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便民馬車
作者:言如鍾      更新:2020-05-18 20:29      字數:2745
  元安自然不會打無把握之仗,心裏一直有個想法,這回終於算是派上用處了,嘴角上挑說道:“草民現在就有一計,殿下是否願意聽聽。”

  “可鄭先生你知道本王現在需要什麽嗎?”

  元安泰然自若,不假思索說道:“民心!”

  聽聞此話,顏如玉猛然轉頭望著元安,能說出此話的人豈會是泛泛之輩,這個鄭少秋到底是什麽來頭....

  寧王微眯著雙眼問道:“何出此言?”

  “聖上貴為一國之君,最想要的便是江山永固,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對於繼承人的挑選,聖上自然會選心懷天下的臣子來做未來的國君。”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殿下心係天下,為百姓謀求福利,日後試問聖上會立誰為君,難道是宮中那位未成年的太子。”

  “若是如此,天下百姓答應嗎?”

  元安聲勢鏗鏘有力,豪情萬丈,使然麵前二人紛紛被這番言辭炸的頭暈目眩。

  寧王怎敢相信這是一位年僅二十的少年所出的話,若不是礙於自己的身份,恐怕要拉著元安去拜把子了。

  “鄭先生所言便是本王心中所想,佩服!”寧王隨後問道:“不知鄭先生所說的一計是什麽?”

  “既然是求民心,自然是要為民謀事。”元安擦了把額頭的汗繼續說道:“京都城麵積曠闊,光說四門之隔距離極遠,官家富商大可踏馬前行,但城內這一眾百姓怎麽辦?”

  寧王與顏如玉皆是滿頭問號,不知元安何意...

  “百姓唯有徒步前行,光是走路就要耗費大把的時間,若是有便民馬車,這一問題便迎刃而解,百姓還會對朝廷,對殿下感恩戴德。”

  “何謂便民馬車?”寧王聽的雲裏霧裏。

  元安喘了一口長氣,耐心解釋道:“所謂便民馬車就是百姓代步的工具。”

  “一般馬車最多坐四人,我的想法是將車廂加長,能坐七八人即可,用三匹或者四匹馬拉車。”

  “老百姓便可乘坐便民馬車代步去想去的地方。”

  寧王眼中泛光,覺得有些道理,思考片刻說道:“想法很好,但畢竟每個人去的地點都不一樣,若是坐在一輛馬車恐怕不妥,而且這將是一筆很大的投入。”

  顏如玉輕笑一聲,覺得此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

  他人笑我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畢竟自己可是坐過公交車的人,難道會考慮不到這些?

  元安擺擺手道:“殿下請聽我說完後,您在定奪。”

  “願聞其詳!”寧王抱著手臂想聽聽元安還想說什麽。

  “殿下說的這些,草民之前自然都考慮過,目前來說我有非常完整的規劃。”

  “可以在京都設定好馬車行駛的線路,比如玄武門到朱雀門沿途要經過很多個地方,可以將這些地方設置站牌,百姓需要乘馬車就要在站牌前等候馬車。”

  “站牌上可以標注馬車要經過的地方,百姓看站牌便可一目了然,另外百姓想要上車是需要交錢的,路途短收三到五文錢,路途遠收六到十文錢,這些錢可以用在馬匹的飼養和駕車人的酬勞上。”

  “殿下可以向聖上申請成立交通司,成立的目的便是管理便民馬車,京都這麽大,一輛馬車自然是不夠的,需要組建一個龐大的車隊,製定不同的路線。”

  “比如蒼龍門到朱雀門是一條線路,需要三輛或者四輛馬車運行,玄武門到朱雀門是另外一條線路,玄武門到蒼龍門也是一條路線,這樣做的目的便是能讓百姓等車的時間不會太久。”

  元安說罷後,口幹舌燥,端起茶杯猛飲了一杯,畢竟這種事情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人解釋起來是非常費力的。

  就是不知道寧王有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隻見寧王與顏如玉沉思了很久,似乎正在腦海中梳理著便民馬車的概念。

  好一會,寧王回過神望著元安,麵色十分平靜。

  元安內心忐忑,似乎已經想到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就是拒絕這個提案,向寧王進言的初衷隻有一個。

  自己不會騎馬,徒步累死人....

