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朕的天資平庸
作者:蜉蝣朝聞道      更新:2020-05-18 20:58      字數:3449
  京都被一層厚雪覆蓋著,直道中央沒有一個腳印,直到上雪毯純潔,無暇。直到一個焦急的聲音響起:“遼陽急報,行人閃避,遼陽急報,行人閃避!”

  行人往往都在走在直到兩邊雪被踩實的地方,生怕弄濕了鞋襪,大冬天的,弄濕鞋襪的滋味可不好受。但是一聽到傳令兵的呼喊,行人是什麽也顧不上了,急忙閃避。

  直道兩旁的小攤販連忙將攤位後移,有些反映慢的小攤販被馬蹄踐踏的雪水沾染的滿身都是。

  百姓們都是愛看熱鬧的,畢竟他們也沒什麽別的娛樂活動了。

  百姓們看著直到中央那一排馬蹄印,心裏頭是有無數的猜想。

  沾染上雪水的小攤販們需要回家換衣服,畢竟要是萬一得了風寒可不是件小事。小攤販們回後忍不住開始跟家裏人八卦

  “我跟你講,今天……”

  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八卦的傳播效力就像是指數爆炸,不久,整個京都的百姓差不多都知道了,遼陽八百裏加急……

  年號已經定下,早朝還要繼續。下一項議題本來是有關今年三月的恩科事宜。但是突如其來的遼陽急報插了進來。下一項議題由恩科變成了賑災。遼陽郡連日大雪,大雪壓塌了大部分民房,百姓流離失所,太守羅駿快馬加鞭將線報送抵京都。

  朝臣們立刻開始討論了起來。

  朝臣們在底下竊竊私語的聲音讓呂琤很是難受。這種難受的感覺就像有無數隻蜜蜂在呂琤的耳旁嗡嗡地叫。

  朝臣急呂琤更急。這要是事情鬧大了,進而演化成民亂的話,可就沒那麽好平息了。

  呂琤覺得她不能再你好我好大家好地佛係下去了。她大聲嗬斥道:“好了,都給朕住嘴!”

  隨著呂琤的嗬斥聲在大殿內響起,效果是立竿見影,整個大殿都靜了下來。

  接著呂琤將目光鎖定在戶部尚書陳川的身上並問道:“陳卿,你怎麽看?”

  戶部尚書陳川一臉焦急地答道;“臣認為應當立刻就近派發儲備糧。距離遼陽郡最近的應該是鬆平郡。聖上,災情緊急,百姓等不了啊。請聖上立刻下發中旨,命令鬆平郡太守竭盡全力救濟遼陽郡。”

  “大伴,擬旨。”呂琤同意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得讓臨郡先救濟著,如此遼陽郡才能堅持到中央的救濟。

  呂琤嚴肅地繼續安排道:“救災也不能光靠地方,中央也是要發力的。陳卿準備好救災物資,先按照五十萬受災人口準備著……”

  這時一個叫劉惠的禦史提出了一個疑問:“臣啟聖上,遼陽郡受災情況尚且不明,按照五十萬人口來準備的話,是不是過多了?萬一遼陽郡的災情並沒有那麽嚴重呢?並且遼陽郡的人口並不是很多。這樣是不是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呢?”

  呂琤盯著禦史劉惠看了許久,然後問了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劉禦史是江陵郡人吧?”

  禦史劉惠答道:“回聖上,臣確實是江陵人士。”

  呂琤接著問到:“朕記得江陵有兩條大江流過,遂水災頻發。章和二十一年,江陵發大水,劉禦史好像從來就沒急著跳出來說什麽災情尚且不明之類的狗屁話。正相反劉禦史還在抱怨,覺得朝廷的撥款少。劉禦史,朕沒說錯吧?”

  “臣……臣……”禦史劉惠被呂琤懟的說不出話來。

  呂琤卻是還沒有放過劉禦史繼續懟道:“臣什麽?說不出話來了嗎?江陵的大水的波及麵到底有多廣,劉禦史你是江陵人士不會不知道的吧?畢竟家書抵萬金,不是麽?朝廷的救濟款湮沒了不少,先帝心知肚明卻不追究,朕同樣是心知肚明卻懶得追究。劉惠你挺飄啊!心懷天下的心胸你沒有,往家鄉撈好處你爭先。”

  禦史劉惠被懟的麵紅耳赤,低下了高高的頭顱,像極了羞愧不已的樣子。但是呂琤覺得他不是感覺對不起遼陽郡的百姓而羞愧,他隻是覺得在朝堂上丟了臉麵而窘迫。

  此時很多大臣也被呂琤震懾住了,原來今上自登基以來多數時候的沉默寡言並不是嘴上的戰鬥力不足,這個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呐!

  底下的一些寒門也想到了一些鄉野俗語,比如會咬人的狗……咳咳,不可說,不可說啊!

  呂琤站了起來,她在環視一周後斬釘截鐵地宣布道:“朕意已決,陳卿,就按照五十萬人的救災份額來準備,切記要從速。國朝是在百姓的支持下才順利建立起來的。民如水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寧願準備的物資過剩,也不願看到因為救災物資不足百姓失望的臉。就讓物資剩著,朕寧損銀錢物資無數也不願損失一顆民心。”

  不管是真的有所觸動,還是官場老油條在做戲,所有的大臣們都擺出一副深受感動的樣子,群臣整齊劃一地恭維道:“聖上仁慈!”

