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昏迷
作者:牧童騎神牛      更新:2020-05-18 15:30      字數:2316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白少陽上輩子修德太多的緣故,桃花源的百姓們對這個從水裏麵漂來的少年,處處都照顧的都很周到。

  有村民發現了他的衣物,並把這些衣物帶了回來。

  但是通過這些衣物,桃花源的百姓們卻並沒有找到任何的線索,特別是那幾張失而複得的銀票,也並沒有引起百姓們的注意。

  “大乾寶鈔”被重新塞回了衣服裏麵,對於這些找到的衣物,桃花源的百姓們,把它整齊的疊好放在一邊,等待著白少陽蘇醒過來。

  難得有這麽一個穿著奇怪的客人來到這裏,桃花源於是也就比往常熱鬧了許多。

  在吃大鍋飯的桃花源,所有的財產都是公共財產,小孩們穿的衣服也都是“公家”的。

  在一個公有製的小社會裏,大家的生活是其樂融融的,並不會有太多的爭議,因為所有的東西差不多都是平均分配的。

  多勞多得的理念在這裏並不適用,雖然如此,但也並沒有人因此而有什麽意見。大家都其樂融融,生活悠然自得。

  窮有窮的快樂,窮亦有窮的歡樂。

  桃花源雖小,但五髒俱全,顯然已經像是一個小社會。社會上該有的東西,在桃花源都有了。隻是在這裏,並不流通銀子,哪怕真的有銀子,在這裏也用不出去。

  所以桃花源的人可以很驕傲的說一句:

  我們對銀子不感興趣!

  能夠拍著胸脯說這句話的人,古今中外能有幾個?

  經過會議決定,桃花源的百姓決定輪流照顧白少陽,直到他蘇醒過來的那一刻。這個決定,讓白少陽非常非常的感動。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感受著風拂麵,白少陽又突然多了一些感慨,思念起了在江陽城的那些日子。

  此時此刻,他鄉竟然不知不覺已成了故鄉,這是何等的滑稽可笑?又是何等的旁人覺得悲涼!

  “他能醒過來嗎?”

  孩子們最喜歡圍著他,看著他,並用手撫摸著他那帥氣的臉。雖然白少陽很討厭熊孩子,但人在孤獨的時候,被人陪伴著總是會覺得很溫暖。

  這正是桃花源豐收的季節,這裏的漫山遍野的紅葉燦爛的令人不由的發顫,紅葉似火真的不是一個比喻句。

  遠遠望去…分外妖嬈。

  桃花源,是這裏百姓們的樂土,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他們的歡聲笑語中,白少陽知道了,桃花源的百姓獲得了大豐收。

  此時,江陽城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況,白少陽隻能去猜測。

  公孫弘究竟有沒有背叛自己?江陽府的那支護衛隊會不會被解散?

  這些都是未知數。

  對於時間是如何每分每秒度過的,白少陽隻能在心裏默念,一日二餐飯菜不斷,讓白少陽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在成為植物人的這段日子裏,白少陽真真正正的陷入了思考,如果有一天能夠清醒過來,究竟該做一個怎麽樣的人。該做一件什麽樣的事?

  如果一個人活著碌碌無為,那麽和鹹魚有什麽區別呢?在看穿越小說的日子裏,白少陽常常咬牙切齒,痛恨那些小說主角恨鐵不成鋼。如今事情安排到自己的頭上,自己又該如何抉擇呢?

  三年後,乾國國君駕崩,乾國必然進入一個軍閥混戰的時代。

  所謂的軍閥混戰,那就是慘烈的亂世,亂世更出梟雄。

  可是,命運安排自己來這桃花源又究竟有何目的呢?

  “時空獵人?”

  白少陽腦子裏飛快地閃過這四個字,對於這個神秘的時空獵人,白少陽與他已經有過好幾次交流了,所以並不算太陌生。

  可這一次時空獵人卻再也沒有出現過,似乎對於白少陽的死活毫不關心。

  “救救我!”

  白少養在心底裏呐喊,他覺得實在太痛苦了,這種每日躺著的感覺真的是生不如死。

  對於一個不會說話,身份不明的人能夠如此無微不至的照顧,你足以說明了桃花源百姓的淳樸善良。

  “這少年沒什麽問題,至於何時醒過來,就看天命吧!”

  “謝天謝地…”

  這是白少陽聽到的最舒服,讓他能夠徹底放下心來的話。雖然為他治病的隻是一個巫師,但這個巫師看起來至少沒有那麽凶殘。

  “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向上天祈禱,祈禱他的病情早日康複,能夠來我們桃花源的人,那都是上天的安排…”

  聽到這個人說的話,白少陽愈發覺得這裏百姓淳樸善良,如今像這麽純樸善良的百姓已經不多了。看來桃花源的山山水水都非常的養人,養的都是一些三觀很正的人。

  在工業化時代的今天,網絡拉近了人們的距離的同時,卻讓人們的心遠了。

  心遠了,自然也就不容易動情了…

  “總有一天我會醒過來的!”

  被別人白白照顧了這麽久,若是沒有一絲感恩之心,恐怕也不是白少陽的作風。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聽到他們讀孔子的論語,白少陽瞬間就被感動了,原來這些人皆是我華夏子弟!

  孩子們的讀書聲朗朗上口,回蕩在整個桃花源。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白少陽大有一種回到中學時代的錯覺,既然有小孩子會讀古文,那就說明這裏一定有教書先生。

  有教書先生,就說明這裏有識字的人。

  在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待著,至少可以保證自己的才華可以得到施展,不至於沒有用武之地。

  夠讀書的人都是聰明的人,都是有些才華的人,鬥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白少陽原本以為,桃花源的百姓都是目不識丁的百姓和農民,但很快白少陽就被打了臉,這裏的百姓和農民時不時的說上兩句諺語。

  “二八月亂穿衣…”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蠶老一時,麥老一晌…

  這些諺語是百姓和農民們,無數次勞作和實踐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他們才是實實在在最可愛的人。

  因為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圍在自己的身邊,所以白少陽也聽到了不少的故事,以往那些老掉牙的民間故事是白少陽不屑一顧聽的。

  但有些事情往往真的是很奇怪,這些故事,當真正聽過一遍以後,便會覺得裏麵有很多故事都非常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