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鐵板無數塊的浩罕人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1-07-16 06:59      字數:3217
  古勒沙,這是位於喀什噶爾與浩罕邊界的小城市,就是後世吉爾吉斯斯坦的古勒察。

  ??這裏按照傳統的分界,實際上是屬於中原王朝的統治之地,但由於清明之交的混亂,很多曾經屬於大清的國土,已經被周圍各國、各部落給侵占就,古勒沙就是一座已經落入浩罕手裏一年多的原大清領土。

  ??而在今天的古勒沙,這個小鎮子上的幾百居民早就不見了蹤影,開玩笑,超過五萬的浩罕大軍在這裏集結,哪個膽肥的還敢呆在家裏?

  ??這些浩罕人可不是我大清的官兵,我大清官兵敢在這欺辱一個婦女,那一定會引起動亂,搞不好都要掉腦袋。

  ??但浩罕人那可就不是欺辱婦女那麽簡單了,他們往往會直接把本地居民全部送到主那裏去,可謂是真正物理上的送你一程。

  ??與羅思舉猜測的一樣,浩瀚大軍到古勒沙一修整就是三四天,為的就是確定該走那條路救援喀什噶爾。

  ??因為早在一個月前,喀什噶爾就很難傳來消息,這導致浩罕軍隊無法得知喀什噶爾確切的情況。

  ??在這種情形下,一部分人主張立刻快速通過博羅和碩河,以最快的速度的救援喀什噶爾和打敗桃花石異教徒,當然,大部分人還是主張繼續南下,走安全得多的瑪爾坎蘇河。

  ??他們認為,不管是喀什噶爾情況如何,隻要這五萬大軍安全,喀什噶爾完全可以失而複得,就算沒了喀什噶爾,這五萬大軍也可以保證費爾幹納的平安。

  ??阿吉德王子眯著眼睛坐在主座上,雖說是王子,但這位的年紀也不小了,畢竟這個時代人結婚都比較早,在這個古勒沙唯一看著像樣點的建築中,正在舉行的,是一場宴會。

  ??呃!說宴會有點不合適,因為按照教義規定,天方教徒不能飲酒,不能欣賞歌舞,甚至不能吃的過於豐盛,於是這場隻有簡單菜式和蜜水的宴會相當冷清。

  ??氣氛冷清,坐在主座上的阿吉德王子心裏也很冰冷,這支召集起來的浩罕汗國軍隊成分很複雜,有費爾幹納各處的土軍閥私兵,各個部族的部民,更多的則是各個大大小小教派所控製的武裝。

  ??脫胎於中亞天方教主流教派蘇菲教團的納格什班底耶教團大大小小教首們,控製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這個河中教團幾十年前分裂過一次,之後的其中一支開始往東去傳教,於是形成了如今喀什噶爾主流的白山派和黑山派,再後來他們和更多被稱為虎非耶、嘎林迪耶教派的天方教門宦一起,被統稱為依禪派。

  ??這麽多的名字,這麽多的教派,大大小小的天方教門宦,河中和西域之地的教派有多複雜可想而知。

  ??而在這樣複雜的情勢和勢力中生存,浩罕汗國的大汗愛裏木本人,或許能做到平衡各方勢力,保持浩罕大汗的權威,但阿吉德王子就不行了,各個教派和軍閥表麵上聽從於他,但私底下完全是陽奉陰違。

  ??這也是為什麽整整四天,什麽結果也沒商量出來的重要原因,阿吉德王子主張走博羅和碩河,但幾乎所有的門宦教長都讚成走瑪爾坎蘇河,雙方誰也不讓,已經開始較上了勁。

  ??嗬嗬!阿吉德王子在心裏冷笑了一聲,這些費爾幹納的門宦教長和喀什噶爾地區的白山派、黑山派教長之間的宗教爭鬥,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了。

