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錢是王八蛋
作者:依山晚亭      更新:2020-05-18 12:26      字數:2496
  易通地產股價暴跌,一周跌去了一半,跌勢不可謂不凶猛。

  你妹,差不多接近崩盤的節奏。

  但是,蘇一帆對此似乎並不在意,這家夥竟然有心思去北方電子集團視察。

  是淡定嗎?

  或許吧,他覺著自己一方掌握足夠的股份,不信對方能奪取易通地產控製權。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股價漲漲跌跌都很正常嘛,沒必要過於敏感。

  至於說所謂的麵子,切,扯吧,麵子很值錢嗎?

  隻要不涉及到錢,愛誰誰,跌多少都與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北方電子集團之所以提前組建,那是因為蘇一帆收購了已經退市的香江永生電子。

  這個企業嚴格說是生產電子零部件的企業。

  但蘇一帆的野心極大,不限於電子零部件生產,他還有更大的企望。

  收購永生電子也不過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至少北方電子集團已經不是空架子,

  而後,蘇一帆希望在這個集團旗下子公司基礎上裂變。

  **十年代是一個技術大爆炸時期,作為手機開山鼻祖大哥大已經出現了。

  再過些年摩托羅拉、愛立信將橫掃大陸,無人能敵。

  模擬信號後麵是數字信號,一代代技術更新,你方唱罷我登場。

  個人電腦已經粉墨登場,ib、英特爾等高科技企業領銜,一騎絕塵。

  286、386、486新技術發展使得產品更迭加速,令人眼花繚亂。

  蘇一帆認為此時介入時機剛好,北方電子也必將在未來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當然,前提是自己必須有錢。

  電子產品、通信終端產品要不要介入?

  比如個人電腦、手機等。

  電子技術的高端領域,比如芯片技術要不要介入?

  電子通信軟件領域要不要介入?

  當然要介入。

  話說你不過有一個電子零部件生產企業,在高端技術領域幾乎等於零,這不是吹牛嘛。

  蘇一帆可不認為自己吹牛,ib不也從無到有一點點發展起來的嘛。

  別人行,北方電子也行。

  而且,他有自己的優勢。

  其一,蘇一帆知道趨勢,知道下一個新技術在那個階段出現。

  知道哪種技術會失敗,哪一種技術會成功。

  相對於別人,蘇一帆絕不會走彎路。

  其二,蘇一帆有錢,有了錢就可以收購一些他需要的企業,沒有技術也可以有技術。

  缺人才嗎?

  隻要舍得給錢,什麽樣的人才都可以收攬在自己旗下。

  當然,這不是說句話就能夠實現的。

  有錢也不行,需要時間,需要投入,按照步驟一步步來實現。

  北方電子集團要先拉起架構,不斷引進人才充實。

  征地蓋樓需要時間,所以,蘇一帆最先做的是,將永生電子廠區劃出一半,用以建設實驗室。

  蘇一帆的策略很簡單,招募的人才按照類別劃分各個項目組。

  哪一個項目組有成果,就可以裂變出一個子公司。

  比如個人電腦項目,或許兩個項目組,或許三個,某一個項目組技術成熟,當然會率先投入生產。

  至於其他同類項目組,必然遭受淘汰的命運。

  這種機製對蘇一帆來說隻是多花錢而已,對於項目負責人來說,亞曆山大。

  榮耀和財富都屬於勝出者,誰又願意成為失敗者呢?

  實驗室的研發項目,是要讓技術產品上獲得領先水平,而不是平庸。

  隻要舍得在研發和新產品上投資,才會使得產品比其他公司都更好、更快、更可靠。

  話說,這不是燒錢嗎?

  不錯,蘇一帆就是要燒錢,而且是別人玩不起的燒錢遊戲。

  但是,他的這種燒錢比起盲目投資劃算的多。

  因為所有的立項都會在明天實現,錢不會打水漂。

  缺人才,那就用錢砸,挖牆腳,這就是蘇一帆唯一解決辦法。

  去矽穀招攬,甚至ib、英特爾等知名企業也不放過,給他們最高的待遇。

  同樣都是技術專才,別人能製造出產品,北方電子集團當然也能製造。

  話又說回來了,即便你有錢有人才,別忘了還有專利是不可逾越的。

  不管ib、英特爾,他們所掌握的技術都是慢慢積累出來的,你想半路超車,可能嗎?

  這一點蘇一帆早就有所考慮,解決的辦法還是錢。

  沒有專利,我可以收購有專利的企業,補上這個缺。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或許那些科技巨頭所投入的資本,都是每一年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蘇一帆如果按此方法絕不可能追趕上來。

  蘇一帆的策略是大筆資金集中投入,超比例投入,為了達到目的,無論花多少錢都行。

  一句話,要用錢砸出來。

  木有道理可講,誰讓老子有錢呢?

  砸錢,非常規模砸錢,使勁砸。

  不都說錢是王八蛋嘛,甭客氣,砸丫的!

  蘇一帆的用意非常明確,他不會從頭來一點點的技術積累,而是瞄準最先進技術,甚至超前一步。

  站在巨人肩上,我要比巨人高。

  這就是蘇一帆為什麽一開始先搞投資公司的目的,也隻有先掙到錢,才會實現自己的願望。

  雖然所有的錢不會一次性投入,但是,他要比任何一家企業投入的資金多數倍,甚至更多。

  一星半點的錢根本不起作用,投進去連個浪花都沒有。

  蘇一帆這種思路,換一個人絕不可能勝任。

  但是,蘇一帆自信能夠成功。

  就像當年蘇一帆經曆過的那樣,許多企業不都是靠風投支持而發展壯大嘛。

  騰訊,阿裏無不是如此。

  哼哼,老子給自己當風投,左手出右手進,玩周伯通左右互搏之術。

  風投不會百分百成功,失敗的概率非常大,蘇一帆自己的風投,成功率要高得多。

  重要的是錢,不能斷奶,這需要海量的資本投入。

  蘇一帆不缺錢,至少從目前掙錢的速度來看,一點都不成問題。

  比如現在他要建立實驗室,一些設備一些人才需要多少錢?

  嗬嗬,那點錢對蘇一帆來說毛毛雨了,連小拇指都不算。

  也是,相對於百億資產,拿出一個億,真不算什麽。

  更何況剛剛成立的北方電子集團,給蔡子妃一個億,一年能花光嗎?

  這可是八十年代,錢還算值錢,想揮霍掉一個億資金,有點難度。

  隨著時間推移,或許會在高科技領域投入天文數字的鈔票,隻要蘇一帆投資不失敗,錢根本不是問題。

  從前期的經曆就能看到,蘇一帆對收購普通上市公司股權不感興趣,比如收購易通地產公司股權這種事情讓易夢蝶幹。

  或許持有公司股權每年都會帶來利潤,但對於蘇一帆來說,這種來錢方式太慢了。

  他不想等待,隻想在當下把錢掙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