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這不是改朝換代,這是革命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1-03-08 08:15      字數:2826
  廣州西關,泮塘,還是葉上林的花溪別院,與一個月前驚慌失措的樣子不同了,潘有度、葉上林、伍秉鑒、盧觀恒四人的臉上,春風滿麵都不足以形容,連四大家的下人們最近都抖起來了。

  原本他們冒險來搞事造反,那是因為個個都投了大錢在廣安,葉大王一造反他們不跟進,那就隻有等死。

  因為他們把本來應該報效給北京城八旗大爺們的本利,都給折進去了!

  所以一是為了能撈點養老錢,二是為了保命,四人稀裏糊塗的就走到造反的路上來了。

  但現在,他們賭對了,因為據傳來的消息說,葉大王在英德縣摧破了滿清二十萬大軍,殺的是屍橫遍野,北江水都變紅了。

  這一下,所有人心裏都敞亮了,明王這不是勝利,而是摧枯拉朽的大勝,有這樣的大兵,至少一個南北朝是跑不掉了的。

  “思賢啊!你的意思是說,明王不會要了咱們在廣安的產業,那些產業還是屬於我們的?”

  盧觀恒難以置信的向一個坐在他下首的小胖子問道,小胖子叫盧成字思賢,他老豆就是那個借了幾百萬銀,一口氣砸進廣安開煤鐵礦的‘腦鐵’,腦子鐵定出問題的那位。

  老豆賭博失敗,小胖子盧思賢也不得不離開了好不容易混進去的粵秀書院,被送到了複興大學上學。

  本來以為是全家躲債的淒慘事,結果沒想到,歪打正著煤礦還在不說,盧思賢的父親還因為投靠投的早,還得了個不小的官,連帶著盧思賢也水漲船高起來了。

  這不,複興大學有意內遷到廣州來,複興大學副校長,明王的族三叔,嘉義伯葉福順,就派他到廣州來事先打探一下。

  忙於戰事的葉開,也親自在英德召見了他,讓他去廣州的時候,順便給十三行的四大家吃吃定心丸。

  盧觀恒就是小胖子盧思賢的大伯,他父親砸進廣安的幾百萬銀兩,也大部分都是盧觀恒籌措,不,應該就是盧觀恒投的。

  所以有了這個身份,他才會被葉開選中前期過來安撫下四大行首。

  “大伯,你以為明王是乾隆老兒那樣的所謂‘明君?’

  我跟您說吧,明王乃是天命複興華夏的千古一帝,您幾位的產業雖然大,但還入不了明王眼中。

  明王要的是大興工商,需要的是大家把錢都投到工商上來,這煤礦越多,鐵礦越多,也才能有更多的槍炮去複興華夏,也才有更多的商品和泰西白夷貿易,才能更好的把咱們國家建設好。

  所以明王陛下是不會來奪自己臣子產業的,在英德時,明王親口對我說,兩廣之人乃是他的鄉黨,國朝初創,正需要大伯這樣的鄉黨支持呢!”

  盧思賢說的全是泛泛而談的話,實際上他到複興大學還沒上幾天學呢。

  所以為什麽要大興工商?

  為什麽不直接吞了四大家的產業?

  為什麽非要去和泰西白夷貿易?

  他也不是怎麽清楚!

  按照小胖子的理解,他大伯這樣的‘大肥豬’,那正好殺了吃肉啊,得了他們的億萬家產,造槍造炮打天下去啊!

  所以葉開的意思,他也不明白,他所有的話中,最有信息量的,就是明王要把兩廣人當成鄉黨,要倚重他們!

  其實是小胖子盧思賢見識太淺的緣故,要是在英德和葉開詳談的是潘有度,這位做過翰林院庶吉士,又跟著自己船隊去過南洋的人,就會明白葉開想幹什麽了。

  現在的中國在滿清的統治下萬馬齊喑,整個中國,也就廣州這邊有那麽一點資產階級的意味在裏麵。

  要大興工業,完成工業化,總需要幫手吧,總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讓葉開一個人幹了吧?

  關鍵他也幹不了啊!

