派駐職員,就更邊緣化了,分派到他頭上的任務,就負責保障後勤以及陪同工作。

  隻要是趕在王建中抵達之前簽下來的,項目本身又沒有問題,楊德山這時候擺明態度,挑明意向協議緊急簽下來就是要將這個功勞攬到個人名下,也不怕誰能責難他。

  王建中也隻能對項目本身進行評估,查找前期工作有可能存在的錯漏。

  當然,壓榨廠最終的收購估價,也是更具相關管理及專業經驗的王建中話語權更大一些。

  東盛集團做糧油、建築型材發家,目前國內僅食用油的年銷售規模就達到四十萬噸。

  即便棕櫚油在國內還是新品種,但涉及到壓榨設備以及成本核算,王建中以及他帶過來的這些人,肯定要比楊德山、郭建都要專業得多。

  王建中肯定是覺得兩百萬美元的收購報價太高,接下來談判能壓低多少報價,才是他的功勞。

  接下來幾天接觸,除了將收購價壓低到一百六十萬美元外,還要求從塔布曼家族種植園額外劃出十畝的建設用地,滿足接下來對壓榨廠改擴建的需求。

  東盛食用油年銷售規模就達到四十萬噸,一家年產兩千噸的壓榨廠,顯然不夠東盛看的,甚至初期目標就要在收購塔布曼家族壓榨廠的基礎上,追加投資進行改擴建,以最快速度將年產能提高到五千噸以上。

  即便如此,壓榨廠前期改擴建完成後,年產值也就兩三百萬美元的樣子,所能產生的利潤,都未必能覆蓋前期派駐員工的成本開銷。

  不過,整個卡奈姆,每年棕櫚油出口有上千萬噸,高達三四十億美元。

  東盛集團既然決定將西非作為海外投資業務拓寬的重點,收購塔布曼壓榨廠進行改擴建,僅僅是集團進一步適應卡奈姆市場的一個小動作而已。

  也是王建中他們到來後,曹沫才知道集團成立海外投資事業部,對楊德山這兩年來在卡奈姆碌碌無為頗有微辭。

  楊德山為保住位子,拿著曹沫早期應付差事所做的一份市場調研報告,在集團就是一通狠吹,主張在卡奈姆投資上億美元,建造一座大規模的棕櫚油壓榨廠,甚至直接承包土地種植油棕樹等等。

  棕櫚油作為食用油使用,在國際早已經得到認可,隻是目前國內引進很少,也是東盛糧油部門近期重點關注的一個發展方向。

  楊德山遲遲沒能返回德古拉摩,主要也是他提出這個計劃後,集團內部更主張在同樣盛產油棕,又距離中國較近的馬來西亞跟印度尼西亞兩國尋找合作項目。

  在地理距離上,卡奈姆顯然距離國內還是有些遠了,海運距離比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遠出兩倍多。

  楊德山在卡奈姆建壓榨廠的主張,第一時間就被事業部否決了。

  楊德山慌如狗。

  這兩三個月來,他就陪同海外投資事業部的管理層,在馬來西亞、印尼這兩個國家考察項目。

  然而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生產,已經被幾家國際大型糧油商瓜分了。

  而這幾家國

  際糧油商後期發力的目標銷售市場,又是中國內地,與東盛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

  這兩個國家是還剩下不少中小項目可做,但已經不符合東盛集團在糧油生產領域的遠景規劃。

  臨到最後,卡奈姆反而成為事業部發展海外糧油產能的唯一選擇。

  楊德山這才急衝衝的趕回德古拉摩做準備。

  …………

  …………

  前期收購塔布曼家族壓榨廠的投資,在員工規模達五六千人的東盛集團眼裏還不算多大一回事,在項目投資書以及第三方盡職調查報告提交上去,事業部就直接批準了這項投資,將資金劃入西非分公司的帳戶。

  前後也就用了一個月,零五年元旦過後,西非分公司就正式跟塔布曼簽署相關的供貨、收購協議,由王建中率團隊全麵接管壓榨廠。

  沈濟有事纏身,最終沒有在收購協議之前趕到德古拉摩視察,楊德山算是徹底鬆了一口氣。

  在西非分公司,他是總經理,王建中是副總經理,他還有前期紮根、熟悉地方的優勢,當然能牽著王建中的鼻子走。

  要是沈濟親自過來介入收購談判,事情會不會出現變卦就難說了。

  現在王建中率領團隊,隻是接管壓榨廠的生產運營,整個西非分公司的大權還在楊德山的掌握之中。

  壓榨廠除生產運營之外的財務、設備及物料采購、人事等權利,依舊在西非分公司的直接掌控之下。

  在卡奈姆,油棕樹一年四季都產果。

  在接管壓榨廠後,舊有的生產線可以直接繼續下去,新的生產線在新劃入的建設地上進行;壓榨生產出來的大桶棕櫚油,直接運回國內進行深加工、分裝銷售。

  除了員工薪資、物料采購的資金核算劃撥以及檢驗、報關以及委托海運等程序,則是宋雨晴帶著王文負責,算是真正忙碌起來,還新招聘的兩名當地員工——曹沫則帶著司機、保鏢給她們打下手。

