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姬皇後的驕姿
作者:言如鍾      更新:2020-06-20 01:44      字數:2655
  皇後名為姬菲,所以被稱為姬皇後,北晉皇帝死後,按理來說應當由太子繼位,但並不是這麽回事。

  皇帝沒有三宮六院,甚至連多餘的妃子都不曾有,這皇帝身邊唯一的女人便是姬菲,從而倒也能看出這個女人的手段十分不簡單。

  而姬菲也隻為皇帝誕下了一位龍子,這麽看上去,皇帝薨逝後讓這位龍子繼位就好了,為何要讓一個女人親政呢?

  給出的答案的確有些荒唐,首先這位龍子年齡並不小起碼跟元安差不多大,但姬菲不讓自己兒子繼位的答案竟然是太子學業未成,故而沒有能力打理朝政,所以便由自己代勞。

  更不可思議的是朝中大臣竟都一致讚成,這放到任何朝代或許都會掀起一場朝堂風波,而在北晉卻極為平靜,大臣們沒有一點反駁的意見。

  這一切的都要從這位太子說起,太子名為錦良,師從南宮靖一,自幼便通過姬菲的關係讓他拜到了南宮的門下,修行至今。

  所以朝中百官對於姬皇後的理由表示認可,太子能在南宮身旁多呆一日,便能讓北晉多輝煌十年,這可真不是誇張。

  作為天下第一謀士的南宮,似乎像是從天外下凡的聖人,他給世人帶來的奇跡太多,在多的讚譽也掩蓋不了他的光輝。

  而姬皇後治國手段也令朝中上下刮目相看,大刀闊斧改革建製,推新政,斬貪官,練強將,短短幾年,整個北晉煥然一新,百姓愛戴,呼聲高漲,所有的一切都在向盛世發展。

  可人一但有過高的成就,畢然就會出現自負狂傲的表現,而這位姬皇後則是帶著全國上下所有人一起跟隨狂傲,蔑視一切,也不知這一切是福是禍,而且她的野心不止於此,大一統的夢似乎她覺得近在咫尺。

  “平身!”

  一聲帶有的威嚴的聲音響徹大殿,所有人緩緩起身,姬皇後注視這幾位才子,嘴角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笑意。

  “幾位千辛萬苦來到北晉,應該沒少吃苦頭吧。”

  徐海波拱手道:“詩詞大會,乃是南北兩晉文化交流的根基,這些苦頭自然算不了什麽。”

  姬皇後眼皮上翻,疑問道:“這幾位才子莫非是不會說話?你作為一介武夫,長年行軍在外自然不覺得累,而他們可都是些文人,豈能與你一樣。”

  也不知為何這些個才子此刻如同像泄了氣皮球,低著頭似乎十分不自信,在聽到皇後的話後,其中一人勉強吭聲道:“回皇後話,不覺得累。”

  “好啊,既然不覺得累,若不然乘此機會當眾賦詩可好,也好讓我們先見識見識你們南晉的厲害之處。”

  翰林院學士張伐,聽到這番話自然不悅,是來參賽的,又不是讓人當猴耍,立馬走上前拱手道:“這些孩子一路舟車勞頓,需要好生歇息,此刻賦詩不妥。”

  “既然不累,又為何不能當眾賦詩呢,難不成我這個皇後沒資格讓你們賦詩不成?”姬菲的語氣固然平靜,但卻透著赤裸裸的威脅。

  在場的南晉才子學士默不作聲,姬皇後接著說道:“聽說南晉出了位年輕有為的大家,一出口便是千古絕句,哀家好生佩服,敢問鄭大家何在?”

  彥如站出來拱手道:“聽他們說是因為在路上鄭少秋受了傷,正在修養,所以不方便覲見。”

  “哎呦,如此風華正茂的大才怎麽會受傷呢,你們南晉的士兵到底是如何防範的。”姬皇後驚訝中帶著嘲諷,對南晉士兵的不屑竟然都掛在了臉上,毫不遮掩,此國的民風則令南晉之人極為不適。

  徐海潑咬著牙關,上前一步道:“我車隊遇襲的地點正是離都城不遠的玉林,而這玉林則是北晉的管轄範圍,敵人的數量高於我方一倍之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依舊取得了勝利,難道做的還不夠好?”

