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世上再無明王,唯有大明皇帝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1-03-08 08:15      字數:4416
  <b></b>雖然才五月,到南京已經開始顯現它火爐的威風了,哪怕穿著單衣,依然能把你熱的夠嗆。

  所以葉開現在覺得自己熱得快昏倒了,他在心裏無數次痛罵那個不要臉的康麻子。

  就是這個麻子,為了穩定滿清在江南的地區的統治,五次南巡都來拜謁孝陵。

  而且為了顯示虔誠,為了收盡江南士人之心,我麻每次拜謁孝陵都是從山門就開始三跪九叩,一直磕頭磕到陵墓下的。

  攫欝攫。這條路有多長呢,葉開沒數過,但他覺得絕對不會少於兩公裏,呃……磕兩公裏的頭,算你狠!

  “你娘的麻子,你真是麻子不叫麻子你叫坑人啊!洪武太祖爺你可別生氣,不是我不願意給你老人家磕頭,實在是這麻子太惡心人了!”

  我葉大王現在額頭起了一個大烏包,膝蓋不用說,一定也是破皮了。

  遠處小團子看著自己父王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膝蓋,因為前幾個月,他已經代替父王前去祭拜過孝陵了,當然也是一路磕頭磕過去的,其中滋味,嘖嘖!

  之所以正月初一就進了南京城,但卻到了五月初才來祭拜孝陵,那是因為南京城的皇城主殿等重要建築,剛剛才修建好。

  葉大王打著興複漢家的牌子進了南京,總不能在江寧織造府登基吧?沒登基也沒徹底擊敗滿清,他又怎麽好意思來祭拜孝陵呢?

  巘戅tia&戅。於是我葉大王親掏腰包,出了二十萬銀元的賞格,注意,這是賞格不是營造的費用,營造皇宮的費用當然是戶部出,公公私私,葉開分得很清楚。

  有了額外的二十萬賞賜,在原大明皇宮舊址新建的南京皇宮,隻用了五個月,就建好了大部分的主要建築。

  其實葉開也不願意把南京城的皇宮建得多麽大,因為他開創的這個葉明王朝,以後肯定會執行三京製。

  南京應天府居中,是法理上的都城,中樞機構也都會在這裏。

  而等到要平定草原大漠,應付東北乃至西北局勢的時候,就得北上北京順天府。

  到了南洋有事,葉開就還得去坐鎮廣州承天府。

  至少在煉鋼技術取得大飛躍之前必須如此了,因為沒有足夠的鋼,足夠低價的鋼,就沒法把這種目前幾乎跟白銀等價的貴金屬用來鋪鐵軌,沒有鐵路,從廣州到南京走了一個月,幾乎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知道磕了多少個頭,腰酸背痛腦袋麻的葉大王,終於到了孝陵的文武方門,等到再往前走,看見我麻手書的‘治隆唐宋’碑文後,葉大王再也壓製不住自己的怒氣了。

  “建奴反賊後人,何敢品評洪武太祖!把這碑給我砸了!”

  。。。。

  南京皇城,祭拜完孝陵的葉開又匆匆回到了這裏,按照他這個草台班子欽天監的推算,農曆的五月十七就是黃道吉日,適合皇帝登基。

  而登基穿的袞服,主祭祀用的冕服,等等一切都已經準備完畢,應天殿的寶座、雲盤、雲輿也準備妥當。

  禮部的官員已經先去祭告天地宗廟了,不過由於葉開沒有先皇,所以也不用穿什麽孝服,他就在新皇宮外的正門大明門外登門禱告。

  十三年的奮鬥,無數個驚險至極的時刻一一的葉開在腦海裏閃過。

  清萊城外他不到五百人,被四千多緬甸軍隊圍攻!

  阮文誠麵前冒險刺殺緬甸使者!

  拯救拉瑪二世,擊垮緬甸王子紮多敏梭之鐵甲衛兵時,那個差點就捅到他胸口的長槍。

  在巴黎跟拉瓦錫研究硝化甘油差點被炸死!

  歸途時差點被荷蘭艦隊成功攔截!

  甘馬昔外擊敗武吉斯人時,那顆擦著他耳朵劃過的鉛彈!

  富春江邊差點被西山悍將阮文雪一刀砍中脖子!

  廣順馬江邊的決戰,差點被阮惠偷襲成功!

