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高傑歸降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2      字數:2394
  邢夫人勸道:“即便是向楚國公降了又如何?隻要他答應給你一條活路,不妨就降了。否則我們走投無路啊。”高傑想了一下,覺得自己的夫人說得對,確實他已經走投無路了,隻剩下向楚國公投降一條路。別的路子,那條路走得通?向清軍投降,這種事他幹不出來。剃發易服,把頭發幾乎全部剃光了,就留下一個金錢鼠尾辮,那樣死了以後,祖墳都進不去,見了老祖宗,老祖宗能認一個留著金錢鼠尾辮的後代嗎?

  投降大清隻能剃頭,一旦剃了頭,那是不孝子孫,高傑也不想當不孝子孫啊。除非楚國公都不能容他了,那麽降清是最後一條路子。

  李國棟派來的使者走到高傑的中軍大帳前,衛兵攔下他,搜了一下身,確認沒有兵器暗器之類的物品,這才把他放進去。使者走進去的時候,門口的衛兵還似笑非笑的說道:“這位先生,你好大的膽子,大帥刀斧手都準備好了,要是一句話說不對了,大帥可是要拿你祭旗。”

  “哈哈哈!”使者毫不理會衛兵的威脅,哈哈大笑,大步流星走進高傑的中軍大帳。

  “這位先生你好大的膽子!”高傑見使者麵不改色的走進來,頓時起了幾分敬意,又見此人雖是文人,卻長得身強力壯,有幾分喜愛,於是又問道,“請問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士?擔任什麽職務?”

  使者不亢不卑的昂首挺胸,隻是略微拱了一下手:“姓姚,名啟聖,字熙止,紹興一秀才爾,幸得楚國公厚愛,在軍中為幕僚。”

  “姚先生,快請坐。”高傑連忙招呼。

  姚啟聖也不拒絕,大大方方的坐了下來。他連舉人功名都沒有,但李國棟卻對他十分重視,讓他擔任了楚國公府幕僚師爺。

  “請問姚先生,可是來勸降高某?”高傑問道。

  “是來勸降,但學生前來,並非是為楚國公而來,而是為了救高將軍你。”姚啟聖搖著扇子,麵帶微笑回道。

  “哈哈哈!”高傑哈哈大笑,“姚先生為了救我而來?你現在還是想想如何救你自己吧!高某已經準備好了刀斧手和斷頭台,隻要某一聲令下,姚先生便人頭落地。”

  姚啟聖麵不改色:“高將軍若是要殺學生,又何必讓學生坐下?”

  “有膽識,不錯不錯!”高傑笑著道,“姚先生,你說你是來救我的,那你就說來聽聽,若是說得不好聽了,高某還是那句話,刀斧手和斷頭台給你準備好了。”

  姚啟聖搖著扇子,麵帶微笑:“請問事到如今,高將軍還有何好去處?”

  “天下之大,高某願意去哪裏就去哪裏!”高傑哼了一聲。

  姚啟聖哈哈大笑:“高將軍,若是你不回大明,還能去哪裏?闖賊那你回得去嗎?李自成恨你入骨,你回去了他就能放過你?張獻忠那?張獻忠還向李自成稱臣呢,你去了,難道不怕被他獻給李自成?若是投靠左良玉,可是高將軍,你覺得左良玉是楚國公對手嗎?”

  “大明不能容我高某,賊軍也不能容我高某,高某隻剩下一條路,那就是帶著兵北上投清。”高傑不甘示弱的說道。

  “投降建奴?難道高將軍打算百年以後,連祖墳都進不去?將來見了祖宗,祖宗會認不出這個剃頭留辮的人到底是誰,祖宗不會認一個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後代!”見高傑臉色有些放緩,姚啟聖又趁熱打鐵,“高將軍,楚國公念你對大明忠心耿耿,隻是不小心上錯賊船。所以他在陛下麵前為你求情,隻希望你能回頭是岸,重回大明。高將軍,楚國公說了,可以保證你的安全。”

  高傑問道:“除了保證我的安全,楚國公還有別的什麽條件沒有?”

  “有,不改編你的軍隊,不裁軍不整編,你仍然擔任總兵官,隻要高將軍重歸大明,陛下給你補發軍餉五十萬兩,楚國公還能派遣基層軍官幫高將軍訓練。隻是高將軍你的爵位是偽弘光帝所封,所以你的興平伯是沒了。除了這個,其他的一律不變。”

  興平伯有沒有都無所謂了,原本想,能夠留住一條命就已經是燒高香了,沒想到其他的都不變。想到這裏,高傑輕輕點了點頭:“既然楚國公如此寬容大量,那麽高某還負隅頑抗到底就沒意思了,高某願意重回大明,為天子效力!”

  “好!”姚啟聖放下扇子,“高將軍深明大義,願意棄暗投明,實在是我大明之幸也!”

  “既然姚先生來了,那麽今日就別走了,留下來配高某好好喝一頓,明日一早再回楚國公那吧。”高傑挽留道。

  “哈哈哈!”姚啟聖大笑起來,“盛情難卻,學生恭敬不如從命。”

  當晚,高傑在大營中擺了豐盛的宴席,宴請姚啟聖。

  次日一早,姚啟聖就告辭了。

  回到鬥湖城堡,把自己出使高傑大營的結果對李國棟說了:“楚國公,高將軍願意重回大明。”

  “好,他隻要肯回來就好,這樣江北又多了一道屏障。”李國棟笑道。

  既然高傑願意歸降大明,李國棟就帶上精銳部隊前去宿州受降。

  三日後,李國棟親自帶上五千騎兵和五千騾子火器兵,浩浩蕩蕩的從鬥湖城堡出發,前往宿州高傑大營,去接受高傑的歸降。

  從鬥湖城堡出發,距離宿州有三百四十餘裏路程,淮軍日行百裏,隻用了三日時間就到了宿州。

  高傑見到了楚國公的旗號,下令打開城門。

  萬餘淮軍將士在城外等候了大約一個時辰,隻見高傑率領部將李成棟、郭虎,楊承祖、胡茂禎等人,以及他麾下的五萬大軍,從宿州城走出來,向淮軍投誠。

  李國棟並沒有打算吞並高傑部,畢竟高傑手下除了三千老營兵之外,其餘的近五萬人都是炮灰,他不想讓這些垃圾兵來降低自己軍隊的平均質量。至於為何要讓高傑投降而不是消滅了他,因為在兩淮之地也需要一道屏障。

  這次李國棟除了帶來一萬兵馬來接受投降之外,還帶來了崇禎給高傑補發的軍餉五十萬兩。反正現在崇禎手裏有的是銀子,這一陣子抄家都抄了近億兩白銀了,隻要手指縫裏隨便漏一點出來,都足夠把之前欠下的軍餉給補上去。

  高傑到了李國棟跟前,李國棟下馬迎接:“歡迎高將軍棄暗投明,重回大明!”

  “高某慚愧啊!謀乃罪將,竟然要楚國公親自前來迎接高某。”高傑跪在地上,“某感謝陛下和楚國公給我們一個機會。”

  “快起來吧,”李國棟扶起了高傑,“這次本國公前來,把軍餉也帶來了,一共是紋銀五十萬兩,都在車上,還請高將軍清點。”

  高傑大喜過望,立即令人接管了銀車。

  之後有高傑軍的幕僚上前,打開一口口銀箱。

  銀箱一打開,滿滿一箱箱的白銀在陽光下閃爍著亮光,令人興奮不已。經過清點,白銀數量確實是五十萬兩。

  “發軍餉了!發軍餉了!終於發軍餉了!”高傑軍全軍上下官兵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