  曹沫在西非分公司,也算是提了一級,名片上正式打印上“人事行政部副經理”的頭銜,工資及海外津貼都有相應的提高。

  他名義上還是接受郭建的直接主管,但郭建能不能差遣得了他,就是另外一說了。

  王建中率領四名員工住進壓榨廠的員工宿舍,曹沫光明正大的借著給壓榨廠采購供應蔬菜、肉食的名義,獨占分公司的一輛三菱越野車,帶著阿德、奧魯每隔兩三天,就要在伊波古與德古拉摩之間往返一次。

  這麽一來,兩邊的事都不耽擱。

  這也算是他幫楊德山做成這事的報酬。

  王建中幾次提意見,楊德山都擋了回去。

  王建中以及新來的員工,甚至王文都以為曹沫才是楊德山的真正嫡係。

  王文開始遇到什麽事情,就想著差遣曹沫,但曹沫哪裏有時間給她跑腿?

  曹沫幾次不理不睬,王文就很氣苦,認為曹沫跟楊德山有什麽關係,除了長相英俊外,實足是遊手好閑、油滑懶散的草包。

  王文對曹沫熱切的態度,也就漸漸冷淡下來,沒剛開始時那麽熱切了。

  後續岩金開采的設備投資太高,元旦之前曹沫就決定將伊波古金礦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放到砂金淘選上。

  在此

  期間,曹沫手裏還是沒有多餘的資金,但礦上又添加一台挖掘機,日采金量穩步在提升當中。

  作業區也進行新的調整跟改進,加固了尾砂溢流壩,在作業區南側,新建兩千平方米的石屋庫房,準備拿采伐許可,擴大木料加工。

  而這個期間,楊德山與謝思鵬、許盛他們則還在為新增上百萬美元岩金開采設備的增資問題頭痛。

  與曹沫預料的一樣,岩金開采,隨著作業麵深入含金岩層的內部,作業難度以及設備投資都會不斷的提升。

  楊德山他們前期才湊出四十萬美元的投資,持續三個多月的岩金開采,產出隻能支撐他們進行前期的礦區建設,但不能投入新的設備,隨著淺表層的含金礦石開采怠盡,再以舊有的人手及設備繼續開采,效率就大幅下滑。

  他們目前每天的產出,僅能維持日常人員薪資及物料采購的開銷。

  伊波古金礦也存在這個問題,但伊波古金礦有砂金可以開采啊。

  伊波古金礦現在總共有三台挖掘機用於河床砂金開采,采金量穩步上漲。

  這段時間,曹沫還通過菲利希安家族采金礦業公司,向奧約州遞交正式的探礦權申請,想著聘請專業的勘測公司,對伊波古金礦的岩金儲量進行摸查。

  要是岩金儲量豐富,他咬著牙也會一點點積累資本,然後大幅追加岩金開采設備的投入;要沒有伊波古壓根就沒有多少岩金儲量,那他就老老實實開采砂金。

  雖然砂金的儲量是有限的,但開采簡單,後續不需要追加太多設備投入,相當現在就可以開始收割利潤了,然後再想辦法幹點別的,比如經營農場。

  伊波古農場的建設也在有序的進行當中……

  有大量蔬菜品種,生長期也就是從種到收,都不用兩個月。

  十一月之後卡奈姆進入旱季,打井灌溉及時,蔬菜的生長期更短。

  前期開墾的兩百畝園圃,一月中下旬就正式給德古拉摩西岸區的幾家華人超市、餐館供貨。

  初期蔬菜產量有限,曹沫購進幾部二手摩托車,安排車手每天將五六百公斤第一批收割上市的蔬菜,從伊波古運到德古拉摩供貨。

  德古拉摩的蔬菜供應太稀缺了,五六百公斤的蔬菜日供應量,都滿足不到幾家華人餐館的需求,所以各類蔬菜的價格都居高不少,每天走一趟就是三四百美元的收入。

  等到二百畝菜地的蔬菜都能陸續上市,每天的收入估計能突破兩三千美元。

  前提是沒有其他人參與進來競爭,但等到精明的華商意識到這點,紛紛在德古拉摩的市郊租地種植蔬菜,伊波古農場的黃金時間就會嘎然而止。

  曹沫也不管這些,好日子先過。

  而即便三五個月後,農場利潤大幅降低下來,降到合理的水平,憑借上千畝規模的農場,不要想能發什麽大財,但伊波古金礦的潛力真要是有限,他後續加大農場投資,租貸土地規模擴大到一萬畝甚至更高,也是相當不錯的一項投資。

  而事實上他在伊波古農場前期總共就投入不到三萬美元的資金,從伊波古及附近部落雇傭不到二百名農場工人,隨著賣菜收入每日都創新高,後期八百畝的主糧種植地開發,都不需要他再投入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