  呂琤當然不會因為此等吹噓而漂浮,畢竟她早就漂浮過了。別的事情可以在朝堂上慢慢磨,但是救災不行。在朝堂上講救災,那就是在那百姓的生命開玩笑。

  這時候魏忠賢小聲提醒道:“陛下,聖旨擬好了。”

  呂琤仔細看過後,覺得沒有什麽問題,當場就用玉璽蓋好了章同時吩咐道:“用最快的速度將中旨傳到鬆平郡太守手中。告訴傳令兵,用雙馬,隻要跑不死,就往死裏跑。”

  “諾。”

  接著呂琤繼續說道:“今日早朝便到此為止,六部尚書和三位宰執下早朝後到太極殿商議救災細則,退朝!”

  呂琤說完就甩袖離開了。

  “退朝——”魏忠賢在高聲重複後連忙去追趕呂琤。

  呂琤早就知道這次雪災大概的受災範圍了,大概災區也就需要二十五萬人的物資吧!但是她不得不將救災物資翻上一倍。湮沒啊湮沒,想救民還得先喂飽官字兩張口啊!救民得先救官啊!

  在呂琤還很幼稚的時候,她覺得和珅不過是個大貪官,他是個讓人討厭的反派,但當她終於在摔了數不清的跟頭後,再細品和大人的話,真的是感慨萬千,和珅是個人才,這官也當的明白。“官都救不了,還救什麽民?1”這話說得好啊,說的真好,同樣是救災,這官場大道理卻是能通用的啊!

  先想辦法救濟百姓,至於湮沒,咱們往後看,畢竟朕最寬容大度了不是嗎?

  ……

  太極殿。

  “吾以為,大災發生後,往往會民心思動,秩序混亂。應當掉中央羽林軍一千至遼陽郡維持秩序。”

  “吾以為,湮沒是正常的,但是湮沒總是還有個限度的,百姓還指著中央物資救命呢。”

  “吾以為,大災之後常有大疫。吾決定派五名太醫,再征調京都的一些醫者共同組成醫隊隨羽林軍共赴遼陽郡,不管最後會不會發生疫病,都先做好預防。”

  “吾以為……”

  呂琤林林總總說了很多條建議,這都是她複盤多次總結下來的精華。

  接著呂琤不放心地問道:“卿等還有什麽好補充的嗎?”

  九名大臣十分的意外,老實講,他們還真沒什麽好補充的了,並且其中還有好多點他們都沒有想到。

  九名大臣再一次地感受到了今上浸淫官場多年的氣息。今上,真深不可測,思慮周全。

  九人齊聲答道:“聖上,思慮周全,臣等望塵莫及。”

  呂琤也不知道這群老狐狸是不是又在忽悠她。被忽悠許多世的小白呂琤自覺雖然有那麽一點點進化,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是玩不過老狐狸們的。

  呂琤總結了和老狐狸相處的經驗,其中一定要記住的一點那就是不要相信老狐狸們的話,老狐狸們的話永遠都不要以為隻有一層,她還要往深了去想第二層,乃至第三層,第四章……

  老狐狸們的心都髒的很呐!像朕這樣心思單純的人已經不多了!

  呂琤最後吩咐道:“由三位宰執統領,六部尚書輔助,務必盡快拿出一個詳細又周全的方案。”

  九個大臣齊聲應承道:“諾!”

  ……

  當九名大臣告退後,呂琤向魏忠賢問道:“大伴啊,東緝事廠籌辦的如何?”

  魏忠賢答道:“回大家,已經萬事俱備了。”

  “萬事具備,隻欠東風?讓東輯事廠暗中跟著救災物資,去查清楚,查明白,都有誰向救災物資伸手了?隻是暗中調查,先打草驚蛇。查得好,東輯事廠便可乘東風直上九重天。”呂琤的陰險地笑了。

  “諾。”魏忠賢已經燃起了野心的火苗,他一定會辦好大家交代的事,讓東輯事廠乘東風而起。

  按照家天下的道理,國庫裏的東西,便是朕的東西,而朕最討厭別人動朕的東西了。

  這時她培養的左膀飛霜殿掌事宮女綠醫也向呂琤報備了一句話:“隻待一朝成名日。”

  呂琤忍不住開心的大笑,還真是喜事成雙啊!

  呂琤對綠醫吩咐道:“成名還需靜待時機。記得先找幾名說書先生,將吾為百姓怒懟劉禦史的事編成故事,然後傳出去。”

  朕做了好事,朕驕傲,俗話說:做好事要留名。朕就是一個精通宣傳的皇帝。百姓越是擁護朕,朕的皇位坐得越穩,皇位做的越穩朕就越安全,朕真是個天才!

  “朕的天資平庸,也就是經驗多了些啊。見識過的套路多了,朕自然也就精通一二了。唉,朕的天資平庸啊,坐穩皇位怕是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朕覺得皇帝這職業,難做的很啊!”

  1出自《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一部,和珅談救災。

  真的還挺有道理了,看過後或許會突然感受到和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