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桂家人、敏家人
作者:紙老虎灬      更新:2021-03-08 08:14      字數:2916
  楊維興如遭雷擊,他楞楞的站在門口,眼淚順著臉頰肆意的往下流。

  因為他看見了幾個他做夢也沒想過能見到的人,倒不是這幾個人他熟悉,而是他們身上的衣服,楊維興很熟悉。

  大紅飛魚服,細長繡春刀,無翅烏紗帽,還有一人穿著大紅色曳撒,這是大明錦衣衛的打扮啊!

  曾經自己的阿公就有這麽一套,那是護衛永曆天子有功,而恩蔭的錦衣衛千戶賜服,阿公走的時候,什麽都不要,就要了那一套已經有了破洞的飛魚服下葬。

  楊維興身後的溫雍保也覺得全身一陣發麻,所謂的桂家人、敏家人實際上應該叫桂王府遺民、和岷王府遺民。

  因為桂家人是原封桂王的永曆帝從人後裔,敏家人就是追隨末代岷王世子逃往暹羅的部署後裔。

  楊維興的五世祖是從昆明跟著永曆帝流落到緬北的,而溫雍保的五世祖,則是護衛岷王世子入暹羅避難的原廣西副將溫如珍。

  與桂家人在果敢興達戶找到了一塊立足之地不同,敏家人的遭遇更慘。

  他們幾次被緬甸貢榜王朝攻擊,不得以開始與同樣遭受貢榜王朝襲擊的白克倫人抱團取暖。

  後世更是直接融入了緬甸的克倫族,不像桂家人最終還擁有了果敢這個最後的家園,而且還保留了漢人的文化。

  克倫族就是那個女性喜歡在脖子上套銅圈,把脖子認為抻長,並以此為美的民族。

  後世網上搜索克倫人圖片的時候,偶爾會看到幾個克倫人的長相,跟土生的東南亞人有很大的區別,他們不像是克倫人,更像是中國人的,那些就是混了敏家人血脈的後裔。

  而現在,他們可以避免在這個世界消失,最後成為克倫人的命運了,因為葉開來了!

  “楊大人,溫大人,請這邊來!”劉崇禮指著一張八仙桌邀請道。

  八仙桌上,汽鍋雞、宜良燒鴨、冷切牛肉等著名的昆明菜式擺的滿滿當當的。

  剛剛吃得飽飽的楊有根,又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父親在哭什麽,他是一點也不懂的。

  楊維興淚流滿麵的往前走了幾步,“不知道大人從何而來?為何會穿這一身衣服?你可知這一身衣服有何名目?”

  “在下當然知道!”劉崇禮拱手回答道。

  “這是大明錦衣衛所穿的賞飛魚服,在下這一套,那是仿照錦衣衛南鎮撫司浙江千戶賞飛魚服做的,故國已去百年,差點都找不到實物可以仿製了!”

  一句故國已去百年,又把楊維興弄的長歎短噓。

  “大人還未說是從何而來?難道。。。。?”

  楊維興顫抖了起來,他想到了一個如在夢中的可能。

  “難道大明已經複國了嗎?”

  “大明尚未複國,正等大人與在下等同舟共濟!”

  劉崇禮笑著搖了搖頭,他以為自己這一句話,肯定可以打動麵前這個桂家人首領的。

  不過他估計錯了,楊維興楞了一下,露出了落寞的神色,隨後向後一閃,控製住了門口,唰的一聲,腰刀已經抽刀了手裏。

  “有根,快退!”楊維興招呼了自己兒子一聲。

  隨後看著劉崇禮喝道“你是何處來的叛賊?意欲何為?想到挾裹我們嗎?

  你以為說一聲大明,穿一身飛魚服,就能讓我們這些桂家人、敏家人賣命嗎?”

  幾乎是一瞬間,楊維興在腦海裏就自動腦補一段情節,失了茂隆銀廠的吳少爺想給父親吳尚賢報仇,不知道和哪的人搭上了線,想要挾裹他們造反!

  也不怪楊維興如此想,在我大清,打著反清複明旗號造反的太多太多了!

  朱三太子從順治年間一直鬧到了民國,尤其在這清緬之交,真造反的,假造反的多如牛毛,不得不防啊!

  劉崇禮沒想到自己一句話,對麵竟然有這麽大的反應,眼見楊家人已經開始往外退,溫家人也抽出了刀劍,他不得不從懷裏掏出了葉開的‘寶貝’。

  一方四四方方的印璽,擺在了將要出門楊維興麵前。

  “楊大人家學淵源,不妨幫在下看看,這一方印璽是真是假?”

