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果然又是悶殺
作者:依山晚亭      更新:2020-05-28 08:27      字數:3375
  受中原投資控股舉牌消息刺激,怡和證券大幅高開。

  上個交易日怡和控股收盤2721元,受怡和控股衝高回落影響,置地集團跌破4元大關,收盤在397元,怡和證券跌破8元大關,收於789元。

  在這之前,整個怡和係中,毫無疑問怡和控股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但是,今日中原投資控股舉牌怡和證券,投資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這支股票上來了。

  誰都清楚,今日怡和證券在利好消息刺激下一定會大幅高開。

  至於高開之後的走勢,那就難說了。

  對此,大多數投資者持謹慎態度。

  其一,前有置地集團這個範例。

  當初易夢蝶的易達投資舉牌置地集團而大幅高開,投資者奮勇入市,結果許多人被悶在裏麵吃了大虧。

  盡管後來都解套了,與之相比,看看怡和控股漲了多少?

  怕就怕選錯股票。

  都是怡和係,怡和控股、怡和證券、置地集團三隻股票卻不同命,論漲幅差別非常大。

  在置地集團這隻股票上,有多少人後悔了?

  如果當初去買怡和控股,豈不是賺大發了!

  人都是這樣,大部分人不會去想,他若是買了怡和控股就一定能賺錢?

  也不一定吧。

  難道在怡和控股這隻股票上就沒有套牢者?

  別人的痛苦他們感受不到,以為自己不會成為套牢一族。

  這就是人性,如果沒有這種盲目的自信,資本市場也就不會有那麽多虧錢的人。

  其二,蘇一帆與易夢蝶相比,名聲差的太大。

  人家可是香江富豪之首易氏家族大小姐,頭頂女博士,香江資本市場女中豪傑,投資界女王等顯赫桂冠。

  蘇一帆的影響力太弱,盡管他舉牌怡和證券,但香江資本市場看好他的並不多。

  先觀望一下再說吧,這是大多數投資者的想法。

  當然,這不是說沒有看好怡和證券的投資者,隻是相對來說少一些。

  畢竟不是每個投資者都參與了那一波置地集團炒作,沒有吃過虧的人,沒有切膚之痛。

  怡和證券畢竟有大利好,上漲也就在所難免。

  其實,置地集團那一次悶殺是個例外。

  因為,原來的小股東轉讓股份之後,回頭低吸股票,而後借助利好消息打了一個短差。

  否則,置地集團至少也要有幾天的行情。

  那些小股東是知情人,就等利好消息兌現。

  倒黴的是不知情的投資者,被人直接悶殺。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置地集團屬於協議轉讓,而怡和證券也是協議轉讓,難保不會有人再來一次借利好出貨。

  嗬嗬,一切皆有可能啊。

  畢竟資本市場是一個功利場,有機會為何不撈一把?

  在投資者的期盼下,怡和證券開盤了。

  喔靠!

  開盤1105元,漲幅百分之四十還多,我勒個去了

  你妹,這可怎麽整?

  總會有一些想進去炒一把的人,看到如此高的價格,必然產生猶豫。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堅決入市。

  嗬嗬,有些人一旦下定決心,九頭牛都拉不住。

  而那些不看好的人則撇撇嘴,你妹,又是置地集團那一套老把戲。

  不知死的人,進去就是套牢者。

  教訓如此深刻,多少長點記性吧。

  果然,開盤之後怡和證券拋盤洶湧。

  但是,接盤力量也很踴躍大。

  開盤之後,多空雙方立刻進入白熱化,在11元上下展開大決戰,一時間成交量急劇放大。

  怡和證券開盤後,成交量急劇放大,引起投資者關注。

  投資者看到盤麵多空雙方劇烈交鋒,無不震驚,難道中原投資控股真的要收購怡和證券?

  好像不太可能啊,那家小公司沒有那麽大的實力呀。

  不管怎樣,盤中多空雙方的激烈對抗,還是影響了不少投資者下場買入。

  但是,這種對抗沒有持續多久。

  怡和證券在11元上方交鋒,也就十多分鍾時間,空方很快敗下陣來,怡和證券跌破了11元整數關,從緩跌變成加速下跌。

  怡和證券開盤價成為了最高價,股價節節往下走,11元之下已經看不到大資金身影,僅靠散戶買入頂不住洶湧的拋盤,結局不言自明。

  那麽,剛開盤之後的這一股買入力量是誰,賣出的又是誰?

  買入者屬於怡和係一方,實際上就是怡和係一方自己買入自家股票。

  這是一種防範措施。

  萬一中原投資控股真的收購怡和證券,他們手裏有籌碼也會隨機應變,為大股東增持股份做準備。

  怡和控股大班西門凱瑟克早已洞察一切,如今怡和係風雨飄渺,狼煙四起,不懷好意者環伺,能不謹慎防備嗎?

