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的身份
作者:牧童騎神牛      更新:2020-05-18 15:30      字數:2577
  作為一位合格的桃花源公民,必須遵守桃花源公民守則。

  在象征著桃花源最高神袛的一株千年古槐下麵,纏繞著無數被祭獻的物品。

  白少陽被帶到了這裏,並被要求按照桃花源公民必須遵守的紀律進行起誓。

  整個過程神聖不可侵犯。

  從此刻開始,白少陽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桃花源公民。

  以往的一切,如今都已成為了曆史。

  作為一位桃花源公民,必須按照桃花源公民守則本本分分的生活,踏踏實實的工作,不得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不得有私心。講究人人平等,並要參與所有勞動。

  一個頗有威望的長者站在這棵老槐樹底下,他深情地望著白少陽,仿佛能夠洞穿他內心世界,那種眼神令他害怕,無處躲藏。

  這是一種比軀體赤裸裸展現在別人麵前更加可怖的場景,白少陽不知道這位長者究竟要做什麽,但白少養能夠感覺出來恐懼和慌張。

  這種眼神可以讓他亂了方寸,腦袋一片混亂,但好在白少陽也是經曆過大場麵的人,於是故作鎮定,隻能聽其擺布。

  若是桃花源這地方,呆的實在無趣了,必然會離開的,目前而言,不過是把這裏當做一個落腳地而已,所以沒有必要表現的太過於激動或者說是情緒化。

  白少陽表現出來的溫順,令長者非常滿意,像白少陽如此溫順的少年,自然也就很容易獲得長輩們的好感。

  “你叫什麽名字?”

  “白少陽?”

  “今年多大了?”

  “十七歲了!”

  “可曾讀書識字?”

  “讀過幾年書,認識幾個字…”

  一問一答之間,長者把白少陽的情況了解了一個大概。白少陽也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回答了長者所問的所有問題。

  之所以表現的如此誠實,隻是因為不願惹單不必要的麻煩,畢竟撒謊是需要費腦子的。與其費腦子的撒謊,倒不如省省心,花點時間多休息一下,想一想接下來的計劃和打算。

  所有的儀式進行完以後,長者從白少陽那濃密的頭發間剪下來一小撮頭發,作為一種象征把它留存了下來。

  “如今,你已是桃花源的一份子了,守護這一方淨土,是我們桃花源人共同的職責,安分守己…是我們的本分。”

  “你們生活在這裏,戰鬥在這裏,在這裏生亦這裏死…”

  聽著老者的話,白少陽不免覺得有些悲涼,特別是聽到這生生死死之類的詞,令白少陽不禁毛骨悚然。

  作為一個外來者,當然不可能享受白吃白喝的待遇,每一個人必須要工作,特別是十六歲以上的成年人。必須肩負起守護這裏的責任,雖然這裏並不常有外人進入,但野獸經常出沒。

  如何與野獸進行抗爭,這也是需要學習的。

  “這裏有野豬!你怕不怕呢?”

  小石頭斜歪著腦袋看著白少陽,他唇紅齒白,看起來實在是幼稚的可愛。

  白少陽故作很緊張,道:“我最害怕的就是野豬了,如果遇到野豬該怎麽辦呢?”

  “你不用怕,大人們會把野豬趕走,如果野豬敢來偷吃莊稼,那麽它們的死期就到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白少陽從小石頭的眼神中看到了堅定,還有純淨,就像初入桃花源時看到的那一股水源,沒有被汙染過的水源。

  沒有一絲的汙濁之氣,純天然無公害。

  “外麵的世界如何?”

  小石頭輕聲在白少陽耳畔問道。

  “小石頭,你又不認真了!”

  長者摸了摸小石頭的腦袋,又用手掰開它的嘴,看了看他裏麵的牙齒。

  “你的牙呢?”

  “爺爺!”

  “在我手裏嘞!”

  小石頭把一顆牙齒緊緊握在手裏,小石頭聽說換下的牙一定要往高處扔,這代表著人往高處走。

  白少陽笑笑不語,在現代文明社會,樓層越建越高,人們再也沒有辦法把牙齒扔得更高。而這裏的小孩子不用擔心,他們可以爬過高高的山崗,然後把牙齒扔在山上。

  這樣子說來,似乎是這裏的孩子們更幸福一些。

  枯燥無味的桃花源公民守則,就如一本小學生守則一樣,條條框框,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男耕女織,雖枯燥乏味,卻是生活之根本,生命之本質。

  沒有人能夠逃離這些,油鹽醬醋茶,這才是生活最實在的物品。

  桃花源百姓的祥和讓白少陽徹底的對自己以往的生活進行了反思,原來生活真的可以做到與世無爭。

  雖然這裏的百姓非常的祥和,但是野獸往往是不通情理的,特別是野豬,常常造訪這裏。

  他們經常流下自以為傲的傑作,把農田破壞的狼藉一片,然後大搖大擺的離開,並留下豬糞當作是禮物。

  對於如何對待這些入侵者,桃花源的百姓們費盡心思。

  望著眼前的這個孩子,純真無邪的少年,白少陽有著頗多的感慨。

  一個無憂無慮的年紀,做著無憂無慮的事情,一個自己永遠也無法回到的一種狀態。

  白少陽認為,或許時空獵人安排自己來到這裏,就是為了讓他的內心能夠得到沉澱。

  但與外界失去聯係,實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你們需要我做什麽嗎?”

  長者望著白少陽,並沒有馬上回答他提出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好回答。

  因為對待一個有學問的外來者,如何安排他的工作,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

  “你願不願意教孩子們學習呢?”

  長者的回答,更讓白少陽吃驚,他從未當過老師,也從未站上過講台。

  讓白少陽真正去教一堂課,恐怕會很難堪吧!

  但白少陽同時又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工作了,能夠教孩子們學習,也算是自己價值體現的一種方式。

  “我…我當然願意!”

  “這很好!”

  長者也很開心,他以慈愛的目光看著白少陽,給了白少陽一根“戒尺”,一切似乎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一般。

  “戒尺…”

  一種令小孩子膽寒的玩意兒。

  雖然在桃花源這個大家族裏麵,也有不少的學堂,但畢竟能夠上講台教書的先生並不多,所以白少陽願意充當教書先生的角色,這讓長者非常滿意。

  學堂裏教授的課程都是基礎性的知識,以孔子的《論語》為主。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

  這個語錄集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雖然白少陽不能完整的把論語背下來,但好歹初中階段也背過不少,所以讓他來教孩童們讀背幾篇論語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於是乎,白少陽有了一個新身份------“教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