  這一件件事,隻要哪一件出一點點的意外,他葉開的可能早就了結了。

  不過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他還是成功了,曆盡艱險還是走到了現在,但跟著他的很多人,卻遺憾的倒在了通往終點的路上。

  最開始在清萊城外犧牲的葉家子弟,他未出五服的堂哥葉信武和葉克武。

  死難在陶公城的曾千戶和三千族親,分水嶺上的疤臉、黃東仔、江阿生,龍頷橋邊戰死的數百好漢子,北江邊野戰醫院那個說下輩子再給他當兵的族侄。

  這些人並不是什麽遊戲裏的np,那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

  進了大明門,過了南陽橋就是應天殿了,葉開將在那裏舉行正式的登基大典。

  這個皇城的象征性護城河,之所以叫南陽橋,那是因為葉家出自南陽堂,他的五世外祖紹武天子和隆武天子以及南唐大王三兄弟,封地也是在南陽。

  那句一語成讖的‘中興自古舊南陽’也成了葉開的注腳,同時南陽也可以諧音為南洋,暗合葉大王自南洋起家之意。

  南陽橋上,葉開的外祖父李德孟正長身而立,他手裏捧著一套黃色的袞服,這就是所謂的龍袍了,是葉開馬上就要穿的登基所用正式袞服。

  “吾孫兒葉氏束武,起自天南,夙夜興寐,披肝瀝膽,不忘祖先之誌,以恢複華夏為己任,今日他做到了!

  紹武皇爺,葉公秀芳,你們在天之靈可以瞑目了,張文烈公、陳文忠公、陳忠湣公,你們可以瞑目了,那些在大明天傾時奮不顧身的英烈們,你們可以瞑目了!”

  李德孟作為葉開僅存的唯一祖父輩長輩,說這些話正合適,不過他說完後,本來該跪下進獻袞服的。

  攫欝攫。但沒有讓外祖父跪外孫子的道理,皇帝雖大,大不過倫理道德,於是在廣州逍遙的大表哥李正林,就被抓了包,外祖父不能跪,表哥的這一跪,葉大王還是受得起的。

  看著李正林跪獻袞服的那一刻,胖的不成型的葉福來流淚了,雖然他因為身份的原因隻能到這裏,不能進應天殿。

  因為總不能出現兒子在禦座上當皇帝,老子在下麵跪著受封吧?所以到了南陽橋邊,葉福來就隻能往回轉了。

  不過他還是非常的驕傲,十幾年前,他還是一個要靠陰謀詭計才勉強能保得住葉家這點家業的小族長。

  外有土著和泰西夷人,內有各種不服的族親,葉開又是個跟他不對路的,他原本想著,葉家能在他手裏不破敗就算不錯了!

  但誰也沒想到,他竟然還有在南京城來當太上皇的一天,雖然是太上皇,但也算是圓了葉福來的夢了。

  自從知道自己是紹武天子的子孫後,葉福來也曾做過皇帝夢,不過這個夢比較小,他覺得自己要是能把北大年蘇丹的王冠,弄到自己頭上戴一戴就很夢幻了,就算對得起,那個經常對著紹武天子靈位流淚的母親了。

  巘戅九餅中文戅。但葉福來萬萬沒想到,這個夢,葉開給他圓了,不是個小地方的蘇丹,也是真正恢複大明。

  應天殿中,葉開高居於禦座上,下麵的文武勳貴依足禮儀三跪九叩,山呼萬歲中,兩個人跪在了最前麵。

  這兩人既不是從最開始就跟隨葉開的南洋勳貴,也不是新三廣的豪族,更非文武臣之首,之所以能跪到最前麵,是因為他們的身份特殊。

  朱崇相,洪武太祖第十三代子孫,岷莊王朱楩十二世嫡孫,居於長沙郊外,葉開進入長沙城後,他們就來晉見參拜過,這個多福堂朱氏,後世在共和國的時候,還出了一位內閣首輔大臣。

  另一位就更厲害了,曾啟銑,現在叫做朱啟銑,原來當年南唐大王朱聿鍔於台山汶村飲毒酒殉國後,其後代並未全部被清廷誅殺。

  他們遵照南唐大王的遺命,變成了王後曾氏的族人,所有人一起改姓曾,與汶村抗清的直接領導者廣寧伯王興將軍的後人,一起逃到了關係全州隱居。

  他們直到葉開在北江邊擊敗和琳後,才帶著族譜和南唐大王,或者叫做南陽唐王府的遺物現身,其中最珍貴的,就是隆武天子的天子之寶。

  什麽是天命,這就是天命啊!唐王一係三兄弟被稱為南明三聖,葉開能稱大明的法理,就來自其中的紹武天子朱聿鐭。

  但他畢竟是外孫,畢竟不姓朱,等到朱啟銑的現身和歸附,葉開身上最後的缺口就被堵住了。

  在他兩身後,山呼萬歲的才是葉開從無到有的臣子們。

  最前麵的,是他起家的南洋族親和基本班底,葉福來不能出席這種場合,就以何喜文為首,後麵跟著黃老四,辜禮歡,陳文淇,葉盛,劉崇漢和劉崇禮弟兄,張家的張盛名,來自蘭芳的江戊伯。