  中原投資控股舉牌怡和證券,會不會繼續舉牌,現在不好說。

  你一家公司攻擊,我怡和係三家公司實施阻擊,力量對比上我方已經占優。

  正是由於連鎖防禦,對於一個內陸小子,西門凱瑟克還沒有放在心上。

  而賣出的一方,毫無疑問屬於提前介入的一股力量,今日借助利好消息出貨。

  與置地集團的套路差不多,中小股東左吃右拿,套利走人。

  結果,怡和證券成為接盤俠。

  或許怡和證券感覺情況有點不對頭,他們及時撤出了操作,也有可能吃進去的籌碼已經足夠多,停止繼續買入。

  一些理智的投資者撇撇嘴,就知道是這樣,與置地集團一樣的套路,借利好出貨。

  不錯,發生在怡和證券上的這一幕幾乎與置地集團差不多,那些已經轉讓股權的股東們早已經在低位吸足了籌碼,就等今日消息兌現,在高位套現。

  這就是利益交換,你要買我的股份不是問題。

  賣不賣在我。

  如果滿足我的條件,一切都無所謂。

  這裏麵的利益有多大?

  協議轉讓肯定是溢價交易,這一部分利益算是提前賺到手。

  而後在市場上再賺一筆,兩下加起來利潤那就非常可觀了。

  所謂周瑜打黃蓋,隻要蘇一帆想從對方手裏拿到這部分股份,就必須答應他們的要求。

  這些人的所謂要求,對蘇一帆來說沒有任何厲害關係。

  有本事你就去操作,懶得理他們。

  所以,這些人複製了一把置地集團走勢。

  當然,這都屬於見不得光的利益交換,場外的投資者無從得知。

  不同的地方在於,在置地集團這隻股票交易中,散戶投資者買入的比較多。

  而在怡和證券上,除了一部分激進者以及新進投資者不了解情況,沒有親身感受置地集團那種切膚之痛的投資者盲目殺入。

  除此之外,主要是怡和證券在買入。

  相對來說,散戶入場買入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則沒有入場。

  這次開盤後的成交量就能看出來,與當初置地集團開盤後的情況比較,明顯有一些差異,幾乎都是大單交鋒。

  正像大多數投資者預料的那樣,怡和證券複製置地集團的走勢,悶殺了一批莽撞的投資者。

  半個小時之後,股價已經跌到1035元位置。

  估計,今天能守住10元大關都很難。

  同為怡和係的股票之一,置地集團受怡和證券利好消息間接影響,也是大幅高開。

  開盤價502元,漲幅百分之二十六還多。

  這種漲幅雖然不如怡和證券漲幅大,卻也非常可觀。

  置地集團幾乎緊隨怡和證券波動。

  開盤後,衝高回落,跟隨怡和證券亦步亦趨,形成盤跌走勢。

  半個小時之後,置地集團的股價也跌到了469元。

  怡和係最後一隻股票怡和控股也是大幅高開,開盤價3055元,漲幅百分之十二點二。

  單論漲幅,怡和控股與其他兩隻股票差多了。

  其實,怡和控股屬於跟漲,漲幅小一些也算合理。

  其二,畢竟在這之前已經提前漲過了。

  有意思的是,怡和控股除了開盤後,的確也有回檔。

  但是,價位很快企穩,沒有跟隨怡和證券下跌。

  經過一番多空大換手,怡和控股股價反而緩慢向上爬升。

  怡和係三隻股票出現了不同步的走勢,兩隻股票往下走,而唯有怡和控股拒絕下跌,不跌反升。

  這種特立獨行的走勢,很快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咦,奇了怪了,怡和控股為毛不下跌?

  投資者心中有這種疑問,一點都不奇怪。

  時至今日,在怡和係三隻股票中,置地集團和怡和證券都有利好消息刺激。

  唯獨怡和控股沒有任何消息。

  呃,不,有那麽點雞肋利好消息,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增持百分之一股份。

  但是,也就是這樣一隻沒有利好消息支持的股票,從七元多錢一直漲到三十多元,能不奇怪嗎?

  正是基於這種情況,讓很多投資者無所適從。

  想入場買點股票吧,怡和控股價位很高了不說,而且漲起來無厘頭。

  誰也不知道現在買進去的價位,會不會是最高點。

  也正是基於這種擔心,許多投資者猶豫不定。

  也真是奇怪了,你越是猶豫不決,越是擔心買在最高點,這隻股票越是上漲。

  鬧心呀,到底是買還是不買?

  真的好糾結呀,好多投資者為此大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