  就拿佛山來說,現在它就是整個中國的商業重鎮,號稱天下商賈聚集,連廣州城都遠不及。

  哪怕放到全世界來說,佛山的冶鐵、紡織業、陶瓷與漆器等物的工藝水平,那也要算是很不錯的了,是很有競爭力的工業基地。

  葉開現在雖然打著興複明朝的名義,看起來好像是想當一個朱洪武。

  但實際上,葉開自己知道,他現在進行的不是一個舊式的王朝更替,而是一場有些軟弱和妥協的資產階級革命!

  不過雖然它軟弱,它很大程度上會妥協,但它仍然是一場革命,革命可不是請客吃飯,沒有一票既得利益者支持,光靠葉開一個人搞得了什麽革命?別到頭來把子孫後代的命給革了!

  至於為什麽不能當一個舊式的君王,因為時代變了啊!

  現在不是以前搞定中國本土,就等於搞定全世界的時候了,這時代更像是春秋戰國。

  英吉利居於海島之上,有海軍和海峽兩重天險,又有吸收歐洲大陸精華的資本,還有一支小而強的陸軍,約等同於秦。

  法蘭西人才輩出,武德充沛,他們現在已經革了路易十六的命,相當於完成了變法的魏國,拿皇上老近衛,那就是魏武卒啊!

  其餘歐洲各國甚至哈士奇也算一票小強。

  但中國雖大而富,卻兵不精械不利,充其量是個誇誇其談,空有魚鹽之利,建了個稷下學宮,就以為是當世文宗的田齊國。

  他要是不革命,不把古老的中國拽入資本主義中來,哪怕完成了統一大業,那也隻能延緩這個古老國度,繼續向深淵下滑的速度。

  搞不好後世子孫中出幾個道光、鹹豐、光緒這樣的廢物,那一切又會朝原來的方向駛去。

  幾千年的曆史,既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多少次苦難後得以存續乃至重新崛起的資本,但在某些時候,也會成為羈絆這個國家腳步的繩索,因為封建的保守勢力,遠比所有人想象的強大。

  而且沒有大興工商,沒有一定程度的資本化,沒有一條鞭子不斷的把中國人往外趕,葉開估計,他已經打下,和即將要打下的這片巨大國土,一定會在他死後四分五裂的。

  因為這個國家太大了,按照葉開的估算,整個中國加上南洋,很可能會超過一千七百萬平方公裏。

  這麽大的國度,隨便拿出一個省都能自給自足,很容易就會形成幾個甚至十幾個,幾十個封閉的小圈子。

  沒有工業化以及工業化背後的原材料和工業傾銷需要,帶來的擴張和殖民驅動,根本不可能把這麽大的地盤栓在一起。

  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拿著資本主義鞭子,把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從南到北的給驅動起來。

  他要徹底破壞中國傳統的男耕女織社會,他要把中國從一個之唐末之後就開始不斷內卷的國度,變成一個如同漢唐時代不斷向外擴張的國度。

  他要做的,就是讓普通的中國人蹲在老家很難求活,但闖蕩出去卻可以有機會當老爺。

  這樣才有可能用他們鋪滿整個南洋乃至土澳,不這樣的話,按照這個時代中國人的習慣,他們中大部分人寧願在家鄉苦捱,也不會出門去闖蕩的。

  而要幹這樣大的事,要把古老的中國帶入資本主義社會,光靠葉開可不行,總不能最後全中國的工廠都是複興公司的吧?

  所以他必須要找一些誌同道合的同誌,而有錢又有視野的十三行,以及初步資本化的,並依賴外貿的佛山手工業,就是葉開選定的第一個夥伴。

  葉開要用他們海量的資金,他們那些慣於海貿的人才,先在廣東引發一場工業化浪潮,再用廣東為引擎帶動兩江,最後帶動全中國動起來。

  這也是紅朝太宗所說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論調。

  當然這玩意可不是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讓先富的人把錢再分給大家,而是要用先富的人眼饞那些苦哈哈,然大家都往這條路上來闖!

  到了那個時候,葉開才可以說,他改變了中國,而不是來當一個舊式的君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