  “紹武天子?

  紹武天子的印璽?

  怎麽可能?紹武天子比昭宗匡皇帝還早犧牲十幾年!

  廣州城都被尚可喜那個賊子縱兵屠了,怎麽還會有紹武天子的印璽流傳到現在?”

  楊維興眼睛一鼓,印璽上的篆文別人不認識,但他是認識的,而且古代刻印璽可不像後世那麽隨便,後世到處都可以刻到‘蘿卜章’。

  但這個時代,私刻印章可是大罪,更別提私刻帝王印璽,這樣滿門抄斬的大罪。

  不提仿製的難度,就衝全家掉腦袋,就沒幾個人敢幹。

  “我主葉氏大王,乃是邵武天子五世外孫,今為南洋唐人大總長,轄南洋四州千裏沃野,麾下帶甲十萬,又新占安南之地,威震天南。

  我主聽聞清緬之交有大明忠臣桂家人、敏家人正在受苦,特遣在下前來搭救。

  欲用安南膏腴之地,酬謝諸位忠於故國的忠心,可今日一看,楊大人,你們的忠心可有限的很呐!”

  所謂五世外孫這稱呼,多少顯得有些滑稽,但在這個明朝近支宗室,幾乎被斬殺殆盡,特別是挑頭反抗過滿清的這幾家宗室,幾乎沒有後人存世的現在,一個五世外孫,也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

  楊維興和溫雍保麵麵相覷,如同在聽天書一般,一個紹武天子的五世外孫,如今在天南之地,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還邀請他們去享福。

  說是酬功,可他們這追隨昭宗匡皇帝的功勞,怎麽也輪不到紹武天子的外孫來酬吧?

  不提真假,當年永曆天子和紹武天子可不是一路人,兩家還兵戎相見過。

  “兩位叔父,這還有什麽懷疑的?今日的宴席,還有送出去的精鹽和上好棉布,都是這位劉大人帶來的葉大王之賞賜,兩位叔父不會覺得我吳啟盛,還有錢來置辦這些吧?

  而且您兩位沒發現嗎?今天請來參加宴席的,都是當年跟隨李晉王他老神仙打過滿清的,出力多的就多送了些東西,拿的少的就是祖輩出力少的。

  葉大王還說了,以後複了大明,還要為此地的忠臣加官進爵,這一出手就是幾千兩銀子,還有劉大人等的官服,尋常人做得了這個假?

  就算作假,您兩位過的比小侄還不如,呆在科幹山上苦捱,一年到頭連頓精白米飯都吃不上,騙你們,能騙出幾個油水?”

  吳少爺的話剛說完,劉崇禮雙手一拍,七八個吳家族丁,抬著兩個長條形的箱子進來了。

  “天竺產褐貝斯燧發槍三百杆,南洋北府產複興燧發線膛槍二十杆,兩位大人,你可以說別的能作假,這個做不了吧?”

  早就按捺不住楊有根走上前去,他從箱子裏拿出一杆複興燧發線膛槍,眼睛都冒著光!

  他如同撫摸著心愛女人的肌膚般,撫摸著這一杆被改名為複興的燧發線膛槍。

  “好銃!真是好銃啊!阿爸,這比緬人的火銃都要好得多,還是有膛線的自發火銃,百五十步外彈無虛發,有了這個,就算來二十個緬人,都不是我的對手!”

  “楊兄弟少說了,這銃,兩百步外照樣可以彈無虛發,隻是一般人辦不到罷了,但楊兄弟一定可以!”

  兩百步也就是兩百六十米左右,用線膛槍的高手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殺傷。

  “兩百步?”楊有根直接把槍背到了背上。

  “劉大哥,這銃是送給我們的?真有個什麽葉大王威震天南?”

  “楊兄弟請上座,為兄來細細為你解釋,隻要兄弟你有本事,何必還呆在這興達戶吃苦!

  出山去跟著我們大王,大魚大肉、醇酒美人還少得了?”一看有突破口,劉崇禮立刻打蛇隨棍上。

  “走吧!阿爸!來都來了,真要害我們還能等到這時候,我看劉大哥是條漢子,咱們去聽他說說外麵的事也行啊!”

  有了兒子的連拉帶勸,加上本來就有點希望這事是真的,楊維興猶豫了一下就往酒桌上走去。

  這什麽葉大王?是真的嗎?

  。