  新三廣一係的,則以阮福映的兒子河中郡公阮景為首,包括武性、武文勇、鄧陳常、範貴適、阮文訓、吳時壬、陳文紀、吳文楚、陳光耀等人。

  地位最特殊的,就是明鄉人了,他們人數不多,但卻是葉開除了自己人以外,最親近的人群,鄚子泩都拖著病軀不遠萬裏而來,其餘的吳仁靜、鄭懷德、陳大力、黃光定等人都到場了。

  最左邊的,就是葉開北上後收攬的臣子了,比如剛剛到這的,改名為馬儒法的馬師爺,劉菊山劉先生。

  原湖南巡撫薑晟,江西巡撫張成基,安徽巡撫汪新,福州知府鄧廷輯,長沙知府沈廷瑛以及蘇州貴潘的一群狀元進士。

  當了皇帝,葉開當然不能隻給自己升級,他從明王成為大明皇帝,下麵的人當然也要封賞。

  已經當上了司禮監首領太監,錦衣衛指揮使,總覽北鎮撫司兼管南鎮撫司的李大監,滿臉堆笑的拿著冊封詔書出現了。

  雖然他這個司禮監首領太監,完全無法跟曆史上大明的司禮監首領太監比,但他還是很興奮,有什麽比見證一個新的傳奇帝王登基更讓人榮耀呢?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大明崇禎一百五十六年以來

  今繼皇帝位,國號上承大明,年號複興,封辜禮歡為左丞相同安侯,吳仁靜為右丞相平陽侯。

  加封阮景為河中郡王,何喜文為巴國公,葉明啟為定國公,黃興為金門郡公,陳文淇為興寧侯…………!”

  密密麻麻的名字,直到念的李大監口幹舌燥為止,幾乎所有人都有封賞和加官進爵,得益最大的,仍然是南洋的新州從龍功臣和與葉開最親近的明鄉人。

  至於國號和年號,葉開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他考慮過是不是用大夏,或者是不是按著五行相生相克之說選一個符合水德的年號,但最後都放棄了。

  明,這個字,對於葉開這樣的後來人來說,他總覺代表了某種意義。

  他不是一個狂熱的明粉,與其說他對明這個字有感情,不如說是因為他極度討厭中國人那失去的那一百多年,那讓人肆意侮辱的一百多年吧!

  至於年號,他都把複興元年的名號用過了,沒法改了

  三跪九叩完畢,百官再次來到了大明門外,這時候要等翰林院的官員蓋上大印,確認他的皇帝身份。

  不過我葉大王都沒正式開科舉,壓根沒有翰林院官員,所以隻能讓潘家的狀元潘世恩和榜眼潘世璜臨時充當翰林院官員了。

  曾經隆武天子用過的天子之寶大印一蓋,鴻臚寺卿吳時壬跪請葉開頒詔,葉開點頭恩準,而後吳時壬親自捧著詔書,一路經過南陽橋,到達午門,將聖旨放入早已準備好的雲輿。

  所謂雲輿,也就是一輛裝飾極為豪華華麗,土豪的讓人睜不開眼的二十四亮瞎氪金狗眼土豪大馬車,再然後由雲蓋,一個像車蓋一樣的大雲朵導引,再次送到大明門外。

  此時掐著吉時到達的吳時壬,大聲宣讀皇帝登基繼位的詔書,向天下人表明,新的奉天承運皇帝已經登基了,天下萬民從此有了好爸爸了!可以過上好生活了!

  世上再無明王,隻有大明皇帝!

  瘋狂的萬歲聲透過重重宮牆,傳到了應天殿中,笑得滿臉淚水還未正式冊立的皇後羅子鳳,無限歡喜中帶著幾分寂寥的阮氏玉琬,以及葉開其他的鶯鶯燕燕,正在嬌聲恭喜我葉大王,哦,不,葉大皇帝,

  葉開也笑了,他一邊如同在翱翔九天之上暈乎乎美滋滋,一邊又覺得有千斤重擔壓於肩上,他這個葉明王朝,到底該留給後世一些什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