  “所以從徐將軍的話語中是在怪我北晉布防鬆散,故而出現攔路賊寇,是這個意思嗎?”

  徐海波挺著腰板,看起來是個爺們,淡淡說道:“沒錯。”

  此話一出,眾官員的指責聲鋪天蓋地的席卷在徐海波的耳旁,可此刻他已經不在乎了,他一路上憋了很久的怒火,終於吐出了一半,覺得很爽,所以即使麵對不可預料的後果,他也並不在乎。

  誰知姬皇後輕笑一聲道:“徐將軍說的沒錯,我軍布防不利,可又能怎樣呢,這裏畢竟是北晉,你們能做的隻有適應而已。”

  北晉整體的極端思想,另所有人始料未及,他們顯然已經撕破了臉,甚至連裝都不容易裝一下,看來此次詩詞大會非同一般,是否能活著回去都是一個未知數。

  “按禮來說,貴國既然入我境內,全員覲見這是基本的禮儀,如今在場人中少了鄭少秋這樣一位關鍵的人物怎麽可以,來人去請鄭少秋。”

  翰林院學士張伐拱手道:“皇後此言差矣,這雖是禮儀之說,可也要看情況而定,如今鄭少秋傷口嚴重,流血過多,如若堅持覲見,若是真有生命危險,這個責任你們北晉是否擔待的起?”

  “當然,若是鄭少秋真死在這大殿之上,當然算是我北晉的責任,我自會跟南帝解釋。”隨後吩咐身邊的太監道:“快去傳。”

  “簡直荒唐。”張伐小聲嘀咕了下退了回去,女人不能當政果真是有些道理的,與姬皇後的對持中發現,此人幾乎完全不講道理,所有的一切都是按自己的意願,至於基本的禮法似乎就是個口頭的說法,實則就是一個屁。

  誰知這時,大殿傳來一個聲音道:“不用了,我來了。”

  眾人的目光瞬間全部凝聚在了大殿的門外,隻見一個素衣少年,手持拐杖一步一步,慢騰騰的走了進來,臉色很蒼白。

  當元安睡醒後,才聽聞所有人都去覲見,而腦海中便冒出了一些關於姬皇後的資料,十分全麵,其中包括人物經曆,性格等。

  之前的元安也不知從哪看到了這些資料,但粗略的分析後,若是今日不親自去,這位皇後一定會百般刁難,還不如呈現在就來滅滅她的威風,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如此具有傳奇性的人物第一次出現在北晉朝堂上,引得眾人不得不多打量兩眼,關於鄭少秋的傳言他們聽的可不少。

  是不是真的有如此厲害,今日終於能見分曉了,隻是從外型來看與他們的想象有些差距,按道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是一位風度翩翩,氣度不凡。

  而此刻元安著裝與城中百姓的打扮差不多,而且渾身還髒兮兮的,頭發淩亂,麵色蒼白,但長得還不是不賴,有種奶油小生的感覺。

  皇後迷瞪著眼,疑問道:“你就是鄭少秋?”

  “不像嗎?”

  身旁太監怒道:“見了皇後為何不行跪拜之禮?”

  元安望了眼手中的拐杖,苦笑道:“公公莫非是眼睛不好,看不到我手中的拐杖?”

  身後的一眾才子包括徐海波捂著嘴噗嗤笑了出來,憋了這麽久,聽到元安的談吐頓時覺得十分解氣,似乎像是終於等來自己大哥出頭一樣。

  太監指著元安卻又不知該如何反駁,姬皇後使眼色,太監才退了回去,片刻揚聲道:“鄭少秋既然腿部有傷,這跪拜之禮可以免去,我們北晉又不是不通情理。”

  沒想到姬皇後話剛說完,元安便反駁道:“既然北晉同情理,為何非要讓一個正在休養的人上朝覲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