  誰知寧王突然猛力拍向桌案,神情泛著激動,沉聲說道:“鄭先生到底師從何人?”

  額.....

  這該怎麽說?

  總不能說自己是無師自通吧,也不能說自己是從魂穿來的,這聽上去更像是胡扯,元安思來想去說道:“家師一生無名,如今早以過世。”

  說罷,假意透出一些哀傷,寧王見此歎氣點了點頭“如此說來,鄭先生之前所說的李白莫非也是那位高人。”

  “家師未教過詩詞,隻是說我有些慧根可以向那方麵發展。”元安如今扯謊的本事日漸增進,甚至都不用怎麽思考。

  如此大才還叫有些慧根?

  這讓我們這些人哪有臉活下去,寧王頓時又是長歎一聲,果真人比人氣死人。

  寧王望向神色略有波動的顏如玉問道:“關於鄭先生所提的便民馬車你有何看法?”

  身為一個謀士,顏如玉當然清楚這是何等高明的想法,雖看不見麵目,但從聲音來看應該比自己還少幾歲,這樣的人在發展幾年,後果簡直無法想象。

  出於對寧王的絕對忠心,顏如玉在寧王耳邊輕聲說道:“此人必須拉攏。”

  一向沉著冷靜的顏如玉都有如此想法,可見鄭少秋是個多麽可怕的人物,若是為自己所用,天子之位,指日可待。

  但若是被異黨之人拉攏,此人將會是平生最可怕的對手,乘著現在鄭少秋有意拜入自己門下,無論如何也要巴結好,哪怕是放下自己的身段。

  寧王頓時開懷大笑道:“鄭先生不但是詩詞大家,竟然對治國方麵還有如此獨到的了解,本王都想不出用什麽詞來誇你了。”

  “不敢當,不敢當。”聽到此話,元安算是鬆了口氣,心想這下不但不用從官,還能抱緊寧王的大腿,簡直不要太爽。

  最重要的是便民馬車一旦施行,那便意味著自己去稍遠的地方再也不用徒步而行了。

  “鄭先生回頭你書寫一分詳細的計劃,本王親自向父皇請湊。”

  “這樣甚好。”

  元安點頭跟著笑了起來,看見桌案上飯盒時,心想怎麽把這茬給忘了。

  “對了,殿下,草民今日前來還為您帶了份禮物。”元安掀開蓋子,將一碟炸的金黃酥脆的雞塊拿起放在了桌上。

  “過段時間,我要在玄武門開家炸雞店,殿下,顏姑娘你們快嚐嚐這炸雞的口味。”

  二人端詳一番後,緩緩拿起雞塊放在口中,酥脆的表皮在口腔不斷響起咯吱聲,而脆皮裏邊的肉卻又嫩滑。

  身為皇室什麽好東西沒吃過,而這道雞的確沒有吃過,味道異常的出彩,寧王將雞肉咽下後說道:“不知鄭先生是去哪找的廚子?”

  “沒找什麽廚子,自己做的。”

  “....”

  寧王驚訝道:“鄭先生竟然還有這般手藝。”

  元安謙虛道:“沒什麽,就是想著在過不久就要開店,這天特地讓殿下品嚐一番試試問題。”

  “這雞的口味別具一格,實在是美味。”

  “殿下覺得好吃那就沒問題了。”

  寧王頓時有些不解道:“鄭先生如此大才,為何還要開店?”

  “愛好而已。”

  奇才的想法果真讓凡人有些琢磨不透,畢竟鄭少秋對自己很重要,寧王自然不好說什麽,隻能麵帶微笑點了點頭。

  眼看天色已晚,李月兒估計還等著自己吃飯,元安與寧王等人告別後,便急匆匆回了家,想把好消息帶回去,順便撫慰一下自己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