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一章西門發狠了
作者:依山晚亭      更新:2020-05-24 08:49      字數:2449
  到了周末,資本市場結束了一周的喧囂。

  怡和控股收盤價2806元,受其影響,置地集團收盤價411元,怡和證券收盤價819元,也都有不錯的漲幅。

  經過這一周的較量,雙方鬥智鬥勇,花樣翻新,那根繃緊的弦也到了極限。

  盡管李嘉誠他們華商財團吸籌很隱蔽,最終還是被西門凱瑟克看出來了。

  他已經確認對手不會輕易退出,繼續拖下去對自己沒有一點好處,反而會給對手更多的時間吃籌。

  所以,西門凱瑟克決定采取行動。

  收市之後,凱瑟克家族增持怡和控股百分之一份額的報告遞交到了交易所。

  至此,凱瑟克家族持有股份增加到了百分之二十。

  嗬嗬,沒有人舉牌,凱瑟克家族自己倒是沉不住氣了。

  本周交易,受資金影響以及對手不斷變化手法所迷惑,西門凱瑟克一直猶豫不決,貽誤戰機。

  等他決定增持股票的時候,怡和控股的價格已經越來越高。

  如此高的價位,相對於他手裏的五億港幣真的不好幹什麽。

  他想說服凱瑟克家族繼續增加資金支持。

  但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壓根就沒有人舉牌怡和控股,不得不讓凱瑟克家族懷疑西門凱瑟克判斷有問題。

  有危險也不過是置地集團,與怡和控股有毛的關係?

  凱瑟克家族不在第一線,沒有西門凱瑟克那種親身感受,持這種態度也在情理之中。

  西門凱瑟克不會這樣想,置地集團還不到危險境地,重要性與怡和控股不可同日而語。

  怡和控股就不一樣了,如果沒有人收購怡和控股當然是好事,一旦有人舉牌威脅到凱瑟克家族控製權,問題就嚴重了。

  怡和控股若在他的手裏丟失掉,責任推都推不掉。

  繼續等待嗎?

  無疑這非常愚蠢,西門凱瑟克不得不采取極端措施。

  不錯,西門凱瑟克要發狠了。

  還好,經過西門凱瑟克不懈努力,凱瑟克家族答應將後續伍億元調撥給他。

  西門凱瑟克早有計劃,他決定率先出招,震懾對手。

  星期一開市之後,怡和係借助消息麵影響大舉入市,並推高怡和控股的股價。

  不管對手退縮還是不退,西門凱瑟克都必須采取行動,這是最安全的措施。

  西門凱瑟克希望用實際行動表達凱瑟克家族捍衛控製權的意誌,再配合抬高股價,令對手知難而退。

  不得不說西門凱瑟克這個設想不錯,計劃比較完善。

  怡和控股二十八元的收盤價,稍微用點力就能竄上三十多元價格。

  再加上高昂的股價,的確能阻擋一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

  而在李嘉誠他們華商財團一方也是信心百倍,因為算上協議轉讓的股份,他們手裏已經掌握了怡和控股百分之八的份額。

  是不是舉牌還需要等待時機,按照李兆基的觀點,最低限度手裏持有股份超過百分之十份額再舉牌,似乎更穩妥。

  按照交易規則,持股數量超過百分之五股份構成舉牌。

  華商財團六家公司,理論上可以吸納百分之三十股份,而後舉牌。

  這是理想狀態,華商財團不可能讓西門凱瑟克從容布防,該出手時就出手。

  此次華商財團收購怡和控股,開局並不是很順利。

  主要原因在於西門凱瑟克太警覺了,華商財團剛入市不久就被發現了。

  當然,這也隻是猜測。

  當初西門凱瑟克的確有點懷疑盤中有大資金活動,真正讓華商財團暴露,是他們與易儒信爭搶籌碼的時候,因為李半誠他們以為對手是怡和控股。

  可以說,如果不是有這個插曲,或許華商財團的收購計劃,能夠順利實施,至少不會過早讓對手察覺。

  暴露之後,矛盾白熱化了。

  幸運的是李兆基計策得逞,在不利的局麵下秘密吸納了大量股票。

  不過,從周末尾市交易情況看,西門凱瑟克又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並大舉入市阻止他們搶籌。

  作為大資金的另一方,易儒信已經停止了操作。

  怡和控股越過二十元價位時,易儒信已經減少了操作。

  價位低的時候或許吃一點,價格高就算了,等到怡和控股價位超過二十五元之後,幹脆一點都不買了。

  易儒信隻是賺取差價,價位越高利潤越低。

  關鍵是沒有人知道將來怡和控股的最高價是多少,風險是易儒信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為了安全起見,控製買入成本是唯一選擇。

  三千萬籌碼,怡和控股百分之二的份額,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能掙多少關鍵要看將來的價位。

  易儒信就不明白了,如果說怡和控股沒有情況,打死他都不信。

  但是,各方都在保持沉默,像一出啞劇。

  沒有舉牌的算什麽收購,蘇一帆到底想玩什麽花樣?

  嗬嗬,蘇一帆想玩什麽花樣,那也不會告訴他。

  別看易儒信是他的便宜姐夫,那也不行,除非蘇一帆想給自己找麻煩。

  易儒信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他當然希望怡和控股鬧出點大動靜,股價漲得越高他的收益也就越大。

  現在的問題是股價雖然還在上漲,希望的舉牌,到現在也沒有出現,易儒信有點不淡定。

  你妹,不會是搞砸了吧?

  沒有人舉牌怡和控股,那就別指望股價大幅上漲。

  資金實力再大,也扛不住價格高。

  持股者籌碼已經有所鬆動,一不小心成了接盤俠。

  不怨易儒信擔心,他在參與的過程中已經發現盤中有另外大資金活動。

  如果蘇一帆是收購一方,這可不是好事情。

  給別人抬轎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幹。

  更何況對方目的不明,怕就怕在關鍵時刻出了岔子。

  與幾家大資金不同,對市場投資者來說,他們隻看到怡和控股的股價上漲,消息麵上卻很平靜,至今沒有人舉牌怡和控股。

  對此,市場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怡和控股價格不斷上揚,足以說明問題,後市肯定有利好消息,激進者已經入市或者準備入市。

  大多數人還是持有謹慎態度,股價漲得太高了,這時候買入真的很危險。

  市場上已經有傳言,大資金正欲收購怡和控股。

  但是,又是一周的時間過去了,哪有什麽收購消息?

  再說了,人家還沒有舉牌,卻把消息散布出來,你以為大資金傻,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

  怡和控股沒有實質利好消息,股價卻不斷上漲,這種走勢有點詭異。

  市場總是充滿不確定,有可能繼續上漲,也有可能掉頭向下走,做出正確判斷的人總是少數。

  所以,表現在市場中,有人在買入有人則逢高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