  ??這些費爾幹納的老家夥們要走瑪爾坎蘇河的最大原因,不過想借此機會,徹底清除喀什噶爾白山派和黑山派門宦的勢力,侵占他們的地盤而已,哪是什麽老成持重。

  ??所以阿吉德王子是不會讓他如願的,因為白山派重要的人物,曾在喀什噶爾地區發動‘起義’的大小和卓的後人,已經暗中投靠了他。

  ??這些流浪在費爾幹納和渾都斯(昆都士)的喀什噶爾叛國者,希望阿吉德王子能讓他們重返喀什噶爾和葉爾羌、於闐等地,為此他們願意接受阿吉德王子的統治。

  ??換而言之,喀什噶爾以西南的瑪爾坎蘇河地區,已經成了阿吉德的地盤了,他當然不會讓這些不懷好意的費爾幹納門宦教長從那裏經過。

  ??“王子殿下,喀什噶爾已經超過十天沒傳來任何消息了,我們不能繼續這樣等待下去,城中的勇士一定在苦苦等待我們的救援,當地的信徒們也一定在遭受著卡菲爾的折磨甚至屠殺!我想我們應該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盡快到達喀什噶爾。”

  ??什麽叫保證自己的安全的情況下?這就隻差沒直接說,走瑪爾坎蘇河是最合適的了。

  ??說話的是一個瘦高個留著山羊胡子的老者,阿吉德王子不自在的輕輕搖了搖頭,這老頭叫做哈桑,但一般不能直接叫他哈桑,要尊稱為伊瑪目哈桑。

  ??這是納格什底般耶教團在霍罕的大伊瑪目之一,影響力極大,就是他父親愛裏木大汗也要以禮相待。

  ??這次征發的五萬大軍中,至少有三萬是這些教團拉起來的,而且在軍隊中,幾乎所有的中低層軍官和士兵都聽過伊瑪目哈桑的名聲,非常崇敬他。

  ??可以說,伊瑪目哈桑比阿吉德王子更能掌控這支軍隊,以前之所以阿吉德王子能跟一票天方教門宦教長們唱反調,那是因為哈桑沒有說話。

  ??但現在哈桑說話了,阿吉德王子就不能再堅持走博羅和碩河了,除非他有極有力的證據證明走博羅和碩河最為穩妥。

  ??伊瑪目哈桑說話了,下麵的一眾門宦教長們頓時就得意了起來,看向阿吉德王子的眼神也更具有逼迫性了。

  ??嗬嗬!為什麽愛裏木汗隻之出動了兩千士兵,而讓他們這些門宦教長出動了三萬多人?為什麽愛裏木大汗沒有親自統領而讓威望不足的阿吉德王子來統帥這支大軍?這些門宦教長們心裏跟明鏡一樣。

  ??神權與王權,在河中這一塊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其爭鬥和爭鬥的凶險程度,遠超中世紀時期的歐洲。

  ??他們這些頑固的門宦教長們,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身為大汗的愛裏木了,或者說愛裏木本人有信心壓製這些門宦教長,但愛裏木對自己的兒子乃至孫子能不能順利壓製這些門宦教長,維持汗王家族的權威沒信心。

  ??或許在愛裏木大汗眼中,這場喀什噶爾戰爭是否能取得勝利已經是第二位的了。

  ??第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要大大削弱門宦教長們控製的武裝,至於敗得太慘損傷了浩罕的國力該怎麽辦?愛裏木大汗早就有了預案。

  ??隻要他手裏的一萬餘忠於汗王家族的軍隊能守住苦盞和霍罕,讓外人打不進來就行,至於東邊過來的桃花石軍隊,愛裏木大汗一點也不擔心。

  ??桃花石離此萬裏又不信教,根本無法在當地實行直接統治,喀什噶爾他們都要要靠當地伯克,就更別說費爾幹納了。

  ??所以他認為,桃花石所求的並不是要統治河中,而隻是要河中臣服而已,反正浩罕是大清的藩屬快三十年了,再當三十年大明的藩屬又有什麽不可以的呢?

  ??桃花石王朝與掌握了大量基層力量已經開始侵蝕國家權力的門宦教長們,誰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愛裏木汗還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才會讓兒子阿吉德領軍,因為他相信,阿吉德幾乎一定會把事情弄糟,就算能收複喀什噶爾,那也會大大的損兵折將。

  ??到時候愛裏木大汗就會開始狠狠追究這次戰敗的責任,當板子打到兒子阿吉德屁股上的時候,下麵的門宦教長還能跑得了?

  ??不就是一個兒子嘛!還是個不怎麽聰明的兒子,愛裏木大汗舍得!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